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2023-12-26杨柳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卓越人才英语能力新工科

摘 要:根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以食品专业为例,对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提高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重点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构想和实施方案,为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质量作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

作者简介:杨柳,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一、引言

为深入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科认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于2019年开设卓越食品创新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创新班”)。创新班的培养目标是“为食品行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行业化”是本项目的一个特征。不同行业的卓越人才在英语教育方面体现不同的需求特色,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行业需求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有效进行涉外技术交流的高级食品科学工程技术人才。 其次,“卓越计划”的内涵之一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指向,而英语则是实现这一“国际化”指向的前提,一名合格的食品行业工程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本项目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重新定位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卓越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脱节的僵局,通过EGP、ESP与BLT、EMI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方式,实现课程的平衡设置与有效衔接,满足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对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提高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重点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介绍该校食品学院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实践,以期对提升高校工科类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质量提供有效思路和途径。

二、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培养途径

(一)以语言为重心,教学目标多元化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简称《指南》),确定了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指南》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除了作为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另外,大学英語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交际,更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当前高校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不同程度上被取消或边缘化,导致高校人文氛围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国际工程教育侧重强调工程师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快落实领导力的培训计划以及提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食品专业创新班为例,坚持“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创新型”的培养目标,以人文通识内容和专业内容为依托,完整体现语言及语言教育本质,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分别从语言、交际、策略和道德四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概括而言,一是知识维度:英语教学以语言为本,从语言现象出发,在特定语境中探索并理解语言承载的意义;二是能力维度: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从“能说”到“会说”;三是策略维度:引导学生构建养成个人对词汇、语篇等的认知策略;四是素质维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引领学生构建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在“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授课、英语学术交流的需求”方面完整突出了语言的教学重点,以培养食品专业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以提升食品专业学生语言产出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读写能力和有效听说能力,以助力食品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为根本,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食品专业英语词汇构词规律,能就相关专业话题进行有效表达,并依据食品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规格,提高国际化视野下食品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其人格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产出为导向,教学内容立体化

教学内容与专业学科知识脱节是本项目涉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设置处于失衡状态。一般来说,高校英语可分为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EGP类课程以教授学生一般语言技能为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基础英语水平,但学生普遍显示出语言应用的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省内部分普通高校的调研,发现一些院校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专业院系开设国际化课程,引入双语课程(Bilingual Teaching, BLT)或全英语授课(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EMI)。不过,从开设情况来看,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多处于听不懂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缺乏必要的学科铺垫。

为避免以往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EGP)的重“知”轻“行”,创新班采用增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方式,实现由EGP教学向ESP教学的重心转变。ESP注重学科语言,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专业领域词汇、表述方式、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其教学内容是由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所决定的。

第一,实施阶段性教学。根据“国际化”和“行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通用基础巩固阶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和专业能力提升阶段。第一、二阶段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国际化”指向目标要求。第三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各专业的实际需求,拓展并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满足未来食品专业行业需求奠定良好基础。(见表1)

通用课程[EAP]

【课内授课】 后续课程

【课内授课】 选修课程

【线上SPOC】 专业英语[ESP]【课内授课】

大学英语读写 基础写作、

阅读、翻译 高级读写译 考研英语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 专业英语

英语演讲 学术演讲 专业英语

大学英语视听说 基础视听说 高级视听说 高级英语口语 学术会议口语 专业英语

创新实用英语

一年級(四六级) 二年级(国才中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表1   卓越人才创新班阶段性教学课程

第二,创新教学内容。创新班的教学内容主要特色是将跨文化交际模式(包括典型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模式及主要的社会语用规则)、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尤其是词汇的文化内涵、语体文化和外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课程思政元素(配合食品学院的“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进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交际技能。同时,教学内容中强化听说能力的提升,通过模拟国际语言环境,开展话题讨论、角色扮演、公共演讲、学术演讲、口译大赛等一系列相关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课程内容在高阶环节向专业英语过渡,满足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英语知识。主要体现在根据专业需求,与教师一起编写与专业相关的大学英语教材,更新丰富课程内容,将主要涉及学科学术英语通用规范的专业英语知识,例如专业词汇、说明书的翻译、科技文献阅读、工程合同拟定等内容渗透到课堂中去,使教学内容与专业学科密切相关,突出食品的“行业”特色。

(三)以内容为依托,教学模式动态化

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确定阶段性的教学内容之后,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班的具体做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取“内容依托式”的教学模式,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第一,教师角色的动态定位。打破原有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观念,一方面,英语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估主体”;另一方面,与专业教师组建教学团队,积极获取专业学科前沿知识,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有效设计专业相关的教学活动,适时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资源。第二,教学资源的动态开发。当前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因此,整合和开发利用多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赋予英语教学以崭新活力。首先,充分考虑语料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生动性,合理利用已有文本资源和适配度高的网络资源;其次,学生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选择推荐合适的语料资源,师生团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再次,教学资源因时因势动态变化,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第三,教学方法多元动态。针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教学团队通过实施现场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采取“交互式”“讨论式”“体验式”“导向式”“任务式”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如体验式教学法,教师将学生带到“食创工厂”,现场组织话题讨论、产品推介、撰写调查报告、翻译说明书、模拟谈判等语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体验、发现、研讨并通过语言来解决问题,进而获取专业和语言两方面的应用经验、知识和能力,实施个性化教学。

(四)以能力为核心,教学评估多元化

第一,评估内容的多元化。本项目的评估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另外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第二,评估方式的多元化。本项目的评估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自主学习等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形成平时成绩,实时、全面记录学生发展情况;课程结束后,教师基于期中考试、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估。此外,在中期考核中,还将参考四六级、雅思、托福考试等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估的补充。第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本项目的评价主题包括教学效果评估、同伴评估和自我评估三个层面显性或隐性的评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要接受来自教师、小组成员以及学生本人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估,多方成绩汇总后计入期末总成绩。

三、结语

2021年6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公布了2020年工程教育认证结论,全国高校共有305个专业通过认证,沈阳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名列其中,成为本校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此次认证的通过意味着该专业毕业生学位得到《华盛顿协议》成员的认可,标志着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而对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本项目深入挖掘食品专业的特点,围绕语言素养在食品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作用,在“育品、育能、育责”上下功夫,把专业内容和大学英语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设置个性化、阶梯型、跟踪式课程体系,以此解决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与衔接、教师团队的建设与责任分布以及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的构建等问题,着力培养 “会外语”“有专业”“善思辨”“能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塑造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诚信牌”卓越创新型人才,探索切实可行的食品专业国际化人才英语能力培养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专项“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卓越人才国际化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初探”(项目编号:2021-81);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yjs-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SZK101570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蕾.卓越计划期刊案例专题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11):1461.

[2]韩杰才.响应时代需求  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供给侧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1):1-8.

猜你喜欢

卓越人才英语能力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卓越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索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中英语能力培养研究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简谈英语原著阅读对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应用技术转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