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12-26赵思雨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小学英语

摘 要:“五维”教育理念在当前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可以说是“炙手可热”,每一门基础学科的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关注教学中多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与弘扬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因此,小学英语必然要在上述趋势的发展当中发挥出更为突出的作用,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播。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作者简介:赵思雨,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中包含许多关于社会意识、人文情怀和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其中有很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土壤、体系内涵以及作用维度不谋而合,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如何样将这种联系准确把握并开发利用,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关注、研究的核心话题。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民族特色等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景对话活动或游戏活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语言知识。以下具体的改进措施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是一句广受认同的话语,青少年拥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理念,直接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当今社会正值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小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和自媒体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文化内容,很容易在这样的“文化洪流”作用下产生不同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发展。

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得以更好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吸收和内化,通过多元化的课程教育资源和材料来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依托于多姿多彩的学习活动来为学生弘扬、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多机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形成系统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学生的多元知识储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生所要面对的学习挑战已经不仅仅是课内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考查,更多的涉及对以课内知识为基准的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强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小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大量的精力集中到对课内知识的“深挖细抠”上,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导致其综合知识储备难以实现有效扩充,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学生够在开展课堂学习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韵更加丰富的立场出发,对相应的素材进行系统化了解,立足于多元角度去分析、吸收对应的知识“营养”;另一方面还可以立足于课内知识,依托于发散思维模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知识系统。

(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如笔者在前文当中所提到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理念“百花齐放”的社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具有内容含蓄、形式抽象的特征,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吸收难度。

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在常态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吸收当中实现素养提升,并且借助于更多的资源案例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吸收、内化和应用。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依托课内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积极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将文化知识融入语言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受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例如在教学“festivals”主题时,教师可以利用节日主题活动这一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节日文化。通过制作卡片、绘画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影片或视频,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深入地了解与认识。

同时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背景导入新课,教学新词汇。例如,在教授新词汇时结合相关图片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中国文化知识。在教授对话或课文内容时适当插入中国谚语、歇后语等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二)依托课外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教学天地。通过制作课件或使用视频资料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种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感知和体验。例如在学习“Spring festival”时,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来进行学习。另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电影或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影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花木兰》这部电影受到许多学生的欢迎,因为其讲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女将军的故事。此外,《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所以,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结合文学作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外资源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载体。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外,英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补充材料,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一定的理解力。因此,英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选择适当的英文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英语教师可以选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如教师可以利用英文版的《三字经》《弟子规》等来帮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总之,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教材和课内外学习资料,结合本班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项目,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

3.结合英语情景剧表演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教授“How do you spell 'China'”一课时,可以通过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汉字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这个单词的用法。在教授完单词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他们用所学过的知识去演绎他们所饰演的角色。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新知,而且还能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再如,在学习“中国功夫”主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环节“Today is a game show time, let us learn Chinese Kungfu.”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武术动作和场景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精彩的画面后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知识、掌握技能。

4.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例如,在学习“How do you spell”这一单元时,可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猜一猜、说一说。学生通过猜测,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当学生说出答案后,“Chinese”这个单词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生的視野当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英文单词或句子教给自己的父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5.以故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授新课时,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小故事,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如春节的由来,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清明节的传说,中秋节的来历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用学过的单词或短语进行简单表达。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同时也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从“师生问候”的环节入手,在常规的师生问候中加入“拱手礼”这种颇具文化礼仪气息的环节,让学生在行为上也能够受到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可以利用家校合作平台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鼓励家长多和孩子一起阅读古典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或古诗词的英文译本,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促进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语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顾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J].校园英语,2022(24):85-87.

[2]王俊方.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高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为例[J].校园英语,2022(12):132-134.

[3]许婷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2(2):22-27.

[4]杨晓娜.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入[J].名师在线,2021(25):18-19.

[5]赵海燕.基于主教材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研究[J].校园英语,2021(7):227-228.

[6]王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生活教育,2020(2):86-89.

[7]庞静.小学英语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J].教书育人,2017(8):76.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小学英语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