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寨宿集: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集群化与生计可持续研究

2023-12-26吴忠军王婷

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产业集聚

吴忠军 王婷

【摘 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住宿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参与旅游接待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生计模式。本文以西江苗寨这一旅游景区型民族村寨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包括乡村酒店、民宿、客栈等多元业态的旅游住宿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从产业集群理论角度,研究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的集聚历程、集聚现状、集群特征和集聚效应,分析苗寨宿集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因素与制约因素,并探究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化发展与农户生计可持续的路径,以期实现西江苗寨旅游经济增长和农民可持续增收,将苗寨宿集打造成我国乡村振兴的新范本。

【关键词】宿集;西江苗寨;产业集群理论;旅游住宿业;可持续生计;产业集聚

【作 者】吴忠军,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婷,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3)05-0160-0010

一、研究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特征之一是产业布局科学、集群效应明显,而产业科学布局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存在能促进产业分工与产业间协作,集群内企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市场网络、配套服务机构等,使集聚区域获得规模经济優势、交易成本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旅游住宿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近几年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并支持旅游住宿产业提质增效。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文旅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优化住宿供给,支持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等创新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继续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指出要“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

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爆,乡村旅游住宿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国多地乡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宿集”现象。“宿集”即“旅游住宿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旅游住宿单元和配套服务机构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群落。“宿集”的产生依托旅游核心吸引物,以旅游住宿为核心需求,与餐饮、文创、购物、休闲、娱乐、农业等产业相结合,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集群内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营成本降低,增强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

坐落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西江苗寨,自1982年旅游开发以来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到访,同时也带动了越来越多当地居民或外来投资者利用当地民居开展旅游接待,旅游住宿产业以西江苗寨景区为中心集聚,到2021年西江苗寨共有乡村住宿设施528家,“苗寨宿集”初步形成。苗寨宿集的形成与发展,是顺应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积极响应政府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结果,极大程度提振了西江经济,带动当地农民可持续增收,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文以西江苗寨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包括乡村酒店、民宿、客栈等多元业态的乡村旅游住宿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从产业集群理论角度,研究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的集聚历程、集聚现状、集群特征和集聚效应,分析苗寨宿集形成的动力因素与制约因素,并探究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化发展与农户生计可持续的路径,以期实现西江苗寨旅游经济增长和农民可持续增收,将苗寨宿集打造成我国乡村振兴的新范本。

二、理论基础——产业集群理论

国外对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并认为经济外部性导致相关企业产生区域集聚形成“产业区”,[1]69为学者们后续研究产业集群理论提供了思想起源。1909年,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产业集聚,并首次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2]117而产业集群理论的真正兴起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3]124,他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特定产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空间上集中、有密切产业联系的企业和相关机构,由于彼此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所构成的群体。克鲁格曼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阐释产业集群的成因,认为由于存在企业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诱致产业集群的产生。[4]

1998年,波特提出旅游业是集群效应最明显、最适合集群发展的产业之一,建议国家重点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并将与旅游业相关的集群作为实际集群的案例研究。[5][6]自此之后,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旅游产业集群。而我国学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稍晚于国外,2000年秦立公提出桂林市应将培育生态系统型旅游企业集群作为其旅游业发展的战略之一[7],但他并没有对旅游企业集群的概念进行规范的、学术性的归纳总结。2004年,尹贻梅等学者首次从区域集群的角度定义了旅游企业集群: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竞争力。[8]

旅游住宿业属于旅游产业,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是游客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集群特征,近年来引起了业内学者的关注。本文把“旅游住宿业集群”简称为“宿集”,参照产业集群的相关定义[3],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旅游住宿单元和配套服务机构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群落。在产业集群领域的现有研究中,以旅游住宿业这一细分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并不多,且多关注于民宿这一新型住宿业态,探究民宿产业集群的分布格局[9]、形成机理[10][11]、影响因素[12]、发展路径[13]等。本文以西江苗寨这一旅游景区型民族村寨为研究区域,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对苗寨宿集的集聚历程、集聚现状、集群特征和集聚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苗寨宿集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苗寨宿集可持续发展与农户生计可持续的路径。

三、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下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发展分析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境内,依山就势坐落在雷公山麓河谷的白水河两岸山面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宜居;域内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由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组成,现有住户1432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99.5%为苗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苗族农耕、建筑、节庆、饮食、服饰、歌舞、语言、银饰工艺等苗族传统文化在这里世代相传,因而西江苗寨是领略苗族漫长历史与文化的首选之地,是公认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有“中国苗都”的美誉。

(一)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集聚历程

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发展起步阶段、集聚发展阶段、发展停滞阶段、集群再发展阶段。

1.初步探索阶段(1982~2001年)

1982年,美国人类学家路易莎来到西江苗寨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田野调查,自此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村寨得到了政府重视,开始发展旅游业。在这个阶段,西江苗寨美丽的风光和浓郁的苗族文化逐渐为外界知晓,但由于村寨基础设施水平低,可进入性差,加之大众对西江苗寨缺乏了解,因而来访者多是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学者,普通游客并不多见。此时西江苗寨的旅游住宿业还处于探索阶段,最初对于来访者的住宿接待以农家借宿为主,随着零星散客进入西江旅游,少数西江农户选择利用自有民居开办“苗家乐”,这是西江乡村酒店的前身。

2.发展起步阶段(2002~2007年)

2002年,“苗族文化周”活动会场的选址定在了西江苗寨,在各类新闻媒体的集中报道下,西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活动后得到提升,游客量实现了增长。这也使西江农户萌生了发展旅游的意愿,西江旅游进入自我开发模式,当地苗民将民居住房加以改造,积极开办乡村酒店,“苗家乐”从2002年的8家发展到2003年的27家。在这一阶段,西江苗寨的旅游住宿业以本地居民经营为主,外来经营者很少,存在旅游接待设施简陋、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基础设施落后、景区可进入性差的情况并没有得到解决,因而此时的西江旅游住宿产业虽有集聚趋势,但发展缓慢。

3.集聚发展阶段(2008~2019年)

在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前夕,雷山县政府与凯里凯乐厂签订了宾馆建设合同,投资1500万元在西江苗寨修建二星级以上乡村酒店,此举较为有效地提升了西江苗寨的旅游接待水平。2008年,贵州省第三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举办,雷山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1.7亿元,全部用于改造升级西江苗寨的基础设施,解决了制约西江苗寨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西江旅游发展的转折点。2009年,雷山县政府出资成立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为西江景区旅游开发和运营管理的主体。自此之后的十年间,西江苗寨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游客接待量呈爆发式增长,西江苗寨旅游发展呈现出如火如荼的趋势,乡村酒店、精品民宿、特色客栈等旅游住宿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8年的40多家发展到2019年的450家,增长了11.25倍。到2019年底,西江苗寨景区内共有酒店客房5297间,总床位数9202个。在这一时期,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4.发展停滞阶段(2020~2022年)

受疫情影响,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间西江苗寨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西江苗寨住宿设施的游客接待量较疫情前明显下降,接待条件不好的乡村酒店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但2020年和2021年西江苗寨景区仍新开业了78家乡村酒店。从数量上看,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的集聚程度确有加深,但从经营情况看,西江苗寨绝大多数乡村酒店尤其是近两年新开业的酒店在疫情期间处于亏本状态,经营压力十分大。

(二)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集聚现状

西江苗寨的旅游住宿设施包括乡村酒店、精品民宿、特色客栈等,以乡村酒店为主,为方便叙述,后文将西江苗寨的旅游住宿设施统称为乡村酒店。截至2019年底,西江苗寨共开办乡村酒店450家,受地理位置、开发年限、旅游发展以及客源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乡村酒店在各片区的分布情况略有不同,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西江苗寨的乡村酒店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是当地村民对自有的闲置民居进行改建,接待旅游者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这类乡村酒店往往功能单一,规模较小,仅能满足游客基本住宿需求,加之经营者管理理念落后和专业知识缺乏,使得这类乡村酒店在西江旅游住宿市场的竞争力较弱。由于羊排和东引两个片区位于山腰,游客不便到达,且此区域在旅游开发前就为村寨居民居住区,建筑密度较高,住宅空间有限,居住条件较为一般,视野不够开阔,因此外来资本进入少。

西江苗寨乡村酒店的另一种经营模式是本地居民将闲置房屋出租给外来投资者,由外来者投资开办乡村酒店。这类乡村酒店往往地理位置优越,观景效果好,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多样,且外来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比当地村民先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眼界更为宽广,因此这类乡村酒店更具竞争力,是多数游客住宿的首选。南贵和平寨两个片区位于山脚的白水河两岸,风景秀丽,可达性较高,且观景视野和角度更佳,可以很好的观赏山腰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建筑群,同时该区域旅游发展较好,基础设施完备,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南贵和平寨片区聚集了大量由外来者投资经营的乡村酒店。

据调查,西江苗寨房屋出租率约为36%,而南贵和平寨片区的出租率高达61%和58%,羊排和东引片区仅为18%和1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羊排和东引两个片区旅游住宿业集群以村民自营型乡村酒店为主,而南贵和平寨片区则以外来投资者租赁经营型乡村酒店集聚为主要特征。

(三)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的特征

苗寨宿集的特征之一是乡村酒店保留传统吊脚楼木质外观。吊脚楼作为西江苗寨的核心吸引物,管控十分严格,《西江千户苗寨房屋建筑保护条约》和《西江村建房规划管理及建材管控办法》两项条例规定,寨内建筑外观须为木质吊脚楼。因此,西江苗寨的乡村酒店均保留传统吊脚楼建筑风貌,外观为木结构,内部大多是砖木结构。

苗寨宿集的特征之二是苗族文化氛围浓厚。苗族传统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苗族歌舞、苗银苗绣技艺等苗族特色文化在宿集内得到了较好的展示。苗寨宿集以苗族文化为魂,集群内乡村酒店除了在外观上统一保持苗族传统吊脚楼风格外,其客房内部装潢也是以古典雅致的苗族风为基调,在裝饰、摆件、客房用品等方面都展现出苗族文化特色。

苗寨宿集的特征之三是单体乡村酒店规模小。宿集内单体乡村酒店的规模受民居房屋和宅基地面积限制,多为三层,平均经营面积183,提供客房数平均为12间,平均每家可提供20个床位。西江苗寨这种小规模的乡村酒店具有“投资少、回收快、覆盖面大”的优势,当地家家户户都可以投入在家庭可承受范围内的资金开办乡村酒店,这也使得西江旅游住宿设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集群。

(四)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1.西江苗寨旅游收入提高,农民增收渠道增加

经过近30年的旅游开发,西江苗寨从一个吃饭靠种地、挣钱靠打工的传统村落转变为靠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的旅游村寨。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的集聚发展,使得当地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除从事农业和外出务工外,当地农户可通过旅游经营、出租自有房屋、旅游务工、门票分红等方式获取收入。同时,西江苗寨农户收入结构发生转变,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比重逐渐缩小,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接待所得收入占比逐渐扩大。详见表3:

2.集群内乡村酒店交流互鉴,农民可持续增收能力增强

宿集为西江苗寨的乡村酒店提供了信息、知识、技术、理念、人才等频繁交流的大环境,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外来经营者在与本地居民的交流中更加了解西江苗寨的历史文化,当地村民也能在与外来经营者的交流学习中开拓视野,借鉴管理理念和经营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旅游服务技能,因此,苗寨宿集的发展增强了当地农户的可持续增收能力。

3.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为单体乡村酒店打开客源市场

西江苗寨的单体乡村酒店,普遍经营规模较小、资本投入偏弱,在营销宣传中显得势单力薄,仅靠自身很难实现“快而精准”的营销,存在宣传推广范围狭窄、成效不佳的问题。而旅游住宿业集群的存在可以打破单体乡村酒店的传播局限,以苗寨宿集为区域品牌开展营销,可以有效提升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整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为西江苗寨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扩大西江旅游住宿产业的市场需求,从而为宿集内单体乡村酒店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客源条件。

4.集群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单体乡村酒店经营成本降低

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内的成员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市场网络、信息服务、配套服务机构等,实现人力、市场、服务及技术在集群内部的低成本转移,从而使集群获得规模经济优势,集群内单体乡村酒店的经营成本降低。第一,集群成员共用区域内的水电路网、垃圾处理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降低了单体酒店的运营成本;第二,宿集内存在着密切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使得管理理念、经营经验、专业技术等知识能够相互交流学习,从而节省了单体酒店在培训与学习方面的花费;第三,宿集形成一定规模后,装修公司、家具厂家、保洁公司、金融机构等上下游企业及配套服务机构主动来到西江苗寨寻求合作,极大降低了集群内单体乡村酒店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

四、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因素

1.日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是苗寨宿集形成的前提

自西江苗寨开发旅游以来,政府先后投入20多亿建设村寨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在内外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建凯里直达西江的旅游公路,使凯里到西江的车程从之前的2小时缩减为30分钟,极大地提高了西江苗寨的可进入性;同时,政府斥资改善村寨内道路,建设旅游步道,苗寨内部交通通达性较旅游开发前有了明显改善。村寨内其他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水、电、固定电话、闭路电视都已经在村寨内接通,移动、联通信号覆盖整个区域。此外,西江苗寨在白水河下游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解决了全寨的农家生活污水和旅游污水的处理问题。在配套设施方面,邮电通信、社区医院、农村信用社等在村寨中都有营业网点,村寨周边陆续修建了四个大型停车场。日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能够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为西江旅游住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是苗寨宿集形成的关键

西江苗寨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在自然资源方面,苗寨依山傍水,秀丽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5%,气候适宜,空气质量极优,负氧离子含量上万个,是天然的人类宜居环境。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苗族传统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银饰锻制技艺、苗医药、苗族歌舞等苗族特色文化保存较为完好,迄今为止共计拥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西江苗寨浓厚的苗族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并由此产生庞大的旅游住宿需求,使得旅游住宿产业在西江苗寨区域内形成集聚,进而发展成住宿业集群。可以说,西江苗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是宿集形成的关键因素,必须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打造西江苗寨独特的旅游核心吸引力。

3.强大的市场需求是苗寨宿集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爆,游客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品质化,更倾向于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非标准住宿设施,在满足基本住宿需求的同时,更加希望能够体验乡村生活、感受民俗风情、享受自然环境,而西江苗寨的旅游住宿产品正好迎合了游客的需求。自2008年省旅发大会举办后,西江苗寨来访游客数量增长迅速,旅游住宿市场客流稳定,尤其是近几年西江推出夜景灯光秀,大力发展夜间旅游消费市场,更好地留住了游客,极大刺激了旅游住宿市场需求。西江苗寨旅游住宿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本地村民和外来投资者开办乡村酒店参与旅游接待。广阔的市场前景是苗寨宿集形成的重要条件,而持续增长的强大市场需求是苗寨宿集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4.支持性的政府政策是苗寨宿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西江旅游住宿产业发展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苗寨宿集的形成和发展。2008年,雷山县政府投资1500万在西江苗寨修建二星级以上宾馆,有效提升了景区旅游接待水平。自2008年以来,西江政府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为法律依据,制定建筑管理办法,对西江苗寨乡村酒店建筑用材、层数、外观风貌等作出规定,并出台《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每年从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资金,依据农户吊脚楼保护程度和家庭人口数发放文化保护奖励费,[14]覆盖率达100%。从2011年到2020年共累计发放1.86亿元,户均13.42万元,[15]使西江村民在参与旅游中实实在在地受益,从而充分带动其参与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2012年,黔东南州政府印发《“镇远古城及西江苗寨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2016年,出台《黔东南州加快培育发展特色民宿产业的指导意见》,并制定《黔东南州旅游民宿业服务规范》和《黔东南州特色民宿管理办法》。2021年,黔东南州《“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优化黔东南旅游住宿体系,提升住宿行业服务管理水平,推进西江苗寨住宿企业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

5.互联网普及和科技进步是苗寨宿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持

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使得西江乡村酒店的服务日益完善。苗寨宿集内的大多数乡村酒店都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借助OTA平台的渠道推广自身并获取客户。通过实地调研和OTA平台数据采集,发现苗寨宿集内超过八成的乡村酒店都有使用OTA平台,平均每家乡村酒店与1.75个OTA平台达成合作。除了借助OTA平台营销,许多乡村酒店经营者还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吸引游客,在宣传西江苗寨景观和民族文化的同时,为自家酒店获得更多客源。此外,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苗寨宿集内的乡村酒店几乎都配备了电子门禁系统、公共区域电子监控以及火灾烟雾报警系统,保障游客的住宿安全。

(二)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1.西江苗寨道路设施有待完善,内部交通通达度较低

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西江苗寨的道路设施建设,使得寨内道路相较于旅游开发之前得到了很大改善,部分东引村的受访者反映东引片区的道路数量、通达性和路面情况等不如寨内旅游发展情况好的片区。由于苗寨宿集内多数乡村酒店位于山腰,受地形限制,通往酒店的山路崎岖,加之景区实行车辆管制,内部交通不便所导致的游客行李运送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制约着苗寨宿集的发展。

2.当地农户旅游经营和服务技能有待提高,相关技能培训缺乏

在西江苗寨经营乡村酒店的本地农户,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自身旅游经营和服务能力有限,尤其是缺乏互联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得所经营管理的乡村酒店与外来经营者投资开办的乡村酒店相比缺乏竞争力。据调查显示,约六成的农户希望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自身经营技能,如网络应用能力,以提高自家酒店在西江苗寨旅游住宿市场的竞争力。

3.乡村酒店融资渠道有限,农户获取贷款不易

建设经营乡村酒店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调研数据显示,西江苗寨农户平均贷款金额为41.6万元。从融资渠道看,贷款、参股、众筹和政策融资都有涉及,但以贷款形式融资居多,其他融资渠道覆盖面不广。此外,虽然政府鼓励贷款融资,但农户普遍表示贷款不怎么容易,银行会综合考虑房屋评级、评估旅游经营能力或社会关系等来决定贷款金额,因此贷款难易程度一般。当地农户融资渠道有限和贷款获取不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4.乡村酒店配套设施功能单一,旅游住宿产品趋于同质化

在对西江苗寨乡村酒店的配套服务设施情况进行调研中发现,93%的乡村酒店配有空调、电脑等硬件设施,78.3%的乡村酒店在大厅设有喝茶、阅读等休闲设施;但配备具有娱乐、文化和康养等功能设施的乡村酒店并不多,只有16.67%的乡村酒店拥有如KTV、台球桌等娱乐设施,配有洗头、泡脚等养生设施的乡村酒店才占10%,更鲜有乡村酒店配备如铜鼓、芦笙、民族服饰等文化设施,仅占6.67%。西江苗寨大部分乡村酒店的功能单一,配套设施仅能满足游客基本住宿需求,这无疑制约着苗寨旅游住宿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西江苗寨的乡村酒店对当地的人文资源挖掘不足,缺乏沉浸式体验项目,使得宿集内乡村酒店趋于同质化,不利于苗寨宿集的可持续发展。

五、苗寨旅游住宿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农户生计可持续路径

通过分析旅游住宿产业集群化与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内在机理(见图3),本文认为继续保持并发扬推动旅游住宿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同时解决或改善阻碍苗寨宿集发展的制约因素,能够更好推进西江旅游住宿产业可持续、集群化发展,对实现农户生计可持续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西江苗寨的特色资源优势,塑造地域品牌

西江应大力塑造“苗寨宿集”地域品牌,提升西江苗寨整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并留宿,扩大苗寨宿集的客源市场,使农户参与旅游接待的生计模式更加可持续。此外,苗寨宿集内的单体乡村酒店应做好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突出自身特色,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以提升在西江旅游住宿市场的竞争力,避免因同质化而陷入恶性竞争。同时,集群内乡村酒店应加强合作,可以通过共享传播渠道和客户群的方式进行联动销售,实现共赢。

(二)完善西江苗寨道路设施和乡村酒店的配套服务设施,便利游客寨内游览

西江苗寨依山而建,上下山的交通联系是通过较小的道路或台阶完成,这些台阶宽窄不定,道路走线自由,不便出行。因此,西江苗寨亟需加强村寨道路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东引、羊排等旅游发展欠佳地区的旅游步道,保障游客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西江苗寨应合理规划旅游步道布局,使各个片区的道路相互连通,形成闭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此外,针对内部交通不便所导致的游客行李运送困难问题,乡村酒店应主动向游客提供免费的行李接送服务。同时完善乡村酒店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研学、康养、旅拍等相关产业,延伸旅游住宿产业链。

(三)提升当地农户旅游经营和服务技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西江苗寨旅游从业人员素养。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从村民需求入手,紧跟时代步伐,定期定向组织专业的旅游经营和服务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西江苗寨本地经营者的互联网技术、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营销水平,增强其旅游增收能力,实现西江农户生计可持续。同时,西江苗寨可以与周边旅游院校或相关高校合作,引进酒店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策划、装修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培训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更为苗寨宿集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拓宽农户融资渠道,降低农户贷款难度

政府应为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一是继续推进金融贷款政策下村服务,进一步降低贷款担保标准,简化贷款手续,对于用途是建设和经营乡村酒店的贷款,应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从贷款政策角度促进村民参与旅游发展,使村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二是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和社会媒体应相互配合,对苗寨居民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如让农户了解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各类金融产品的实际作用等,使农户可以更好地享受金融服务,提高西江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三是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投融资平台,拓宽村民融资渠道,促进村民资金来源多样化,更好实现旅游参与。

(五)提升政府监管服务水平,引导苗寨宿集可持续发展

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西江苗寨旅游住宿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同时,也应提升对西江旅游住宿产业的监管服务水平,为宿集内各类市场主体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规范旅游住宿设施的建设与经营,保障苗寨宿集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尽快出台《西江苗寨旅游住宿行业行为准则》《西江苗寨乡村酒店管理办法》等规章条例,明确苗寨宿集内旅游住宿设施的建筑规范、卫生标准、消防安全要求、硬件设施标准、环保要求、服务质量规范等,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引导苗寨宿集规范化发展。

(六)以科技赋能乡村酒店,实现苗寨宿集智慧化

在游客住宿需求品质化的当下,西江苗寨的乡村酒店应进行智慧化升级,提升游客住宿体验,增强单体乡村酒店乃至整个西江旅游住宿市场的竞争力,实现苗寨宿集智慧化。一是可以装配如智能灯光系统、智能背景音乐系统、智能窗帘系统等智能系统,为入住游客带来舒适、便利和新奇的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二是使用自助入住系统,游客可以自助完成预订、选房、入住、续住、退房等环节,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使乡村酒店经营者可以腾出精力为游客提供更加热情贴心的服务。三是安装智能预警监控系统,实时主动地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可疑物体和人员、定义事件类型、判别异常情况、及时自动预警,以数字技术手段有效保障游客住宿安全。

经过三十年的旅游发展,西江苗寨逐渐形成旅游住宿业集群,参与旅游接待成为西江农户的重要生计方式,许多家庭靠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苗寨宿集不仅仅是旅游住宿设施的集群,更是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业集群,同时也是苗族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的集群。苗寨宿集的形成和发展证明了依托特色且优秀的地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将以旅游住宿产业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可以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多渠道增收,助力农户生计可持续,提振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攀峰,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朱明芬.浙江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8(3).

[5]王彦楠,刘少和.国内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1).

[6]赵雅萍.湖州市民宿空间集聚及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7]秦立公.旅游成為桂林主导产业的战略思考与战术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8]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

[9]明跃强.全域旅游视角下的阳朔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21.

[10]李鑫儒.平江县民宿集群形成动力研究[D].岳阳:湖南理工学院,2022.

[11]雷杰.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大理:大理大学,2019.

[12]沈士琨,史春云.苏南、浙北地区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2022(1).

[13]张蕊.农村旅游民宿集聚区形成机理·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8(20).

[14]吴忠军,宁永丽.民族乡村经济振兴的“西江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8(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振兴司.雷公山麓出奇迹 消费帮扶创佳绩[EB/OL].(2021-05-28)[2023-04-20].https://www.ndrc.gov.cn/fggz/dqzx/tpgjypkfq/202105/t20210528_1281578.html.

GUSETHOUSE CLUSTER IN MIAO VILLAGE:A STUDY ON THE CLUSTERING OF TOURISM ACCOMMODATION INDUSTRY AND LIVELIHOOD SUSTAINABILITY IN XIJIANG MIAO VILLAGE

Wu Zhongjun,Wang Ti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rural tourism accommodation industry has shown a development trend of clustering. The cluster of tourism accommodation industry in Xijiang Miao Village has certain typicality and representativeness,and its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hospitality has become the main mode of livelihood of local farmers. The article,takes Xijiang Miao Village,a tourist attraction-type ethnic village,as the research area,and the tourism accommodation industry in the region,including rural hotels,guesthouses and inns and other diversified,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reference to relevant data,the authors study the clustering history,current status of clustering,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lustering effect of tourism accommodation industry clusters in Xijang Miao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analyze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constraint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esthouse cluster in Miao Village,and explore the path of cluster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ccommodation industry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of farmers in Xijiang Miao Village. It's hopeful that the growth of tourism economy in Miao Village and the sustainable increase of farmers'incomes can be achieved,making the guesthouse cluster in Miao Village a new model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Keywords:Accommodation clusters;Xijiang Miao Village;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Tourism accommodation industry;Sustainable livelihood;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責任编辑:陈家柳〕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机理与实证研究”(71964010)。

①数据来源:雷山县西江镇政府提供。

①数据来源:雷山县西江镇政府提供。

①数据来源:保题组于2021年8月在西江苗寨对当地居民发放的调查问卷。

①数据来源:2021年11月15日借助后羿采集器对各OTA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所得。

猜你喜欢

可持续生计产业集聚
贵州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天津蓟县于桥水库库区生态移民生计问题研究
精神扶贫与贫困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功能障碍者群体生存现状及其可持续生计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