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析
2023-12-11张翠芳周郁梅
张翠芳 周郁梅
【摘要】本文以“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为例,结合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论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议题式教学的策略:设置贴合学生实际、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议题,选择社会热点作为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议题等,结合议题情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议题式教学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9-0128-0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確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议题式教学是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围绕议题展开活动,创设贴合学生的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论述和论证问题的机会,提示学生思考问题、共同探究,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形成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框题为例,探究实施议题式教学的策略,借助议题式教学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效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议题”是指会议商议讨论的问题。李晓东认为,议题是以活动形式呈现的、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与议题密切相关的教学源起于西方国家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随后逐渐形成议题教学。沈雪春提出:“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见,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了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纽带,议题式教学中的议题更具有思辨性,教师在设置议题时不只是专注于解决某一个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在议题引领下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丰富生活知识,使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
议题式教学以议题统领课堂,以课本知识为焦点创设情境,为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基本框架,具有学科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生活化与主体化相统一、综合性和思辨性相统一等特点。一是学科性与价值性相统一。议题要体现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通过议题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也具有价值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设置议题,能够帮助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热点、焦点的分析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师生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这也是议题式教学价值性的具体体现。二是生活化与主体化相统一。在实施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议题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相比传统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行动过程,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化,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学生通过生活化议题情境理解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综合性和思辨性相统一。教师以当今社会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出发点设置议题,让学生围绕议题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培养批判精神;同时,学生在参与议题讨论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其他学科知识,将思想政治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有助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学生不仅收获知识、习得能力,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议题式教学综合性和思辨性的统一。
二、以“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为例开展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总议题,设置子议题
笔者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设置的议题存在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如果教师设置的议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从议题联系到课本知识,加上高中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教材内容偏理论化,学生理解议题难免出现困难,无法将议题与知识点建构联系;对教师而言,偏理论性的议题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等。沈雪春认为:“源于学生生活场域的议题,更容易契合学生的兴趣点,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在设置议题时不仅要考虑议题的思辨性,而且要使议题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内容来看,所议之“题”应是在学生的认知领域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议题有疑问,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设置议题时,不仅要基于学生实际呈现学科知识,将课堂教学中的系列活动进行串联,而且要结合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所指向的重点与难点,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其中。如在教学“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课时,笔者将本课的总议题设置为“从博物馆的前世今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并以这一总议题引领整节课的内容。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博物馆有所了解,通过探究博物馆的文物引发思考,激发了深入学习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兴趣,笔者根据课程标准及学情要求,将本节课教学重点设置为“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难点设置为“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在总议题的引领下,笔者将子议题设置为“议题1:回望博物馆的昨天,领略文物千年风采;议题2:立足博物馆的今天,感受文物的当代价值;议题3:眺望博物馆的明天,焕发文物生机活力”。其中,针对子议题1、子议题2,学生在相应的议题情境中探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针对子议题3,学生通过议题探究,学会以正确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当代焕发生机活力。可见,以“从博物馆的前世今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堂课的议题,既切合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又贴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结合议题情境设计教学过程
议题的选择是教学的起点,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中心点。好的情境是议题式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学习《哲学与文化》中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社会热点创设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学习知识,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课教学中,笔者基于总议题和子议题,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当前引发人们关注的热点事件作为社会情境案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进行初步探讨,再结合情境深入思考,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导入环节,为了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学习,笔者在课前播放与博物馆相关的视频,以此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并引入总议题“从博物馆的前世今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博物馆中的文物所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着,笔者选取引发人们普遍关注的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视频《只此青绿》作为本节课的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1.子议题1:回望博物馆的昨天,领略文物千年风采
教师出示学科任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故宫文物《千里江山图》的图片及简介材料,并提问:从材料及你对《千里江山图》的了解,你认为这幅画蕴含怎样的文化精神?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所展示的《千里江山图》图片及文物简介的议题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以回答教师的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千里江山图》把祖国山河的磅礴气势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设计意图】创设议题情境要充分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教师不断积累具有时代精神的素材作为教学补充,构建议题式教学课堂;学生通过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探索,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从而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2.子议题2:立足博物馆的今天,感受文物的当代价值
教师出示学科任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师创设情境:播放舞蹈视频《只此青绿》,并出示“《只此青绿》舞蹈一经亮相,激发了人们对文物《千里江山图》的了解热情,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的相关材料。
教师出示探究任务:探究以《千里江山图》为原型的舞蹈《只此青绿》为什么能够迅速激起人们的文化自信心。
教师提问: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活动:认真研读议题中的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积极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联系课本,归纳小组观点,由小组发言人阐述观点。
3.子议题3:眺望博物馆的明天,焕发文物生机活力
教师出示探究任务: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创设情境:《只此青绿》的火爆让人们重新认识《千里江山图》。很多人认为,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那么,如何让传统文化重获新生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教师活动:从材料我们可以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就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请你思考,高中生应该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呢?
学生活动:认真研读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同时积极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联系课本知识归纳整合小组观点,并由小组发言人分享观点。
【设计意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知来处,这样才能生成文化自信;我们也要明去处,这样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哲学理念,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议题情境,更好地贴合《哲学与文化》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结合“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框的内容进行具体运用;子议题1和子议题2引领下的两个议题情境,则运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素材,更好地将议题式教学运用到《哲学与文化》这一课的教学中,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用于文化部分、哲学部分的知识,适用范围较广,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能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和实施议题式教學,让学生在活动中调动已掌握的学科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升华情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使议题式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9(Z1).
[2]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四种“议”境:以“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公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7).
[3]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简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
注:本文系2023年度玉林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师范生卓越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片段·接力+点评·讲解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2023xjjg15)、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专项课题“专业认证理念下思政专业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重构研究”(2023ZJY09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翠芳(1994— ),广西桂林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论研究;周郁梅(1999— ),广西桂平人,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