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级预防体系”构筑学生心理健康护栏

2023-11-17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张 权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教育部(教思政厅函〔2021〕10 号)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2022 年11 月15 日,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再次吹响了新时代加快推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号角。本文主张的高职警察①本文特此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院校通过建设“三级预防体系”,构筑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防护栏,旨在通过实施积极的预防策略,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这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剖析

国内学者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示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量表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的学生占总样本数的51.4%,表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甚乐观。[1]笔者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UPI)为基本工具,调查国内某高职警察院校警察类专业学生的心理现状,结果显示,学生中6.20%的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诸如人际交往、学习困惑、悲观厌世情绪等问题比较突出。以往,各方对高职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重点聚焦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之后的事后辅导与事后干预;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解,重点着力于“细致排摸发现问题、精细管控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化解学生的负性情绪、排解他们的心理困惑,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细致排摸、精细管控”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管控策略,但这一举措是否为解决高职警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优解呢?此项措施是否符合新时代“怎样培养人”的要求与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颇具价值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笔者以为,聚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后辅导与事后干预已不符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时代精神。遵照“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的指导思想,①2020 年2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的讲话。构筑新时代高职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预防体系,顺应了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预防体系既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政治育警生态和心理育人体系、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构建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的必要性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②同①。健康预防的思想源头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在医疗领域,以“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临床预防”为主要内容,构筑医学“三级预防”体系有助于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将医学“三级预防体系”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引入到高职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之中意义重大。

首先,这是新时代培养卓越司法警务人才的内在需要。“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是卓越警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3]而心理健康是“三大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社会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压力化解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意志能力等心理元素是卓越司法警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构建高职警察学院学生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通过做好心理健康的预防保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人格品质的完善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新时代高职警察院校培养卓越司法警务人才的内在需要。

其次,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策略与必然要求。高职警察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心理素质。构建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实施以“预防为中心”的健康策略,重视并做好心理问题的防治工作,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在初始萌芽阶段,是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4]在警务化管理模式之下,大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以及婚恋、就业等重大抉择,受迷惘、焦躁、忧郁、易怒等负性情绪影响,报复伤人、自残、自伤、自杀等事件易成为校园安全稳定的隐患。构建“三级预防体系”,及时有效化解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各类风险,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基础,也是良好校风和学风形成的重要前提。

三、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的创新性构想

借鉴医疗领域的“三级预防体系”思想,将高职警察院校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分为三个等级的预防。第一级预防重在通过宣传与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识,做好“上医治未病”。第二级预防重在建立筛查机制,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中医治欲病”。第三级预防重在建立各方协同机制,及时处理心理危机事件,做好“下医治已病”。构筑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心理预防干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服务平台保障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5]

(一)扎紧篱笆、关口前移,做好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主要是指建立与实施好防止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各项干预措施,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相关工作标准等。核心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重要举措。

1.普遍落实心理素质测评机制

人民警察属于特殊的职业群体,承担着繁重的执法管理任务,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高职类警察专业学生作为人民警察的后备军,理当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目前国家对高职类警察专业学生实行“招录便捷”③人社部发[2018]20 号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6 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以坚持“依法招录、竞争择优,优化来源、质量为本,分类招录、科学考录,规范便捷、突出特色”为基本原则的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被业内称为“招录便捷”机制。机制,笔者调查国内某高职警察院校学生,分析招录时实施了心理测试和未进行心理测试人员的数据,结果显示:招录时实施了心理素质测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未实施心理素质测评的学生,两者差异性显著(P<0.001)。④人社部发[2018]20 号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6 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的意见》第二条第(四)款第2 项。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开展心理素质测评试点工作,并将测评结果作为辨识考生是否适合从事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职业的重要参考”①人社部发[2015]97 号文件《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因此,在高职类警察专业学生招录时,各方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普遍落实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机制,是最大程度保障入校学生和入职警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高职警察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第一级预防”的题中应有之义。

2.扎实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将育德与育心相结合,以道德认知与人格发展为双主线,[6]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的实际,以小组辅导、行为训练与自我探索为主要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促进道德品质及人格素质的提升。(2)建立心理健康宣传和传播机制,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和传播方式,倡导、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例如生活事件、童年创伤、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是高职警察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7]为此,宜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3)注重心理教育元素在教育训练、制度管理、行为养成、实战锻炼等日常警务化管理中的有机精巧融合,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和心理健康拓展活动。(4)创新教学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革命”,在拓展活动、线上线下等多种课堂形式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元素,推进课堂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3.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心理健康教育[8]

(1)通过开展警务素质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新入校学生适应环境、转变角色、规划学涯,确立科学认知,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警务素养习惯。(2)将心理元素融入专业教育尤其是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以心理学兴趣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各类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心理实践活动,如注意品质提升班、情绪管理工作坊、记忆力促进训练营等实践活动;将心理教育元素融入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环节,进一步强化心理育人功能。(3)将核心价值观、职业情操和家国情怀等个性心理品质融入行业顶岗实习实践的全过程,形成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的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促进职业能力的升华,实现从准警察向真警察的心理角色转换。

(二)落实“三早”机制,做好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主要是指建立与实施好及早筛查和及早介入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动态筛查制度、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机制、实施“朋辈帮扶”②2021 年7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及自我教育等举措。核心是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筛查及干预机制。

1.“动态监测”确保早筛查早发现

通过建立“动态监测”制度,及早筛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工作内涵主要包括:(1)在新生“首次评测”和老生“动态评测”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人一档”的学生动态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载录学生在情绪情感、人际交往、恋爱感情、职业规划和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实施全程跟踪、静态观察和动态评估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动态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由相关职能部门与心理咨询中心共同负责,落实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2)在健全与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的基础上,[9]实施“学校心理咨询师、院(系)辅导员和班级学生心理委员”三级联动机制,构筑起以“学生心理委员”为“首道防线”、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为“第一时间介入者”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学生心理委员”生活在班级集体之中,最了解同学的性格秉性、认知行为、情绪情感、生活经历以及所思所感,因此,他们是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首道防线”作用,及时发现学生中遭遇诸如重大生活事件、重大挫折而造成的心理异常情况。(3)针对学生在学习、情感、生活、警务训练、人际交往、就业困难、经济拮据等方面可能遭遇的心理失衡问题,及早主动采取措施,避免因心理问题无法及时纾解而造成严重心理障碍。

2.“医教协同”确保早诊断早治疗

心理咨询师第一时间介入后,对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进行专业性鉴别,[10]并依据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流程,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以尽快恢复学生心理健康。对于按国际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1 版(ICD-11)鉴别为疑似精神疾病的,则按“医教协同”的工作规范与流程,转诊精神病专科医院,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诊疗,确保学生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

3.“朋辈帮扶”相辅相成确保更好疗愈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由心理咨询师对有志于参加“朋辈帮扶”的学生志愿者,加以专业的教育培训,以班级心理委员为主要骨干,在学生中建立起学生“朋辈帮扶”心理自助组织,引导他们通过开展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学涯规划、警务心理训练营、撰写警事训练心理日记、开展心情宣泄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那些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得到心灵的滋养、人格的完善与道德认知的重建。“朋辈帮扶”与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相辅相成,共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解除“危机与疾病”,做好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主要是对已发生或已检出的心理问题学生案例进行干预,通过“医教协同、家校协同”机制,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为学生提供日常的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或转诊精神科进行医学治疗。核心是规范危机处置流程,快速、规范、有效地处理危机个案。

1.建立高效协作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自我认同危机、意义世界的缺失和应对机制的不当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深层根源。[11]自杀心理危机和人际冲突危机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危机事件,坚持“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快速反应、科学精准”的原则,突出“以生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建立合作协同、高效运作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是最大程度减少学生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保障。(1)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由学校危机指挥中心、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心理辅导站及学生心理自助团体组成,一旦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由指挥中心统一协调统筹各方力量,处理危机事件。(2)规范心理危机处置流程。学生心理危机个案按流程逐级上报,学校心理危机指挥中心联系学生所在的系部及各职能部门,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和资源共同处置危机个案。由心理咨询师具体负责学生危机事件的紧急干预。精神疾病引发的危机事件,则由心理咨询中心启动“医教协作”机制,第一时间邀请社会专科医院精神科医生参与。自杀相关危机则由学生所在系部负责启动“家校协同”机制,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属,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2.打造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专家团队

专业能力是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保障。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对心理学教师进行专业心理培训,最大程度确保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心理预防干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服务平台保障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提供专业保障。②制度激励。采取考评激励、绩效考核等有效措施,稳定“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最大程度激发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活力与热情,为第三级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保障。

3.建立多方合作协同机制

一方面借助社会专业医院、专业机构等外力对重点学生开展好心理服务,开展好“医教协作”,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合作水平,积极借助社会资源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创新全员育人理念,建立“家校协作”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社会和家庭人员的共同参与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力量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保障学生心理积极成长。特别对疑似患有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或有自伤、自杀风险的学生,学校及时启动“医教协作”和“家教协作”工作规程,及时组织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研判,同时将学生病情及心理危机的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协作、商量确定任务方案,协同做好医疗与干预工作。

四、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构建的机制体制保障

构建高职警察院校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以“治疗”为主的理念、方法和规程向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方法和规则的转变,涉及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机制体制的调整以及机构的职能转变,阻力大、困难多,需要各方统一思想认识,为项目建设提供各项措施保障。以确保“三级预防”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在高职警察院校的真正建立与高效运行。

(一)建立心理健康工作规范

一是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工作规范标准,保证在校学生全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实践活动规范与流程,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二是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学专业教师队伍,制定以专业培训、进修晋级、督导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规范标准,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朋辈帮扶”工作规范,促使学生心理自助团体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三是建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值班、预约、回访,个案记录、研讨与督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规范标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五是建立包括“医教协同、家校协同”在内的多方协同机制的工作规程,确保发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学生能得到妥善诊疗和及时干预。

(二)实施心理健康工作场所标准化建设

心理健康工作场所标准化建设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基础,按照教育部(教思政厅函〔2021〕10号)的要求,“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备”,建设包括来访接待室、心理测评室、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督导室、情感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档案室等在内的标准工作场所。以此为基础,予以经费、平台、人员方面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配足配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心理学专业教师,配足配强学生心理实践团队指导教师,最大程度地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科普队伍。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危机”中的自信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