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旅游文化的英译研究

2023-11-04赵筱青

新楚文化 2023年17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摘要】旅游文化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翻译是以翻译人员的视角和语言为主体,通过对文本进行重组、加工、转换等过程使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源文本,在译文中融入源文本,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和内容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旅游文化研究应该界定“旅游”与“文化”的概念,在旅游与文化的联系中把握其内涵、外延、本质和特征。本文从功能理论的角度,以旅游文本英译为例,根据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结合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和技巧,分析旅游度假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即旅游度假文本的翻译应以游客为中心、以推介旅游资源和吸引游客为目的。旅游度假文本应用来充当公共宣传材料,旅游度假文本译文只有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才能在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中做到其预期的功能和目的。翻译贯穿文化交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旅游度假文本应更加重视翻译,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促进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促进达成以自然旅游度假带动旅游,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翻译策略;文化交流;功能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7-0065-04

一、旅游文化

旅游不僅仅是简单的出行,更是心灵的沉淀和启迪,旅途中,人们追寻着多元的风景,亲身体验着丰富的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更是深度融入文化。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让旅行不仅仅是视觉和感官的盛宴,更是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涵养。人们在旅途中尽情享受独特的旅游体验,感受文化的脉络,深刻体验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乐趣和放松,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更为深远的内涵。

旅游行业在促进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旅游,人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历史、风俗、传统,促进文化的多元传播与交流。旅游行业作为我国的热门行业,既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通过产品体系构建,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借助新技术和创新方法,各地立足当地旅游资源,综合运用动画、AR、VR等新技术,创新打造了许多旅游主题产品、体验项目、演艺活动等,丰富了旅游产品类型、体验场景。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形式,还拓展了游客们的体验层次。通过深入地对旅游文化的研究,笔者希望旅游业能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旅游文化翻译

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宣传文化以及传递实用信息成为重要的焦点。然而,要确保翻译的内容能够保持易读性,不失其信息价值,需要在翻译过程中精心斟酌。译者在处理旅游资料时,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平衡主观理解和当地文化的呈现是至关重要的。译者应当以准确性为前提,同时在传达当地景观文化内涵时寻求平衡。只有在达到这种平衡点时,翻译才能真正体现出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可靠性。旅游文化翻译的核心是宣传文化和传递信息,同时确保内容的易读性。通过平衡主观理解与当地文化,翻译可以实现准确性和文化交流的双重目标,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必须包含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读者的接受程度,以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源自德国,其着重点在于彰显翻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将翻译视为跨越文化边界的交际媒介。功能主义关注实际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该理论将翻译过程比作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通过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转化,实现信息和文化的传递。

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和莱恩提出。翻译目的论有三个重要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以及忠实性原则。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第一原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译文的文化背景、译文的期望和译文的交际目的,因此,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式。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具备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以确保译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具有准确的传达效果。

此外,译文也应该符合预期读者的需求和交际目的,从而确保翻译的实际价值。连贯性、可接受性和可读性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连贯性要求译文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确保信息传递的流畅性;可接受性意味着译文应当在目标文化中具有可被接受的价值和内容;可读性则强调译文应该容易理解,不仅满足文化传递的需求,还要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准确获取。

功能主义翻译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认为具体的翻译策略应参照结合翻译目的而定,所追求的是翻译的社会功能,即社会功能或达到的目的是翻译的目的。翻译行动有其内在目的性,翻译目的具有多层次性。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翻译理论原则体现

1.目的原则

在翻译的世界中,翻译行为的目的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对翻译目的的研究涵盖了三种不同的解释角度:译者的意图、译文的预期目标以及采用特定翻译目的的推动力。这些参与者涵盖了翻译的发起人、委托人、译者等,他们根据特定目的来进行翻译活动,而翻译的核心准则在于明确翻译的主要目的,这个原则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译文的预期目标则成为决定翻译操作的驱动力。通过对译者意图、译文目标、特定翻译目的的解释以及借助翻译纲要,翻译目的得以明确,这种关注翻译目的的理念,有助于翻译活动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例:两旁建筑物造型独特,哥特式、罗马式、罗曼式、日耳曼式、俄罗斯古典式等中古时期的西洋建筑,具有风采与情趣。

译文:The buildings on both sides are exquisitely shaped. Gothic, Romanesque, Germanic, Russian classical style and other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the Middle ages, with charm and interest.

旅游文本的受众是他国受众,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使用具有他国文化特性的词汇才能被受众理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宣传本国文化。

2.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也是功能理论中需要遵循的原则。篇内连贯指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原文只是为目的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源泉,译者根据翻译的目的只选取他感兴趣的信息,在通过语言加工,译入目标语使之成为新的信息提供者。在转换相关信息的具体过程中,译者一定要遵循连贯性原则。翻译是借助信息处理向目的语读者予以相关信息。译文翻译一定要更忠实于原文。

例:通过追寻时代记忆净化心灵,鼓舞人们健康向上的热情,激励那些正在奔波有责任心的人们。

译文:It purifies the soul by tracing the memory of the times, inspires people's enthusiasm for upward, inspires those who are striving and responsible people.

该语段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达到弘扬爱国精神的目的,在语篇的表现形式上,动宾的结构搭配也使语言表现更有力量。语句含义相互承接,连贯性由此体现。连贯性原则可以用于把握语段整体语言风格,语言衔接的流畅性。遵循连贯性原则,可以使语言的流畅性、整体风格能够与源文本达到相同的表达效果。

3.忠实性原则

诺德提出了忠实原则,忠实原则是指应满足译文的交际目的。译者在尊重原作者的基础上,应在译文的翻译目的与作者本意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在遵循目的原则时,译者应做到忠实,即译者应考虑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客户等主观参与者。

例:陈列室以大量历史文献、照片、绘画及雕塑等,生动展示出觉悟社成员进行革命活动的战斗历程。

译文:With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photos, paintings and sculptures, the exhibition room vividly displays the revolutionary fighting process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nsciousness Society.

译文忠实地还原了原文的信息如“历史文献”“绘画”等词汇,满足了旅游译文的交际目的,保证信息不遗漏。忠实性原则要与源文本的信息要素联系起来,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信息要素完整、信息完全传达,而不能只是侧重某一信息要素进行省译。忠实性原则比较适用于科技类、工程类文本类对信息要素要求较为严格的文本,所以对于旅游类型的文本,信息要素的完整传达也是很重要的翻译策略,在艺术性的表现形式与信息完整表现上,首先要确保信息要素全,在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上在体现其艺术性。

(三)旅游文化的英译策略

1.异化法

异化是指保留源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现形式。翻译为文化交流服务,这是翻译的主要目的。翻译传达了原文的表面形式,同时揭示了其潜在的意义,丰富了其表现力,阐明了表达意义的策略,使读者能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由于语言既是交流的手段,也是传播文化的手段,所以翻译的过程也必须传播文化。翻译倾向于促进文化融合,重点是忠实于原文,保留异国情调和民族文化特色。

翻译中异化的特点是对外国文化知识的容忍和理解,反映了外国语言的表达。这就要求译者积极面对并与原文作者产生共鸣,设身处地地看待、思考和表达问题,并尊重和接近目标语言的文化。文献间翻译的最初目的是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为译文读者了解外国的文化搭建桥梁。

例:清代,将“邮”与“驿”二者合称为“邮驿”(也称“驿站”),成为“邮”与“驿”及与其有关的方方面面的通称,是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而设立的通信机构。

译文:In the Qing Dynasty, "You" and "Yi" were collectively called "You Yi" (also known as "post station"), which became the common names of "You" and "Yi" and related to them. It was a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 set up by the ancient government for conveying documents and receiving guests.

在该语段中,“邮”直译为“You”,“驿”直译为“Yi”,这里采用音译的形式将源文本中本来的语音翻译过去,保留源文本的内涵,并加以解释性描述,这样的呈现形式既体现了本国文化语言特征,又体现了译入语文化的特性;不僅被本国受众理解,又被他国受众以本国语的形式理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2.归化法

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源文本陌生感的翻译策略。源文本中再现的内容应尽可能地接近目标语言的文化内容,实现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归化的翻译与目标语言有很强的文化联系,归化是以本土文化为出发点,以信息接收者为核心,强调译文的地道准确,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达到译文与目的语表达的一致。

忠实性原则下的归化是语言层面的,注重翻译的艺术效果,是一种翻译策略。在诺德的理论中,将目的语读者置于首位,并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他表示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现方式,是自然地、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纳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中。因此翻译时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特点。

例:该公园以仿古建筑、叠山、理水和植被为基本要素,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极富诗情画意。

译文:The park with antique architecture, mountain, water and vegetation as the basic elements, with pavilions, terraces, pavilions, corridors to divide the water, extremely poetic.

三、结语

旅游文本不仅要传达原始信息,还应该体现其表达效果。译者在传达文化信息的同时,注入独特的文化特色,丰富翻译作品的内涵,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播效果。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源文本呈现,更加关注实现特定目的,以传达文化信息为中心。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可以为旅游翻译提供指导,该理论强调实现翻译目的的重要性、注重翻译的实用性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传达信息。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译者可以更系统地思考如何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达到表达效果,从而有效地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旅游业发展,并为当地经济带来积极影响。译者在旅游翻译中充当着文化传播的关键角色,承擔着连接不同文化的重要任务,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因此作为译者要具有良好的翻译素质、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优秀的翻译功力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此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仲合伟,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03).

[2]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01):35-37.

[3]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4]姚新民.目的论视角下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5]刘彦仕.规范理论视角下旅游广告语及其翻译[J].成都: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

[6]崔薇.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4):158-159.

[7]陈刚.旅游英语导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赵筱青(1999.12-),女,蒙古族,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翻译。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巧借“翻转课堂”提升教学实效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述评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