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税智能化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探索

2023-11-17徐小娟杨鸿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徐小娟,杨鸿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一、岗课赛证融通背景

2019 年按照“职教20 条”要求,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启动1+X 证书试点工作。1+X 证书制度相较于会计职称证书来说,更注重搭建真实的财税工作场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实操技能,尝试解决课程教学与实践工作脱离的教学现状,成为职业院校开展“岗课证融通”的契机。技能证书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极大改善了学生职业技能证书不足的现状,弥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后专业证书断层的局面。技能证书解决学生在会计工作中遇到的基础性问题,而技能竞赛则考量学生对于工作中疑难杂症的解决能力,在会计专业改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后,更是对标了数字经济的背景和大数据的浪潮。

基于1+X 证书制度的实施,各职业院校积极动员各专业完成课程教学与技能考证的融合,陆续实现了“课证融通”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鼓励各专业将技能培训与课程学分挂钩,开启“学分银行”,增强学习弹性,提升学习能动性。

在1+X 证书制度稳步推进的同时,考证组织机构纷纷抓住新专业建设的契机,由1+X 考证项目衍生出各项技能竞赛校赛省赛国赛,更新了三级大赛体系,进一步充实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基本内涵,如1+X 智能财税立足财税共享服务新业态,致力于形成学历证书和技能赛项双向驱动,除开展常态化1+X 考证计划外,先后组织推进多次“智能财税”赛项省赛国赛,并于2022 年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对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已逐步成为校企合作的共同追求。

结合当前“业票财税”一体化的行业背景,会计职业教育还需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围绕新经济、新技术、新职业、新专业,聚焦财税改革发展新方向,提升数字化财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为持续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职业院校还需深化产教融合,聚焦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加深资源融合;细化赛项规程,实施差异化教学;固化技能考证,形成常态化培训。

二、高职院校实施岗课赛证困境分析

(一)课程设置脱节

以A 职业院校为例,在参考其他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及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项实践课五个模块。在现有的课程结构中,理论教学时数占比约35%,实践教学时数占比约65%,但在实践教学中还包括军事训练、劳动教育、认知见习等专业范围之外的必修课时,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比并不高。虽然从整体课程结构来看,已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性要求,但是对于岗课赛证融通体系来说,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第一,以2021 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考虑到专业名称的更新,在原有专业课的基础上新增一门Python 基础,旨在加强专业和大数据的契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Python 和会计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学生并未能深入理解大数据与会计之间的联系。同时以智能财税赛项为例,其中涉及的大数据理论与实操知识,并未涉及Python 领域,对于技能比赛来说作用不显著;第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近三分之二,这类课程主要注重学生在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与会计岗位实践、1+X 考证、技能比赛无法链接,使得学生掌握过多过深的财税知识,但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往往理论课程步子迈得太快,但实操课程教学内容仍较为浅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无法同步教学难度;第三,由于1+X 考证制度的不断推进,2021 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已更新了两门课证融通课程,将1+X 考证培训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实现了课证融通。但由于专业整体课程进度的统筹考虑,其中一门考证目前只能和专业限选课融通,造成有一部分未选课学生无法参加课证融通课程。第四,由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师资力量的限制,对于大数据智能、赛课融通这类实践课程仍无法达到预期水平,离岗课赛证的融通要求相差甚远。

(二)赛教融合难度大

推进“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作为职业院校来说不能一蹴而就,应该从岗课融通到课证融通再到赛课融通稳步推进,难度逐层升级。技能比赛作为选拔性竞赛,对学生专业知识、实操技能甚至是心理素质都有极高要求,然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水平差异较大,由高中参加高考升学的学生财税基础为零,由中职院校参加分类招生进入的学生有一定的财税理论及实操基础,专业基础的差异使得学生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各异,绝大部分学生知识储备达不到比赛要求,实操模块上手慢,赛教融通缺乏内生动力,如何将竞赛内容深入浅出地植入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潜能提出较高要求。

其次,赛教融通的课程本身可以作为学生技能比赛训练的起点,但不能作为技能比赛训练的终点,后续要依托课程教学情况开展对应赛项的深度训练,大部分院校即使将课程融入了技能比赛,但以课程为支撑的竞赛选手选拔机制、比赛训练体系尚未建立。技能比赛选拔及训练体系的构成离不开班级、专业、院校甚至企业的合力,但由于专业的细化,师资力量的分散,还尚未形成统筹管理,无法明确责任分工,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比赛训练不连贯,拓宽“赛教融合”的广度难度仍较大。

(三)教师融通能力不足

作为会计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师资力量是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关键要素之一,职业教育已从最初的“理论型”讲授逐步转为“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授课模式,这使得教育增加了职业本色。但当前数字经济及大数据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目录的适时更新,都使得“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会计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会计职业教育的变革对会计专业教师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急需从“双师型”向“复合型”发展,在原有“理论+实操”的基础上还需兼备“信息化”,即具备基本的大数据知识,掌握大数据语言,同时善于将会计专业知识与大数据知识融会贯通。

然而,教师目前的专业素养仍停留在财税领域,大数据知识的匮乏,使得教师教学从“财税”转为“智能财税”任重道远。虽然在专业目录更新后,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各类财会培训、研讨不间断,但由于培训课时的限制、教师本职工作的繁重,培训内容较为基础浅显,培训结束后未能及时消化巩固,这都使得培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对于大数据知识只能做到略知一二,谈不上精通,会计教学的信息化变革仍任重道远。

(四)融通过程缺乏合力

职业院校在深入领会职教20 条、三全育人建设方案、提质培优计划等方针政策后,继续加深与企业合作育人,并以此为契机建设完成多个产教基地,期望进一步夯实学生实践能力。但纵观整个产教模式与实践,多数浮于表面,企业未能深入渗透到人才培养中,仅仅局限于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1+X 考证、配合院校完成技能比赛等,在实习、考证、竞赛过程中仍是以职业院校发挥主体责任。

从“岗课赛证”主体关系来看,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标准,以企业为驱动,以学校为核心的多元参与,需要多方关系相互交流对话、融合创新,以促进会计职业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就现阶段融合系统来看,各主体关系之间尚未形成协同合作关系,总体上处于“局部配合、分散培养”的离散型参与现状。主要表现为职业院校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参照行业标准,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实施岗课融合,以考证平台为载体实施课证融合,以技能赛项为载体实施赛教融合,从而出现了当前“岗与证相互疏离、赛与岗二元割裂”的局面。如何以学校为核心,将各个主体关系之间的资源深层次整合,发挥出多方合力,是实现融通的重点和难点。

三、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关键点

(一)重构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目前的课程体系绝大部分是基于“会计”专业的教学,而未随着“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名称的更新而优化升级,因此可以考虑在现有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对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训课程进行技术赋能,作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依托。

加重专业核心课程中数字化教学的比重,实行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对于过时的、不适用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替换。对标1+X 证书及技能比赛考核内容,适当增设供应链系统、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等相关课程。同时针对原有课程体系中晦涩难懂的管理型课程,如管理会计、税法、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可适当增加案例分析的学时,以考证平台、竞赛平台中的实务案例为背景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考试及竞赛模式的熟悉度。

优化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考虑到1+X 考证及技能比赛均为上机实操,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实践课时,保证融通课程学时量。对于教学目标重合的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升级,增强各学期实训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侧重于构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财税管理综合实训体系,提升学生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业务处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探索开发融合性课程,对标1+X 证书及技能大赛,可以将关联性较高的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合二为一,如将大数据应用与管理会计融合为大数据管理会计,将中级会计、税法等课程与会计岗位实训融合为智能财税,使得现有课程体系更显精简科学实用。

(二)分层次多场景教学

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在正式授课前应进行学情测试,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实操能力、学习动机等基本情况分级分类,以此为依据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标准考核。参考其他职业院校,基于学情信息将学生划分为考证层次、竞赛层次,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平台实操成绩随时调整各层次学生。

各个层次均以岗位需求和考证大纲为教学标准,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学生考证水平为教学目标,以虚拟仿真实训为教学模式,以多维一体过程性考核为考核体系,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均需完成1+X 考证,以获取1+X 证书为短期学习目标。将证书考取情况与期末考核共同纳入课程综合考核体系中,丰富课程考核维度。

根据竞赛层次学生具体实操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完成考证内容学习的前提下,以前期实践操作为依据,判断学生擅长岗位,设置典型任务,划分工作岗位,组成竞赛小组,引导各组学生分岗位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为技能比赛提前选拔参赛队伍。参照学分银行制度,将学生各级比赛获奖情况转换为在校学分,用于免修部分课程,调动学生参赛积极性,增加训练专注度。

随着互联网教学平台、VR 技术的创新升级,各类课程中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会计实训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对于工作流程、岗位认知的不清晰所带来的,因此硬件上还需持续升级改造会计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代数字化实验室的标准,教学中能实现虚拟与实操的融合,让学生通过虚拟技术真实体验各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培养职业素养,从而对于自己要完成的岗位任务有更加具象的认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非简单地跟随老师的节奏。

(三)造就“复合型”教师

在会计专业转型背景和会计岗位革新趋势下,实施“岗课赛证”融通需要职业院校配备专业过硬、素质高超的教师团队,教师必须要把握学生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保证教学内容紧随财税政策、岗位需求而不断更新。

筑牢知识体系,搭建信息化教学框架。打铁还需自身硬,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税法政策的不断完善,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提升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水平,抓住各种培训机会,积极参加各类国培、1+X师资培训。其次在当前财税智能化背景下,教师还应当跨专业参加各类互联网+培训,学习大数据、供应链、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掌握企业财务的自动化流程,熟悉财务共享系统。同时可以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在实践积累中筑牢理论知识架构,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增强业财融合的能力。

加强学术交流,丰富多元化教学思路。“岗课赛证”融通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并不是闭门造车。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加强与企业的双向交流,了解企业岗位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契合企业标准。通过参加学术研讨、走访交流,向岗课赛证融通典型院校取经,汲取成功经验,拓宽眼界,重新梳理教学思路。通过参加1+X 师资培训、技能比赛培训,与组织机构交流学习,掌握最新赛证信息,合理安排考证培训及比赛训练,调整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通过示范教学、精品课程等方式,向老教师、教学名师学习,形成传帮带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创新产赛教融合机制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着重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摒弃唯分数论、唯书本论,重视技术技能提升,以达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实现职业教育改革需要多方发挥合力,精细管理,内外联动,职业院校需找准政府总体方向,熟知行业最新标准,创新产赛教融合机制。

产赛教融合方式除了常规的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建设实践基地、校企专家互聘互用之外,还应参照新标准、新规范,与新技术相结合,借助于“互联网+”技术、VR 技术,帮助学生沉浸式体验工作情境,熟悉岗位任务,明确工作流程。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利用远程技术邀请行企专家观看点评,将教学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相对接,增强学校与行企黏性,强化多元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院校逐步完成由订本式教材向活页式教材过渡,由此推动的教材改革则需要校企协同发力,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学生职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等条件综合考虑,量身打造。同时在“1+X”证书制度的推动下,在活页式教材中穿插信息化数字资源,邀请学校、行企专家录制讲解章节重难点,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试金石”,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催化剂”,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赛事规程是根据数字化经济、岗位职业、职业素养的发展升级完善的,因此发挥好技能大赛的激励作用对于职业教育至关重要。行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筹备各类技能大赛,整合竞赛平台,精简重合赛项,避免师生将大量精力周旋在摸索各个平台,匀出时间用于备赛训练,积累实战经验。院校作为实施主体,健全校内选手选拔机制,以融通课程为载体,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公平竞争。

四、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

(一)以岗定课

紧扣岗位标准构建课程体系。职业院校通过深入企业调研、邀请行企专家座谈等方式,梳理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明确各岗位所需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设置普适性的公共课程,递进性的专业课程,适用性的实操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本着“够用、实用、应用”的原则,抓住专业群建设的契机,通过课程整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紧扣技能标准设计实训课程。设计基于能力本位的实训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按照岗位技能要求,细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将能力提升融入实训操作,以企业典型任务为原型,分岗位、划任务开展实训,推动学生财税技能的螺旋上升。同时针对已经具备一定财税基础和基本实操技能的学生,可以通过跟岗实习的方式获得课程学分,以企业导师的评分代替课程考核评分,实现分层次、差异化教学。

(二)以赛促学

以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精简技能比赛赛项。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各类技能省赛、国赛、行业赛种类繁多,质量参差,赛项冗杂,若毫无计划的组织学生频繁参赛一方面浪费训练精力,另一方面消磨学生参赛热情,因此当务之急首先是根据学生能力、竞赛赛制、专业软硬件实力等条件,本着提升职业素养、对接数字经济、扣紧岗位需求的基本原则,挑选出部分优质赛事,既强调专业技能的比拼,也重视职业素养的考核。在训练阶段,各项比赛配备至少一名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以竞赛为中心开展常态化训练,激励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形成传帮带的学习氛围。对参加技能大赛训练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队伍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参加比赛情况作为评优评先标准之一,以调动学生比赛潜能。

以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引领示范专业打造。“赛课”融通课程的教学质量决定技能比赛成绩,同时技能比赛结果及其成果也会反作用于课程教学,比赛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抵达“赛课”融通课程的终点,要做到以赛促教,还需要以赛项为素材开发出课程教材、课件、习题、案例等。在备赛期间,整理训练心得、理论知识、实操手册,将竞赛资源融合进教案设计、课题申报、微课录制中,实现竞赛与课程的深层次融合。同时,以提升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思维为目的,鼓励教师基于融通课程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深化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发挥对课程教学的驱动力。借助教学能力大赛与行业专家、优秀教师交流学习,摸清职业教育改革对学生理论素养的新要求,掌握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为精品课程打磨乃至示范专业建设指明方向。

(三)以证定标

基于行业标准,完善职业技能证书体系。自“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各评价组织先后推出多个财税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职业院校面临诸多选择,需结合专业实际,挑选2-3 项证书实施考证制度。所选证书需要结合岗位需求及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考证内容契合企业用人标准、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在践行证书制度过程中,可化被动为主动,与评价组织机构联合起来,以行业标准为基准,调整证书考核内容,升级证书操作规程,推进证书学分认证,从而改变当前证书含金量不足的现状。

对接行企证书,重构实训课程标准体系。参照目前职业院校课证融通实践经验,融通课程主要为实训课程,因此将实训课程标准与技能证书标准对接,是推进职业能力认证的关键。首先,参照技能考证标准、企业岗位实践标准,升级改造实训中心的软硬件设备,为实训课程有序推进奠定客观条件。其次,对接技能考证内容、企业岗位任务,制定实训课程技能标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规范仿真实训流程,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最后,对标职业技能名师、企业财税主管,强化证书师资标准,制定师资准入门槛,完善后续继续教育细则,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为职业院校开展实训教学和考证培训提供高水平支撑。

(四)多维一体考核评价体系

搭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评价体系。在正式授课前,以“岗课赛证”为导向,集合学校专家、企业导师、证书评价机构、竞赛组委会组成多元评价主体,作为不同主体对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建设方案、课程建设规划等进行多方位多维度评价,完善课程建设体系。邀请行企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对学生课堂实操表现予以评价,提出专业性建议,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结束后,综合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实操能力、专业素养,以岗位实习评分代替课程实训平时成绩,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代替期末考核,最终以实训平台平时成绩(40%)+证书成绩(60%)综合计为课程总成绩。同时考虑将技能比赛获奖成果按比例转化为实训课程学分,以此形成“岗课赛证”考核成绩的相互转换认证,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依据“岗课赛证”融通效果及多元评价主体反馈结果,诊断教学成效,完善专业建设,丰富当前课程建设方案、课程电子资源、课程案例库等课程资料,以切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通过申报开设公开课,邀请校企专家听课评议,搭建由行企专家、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报告,课程结束后教师依据评价报告查缺补漏,对于教学薄弱项针对性地参加教师培训,定期开展专业教研活动,并建立长效反馈机制,对照评价报告自查自纠,提升教学效果,督促课程教学改革。

综上,财税智能化扩展了会计岗位的职责,扩充了会计职业能力,扩张了职业教育实训内容,在这样的数字化背景下想要实现大数据与会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岗课赛证”的融合,而“岗课赛证”的深度融合需要行业、企业、院校、师生共同施力,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审视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在融通过程中需把握其核心要义,明确实施目标,搭建实施路径,反思实施效果,创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方能助推高水平技能型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和数字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融通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