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

2023-12-11马业永张世洪

求知导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马业永 张世洪

摘 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科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使之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内涵,认识到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意义,了解目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忽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设置有待优化、实践活动设置不合理等,并基于所存在的问题构建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教学

作者简介:马业永(1974—),男,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徐寨镇中心小学。

张世洪(1973—),男,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徐寨镇中心小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引入实践教学,并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等,以此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引导,使学生在科学学科学习中获得知识,实现多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内涵

新课标中提出了“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总目标。而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其一,科学观念和文化基础是指科学知识理解能力。科学知识理解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规律,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二,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敢于挑战权威、积极创新和探究等科学精神。其三,探究实践和自主发展主要包括探究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规划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自己设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会进行思考、反思、探究实践,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学习行为的调整。健康生活能力指的是學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之后,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能够通过调整身心,规划自己的人生,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其四,态度责任和社会参与主要包括责任担当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担当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社会、人类的重要影响,具备科学的价值观,树立运用科学知识造福社会、国家、人类的观念。实践创新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技术解决生活问题,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应具备探究实践能力、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等,为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发展做好铺垫[1]

当前,学生生活条件优渥,但意志力薄弱,害怕受挫折,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消极的心理。通过小学科学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经历失败,为学生构建不断学习、探究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挑战的精神,对促进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积极面对未来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主要向学生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学生不仅要理解规律,还要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并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明确科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三、目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培养落实不到位

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难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将知识传授放在首位,过于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对于知识的运用等则很少涉及,导致学生学习形式化,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很少启发学生探究实践,很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疏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导致学生不会灵活变通,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此外,在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态度责任方面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难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助力。

(二)教学内容有待优化,学生缺乏探究实践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大多来自教材,所设置的实验也是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内容,其很少基于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内容,不懂得利用生活化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实践,使学生真正爱上科学。同时,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不够直观形象,缺少图片和视频类内容、操作类内容、生活体验类内容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难以形成科学思维。此外,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不合理,不是太简单,就是太难。太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太难,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小学科学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但对小学生来说,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仅通过讲解的方式是很难理解的。同时,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一些实验内容,在教学这些实验内容时,教师主要是自己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导致学生参与性较低,难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不能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很少让学生基于生活情境或者实验情境进行学习,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所学内容,实现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

(四)实践活动设置不合理,难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活动,但是考虑到课堂时间无法满足实践活动的开展需求,部分教师很少设计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另外,部分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指导方式不合理。这些教师为了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将活动内容、活动步骤,甚至活动结论都告知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即可,这样的活动缺乏探索空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2]

(五)教学评价不合理,有待创新和完善

第一,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态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和其他同学合作,一些家庭作业也需要在家长的辅助下完成,有些社会实践活动也需要社会成员参与,因此,只由教师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合理的。第三。评价缺乏激励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口头评价为主,学生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因此,教师需要创新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四、提升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以新课标为依据,构建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内容,明确核心素养培养总目标,构建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保证教学的专业性、科学性,为促进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3]。第一,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设置多元化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法,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时,教师应依托新课标构建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水沸腾”“水结冰”“冰融化”等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让其掌握“水”的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学习情境

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学习情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科学,发现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世界的精彩,领会科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材知识引入生活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还应从实践的角度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验证。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如设置科学知识阅读、科学小实验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級上册《比较与测量》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理解距离的含义。如让学生以家为起点,对从家到上学路上各地点的距离进行比较,在实际比较中思考比较的方法。或者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认识测量工具,并运用测量工具正确地测量生活中的物品。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比较与测量”方面的绘本,如《大有多大,远有多远》,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丰富的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第一,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短视频、微课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带入科学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科学的学习乐趣,感受科学的学习价值[4]。第二,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使用科学的指导方式,比如问题引导法,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种子发芽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为学生设置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命力的强大。教师还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制作美食的活动,让学生将黄豆芽、绿豆芽做成一道美食,使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多样化的体验。

(四)设置科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并不断反思,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教科版科学教材中设置了科学实验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构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为学生设置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教师可设置科学小实验、调查活动、生活实践类活动(种植、美食制作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5]

例如,在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岩石与土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调查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采集岩石和矿物标本,了解常见的岩石,并完成标本制作,为学生创建一个亲身体验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岩石种类、特点,在加深学生对岩石的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创新和完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科学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应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因此,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创新和完善评价。第一,创新并完善评价内容。除了知识层面的评价,教师还应增加科学思维、学习态度、探究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习过程,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督促学生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第二,丰富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还应融入自我评价,其他学生的评价,家长、社会人员等的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第三,丰富评价方式。除了口头评价,还应融入其他评价方式,比如物质奖励,发放奖状,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科普宣传员等,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应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月清.德育为先,培养“态度责任”素养:小学高年级科学“态度责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三).广州:广东教育学会,2022:1214-1220.

[2]高临静.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为例[J].新教师,2022(10):84-85.

[3]戴婧.实施大概念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联系: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39):75-77.

[4]迟菁华.基于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材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5]史加祥.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与改进:基于中国、新加坡、英国、美国小学科学测评卷的比较[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1(2):56-64.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