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及对我国学前教育建设的启示
2023-12-02张辅杰
张辅杰
【摘 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颁布了一系列保障政策。这些质量保障政策呈现出资源分配受众多元、质量评估监管动态、关切家庭教育、关注文化影响等特征,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改善学前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这一系列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给我国学前教育建设带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性、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监管标准、重视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对教育的推动作用等启示。
【关键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质量 质量保障政策 美国学前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6-97-03
关于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研究已逐渐发展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颁布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1]有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对美国学前教育保障政策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代表性政策
(一)《启智法案》
《启智法案》(Head Start Act)是美国历史上一项关键的学前教育法案,该法案于1965年首次通过。这项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低收入家庭儿童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接受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如此,这一法案在2007年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更新。在当年的12月,《2007年改善学校准备度启智法案》(Improving Head Start for School Readiness Act of 2007)签署。[2]这一法案对《启智法案》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更强调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监管。使其在确保儿童接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同时,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以更好地为社会上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二)《同一起点计划》
《同一起点计划》(Even Start Program)是美国著名的学前教育计划之一,旨在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该计划首次获得批准是在1988年,随后,在1992年,其管理权被下放至各州。[3]这一计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注重的不仅仅是儿童的教育,而且着眼于提高家长的读写能力。通过提供面对成年人的基础教育培训来改善整个家庭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管理权的下放也促使美国不同州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该计划做出本地化改良,使其更好地为当地服务。它不仅能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和学前教育的理念,而且能够为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家庭学前教育,能够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家庭氛围。
(三)《学前发展资助计划》
《学前发展资助计划》(Preschool Development Grants Program)通过向各州提供资金,拓展学前教育的覆盖范围以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当地政府运用这些资金来“建立或加强学前教育项目基础设施,以便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4]。此外,该计划鼓励创新与合作,通过寻找新的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方法,鼓励各方(学校、社区组织和家庭)相互合作,以共同改善学前教育质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计划关注并保障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受教育机会。通过投入资源,确保这些儿童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教育资源。
二、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主要特征
(一)资源分配受众多元
政府通过不同政策来直接支持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一支持体现在多方面资源的分配策略上。首先,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直接的经济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承担学前教育的费用,从而消除财务上的障碍。其次,政府投资于学前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包括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确保儿童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同时,政府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例如成人基础教育培训,以支持家长及教育工作者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此外,政府向各个州提供资金支持,以扩展学前教育的覆盖范围。这种资源分配策略受众多元,确保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可及性,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质量评估监管动态
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不仅深刻关注学前教育的质量,而且《启智法案》及《2007年改善学校准备度启智法案》充分展现政府对教育质量检测和评估的动态关注。《启智法案》要求对参与计划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和监管,确保其达到高标准,同时为儿童提供最佳的学前教育体验。《2007年改善学校准备度启智法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着重加强对《启智法案》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教育质量的维护。其中也包括更频繁的质量评估和监管,并设立了一套更加严格的管理标准。同时《2007年改善学校准备度启智法案》也要求《启智法案》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以顺应不同时代和不同教育需求。这两项政策的核心都是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以确保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切家庭教育
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鼓励家庭积极参与儿童的学前教育,家长被视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起点计划》还着重提高家长的读写能力,以改善家庭的教育环境。同时《启智法案》和《学前发展资助计划》鼓励建立紧密的家庭与学校合作关系。这包括鼓励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以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四)关注文化影响
《启智法案》及《2007年改善学校准备度启智法案》强调学前教育机构在评估和教育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和家庭,以确保评估和教育工作在跨文化背景下都具有包容性和敏感性。这一政策框架鼓励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包括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文化敏感性培训,以增进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建立多元文化团队来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从业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此外,提供多语言支持来帮助部分家庭用他们最舒适的语言进行沟通。提供翻译和口译服务以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家庭的参与。采用文化适应性工具,以确保评估和教育工作对不同文化的儿童的接纳性。这些政策的目标都是确保当地的政策可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需求,以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
三、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实施成效
(一)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
通过多项政策的全面实施,学前教育的影响力得以显著扩大。这些政策的落实也使得更多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能够参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项目,使他们免受经济状况的限制,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业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儿童来自何种背景,都能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促使学前教育变得更加广泛普及,从而使更多儿童从中受益。
(二)改善学前教育的质量水平
这些政策的实施侧重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标准,通过定期的评估和监管,确保当前学前教育项目达到高标准。这一重要举措还能提高教育授课的整体质量,为儿童提供更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政策的落实能够加强教育环境的质量,以确保教育机构提供符合儿童需求的高质量环境教育。这不仅提升了整个学前教育领域的标准,而且提高了儿童在各方面的学习体验,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这些政策积极倡导儿童的全面发展,强调其发展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而且包括社会和情感成长,以及身体健康等。政策鼓励采用综合性的教育方法,以满足儿童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通过这种全面性的教育方法,儿童得以培养多方面的技能,为未来的学业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启智法案》通过提高家长的读写能力,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这一政策旨在加强家庭对促进儿童的学前教育的支持。该政策的实施还强调了家庭在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努力不仅对学前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提高了家庭的综合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协助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这一政策为家长提供了更多教育资源,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支持儿童的学前教育,也能让家长更好地融入儿童的成长过程之中。
四、美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
我国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政策措施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首先,政府可以增加对学前教育的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给予儿童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其次,设立专门的资金支持计划,鼓励招聘和留住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提供奖金和津贴,建立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更多提高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的机会。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鼓励家庭积极参与儿童的学前教育,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激励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并为学前教育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资源和培训,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协助学前教育。
(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发展机会。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资金的投入来用于改善乡村学前教育的基础设施,提供更充足的教育资源和材料,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给予教师专业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学和多元文化教育等领域。此外,提高薪资待遇也是吸引和留住杰出乡村教师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确保乡村教师获得更好的待遇,从而鼓励和激发更多有潜力的教育工作者选择在乡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这一系列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乡村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并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够享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三)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性
在我国,需要加强大众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为家长提供更多教育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和支持学前教育。这意味着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供更多家长所需要的资源,以及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密切合作。例如可以设立家庭教育培训课程,为家长提供学前教育的技巧和知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儿童的教育需求。此外,通过建立家园合作机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和决策,以确保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通过加深大众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有望进一步改进学前教育体系,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够在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下得到最好的教育。
(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监管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更为严格的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机制,以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这需要明确的标准、合理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措施,以确保学前教育机构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开展广泛的培训和培训支持计划,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满足这些标准。这包括提供专业课程、研讨会和论坛,帮助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导师制度,让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指导新人,促进教师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通过这些努力,我国有望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为儿童提供更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经验,帮助儿童全面发展,也为我国的教育体系带来积极的变革。
(五)重视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儿童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敏感度。首先,促进儿童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敏感度要纳入教育议程。通过引入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的课程和教材使儿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帮助他们建立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其次,教育工作者可以接受文化敏感性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来自不同民族儿童的教育需求。此外,建立多元文化团队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从业者能够在工作和生活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创造并使用适当的评估工具,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对不同文化的儿童的受教育水平进行准确评估。以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在受教育方面得到公平对待。同时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儿童也能在教学过程中领悟到这些重要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有望营造出更包容和多元化的学前教育环境,使儿童能够拥有开阔的视野,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多元社会。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为国家的未来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钱雨.美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发展、经验与启示[J].湖南師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3):16-23.
[2]ECLKC. Head start act[EB/OL].(2007-12-12)[2023-06-01].https://eclkc.ohs.acf.hhs.gov/policy/head-start-act.
[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ven start(ED)[EB/OL].(2016-01-20)[2023-06-02]. https://www2.ed.gov/programs/evenstartformula/index.html.
[4]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D).Preschool development grants program[EB/OL].(2020-01-21)[2023-06-02].https://www2.ed.gov/programs/preschool-developmentgrant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