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3-12-11赵铁华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系统、科学地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和需要遵循的原则,说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语言;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赵铁华(1976—),女,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在我国大力实施“五育并举”以及“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师生沟通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因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研究。首先,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与学生更好沟通的技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尊严、个性和心理,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关心和爱护所有学生[1]。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鼓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发展环境。其次,通过考察、对比、分析过去和现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里师生的沟通方式,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学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明确师生沟通要更人文化、生活化、大众化。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从灌输性语言过渡到辨析性语言,进而发展到思索性语言。同时,教师的语言艺术要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中要有专门的师生沟通环节,教学课件要突出师生沟通的部分,教学评价要增加教学语言评价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增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的能力。最后,通过研究话语沟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构建优质的师生沟通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有效的话语沟通技巧,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促进学生的探究与交流,或对书本上的某些知识点进行深层挖掘,或对某些时政热点展开激烈辩论。如此,教师发挥科学的引导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等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建议中就提到,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教师要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启发学生主动学习,领悟和理解知识。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离不开师生的语言交流。教学语言是联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桥梁,教学内容要通过优质的教学语言才能得到有效传播,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总的来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是道德与法治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
二、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确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评价体系需要描述或反映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全貌和基本构成,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教师在选择和确定教学语言时,应重视核心素养导向,具体包括:课堂语言要展现过硬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语言要展现崇高的道德素养,指引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课堂语言要展现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的人等。
(二)坚持“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
评价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教学、学习、评价应形成“三位一体”的结构,紧密结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2]。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语言评价体系要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描述和反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内涵和特征,要能与教和学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整个课堂。
(三)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应该是具体、明确、简便、易操作的。而越是微观的,可操作性往往就越强,也就是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语言的评价体系应能进行微观分析,可通过直接的观察或点评对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进行可操作的评价。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的内容
(一)核心素养评价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根本目标是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教师的語言要体现核心素养的内涵,充满正能量,体现立德之根本。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多种切实可行的话语沟通模式,掌握与学生沟通的科学方法。优质的教学语言评价体系要重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话语引导内容。
(二)时代特征评价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是和时代紧密联系的课程,其课程的内容包括紧跟时代步伐向学生讲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解释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迁的规律。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体现创新性,体现更多的时代内涵,充满时代的温度。教师要设置话语沟通环节,探索师生话语沟通的活动方式,确定话语沟通活动的时间、空间及程序,科学选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话语沟通活动课的内容,力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且要积极向上,要切合学生的发展思维,要与时事政治、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语言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语言的组织评价
对教学语言的组织进行评价也就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在语法意义上和表达意义上的系统评价。课堂语言表达要逻辑合理、条理清晰,不能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错误;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出现语速过快学生听不清,或语速过慢影响讲课进程的问题;语调要抑扬顿挫,不能因单一语调让学生昏昏欲睡;用语要规范,不能出现发音错误或不文明用语。
(四)紧贴生活实际评价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语言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运用人民的语言、社会的语言、真实的语言[3]进行教学。教学语言要带着生命的激情、带着语言的美感、带着现实生活的烟火气息,赋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以活力,让学生在充满人情味的教学语言中顺利度过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教学语言时,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主观臆断的评价方式,具体可以运用自我省察、同行互评、学生评价、学校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价。教师应根据评价情况客观地进行原因分析,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自我省察
自我省察即反省检查自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上课前要提醒自己什么话可以讲,什么话不可以讲;要构思好以怎样的语言表述知识点更利于学生接受;要思考以怎样的语言进行课堂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课前自省还包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教师应避免把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个人不良情绪带入课堂,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做到自省,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避免在讲解知识时离题;当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要提醒自己批评的语言要有分寸,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有优秀的表现时,教师语言的评价要真诚中肯。每堂课后还要及时进行反思,要省察自己的教学语言存在什么问题、怎样用更合适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自我省察应当成为教师的一种行为习惯,它不仅能起到帮助教师自我警醒的作用,也是评价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方法。
(二)同行互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的同行互评不单单指的是课堂上的评课,还强调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语言运用的评价。既可以是在听课时对同行课堂语言使用的点评,也可以是在课后闲暇时对语言应用技巧的使用;既可以是正规讲座形式的点评指导,也可以是茶余饭后的体悟闲聊;既可以是师长般的严肃教导,也可以是朋友般的促膝长谈。因为语言本身具有灵活性,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的同行互评不应该用固定的模式加以桎梏。在同行互评的内容上可以体现开放性和探究性,容量上可以體现量力性和差异性,形式上可以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评判上可以体现过程性和激励性。同行互评的目的在于共同进步,在于找出课堂教学中语言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所以在面对同行互评时,教师要保持虚心接纳、及时改正的态度。只有通过同行之间开诚布公的评比、交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才能在观、评、议的过程中,迅速地发现自己在教学语言上的不足,越来越明白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下,应该怎样构建自己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的体系和框架。
(三)学生评价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语言的对象还是学生,所以对教学语言的评价离不开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具体可以采用询问法和问卷调查法。所谓询问法就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学生采用个别谈话、座谈会或集体访问的方法。询问法的范围小,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也有利于教师对某种教学语言是否合适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问卷调查法是指采取各种表格或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询问,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获取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上语言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对课堂教学语言加以评价分析。
(四)评价制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体系是学校运用评价制度来规范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语言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语言评价制度是教师授课时语言应用遵循的依据,在教师授课的语言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教学语言评价制度首先要根据《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要求全面,使教师有章可循。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评价制度要有利于教师授课时课堂语言的发挥和应用,而不是成为束缚教师课堂语言使用的框架。最后,教学语言评价制度制定以后,还要建立检查、评比和奖惩的相应方法,保证教学语言评价制度的严格执行。
结语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无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口头表达的语言,还是文字表达的语言,都是受思想理论和知识体系制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教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的神韵,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语言体系,这样才能达到与学生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苏泽一,常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学语言魅力研究[J].成才,2021(19):17-19,68.
[2]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3]袁张帆.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