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抗倭碑刻《重建常熟县城记》研究①

2023-12-22方汉文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海禁武士道倭寇

方汉文

法国考古学家米歇尔·雷德(Michel Reddé)在研究阿莱西亚战争方碑与文献的关系时指出,文献学与考古学研究是和谐一致的,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细节上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可以用文献功能的不同加以解释的。明代嘉靖年间东南沿海波澜壮阔的抗倭战争写下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光辉的一页,以长三角为核心的区域是抗倭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中国抗倭史研究在20世纪末出现高潮,尤其在外交、政治史领域成果丰硕,而在军事史领域则有待新突破。借助于新兴的出土文献研究方法,以发现的抗倭碑刻与金石文字为证据,相关研究可以更进一步。饶宗颐说:“向来谈文献学者,辄举甲骨、简牍、敦煌写卷、档案四者为新出史料之渊薮。余谓宜增入碑志为五大类。碑志之文,多与史传相表里,阐幽表微,补阙正误,前贤论之详矣。”正是这种碑志(即碑刻学研究)与史传的互补关系,为军事史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1. 历史语境新阐释

长三角地区收藏碑刻的博物馆中关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的碑刻有一定数量,其中四方碑刻价值较高。由于碑刻多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且有的碑文没有公布,有的虽然公布了但尚未被识读,所以未能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笔者认为对于这些碑刻有必要进行碑文全文识读与出土文献诠释。

笔者已分别对三方碑刻做了出土文献诠释,以系列论文形式刊发。这些碑刻包括苏州碑刻博物馆的任环碑、普门禅寺碑与常熟市碑刻博物馆的琉球国书碑。其中,任环碑是“御碑”,碑文可算是长三角抗倭战史文献,以苏州任环领军战胜倭寇为内容,对中日文明互鉴颇有价值。

美国学者柯马丁认为,出土文献研究中,碑刻铭文作为一种实证材料,还可以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碑刻铭文与传世文献的一种融合。“这里的关键问题是需要将这种融合解读为一种历史现象:文本的译注致力于石刻铭文的语境化。”重建常熟县城记碑就是这样一方重要碑刻,它对嘉靖抗倭战争的历史语境,以及抗倭战争的阶段进展和特征提供了新的诠释依据。

从12世纪后期开始,倭寇入侵朝鲜半岛海岸与中国沿海,14—16世纪进入高潮。这段时间日本国内经历社会转型,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了日本第一个武士的政权。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所说,镰仓幕府时代形成的多种模式一直持续到19世纪。幕府时代最显著的社会阶层变化是武士阶层成为重要力量,各贵族诸侯维持自己的武士团与军队。至元五年(1339)和至元十一年,元朝的远征军2次进攻日本失败,使得日本武士阶层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武士多出身于农民,靠军功得到土地封赏,才能有生活的资本。而贵族统治者根本没有多少封赏资源,于是没有得到军功封赏的武士们成为浪人与海盗,进行海外武装劫掠。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2000)指出,1369年以后,日本人在中国沿海进行海盗活动。这就是“倭寇”之始。

据史料记载,倭寇最初侵扰的是朝鲜半岛与日本对马岛相对的海峡,后来逐渐转向中国从辽东到南海的绵长海岸线。当时吏治腐败,朝廷虽然声称要“剿倭”,但已经力不从心。明洪武时期尚有海上防守与出海清倭,之后军力渐衰,海防松弛。倭寇益加猖獗,先后有张士诚、方国珍的一些残余势力加入,海盗徐海、王直等为虎作伥。至嘉靖一朝,倭患达到顶峰。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到嘉靖三十六年,现苏、浙、沪及其沿海地区全部处于危难之中。特别是江苏淮阴、苏淞与浙江杭嘉湖地区,更是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倭寇凶残且久经战事,而长三角一带承平已久,所以抗倭斗争异常艰苦。倭寇盘踞在长三角村镇,形成“贼窟”,倭寇以此为据点,或流动劫掠或突袭,军事行动隐蔽。但也正是在这一环境中,军民重建滨海县城,以县府为核心控制海防,剿灭据点,堵截流窜之敌,扭转战局,这一系列行动为最终战胜倭寇奠定了基础。

苏州是明代朝廷的主要赋税来源地之一。苏州当时领多个州县,而常熟号称“府治后户”,北边是长江,东临大海。朝廷特设“苏淞海防”,设“备倭官军”来打击倭寇。但倭寇与中国海盗勾结,往往混入县城周边地区,窃居乡镇,进行抢掠活动。嘉靖二十三年(1544),狡猾的倭寇南下,先进攻苏北淮安。淮安从唐代起,就是日本遣唐使的登陆港口,倭寇对这一带沿海相当熟悉。淮安告急,朝廷紧急调遣山东民兵与青州水陆枪手千人到淮安应战。倭寇在淮安不能得手,转向苏南的苏淞地区,抗倭中心也随之转变,这也就将常熟等地的县城“重建”提上了议事日程。

2. 碑文诠释与“发见”

图1 重建常熟县城记碑于1974年入藏常熟市碑刻博物馆

碑文如下: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侍读前国史编修会典纂脩官兼管诰敕邑人瞿景淳撰文谨撰。

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脩国史长洲文徵明书。嘉靖三十三年,岁在甲寅,三月既望。

碑文记载表明,当时苏州府对朝廷赋税贡献巨大,也是关系民生的战略要地,而常熟又是府治下的门户重地,倭寇入侵严重威胁到国家经济与人民生活。长三角地区富庶,社会安定,多年无战事,所以旧县城废,海防不守。此文说明了重新建县城是在抗倭斗争语境中的关键举措,其扼守海滨防事责任重大。

根据此碑,我们可以校勘《明史》卷二九○中的相关记载。

3. 建城:海禁与抗倭之争

《重建常熟县城记》首先触及明代抗倭史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朝廷所实行的海禁政策与军民抗倭滨海城防之间的观念冲突。

苏州“北控大江,东渐瀛海,为府治后户”。抗倭战争必然需要当地军民控制海滨甚至近海江河水网来作战与守城防卫,海禁问题不可回避。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历来是建立以县城为中心的防御体系。尤其是在抗倭战争最为激烈的嘉靖中后期,常熟县城的重建就是为了保卫滨海百姓的生产与安全。处理海防战争中无法规避的守与战问题,以及追击与消灭城郊乡镇倭寇,无不与重建县城有关。虽然有民间缙绅们的呼吁,知县明白自己守城有责,但又“不敢专”,就是不能擅自做主,明显是要就海禁政策请示“诸公”。

海禁起于明初,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命令“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之后他又多次重申海禁令,直到洪武三十年四月仍然有令:“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海禁起于“防倭”,对来到中国海岸的倭寇断绝其陆上供给,加之以海军防御作战,使其自行败退。海禁政策本质上是以防倭为目标的,客观上起到了防止沿海海盗、元末“抗明”残余势力(部分已沦为海盗)、“沿海大猾”(地痞与流民)与倭寇勾结的作用。在明代抗倭战争中,特别是在嘉靖之前,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倭寇大规模聚集与入侵,这是值得肯定的。毋庸置疑,在抗倭战争大规模展开且滨海军民全面反击倭寇的新阶段,海禁政策对大量聚集于乡镇的倭寇与流寇都失去了制约能力,反而不利于滨海城防的建立与军民的主动出击。洪武到永乐年间,明海军军力强大。海军在沿海巡逻,搜捕倭寇,功辄消灭数十到数百倭寇。陆军更是强大,所以零散的倭寇根本不敢大举来犯。而嘉靖时期形势已大不如前,变化极大。

明代倭寇进犯大约分为3个阶段,洪武至正德年间是早期,嘉靖年间为中期,隆庆至崇祯年间为后期。最为严重的时期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到嘉靖三十六年。嘉靖时国力日渐衰弱,吏治腐败。正德年间,佛郎机(葡萄牙)殖民者攻占满剌加之后,于嘉靖元年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与明海军进行海战,明军大胜。葡萄牙不甘心失败,勾结海盗与倭寇,伺机进犯海防。嘉靖中后期海防渐弱,数十名倭寇就敢登陆,并且流窜作乱,烧杀抢掠,攻地占城,残害百姓,此时倭寇“倡乱”达到顶峰。所以此时的海禁政策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却限制了沿海军民出击与防卫。倭寇主体成分是日本下层流浪武士、假冒武士的农民、破产的市民,其思想是日本的武士道,因此其战争手段极为残酷。

武士道兴起于12世纪镰仓幕府时代,也正是此时,倭寇开始出现于中国沿海与朝鲜半岛海岸。14—16世纪是抗倭斗争的主要历史阶段,武士道盛行。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引用法国学者德·拉·马泽里埃尔的看法:“到了16世纪中叶,在日本,政治、社会、宗教,全都处在混乱之中……在日本如同在意大利一样,中世纪的粗野的生活风俗习惯,使人变成‘彻头彻尾地斗争的、抵抗的’伟大动物。”(新渡户稻造,1993)虽然新渡户稻造美化野蛮的武士道,但也无法否认,武士道所具有的中世纪粗野生活习惯与好斗精神是相当落后的,是一种文明的倒退。其实这种关于武士道的看法远没有揭示其本质,笔者曾指出:“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反思与检讨,一个民族与国家永远不会进步。对于日本来说尤其重要,在日本社会中,民族主义占有重要地位,战争与社会变革时代,在民族主义精神失去理性的羁绊时,武士道就成了一种国家意志的精神武器,驱使民众为军国主义献身,这时,武士道的宗教性因素明显呈现,狂热与偏执,自杀袭击、剖腹自杀等现象完全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日本学者喜欢把武士比作欧洲中世纪的十字军骑士,这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反对,正如英国宗教学者尼尼安·斯马特所说:“简言之,国家神道教——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神社神道教——是一种残缺的宗教,因为它没有发展出一套教义。但它确实构成了一个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情感核心,因为它把民族势力的扩张和捍卫视为所有日本人的神圣义务。它的民族精神与现代武士道不谋而合,这种武士道经过重新解释后甚至成了征募士兵的方法。那么多人在不断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忍痛寡欲和英勇献身就证明了对这类精神的把握。”(尼尼安·斯马特,2004)

总之,武士道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宗教,而是战争侵略的精神鸦片。在这种武士道精神的主导下,倭寇不顾一切地疯狂抢掠。而海禁政策在嘉靖倭乱中成了滨海城防的枷锁,特别是朝廷官员,不敢犯禁。尤其是嘉靖三十三年(1554)至嘉靖三十五年,倭寇残暴至极,月月出动,杀害百姓、袭击卫所,百姓死伤无数,形势到了极其危急的地步,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廷无视抗倭战争的新势,三令五申,加强海禁。这样便形成了军民自禁于村镇之中,而倭寇与沿海的海盗、殖民主义者、亦商亦盗的冒险家们互相勾结,横行于中国沿海、河流,窃据村镇为巢穴,随时出动残害百姓的局面。

常熟县城重建是当时抗倭的重大事件,各级官员也都看到,倭乱已经危及人民的生死存亡,包括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一致同意重建县城。碑文受到历史语境的限制,略显深文周纳,但仍能让人体味史家的春秋笔法。撰文者在不足千字的碑文中用大量文字陈述征求各级部门建城意见的过程。最终建成海防重镇“隆然巨防”便已明确揭示了其中深义。这是笔者在对这篇出土碑文的研究中所要诠释的一个重点。

从战争历史进程来看,重建常熟县城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标志。在抗倭战争最激烈的阶段,海禁政策已经名存实亡,军民共同要求抗倭,重建县城海防,破除羁绊,推动抗倭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此事也为争议已久的海禁问题提供了一种历史主义的新解答。出土碑文所述的历史语境,说明海禁政策从洪武初年的历史必要已经反转为发展局限,抗倭斗争的历史新进展要求改进海禁政策,使其有利于滨海城防。

4.“滨海城防”与反“窃据”

碑文中有一个古代军事关键词“蜂虿窃发”。碑文是这样描述倭寇的,先是“县故有城,久废不治,每有寇窃。居人不宁”,又再次强调“迩来倭夷倡乱,虽旋就扑灭,而蜂虿窃发,为毒不少”。笔者在此进行简单解诂。

“蜂虿”指如蜂和蝎类的小的毒虫,用以比喻虽然小但是有毒害作用的小团体等。《国语·晋语》“蚋蚁蜂虿,皆能害人”,用“蜂虿”指倭寇是相当合适的。而“窃发”中的“窃”指倭寇窃据中国土地。《史记·孔子世家》“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就是指占据和使用不属于自己的地方与名声。《新唐书·哥舒翰列传》“数奏言禄山窃据河洛”,用“窃”指非法占据。故碑文此处已经指明倭寇窃据了中国的土地,随时会侵扰百姓。

倭寇的一个特点就是,明抢暗夺不计一切手段占据中国的土地,包括乡镇村落等,将其作为军事据点,然后伺机对县城发动进攻。这种手段是一种海盗入侵的新方式。海盗在海上向陆地发动进攻,处于劣势,会受舰船活动场地小、海浪波动大、容易成为岸上火力集中目标等不利影响。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占据乡村,形成据点,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可以控制周边地区,对主要县城形成威胁。抗倭斗争的主要军事手段是传统的城池攻守,县域是中心,可守可攻,而周边村镇拱卫县城,形成联防。县城有守军与城墙,不易占领,所以倭寇多以乡镇为据点,然后伺机进攻县城。

东南沿海较早被占据的是福建双屿等地,倭寇与葡萄牙人都假借通商为名,窃据双屿为进出跳板。嘉靖时期,长三角沿海也有一些这样的“窃据” 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近海岛屿,如崇明岛上的“南沙”,从这里可以直接进攻上海与太仓浏河口;另一类是陆地据点,史册记载的有柘林、川沙洼、陶宅等地。

苏淞地区最有名的据点就是上海奉贤南的柘林。柘林为进入上海的陆上交通要塞,东接大海,南临杭州湾,西边是金山的漕泾。嘉靖三十三年(1554),“海盗陈东、徐海与日本和泉、萨摩、肥前、肥后、津州、对马的倭寇联合,攻占柘林(今上海奉贤东南的柘林)。柘林,是倭寇出入的门户,乃要害之地”。占据柘林后,倭寇频频对金山、太仓与嘉兴等发动进攻。当年八月,倭寇自嘉兴还屯柘林时,进攻嘉定县城,会募兵参将李逢时、许国与山东民兵枪手6000人,双方战于新泾桥,倭寇被击败后,逃至罗店镇,李、许后追击,斩敌80余人。当年十二月初五,柘林倭寇又出动了2000余人,趁雪夜偷袭青村所,军民伤亡惨重。倭寇焚烧了金山南边的吕巷港,再进入浙江。倭寇常用的战术是偷袭,往往乘守军不备,突然进攻。因没有中心县城的军力支援,各防所单薄的军队很难抵御倭寇集中兵力的偷袭。

就是在抗倭最艰难的时刻,“滨海城防”的战略已经逐渐形成。苏淞地区的战争形势也已经发生变化,明军主动出击的次数越来越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从海上先进入长江口,从太仓浏家河港口上岸,一直将战火烧到苏州门户阊门与枫桥。任环率兵出击,取得枫桥之战的胜利。“倭寇主力战败后,从苏淞地区逃离,狼狈窜向杭嘉湖地区。”明嘉靖皇帝谕祭苏松兵备、山东布政使任环,追认其领兵抗倭之功,于是有了现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的皇帝谕祭任环抗倭碑。苏州的阊门与枫桥充分发挥了“滨海城防”的威力,任环依托苏州府城,以近击远,取得了大胜。《明史·兵志》记载:“监司任环败之,经亦有王家浜之捷。”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初,兵部尚书张经与抗倭名将俞大猷带领明军各路人马在嘉兴王江泾(《明史》记为王家浜)大战从柘林来的倭寇,明军大胜,歼敌2000余人。可见“滨海城防”战略逐渐显示出强大力量,它结合了明军熟悉地理、军民紧密合作、以城防军队击败流窜与远来之敌的诸多优势,取胜是必然的。

5. 补记

猜你喜欢

海禁武士道倭寇
海禁政策之下的明代福州港
吴大昕:《海商、海盗、倭
——明代嘉靖大倭寇的形象》
巧借潮水灭倭寇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明清“海禁”政策及其教学策略
全球史视野下明朝“海禁”政策的再思考*——由2017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21题说起
“武士道转型”诠释的新体系
——读张崑将《电光影里斩春风——武士道分流与渗透的新诠释》
明治初期“立身出世思想”强大影响力管窥
顺康时期山东对外贸易相对发展原因探析
井上哲次郎武士道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