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11-07孙晶
孙晶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连锁经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企业需要大量的连锁经营管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本文从连锁企业人才需求入手,分析实践教学及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探索符合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连锁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 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连锁经营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现代工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形式。1895年纽约“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创办,是目前公认的现代的连锁商店的开始。连锁经营具有独特的优势,一经出现,就迅速发展起来,在餐饮、零售等行业应用广泛。我国的连锁经营实际上是从零售业开始的,即超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锁经营已渗透到零售、休闲健身、酒店、服装、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以其独特的成功的商业模式,使消费者享受着连锁企业的方便与快捷,使企业获得收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行业之一。
一、我国连锁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连锁行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非常受商家的认可和消费者的欢迎。连锁行业在百货、食品、酒店、服装等多个领域蓬勃发展,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连锁不同于一般的商店,需要下设多家门店,随着企业的发展,门店数量越来越多,需要的管理人才相应增加。根据《中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连锁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缺乏专业化的管理,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专业的管理人员的缺乏。统计显示,中国零售业在未来几年内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约为1000万人,而市场供应量仅有400万人左右,缺口很大。此外,员工整体素质的低下也是困扰连锁经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目前的就业市场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看,社会不仅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对连锁经营和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锁业的发展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但企业在人才市场上找到高素质的人才却不太容易,大多数连锁企业在招聘上变得更理性:
(一)更注重连锁专业的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是连锁企业选择聘用员工的首要条件,而这些却是大部分学生所欠缺亟待加强的。
(二)连锁企业普遍反映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下降,缺乏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甚至有些企业提出不愿意招聘生活习惯不好的员工(如不少学生在早上不能正常吃早餐)。他们不相信一个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本职工作。
随着连锁经营发展的成熟,我们可以看出,商业经营模式正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连锁经营企业对管理类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对学生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连锁专业课程对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的依赖性,需要突出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连锁管理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技能,使其符合企业要求,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连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连锁经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应用性和综合性都较强。连锁管理专业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直接与市场经济活动相适应,专业和课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必然要突出综合性的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满足专业岗位的要求。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国际连锁专业(以下简称连锁专业)创建于2014年,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方向,是我院特色专业,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而连锁模式被广泛应用在酒店业、零售业、餐饮业等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连锁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应用型。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占我国连锁管理人员的比例很小。学历结构不合理,加之需求数量缺口较大的矛盾日益增加,使得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严重短缺。因此,当前的人才培养应是熟练掌握相应的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层管理人员。
三、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应用型本科要求各专业要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要体现“应用”,最重要的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根据调查发现,企业对连锁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主要有:
素质要求。企业最看重的素质是吃苦耐劳与良好的心态及做事的积极主动性,要求员工具有实干精神,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能力要求。包括合作、沟通、执行、计划、环境适应等通用能力;团队协作、敬业、谈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策划等核心能力;商业敏感、商品管理、数据分析、促销策划、市场竞争等专业能力三个部分。
因此,应用型本科连锁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实践、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本校情况,根据长期教学与管理经验,提出如下人才培养的建设。
(一)根据行业情况、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预测连锁专业的发展,制订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定时,要由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高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参加讨论,形成符合当前人才培养需求的方案内容。主要以培养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学生,以使其成为能够适应行业技术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提高高等教育的生命力,提升办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首先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我校已经建立了校内超市和公益慈善超市,作为连锁专业学生校内实训基地,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提供实际操作条件。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按照岗位进行针对性实训,并可以进行岗位轮换,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与泰国正大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正大集团优势,与其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例如卜蜂莲花等连锁企业合作,满足更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要求。在校企合作的实施中,本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7+3+1的计划。“7”是学生用三年半的时间,完成校内理论课程的学习,“3”是三个短学期,即每年暑假增加为期两周的短学期。在短学期内,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1”是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与企业协商,直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的相应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样的安排,促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可以在短学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案例或实训内容,走出校门再到企业实习,就能够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为今后就业做好铺垫,真正实现“无距离”入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理论与技能要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理论与技能双优的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的岗位职业素质培养是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专业教师在拥有较好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提升技能素养,应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首先,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将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请进我们的课堂,向学生传授实际管理经验和岗位知识。其次,本专业教师应走进企业,到相关部门学习或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新的实践管理难题,保证自己所教学的知识具有新颖性和有效性,组建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岗位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大多数教师每学期都有两周以上的时间到企业相关部门工作和锻炼,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开展结合实际的案例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能力要求的目标。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办学的优势作用,同时还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以加快开展校企合作的创新,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卫华.应用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国商贸[J].2010.
[2]郭瑞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职教幼教.2010.
[3]沈艳.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岗位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4]马明飞,周华伟.国外校企合作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J].江苏高教.2013.
[5]窦研.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习探索[J].时代经贸.2012.
校级课题项目:《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商学院连锁专业为例》。
课题编号:njpj 20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