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江南逢李龟年》的谋篇与布局
2023-11-23沈庆凤
沈庆凤
摘 要 谋篇布局是文学创作的关键要素之一,谋篇是否精妙、布局是否清晰,是影响文学作品艺术性和文学性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作者都会通过巧妙的谋篇与布局,达成某种叙事、抒情目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在谋篇布局上彰显了一代诗圣的文学创作能力。将谋篇与布局作为切入点,从对仗、呼应等手法中,能深刻体会其在结构安排和内容组织上的特点。
关键词 《江南逢李龟年》 谋篇 布局 特点
在古诗词的文本解读和赏析中,对其谋篇和布局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实则是研究其结构思路。在《江南逢李龟年》的文本解读中,着眼七言绝句的文体特征,从不同的方面解析文本谋篇和布局的特点,体会杜甫在结构安排、篇章设计等方面付出的心血,深度赏析和解读整首诗的审美意蕴和艺术特征。从总体上来看,《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在谋篇布局方面,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
一、对仗手法的巧妙运用
对仗是古诗词谋篇布局的主要手法之一。通常情况下,在创作诗词时,作者要从词性、语意两个方面,保证文本呈现出对仗的特点,加强整首诗词的自然美和格律美。《江南逢李龟年》是一首七言绝句,杜甫在创作这首诗时,显然认识到了对仗的重要性,他在前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后两句则未采用对仗,使得整首诗展现出工整与自由相融的特征。
从诗的前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看,“岐王宅”和“崔九堂”相互对应,二者都为地点,都象征着繁华、鼎盛之意,意在说明诗人与李龟年过往的辉煌。“里”和“前”皆是方位名词,指出了二人相见的地点。而“寻常”“几度”同样都是频率副词,表明二人相见的频率之高、次数之多。“见”和“闻”都为动词。依据诗的前两句相互对仗的内容,诗人重点表明了自己与李龟年曾经辉煌的过往,一个是得到了皇室青睐的文人,一个是极被权贵推崇的艺术家。曾经,他们初入王权贵族的宫室是如此平常的事,暗示了二人都得到过重用。
诗的后两句并未采用对仗的手法。第三句“正是江南好风景”直接引出了诗人与李龟年再次相见的时间,随后又以“落花时节又逢君”点出了二人重遇的事实,抒发了诗人的主觀情感,暗示两人此时都已失势,凄苦飘零的处境。
二、文本结构的前后呼应
在谋篇布局时,为了保证整篇作品逻辑的贯通性和完整性,作者一般会营造前后呼应的结构,形成一种浑圆的美感。而在古诗词的创作中运用呼应结构,既可以增强文本的有序性,又能使不同的语言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进而构成一个具备表意和抒情功能的整体。在这里,要认清对仗和呼应的区别,呼应与对仗不同,它不在于形式的工整,在于情感的前后相连。总的来说,绝句中的前后呼应,一般有首尾呼应、隔句呼应等类型。《江南逢李龟年》可谓是唐诗中的异类,它并未采用传统的前后呼应方法,而是用诗的最后一句呼应整首诗,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本结构。
诗中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写出了诗人与李龟年相见的地点,这两句为并列结构,并不是呼应关系。这种写法与传统唐诗“起、承、转、合”的脉络结构有所不同,第二句并未起到承接首句的作用。诗的最后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则观照和呼应了全诗,与前文中的“寻常见”“几度闻”等遥相呼应。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将重遇故人的惊喜、往事如风的感慨和复杂的心绪表现了出来。而且,“落花时节”也与前一句中的“好风景”相呼应。此外,诗的最后一句,不仅与前三句相呼应,也呼应了古诗的标题,标题中“李龟年”即为“君”,诗人直接点明了主题,打造了一种“分—总”的文本结构形式。
三、诗歌内容的分层安排
诗歌内容的分层安排,也是谋篇布局的一种形式。诗人为了循序渐进地表达情感,通常会将整首诗的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以此创造一种递进式的抒情体式。绝句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一层、两层甚至多层。在解读古诗词的谋篇布局方法或特点时,如果能够清晰地了解、精准地把握诗歌内容的层次,便能感知和挖掘诗歌中的显性信息和隐藏情感。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最先考虑的一般都是诗歌内容要分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中要写出怎样的内容,同时也要明确每一个层次中要表达出怎样的情感等。经过细致的安排和合理的规划后,才能有序地展开诗歌创作,其篇章结构才能更加清晰和完整。《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从诗歌内容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着眼于回忆,以过往与李龟年的相处经历为素材,将二人相见的场景、地点等作为主要描写的对象,表明二人曾经的社会地位;第二层则着眼于现实,写到了二人重见时的情景,主要涵盖了地点、时间等要素。这两个层次中,诗人选用了不同的内容、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前一层次的内容重在缅怀过往、后一层次的内容重在表达相逢的喜悦。
除了显性的信息之外,诗歌内容的层次安排还可以体现在隐藏情感之上。从这一角度进行划分,《江南逢李龟年》可归为一个层次。整首诗中虽以“江南逢李龟年”为主要内容,实则蕴含了世事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人借助与李龟年过往和当前的境遇,表现出个人往日辉煌不再、国家繁荣昌盛已去的感伤情怀。从诗歌内容的层次上展开分析,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合理地解构整首诗的内容。
四、篇章线索的明暗交融
一首结构完整的诗歌往往都具备一条或者多条行文线索。这些线索将不同的意象、典故、语言要素等串联起来,构成一个个具有审美、叙事和抒情意味的画面、场景等。而绝句的语言简洁、结构清晰,从简单的语言文字中,读者很难直接、完全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信息、表达的情感。此时,读者要重点关注诗歌篇章中明暗交融的线索,寻找隐藏在诗歌深层的行文脉络,从而真正理解诗人的用意和整首诗的思想与情感。
《江南逢李龟年》的语言简洁、朴实。若直接解读诗歌构思叙事的明线,很难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挖掘和梳理隐藏在诗歌内部的那条隐性线索。在诗歌的前两句,诗人写到过往与李龟年相见的地点,结合李龟年“乐师”这一身份可知他曾经的辉煌经历。而到了三、四句,诗人与李龟年相见的地点,既不是皇室宫廷、也不是王权贵族的住所,这与李龟年“乐师”的身份并不匹配。至此,关联诗歌创作的背景可知,“安史之乱”后,整个国家陷入了战争的恐慌之中,李龟年作为宫廷乐师,过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曾经美好的生活已经逐渐远离他。从这一条暗线中不难看出,虽然整首诗的语言简洁且质朴,却涵盖了杜甫无尽的哀叹和感伤,这才是杜甫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而整首诗明暗交融的线索,也加强了诗歌的艺术和文化底蕴。
在《江南逢李龟年》诗的创作中,杜甫并未拘泥于常规的篇章结构,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分层安排了诗歌的内容,使得整首古诗呈现出浑圆完整的特征。这样的谋篇布局方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奇异的审美感受,也增强了诗歌内在的逻辑性,打造了一种脱离常规、高于现实的审美意境。通过研究诗中对仗手法、前后呼应的结构、分层安排的内容以及明暗交融的线索,读者可以深刻全面地感知其谋篇与布局的艺术特点。
[作者通联: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