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守宫散通过TNF-α 信号通路对骨癌痛大鼠痛觉敏化机制的研究

2023-11-20蔡琪张良军黄璟毛汉文田敬海夏黎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骨癌炎性肺癌

蔡琪 ,张良军 ,黄璟 ,毛汉文 ,田敬海 ,夏黎明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合肥市,230037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2肿瘤科,3骨外科 武汉市,430040 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合肥市,230031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研究表明85 %的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而骨转移可以引起高钙血症、脊髓压迫、骨癌痛等症状,其中约三分之一患者伴有骨癌痛[1-2]。骨癌痛包括神经性疼痛和炎症性疼痛,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生存期[3]。骨癌痛产生疼痛难以忍受,但目前的治疗策略可能存在不足亦或产生副作用[4],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探索新的机制缓解骨癌痛。中医学认为骨癌痛属于“骨疽”、“骨蚀”、“骨瘤” 等范畴,是由机体寒瘀、痰阻、本虚、气滞等导致。中草药复方守宫散(Compound Shougong powder,CSP) 属于一种复方药,包括守宫、制何首乌、三七、梅花、生晒参、没药,具有消肿止痛、补虚解毒等功效,可用于多种癌症如肺癌的治疗[5],另外研究发现CSP 对S180 荷瘤小鼠具有显著镇痛作用[6],但对于肺癌骨癌痛的治疗鲜有报道。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可能在慢性疼痛进展中起重要作用[7]。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u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 是一种炎性介质,不仅介导炎症进展,还参与神经性疼痛的调节[8]。研究表明TNF-α 通过钙、钾、钠离子通道调节伤害性神经元的敏感性,可能与疼痛通路密切相关[9],基于以上报道推测TNF-α 通路可能通过影响炎性因子水平及行为学变化,参与肺癌骨癌痛的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肺癌骨癌痛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其行为学 [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热痛觉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hency,PWTL)] 变化及炎性因子[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 -1β、IL-6] 变化,探讨CSP 对肺癌骨癌痛大鼠痛觉敏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及细胞来源 ATCC 提供Lewis 肺癌细胞株(目录号: TCM7)。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雌性,SPF 级SD 大鼠72 只,4 周龄,体质量115~123 g,动物许可证号: SYXK (粤)2022-0282。所有大鼠均饲养于SPF 级动物房中,自由进食、饮水。该研究已获得动物伦理使用委员会的批准。

1.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CSP;GIBCO 公司提供DMEM 培养基(货号: 12100046);美国BD 公司提供注射器;Sigma 公司提供PVDF 膜、戊巴比妥钠 (货号:SIGMA-P3761);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BCA 蛋白检测试剂盒;Bio-Rad 公司提供SDSPAGE 凝胶;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提供RIPA缓冲液;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NF-α(货号: 002859)、IL-1β (货号: 037361)、IL-6(货号: 064292) ELISA 试剂盒;Abcam 公司提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 (货号: ab7202)、TNF-α (货号: 109322)一抗。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全自动热痛测试仪(BME-410C 型);日本NIKON 株式会社提供倒置显微镜(MA100)。

1.2 方法

1.2.1 肺癌骨癌痛大鼠模型的制备及干预 参照文献[10]建立肺癌骨癌痛大鼠模型: 随机选取2只大鼠使用40 mg/kg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采用仰卧位固定大鼠,酒精消毒大鼠右腋部皮下,将Lewis 肺癌细胞[ (对数期,2 ×107个/mL 悬液(0.5 mL)] 皮下接种于该部位,在标准条件下继续饲养。两周后,麻醉并处死已成皮下瘤的5 只大鼠,无菌环境下取肿瘤组织,生理盐水研磨制备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2 ×108个/mL)。将剩余60 只大鼠分为造模组 (50 只)、假手术组 (10只),40 mg/kg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在左侧膝关节胫骨处利用规格为1 mL 注射器进行3~4 mm 的穿刺钻孔,然后改用25 μL 微量进样器吸取1 μL 空气、1 μL 明胶水溶液以及10 μL 肿瘤细胞悬液(使用PBS 悬浮) 进行注射,缓慢去针,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其中假手术组仅注射PBS 溶液。造模完成第7 天,大鼠缩足反应明显增多,表明肺癌骨癌痛大鼠造模成功[11]。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扶他林)组、CSP 低(CSP-L)、中(CSP-M)、高(CSP-H)剂量组,其中CSP-H、CSP-M、CSP-L 分别以80 mg/kg、40 mg/kg、20 mg/kg CSP 灌胃干预[12];阳性对照组以扶他林局部用药0.1 g/kg 干预[13],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干预;每天干预一次,连续3 周。

1.2.2 检测大鼠PWMT 采用Von Frey 纤维测定PWMT,具体操作如下: 将大鼠提前放入有机玻璃格子适应30 min,以大鼠左后肢足底中心为作用点,依次使用Von Frey 细丝刺激该部位,当大鼠出现舔足、抬足行为标记为阳性反应。PWMT 的记录标准: 每个强度进行10 次检测,当有5 次阳性反应时,记下该数值,再重复3 次,取平均值即为PWMT。各组大鼠分别在用药前、后进行PWMT 检测。

1.2.3 检测大鼠PWTL 采用全自动热痛测试仪测定PWTL,将大鼠提前放入有机玻璃格子适应30 min,以大鼠左侧后肢足部中心为热辐射刺激仪的聚焦作用点,当大鼠出现回缩、抬起行为记为阳性,PWTL 即是大鼠从被照射(光照强度调节为75 %) 直至出现阳性行为时的作用时间。每只大鼠重复3 次,间隔时间为10 min,为防止损伤大鼠组织,每次作用时间不得超过20 s。各组大鼠分别在用药前、后进行检测PWTL。

1.2.4 ELISA 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 水平变化 PWMT、PWTL 检测结束后,40 mg/kg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腹部主动脉取血,离心后取上清液,按照ELISA 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TNF-α、IL-1β、IL-6 水平。

1.2.5 Western 印迹检测脊髓组织中MCP-1、TNFα 蛋白表达 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腰椎脊髓(L3~L5) 组织,采用RIPA 缓冲液、磷酸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的混合物裂解10 min,在4 ℃以11 500 r/min 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并进行BCA 测定以确定总蛋白浓度;在10 % SDS-PAGE 凝胶上电泳分离蛋白质并转移到PVDF 膜,然后将免疫印迹在溶解于脱脂牛奶中孵育2 h,在4 ℃下与MCP-1、TNF-α、βactin 一抗孵育过夜,次日洗膜后,再与二抗在室温下孵育1 h,使用Thermo Chemical 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蛋白质,Image J 软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CSP 对各组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WMT) 的影响

用药前,模型大鼠PWMT 较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WMT 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CSP-L 组、CSP-M 组、CSP-H 组PWMT 显著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PWMT与CSP-H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各组大鼠PWMT 的比较(,n=10)

表1 各组大鼠PWMT 的比较(,n=10)

PWMT: 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与假手术组比较,aP<0.05;与模型组比较,b P<0.05;与CSP-L 组比较,c P<0.05;与CSP-M 组比较,dP<0.05

2.2 CSP 对各组大鼠热痛觉缩足潜伏期(PWTL) 的影响

用药前,模型大鼠PWTL 较假手术组均显著缩短(P<0.05);用药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WTL 显著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CSP-L 组、CSP-M 组、CSP-H 组PWTL显著延长(P<0.05);阳性对照组用药后PWTL 与CSP-H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各组大鼠PWTL 的比较(,n=10)

表2 各组大鼠PWTL 的比较(,n=10)

PWTL: 热痛觉缩足潜伏期。与假手术组比较,a P <0.05;与模型组比较,b P<0.05;与CSP-L 组比较,c P<0.05;与CSP-M 组比较,dP<0.05

2.3 CSP 对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 水平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CSP-L 组、CSP-M 组、CSP-H组TNF-α、IL-1β、IL-6 水平显著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TNF-α、IL-1β、IL-6 水平与CSP-H 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 水平的比较(,n=10,ng/L)

表3 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 水平的比较(,n=10,ng/L)

与假手术组比较,aP<0.05;与模型组比较,bP<0.05;与CSP-L 组比较,cP<0.05;与CSP-M 组比较,dP<0.05

2.4 CSP 对各组大鼠脊髓组织MCP-1、TNF-α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CP-1、TNF-α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CSP-L 组、CSP-M 组、CSP-H 组MCP-1、TNF-α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MCP-1、TNF-α 表达水平与CSP-H 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表4)。

图1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CP-1、TNF-α 表达(Western 印迹图)

表4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CP-1、TNF-α表达的比较(,n=10)

表4 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CP-1、TNF-α表达的比较(,n=10)

与假手术组比较,a P<0.05;与模型组比较,b P<0.05;与CSP-L 组比较,cP<0.05;与CSP-M 组比较,dP<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70 %的晚期癌症患者会经历癌症疼痛,超过80 %的疼痛归因于转移性癌症引起的骨癌疼痛,但其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外周、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破骨细胞的过度活化[14]。虽然双膦酸盐、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缓解许多骨癌痛患者的疼痛,但常伴随不良副作用的发生,例如胃出血[15]。因此迫切需要新的药物治疗骨癌痛。本研究通过注射Lewis 肺癌细胞建立肺癌骨癌痛大鼠模型,当大鼠出现明显的缩足反应时,表明肺癌骨癌痛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可用于新药及机制的研究。

据《清代外科证治全书》 记载“贴骨瘤,贴骨而生,极疼痛”,在中医看来骨癌痛属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所以大多数中药治疗多以补肾健骨、活血化瘀为主[16]。如在Lewis 肺癌引起的小鼠骨痛研究中,木犀草素可以抑制脊髓背侧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NOD 样受体蛋白3 炎性小体的激活,进而抑制神经炎症,改善肺癌诱导的骨癌痛[17]。CSP 属于一种复方草药,由制何首乌、守宫、生晒参、三七、梅花、没药组成,具有解毒散结、益肾填精等功效,可明显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症状[18]。徐国品等[19]研究证明CSP 可以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血液学毒性,提高免疫功能。但尚未有文献报道CSP 可以缓解肺癌诱导的骨癌痛。基于以上文献证明CSP 中梅花、没药能消肿止痛、活血通络;三七能化瘀止血;生晒参能健脾生津;制何首乌能补益经血;守宫能解毒散结、益肾填精。PWMT、PWTL 是生理性疼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肺癌诱导的骨癌痛大鼠PWMT、PWTL 明显降低,进一步表明模型制备成功,但经CSP 干预后,模型组大鼠PWMT、PWTL值明显升高,提示CSP 可以有效缓解肺癌诱导的骨癌痛大鼠疼痛,但由于该药物属于复合组分,目前猜测梅花、没药、三七起到主要作用,但具体成分在其中作用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研究表明骨癌痛发生时,往往伴随炎症信号通路被激活,大量炎性介质被释放,如肿瘤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 等因子[15]。在乳腺癌诱导的骨癌大鼠研究中[20],TNF-α 可介导机械和热痛觉过敏,而IL-6 也可通过TNF-α 的升高引起机械性痛觉过敏,阻断上述信号有助于缓解骨癌疼痛。另外,何佩珊等[10]研究报道了肺癌骨转移癌痛小鼠血浆中炎性因子如TNF-α、IL-1β 水平明显升高,而香辛方通过下调炎性因子水平,进而缓解骨转移癌痛。本研究发现肺癌诱导的骨癌痛大鼠血清中IL-1β、IL-6 含量以及血清、组织中TNF-α 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骨癌痛发生可能与炎性信号通路激活有关。当CSP 干预后,上述指标发生逆转,提示CSP 可通过抑制TNF-α、IL-1β、IL-6 表达,进而缓解骨癌痛大鼠疼痛。另外,研究发现在TNF-α诱导的炎性反应的形成中,MCP-1 表达可被上调[21]。本研究还发现MCP-1 在骨癌痛大鼠脊髓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大鼠出现了痛觉中枢敏化,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吻合[22-23]。但经CSP 治疗后,MCP-1 水平显著下降,表明CSP 可能通过抑制中枢敏化而起到止痛作用。

此外,在本研究中,高剂量CSP 对骨癌痛大鼠的改善作用与扶他林接近,但低、中剂量CSP的改善作用低于扶他林,推测其原因可能与CSP的剂量和扶他林的作用特点有关。扶他林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可抑制环氧合酶和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进而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且扶他林外用能通过皮肤渗透到患处,缓解疼痛,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特点。CSP 对骨癌痛的改善作用是否与其给药途径有关,还有待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CSP 可能通过抑制TNF-α 炎性反应通路,抑制中枢敏化,进而缓解肺癌诱导的骨癌疼痛,但由于该疾病机制复杂,CSP 可能从多因素、多环节达到止痛目的,但是否有其他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骨癌炎性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骨癌痛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鞘内注射赛庚啶缓解小鼠骨癌痛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内PKA/CREB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