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路径探讨

2023-11-13陈锡勇梁天权王友彬何奥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8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双一流一流

陈锡勇,梁天权,王友彬,何奥平

(广西大学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双一流”建设引领各地建设了410 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 387 个地方优势特色学科,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经过不懈努力,“双一流”首轮建设总体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多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2022 年6 月14 日,在教育部召开的第四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虽然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体系逐步完善,但是从整体质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能源环境等新兴学科一样,是“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流人才培养是促进学科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高素质的硕士研究生对科研项目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决定了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成效直接负责。因此,探索在新形势下改革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法,着力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质量研究生,将研究生培养由“数量导向”转变为“质量导向”,是十分必要的[2-5]。

2 研究生教育现状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高精尖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当前,我国正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型。过去十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从2010 年的53.82 万人,增加到2020 年的110.66万人,使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 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7.7 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 万人,毕业生77.3 万人[6]。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研究生教育已经具有了较为全面、合理的培养机制与考核标准。但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社会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研究生教育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7-8]。

3 现有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导师负责制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的指导质量和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导师负责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一些导师的学术水平有限,难以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学术指导;其二,有些导师同时兼任行政职务或社会职务,时间有限,难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其三,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法因人而异,培养方法不能有效契合学生实际情况,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其四,导师实验和项目经费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其五,各高校生源质量不一、导师资助体系不一、各高校学术环境存在差异、平台条件不同,这些都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9-12]。

4 具体措施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材料科学、信息技术、能源工程被誉为国民经济的三大基石。独特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决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学科小、方向多,专业方向内容差异大,专业性和学科交叉性较强,要重点培养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综合型的专业科技人才,要求导师和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对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更加开放、独特、专业的眼界。因此,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师的专业素养、学术能力及指导水平显得尤为重要[13-16]。为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高质量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改革可采用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导师资格评定体系,重点考查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建立高质量教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落实导师培养责任制。

(2)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着重提高生源质量。在招生环节中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科研水平、实践经历及综合能力,重点选拔出具备潜心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

(3)利用学校学院各方平台,充分发挥各项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高校研究所的平台建设模式,构建优势人才培养资源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

(4)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市级高科技产业园、研究所等开展开放实验室合作,开拓学科交叉和学术联合培养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平台和资源,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5)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实践的平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明确研究生资助奖励机制,完善现有的成果认定与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客观、合理、完善的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研究兴趣。

(7)加强学术学风建设,落实研究生毕业要求和学位资格认定,加强毕业审核,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5 结语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生教育是高精尖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改革现有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坚持立德树人、科研育人,为培养新时代高水平研究生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双一流一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校省级高水平应用特色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7年优秀审稿专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