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途径探索

2023-11-17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思政

马 勇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与不断普及,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前沿阵地的高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网络信息的态度,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逐渐适应再到积极利用的转变过程。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节奏,推进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还需要高校在审视、剖析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现实要求及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所面临诸多挑战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途径,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实效。

一、高校是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主阵地

对于高校而言,立德树人是其办学治校之根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下,高校辅导员作为重要的思政育人主体,必须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育人理念,突破传统的育人模式,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拓展思政育人新途径,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

(一)思想价值引领,着力育人铸魂

高校辅导员做思想工作的第一要义是注重思想价值引领,这是所有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三全育人”理念是网络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网络思政育人方式的多样型、形式的多元化、操作的便捷性,是完善“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路径。[1]学生依赖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就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牢牢占领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渗透主流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融合传统思政育人模式优势与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媒介,如抖音、微信、微博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

(二)凝聚教育合力,构建育人阵地

思政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网络思政教育就是要求辅导员要改变以往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转换为运用屏对屏的线上教育场景为主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这种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的教育模式,虽然降低了辅导员和学生的现场参与感,但思政育人工作更具即时性、灵活性和互动性。新形势下,网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积极凝聚、整合各方教育力量,拓宽网络思政教育的渠道,构建“管理、服务、教育、指导”四位一体的网络教育工作体系,开创立德树人的良好格局,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2]

(三)厚植文化土壤,提升育人实效

文化是民族之血脉、人民之精神。只有植根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骨干力量。鉴于此,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利用新媒体、云课堂等网络平台,积极开辟网络云课堂、学生第二课堂等,深挖并整合各类网络文化资源,打造网络文化育人体系,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实效。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其价值观念,努力使其成为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现状分析

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不仅要看到互联网能够为思政育人工作赋能增效,还要看到网络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一些大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足够的辨识力和甄别力,从而容易在思想上、意识上产生动摇,再加上有些高校辅导员不太熟悉网络平台的运用方式和特点,对网络思政教育模式也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网络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网络信息复杂难辨,学生容易被误导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为“00”后,他们出生于网络时代,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不少大学生因其本身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心智正处于发展健全中,往往对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缺乏深度思考,对于网络上的不良言论和不正确观念,往往难以辨别,稍有不慎就可能迷失方向,这使得网络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二)教育形式单一,主观能动性有待更好地发挥

网络平台应是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采用视频、网课等方式,少部分高校辅导员会采用微信公众号、QQ 平台和微博等开展思政育人工作,但不少高校辅导员本身对包括微信、微课等在内的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技巧、传播规律不了解、不熟悉,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在选择网络思政育人教学内容上,往往缺乏针对性;在内容呈现上,大多是一些碎片化信息,难以及时跟进社会重大热点,对主题思政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缺乏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发挥网络思政育人平台的价值引领作用。另外,在网络思政教育形式方面,部分辅导员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编排形式较为固化、单一,缺乏主观能动性,鲜有利用小程序、短视频等更具互动性、更加直观的呈现形式,也很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体系,从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内涵深挖不足,育人模式有待丰富和创新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辅导员习惯于自上而下的灌输式地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式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有些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时,缺乏深入构思与精心设计,没有用“钉钉子”精神去对网络思政育人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开发,未能将时事热点与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有机结合,从而难以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也有些高校辅导员未能充分开发、利用网络文化和思政文化的内在价值与效用,在网络思政育人的实践中,育人模式创新不足,因此,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关注、引起学生共鸣。

三、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路径探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络育人质量已成为当下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创新思政育人工作方式,灵活运用网络新媒体,充分发挥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实践中,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内容的策划与设计,打造一批更加丰富、优质的网络思政育人产品,同时还要进一步整合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形成网络思政育人合力,增强网络教育主流价值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推动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因势、因人、因地制宜地开展,提升网络思政育人成效。

(一)注重内容创新,让网络思政育人润心田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核心在于内容,想要提升网络思政育人效果,就必须进行内容创新。思政教育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的内容创新,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校辅导员是新时代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能否有效利用网络媒体、适应互联网生态,在网络空间掌握话语权,是辅导员网络育人工作开展的关键。在网络载体举目皆是的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根据自身优势特点,掌握主动权,集中力量在主流载体扎根。[4]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做到网络思政育人的内容紧扣时代主题、贴近学生生活,要深挖红色资源,在借助网络平台宣传思政理论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分析,从而让网络思政育人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感染力。如在工科类院校的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中,可通过播放《“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等纪录片,再现中国科学家们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协作、献身祖国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怀。其次,网络思政育人内容要反映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可选取当下的时政新闻和热点话题,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关注、关心国家大事、社情民意,及时准确地回应学生的普遍关切。最后,网络思政育人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网络文化、思政文化的创作与传播中,借助学生的主体力量,推动网络文化、思政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主流价值观不断传递。

(二)把握传播规律,让网络思政育人更时尚

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是高校辅导员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里切实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进而更加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前提。进入网络时代,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想要入脑入心,就要充分利用生动的育人素材与鲜活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引发学生思考。以微博的应用为例,对于学生而言,能否吸引学生关注,让他们愿意点入查看的关键在于标题,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辅导员在推送时,应结合热点话题,对标题进行反复推敲。例如,在利用微博传播《脱下警服,穿上军装!“姐妹花”从同学变战友!》一文时,标题中的“警服”和“军装”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命感也油然而生。另外,在网络思政育人时,要充分利用一些更具趣味性、新奇感的形式进行内容展示,以免产生审美疲劳。例如运用一些图片、动画的制作软件,制作一些精美图片、趣味动图,将其应用于一些问答类内容中,能够有效增加思政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网络思政教育语言体系方面,要在充分了解、把握新时代大学生阅读习惯与规律的基础上,以他们熟悉、喜爱的话语体系表达一些抽象晦涩的理论术语,从而使得思政教育更加生动、灵活。另外,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观看短视频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思政教育同样也可以变得很时尚和充满吸引力。

(三)回归本质初心,让网络思政育人有活力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也要坚守这一理念,引导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如何合理运用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环境”育人模式,已成为工作创新的一大时代课题。

互联网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辅导员思政育人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近年来,高校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师生借助网络技术,开展网络对话,创新思政教育载体,拓展思政教育途径。与面对面直接交流不同,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打开心扉,表达自己关心、关注的话题。在网络交流中,辅导员要深入剖析学生的思政动态,把握学生的话语体系,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拉近师生关系;此外,网络交流还可突破传统面对面交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进行更为灵活、流畅的对话,从而使得思政育人工作更易取得良好效果。

(四)整合教育资源,实现网络思政育人全方位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优秀教育团队做支撑。高校应完善网络思政育人机制,广泛吸纳专任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学生骨干,组建网络思政教育联盟。对于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而言,学生团队无疑更具感召力、亲和力,所创作的网络思政内容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因此,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教学渗透性与服务性的有机统一,可以结合专业、班级、学生个体差异性,科学合理划分网络学习小组,让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中开展合作学习。其次,营造开放性、民主性的网络思政育人环境,给予学生表达见解的空间和渠道,尊重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巩固网络思政教育成效。[5]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深入开展校校合作,全面整合、利用育人资源,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拓展教育广度和提升教育高度,实现网络思政育人共同发展。此外,完善的奖惩措施和考评机制无疑是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动力之一,以此充分激发辅导员团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战斗力,确保网络思政育人求得实效。

四、结语

进入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顺势而为,将网络思政育人的各种挑战转化为工作动力,积极拓展网络思政育人新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