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活动促进小龄听障幼儿听觉发展的个案实践

2023-12-05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夏红娟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豆豆笔者康复

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 夏红娟

一、研究意义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媒介,笔者认为听障幼儿首先是幼儿,因此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小龄听障幼儿学习的兴趣,丰富他们的听觉刺激,提高他们的听觉记忆、听觉理解水平,建立良好的聆听习惯。但是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听障幼儿的听觉康复,目前国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期望通过本个案研究,总结游戏活动促进小龄听障幼儿听觉发展的有效策略,提高亲子同训听觉康复的效率,同时为其他亲子同训教师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评估—制订计划—康复—评估—制订计划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学年的观察研究,在研究中以一学期为一个阶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2)问卷调查法。通过家长问卷调查进行第一阶段开始及结束,第二阶段结束三次评估,以此来评估听障幼儿的听觉发展。

三、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2018.9-2019.1)确定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指定评估计划,整理分析评估结果,制订学期听觉康复计划。

1.确定研究对象实施评估并建立档案

本研究对象小名豆豆,女,2016年2月出生于南京,父母都是聋人,主要照顾者为妈妈和奶奶,早期筛查未通过,出生6个月确定听力损失,9个月佩戴助听器,但是效果不佳。2017年6月植入人工耳蜗,7月开机,但是由于皮肤过敏,7月及8月每日均未能正常佩戴,9月开始能每日佩戴8个小时左右。选择格雷费斯、家长整合问卷、林氏六音听觉评估量表及内容实施评估。

根据格雷费斯评估结果,豆豆在运动、社交、手眼协调、操作、推理等听力语言方面的评估结果发育商102,属于中等水平智力,结构不均衡,在听觉语言方面需要加强训练。有关听觉评估结果发现豆豆目前只能察知林氏六音中的个别音、鼓声,而且反应不灵敏,没有建立聆听习惯,不能辨识及理解语言。

2.制订个别化学期听觉发展计划,实施教学,记录整理

笔者以一个学期为一个研究阶段,制订听觉学期发展计划,根据听觉计划,设计适合豆豆的游戏活动,同时记录每节课的听觉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研究目标:鼓励听障幼儿对听到的声音积极做出反应。初步建立听障幼儿指耳听的习惯,能较为稳定地完成听声放物的游戏。

(1)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听障幼儿的听觉察知能力。听觉察知是指听障幼儿听到言语声或者非言语声能做出反应。如转头、眨眼、微笑等反应。林氏六音的察知是听障幼儿初期听觉训练的内容之一。林氏六音是由当代听觉口语康复大师Daniel Ling,用于临床康复实践的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这一测试方法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检查幼儿能否察觉到言语频率范围内的声音,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排序为:/m/、/u/、/ɑ/、/i/、/sh/、/s/。林氏六音是听能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康复对象年龄小,配合度差,因此康复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去评估了解听障幼儿的听力情况。

(2)通过丰富多样的听声放物游戏,帮助幼儿建立指耳聆听的习惯。小龄听障幼儿由于年龄小,听觉经验少,因此没有聆听的习惯,在康复初期通过指耳的动作,提示听障幼儿聆听声音是一种有效的帮助听障幼儿建立聆听习惯的方式。听声放物游戏 “装饰生日蛋糕”,将水果、蜡烛等装饰品给听障幼儿放在耳边,听到家长或者教师在身后给声,则插在蛋糕上。游戏 “送积木宝宝回家”,给豆豆一块积木(不同形状),让其放在耳边,成人在幼儿后方(避免视觉提示)给声(敲鼓、敲铝片琴等),给幼儿一把勺子,听到声音就从筐子里舀一个小球放入杯子中等。笔者指导家长(奶奶)可以用其他的游戏方式进行听声放物的练习,如 “搭积木”,听到声音就搭一块积木,最后搭出一条长长的火车或者高楼。豆豆从开始的观察、模仿,将玩具放在耳边到模仿放玩具,最后到理解规则,听到声音才放玩具,一学期下来可以较为稳定地完成6—8次的听声放物的游戏。

(3)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提高听觉辨识能力。本研究阶段为了帮助幼儿提高声音的辨识能力,笔者设计大量的幼儿可操作、有趣味的游戏,并自制教玩具,如《小鸡快跑》《开小火车》,如为了帮助豆豆提高辨识长短音的能力,笔者用积木或者盒子拼搭出两条路线,一条是长长的连续的,一条是断开的,一块一块的。如果笔者发连续音,则请豆豆带着小鸡在长长的路线上逃离;如果是断续音,则请豆豆带着小鸡在断开的路线上逃离。

3.实施阶段性评估,记录分析评估结果,反思阶段性研究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幼儿能察知到常见的言语声,如动物拟声词,交通工具拟声词,听到音乐会主动扭动身体,听到声音会主动去寻找声音,而且当家长与教师进行交流会注意聆听谈话,同时通过听声放物的游戏基本建立指耳聆听的习惯,拿到玩具会放在耳边听,并且较为稳定地完成听声放物的游戏。

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幼儿在游戏中的指耳聆听的习惯不稳定;第二在听觉理解方面,如听觉记忆及听觉描述需要训练。

(二)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2019.2-2019.6)研究分析上一阶段的评估结果,分析听障幼儿听觉发展情况,制订第二阶段听力康复学期计划,实施游戏教学。

1.制订第二阶段听觉学习目标

根据上学期评估结果及问题分析,笔者制订第二阶段的听觉目标及听力康复学期计划:继续培养幼儿的聆听习惯;提高幼儿的听觉记忆能力水平;提高幼儿的听觉描述水平。

2.根据第二阶段的听觉教学目标,创设适宜的游戏活动,并在课堂中开展,记录每节课听障幼儿听觉学习情况

(1)在每一个听觉游戏中都提示听障幼儿指耳聆听。经过一学期的康复训练,豆豆在听声放物的游戏中建立指耳聆听的习惯,但是在其他游戏活动中主动指耳聆听的习惯尚未稳定。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游戏活动,笔者注意随时提醒、强调指耳聆听的习惯。在“听一听,喂一喂小动物”的游戏中,虽然这个游戏中的听觉目标是听懂动物名称并喂动物,但是教师同样强调指耳聆听的习惯,同时要求豆豆指耳聆听,听完整句指令再进行活动。同时继续听声放物的游戏,加大聆听声音的难度,如要求幼儿聆听的声音的强调变小、声音的时长变短,声音的距离变长等。

(2)在游戏中提高听障幼儿听觉记忆水平。听觉记忆是指能够对听到的口语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存储在大脑中,包含注意、倾听、处理、存储、回忆的技能。豆豆能够辨识常见动物、交通工具拟声词,并且在游戏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指耳聆听的习惯,在听觉理解方面不能听完整句话,有时听到一半就去拿玩具。因此笔者根据豆豆的年龄及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设计了 “小小快递员”“娃娃家”等听觉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建立有意倾听的意识,能主动存储并回忆听觉信息,做出适宜的处理,促进幼儿的听觉发展。

(3)在游戏中提高听障幼儿的倾听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豆豆在听觉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不能耐心倾听完较长的句子或者一段话再反馈的现象,如在游戏 “小动物来做客”中,教师指令:“请鼻子长长的大象吃甜甜的苹果。”豆豆听到熟悉的大象则开始拿大象,下面的话则不听了。或者听一段较长的(3-4句)描述时,开头两句听不懂就不听。因此笔者在本阶段开展了听觉描述的游戏活动。如 “猜礼物”游戏,笔者设计小猫过生日,收到很多礼物,请听障幼儿根据描述猜出小猫收到的是哪些礼物。如笔者描述:“小猫收到的礼物里有一样好吃水果,它弯弯地长在树上,要剥皮吃,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请听障幼儿从4样提供的选项中找出对应的香蕉。

3.学期末对豆豆进行林氏六音,听觉整合问卷及听觉理解能力的评估

四、研究结果

将三次评估结果做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三次评估结果

由表1可知,豆豆在林氏六音方面从距离到测听方式都比之前进步很大,家长听觉整合问卷得分有较大进步,表示豆豆在听觉各方面都比研究前有所进步,在听觉理解上由原来没有理解性的语言,到能完成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组合的听觉记忆两项,能完成闭合式听觉描述(见阶段2)。在游戏活动中,听到成人说:“听听”则会指耳安静地聆听,建立较好的听觉习惯。

五、研究反思

(一)在游戏中营造聆听环境

1.优化游戏的物理环境,提高听觉环境的信噪比

听障幼儿在康复机构进行语训,个别训练室就是一个听觉口语环境,教师所说的话是否 “清楚”及 “容易理解”,能否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教室中的 “信噪比”及 “混响时间”是否在立项范围内有很大的关系。听障幼儿由于听力损失,他们即使进行了听力补偿或者听力重建,但是他们屏蔽环境声的能力较弱。因此笔者注意在游戏活动中选择相对安静的环境,关闭门窗,减少外界环境声的干扰,如果玩具在操作时发出的声响过大,则在桌面铺上大的毛巾或者软垫。同时在进行听觉训练时提醒家长及听障幼儿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同时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尽量避免一边说话,一边操作教玩具发出较大的声响。

2.听觉康复技巧融入听觉游戏,让听障幼儿听得更清楚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家长在游戏中往往忽略了康复技巧的使用。在听觉康复中使用一定的康复技巧,既可以帮助听障幼儿更好地学会聆听,同时也帮助听障幼儿树立信心,增加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常见的康复技巧有声音强调、听觉优先等。以《小小舞台》为例。

教师:“小猫来了,喵——喵——”(使用听觉优先技巧先让听障幼儿听声音)。

幼儿:听到寻找声音时,做出反应。

教师:“喵——喵——小猫来玩了!喵——”(反复进行听觉语言输入)。

教师:“小猫来表演节目啦!”请幼儿从选项中找寻小兔。

幼儿:不能完成。

教师:“小猫来表演节目啦!”完整地将句子再说一遍(使用声学强调的技巧强调目标词小猫)。

师:“小兔要回家,拜拜!”

教师说完再请家长说:“拜拜!”(同一时间一人说话)。

同时教师在课堂游戏中现场及时肯定家长正确使用技巧的地方,鼓励家长多使用康复技巧。

(二)在游戏中制造各种有趣的声音

伟大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 “在这个时期(0—3岁)幼儿所爱的游戏,完全属于感觉和动作方面的。”笔者在听障幼儿康复初期进行游戏活动时,选择能发出各种不同声响的玩具,并引导听障幼儿去聆听 “滚球”游戏,让听障幼儿仔细聆听球在盒子摇晃发出的声音,球在桌子上滚动发出的声音,以及球掉在地上一跳一跳发出的声音,丰富听障幼儿聆听声音的兴趣。在撕纸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听不同纸张撕开的不同声音。

(三)游戏中动态评估

“对聋儿康复教育效果的评估是聋儿康复教育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的动态性是指:在聋儿康复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评估,既有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估,也有每日活动的评估”,听觉康复是听障幼儿康复的首要目标,因此除了每学期前的康复评估,学期末的阶段性评估,亲子同训教师在每个游戏活动中也随时评估幼儿的听觉发展水平,并以此调整教学计划。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听障幼儿该阶段的听觉水平,同时指导家长该阶段需要帮助幼儿开展哪些游戏活动积累听觉经验,提高听觉能力。这样言之有据,操之有物,有利于家长、教师家园合作形成最大的康复合力,从而促进听障幼儿的更好发展。

如在游戏活动 “穿珠子”中,教师通过游戏评估到听障幼儿已经熟练完成听觉记忆一项 “请穿一颗红红的珠子”可提升为听觉记忆两项:“请穿一颗红色的圆形珠子”。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发现小龄听障幼儿游戏活动既要有一定趣味性,能吸引听障幼儿的参与,也要能够在每一个游戏活动中更高效地促进听障幼儿的听觉发展,后期仍然需要不断研究和学习。

猜你喜欢

豆豆笔者康复
自由自在的豆豆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豆豆过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