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战略下以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30张磊沈杰士谭晓天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双碳乡村振兴

张磊 沈杰士 谭晓天

摘 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也让乡村振兴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新阵地。因此,“双碳”发展,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本文以推动乡村绿色低碳发展为立足点,积极打造“田园e家”电力服务名片,通过实施“农村电网形态创新”“乡村用电赋能提速”“党建联建引领示范”三大行动,探索构建以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服务模式,实现为乡村发展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助力“双碳”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关键词:双碳;乡村振兴;电力赋能;田园e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02

1 研究背景

1.1 落实“双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贯彻落实“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求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双碳”和乡村振兴战略对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领域的节能减碳空间巨大。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供电企业,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乡村能源供应保障,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目标。

1.2 承接上海南北转型政策落地的必然要求

金山区是上海农业资源富集、基础厚实的农业大区,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连接沪浙的枢纽之地,也是长三角区域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先行区。2022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金山区全面推动转型新发展、全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建成“两区一堡”,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重要节点和上海南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为此,立足“电力先行官”的角色定位,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区的建设要求,供电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南北转型战略落地。

1.3 推动企业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的迫切需要

国资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骨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彰显责任担当。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动融入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坚定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农村供电服务,促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作为隶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下属分支机构,区域供电企业理所应当争做“主力军”“先锋队”,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努力提供高可靠电力保障和高品质供电服务,以卓越的供电服务保障,为乡村发展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

2 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牢牢把握上海金山区作为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区的区位特点,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全面融入社会责任管理思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创新打造“田园e家”服务名片。其中,“田园”呼应金山“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及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e代表Easy(便捷)和Excellent(卓越),体现以“电力先行官”角色提供便捷、卓越的供電服务。在实践“田园e家”服务中,始终聚焦“三农”服务领域,通过实施“农村电网形态创新”“乡村用电赋能提速”“党建联建引领示范”三大行动,构建以“电力先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模式,打造上海地区“新型城乡电网”样板,做好金山绿色低碳用能转型驱动引擎,成为金山区乡村振兴强劲服务先锋,实践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双碳”战略下以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框架

聚焦推动农村电网升级,实施“农村电网形态创新”行动,打造上海地区“新型城乡电网”样板。以规划建设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坚固耐用、智能绿色的新型农村电网为目标,创新构建“电融于景”“绿色低碳”“树线和谐”三种电网新形态,增强农村用电保障能力。

聚焦推动农业电能替代,实施“乡村用电赋能提速”行动,做好金山绿色低碳用能转型驱动引擎。以“供电服务网格化”“农业用能电气化”“电力赋能数字化”为抓手,提升农村供电服务水平和供电质量,让农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推动农民服务优化,实施“党建联建引领示范”行动,成为金山地区乡村振兴强劲服务先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通过打造“区域党建”“文化矩阵”“兼职委员”三项示范,不断提升客户用电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3 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举措

3.1 聚焦转型发展,实施“农村电网形态创新”行动

3.1.1 细化农村电网规划颗粒度,推动“电融于景”的“一村一规划”落地

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城乡协调,把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作为重要板块纳入金山区“十四五”电网规划,确保电网规划与地方总体发展有序衔接。推动精细精准规划。改变传统以镇为单位的电网规划模式,立足每个行政村各自不同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特色,创新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行政村级”电网规划,建立“一村一规划”的乡村规划管理动态档案库,确保规划的时效性、精准度和灵活性。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待泾、百家等23个行政村“一村一规划”建设,通过配网改造助力电网提档升级,支撑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3.1.2 推进分布式电源入网衔接,优化农村“绿色低碳”能源结构

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服务“双碳”目标的双重需要,以乡村清洁能源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新型农村电网实施落地。积极服务新能源发展建设。持续推动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建设,深入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成功服务“非酷不住”新FUN潮宿、“尚品”书院等精品高端“全电民宿”23家,助力金山休闲旅游行业发展。大力推动光伏发电新模式落地。根据农村资源禀赋和电网承载能力,支持“渔光互补”立体发电新模式,重点推进漕泾渔光互补110千伏并网工程,增强乡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3.1.3 黨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树线矛盾”向“树线和谐”转变

金山作为“上海后花园”,绿化多、树林密,辖区内430条架空线路与成片林木“比邻而居”,“树线矛盾”由来已久。持续健全区域内“树线矛盾治理”联动工作机制。与金山区绿容局开展主题党建联建,落实“树线矛盾”重点区域常态化联合巡检制度,实现日常消缺及紧急抢险等情况下资源共享联合处置。探索建立“林长、线长”协同治理机制。立足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优化提升,探索生态林区域“林长制”“线长制”交叉协同治理实施方案,共同编制《树枝差异化修剪指导手册》,充分运用无人机、激光清障仪等新技术,推进“立体巡检、全面排查”,以“云共享”模式实现“树线矛盾”精准定位,推动“树线矛盾”向“树线和谐”转变。

3.2 聚焦服务升级,实施“乡村用电赋能提速”行动

3.2.1 打造基于“网上国网”的精准网格化服务模式,推动疫情期间电力保供“不断档”

聚焦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立足服务本地乡村建设的特殊需求,通过打造“网格服务、网格运维、网格综合”为一体的网格化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数字化供电所升级改造。推行乡村“阳光业扩”一站式服务。重点关注具有乡村地域特色、农业产业转型的项目,充分应用网上国网APP等线上办电渠道,精准做好“三农”领域接电服务。实行“1+1>2”的乡村驻点经理服务模式。在金山区9个镇、16个村配备12名驻村用电指导员,主动提供乡村用能转型、乡村电气化提升、城乡服务均质化等服务保障,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3.2.2 以电气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向“用好电”转变

坚持“电力先行”,推动金山地区“农村生活、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电气化工程,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电力元素。紧密衔接区域农村布局和郊野单元规划,重点提升农民集中居住配套供电服务能力,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紧密跟踪各乡镇农业升级和产业转型需求,发挥电网企业专业优势和客户经理团队力量,夯实郊区排灌、排涝等农田建设配套保供基础,打造多形式的电气化转型项目,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升级转型。丰富适应“三农”用电需求的办电服务场景,重点做好水稻种植“春耕、夏灌、秋收”的定向服务和“三塘三棚”养殖专业户的定点服务,深化“供电+能效”服务体系。

3.2.3 构建基于乡村振兴电力评价指数的数字化监测体系,打造电力数据共享赋能应用生态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特点”和“电力数据赋能经验”双向融合,深入挖掘电力数据资源价值,研究乡村振兴电力数字产品,强化“三农”领域数字赋能。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要求,构建乡村振兴电力指数体系,并推动电力指数体系在区、镇、村等3个层面的落地应用。在区、镇层面,重点展示全区124个行政村整体发展水平,科学量化展示各区域乡村发展质量与变化趋势;在村级层面,充分挖掘电力数据在人员流动管理、群租现象整治、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作用,同时加强与村委在安全用电管理、农村脱粒表计整治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以金山卫镇星火村“智慧村居”政务管理系统中电力监测模块建设成果为样板,结合金山区数字乡村建设计划,推动电力赋能成果在全区124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发展监测与分析领域内推广应用。

3.3 聚焦客户体验,实施“党建联建引领示范”行动

3.3.1 强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推动村级用电事务末端融合

主动融入区域化党建联建。聚合区域化党建优势资源,公司与区农业农村委党委共同推动“田园e家——我为乡村靓风景”“党建+”项目实践,连续两年发布“田园e家”专项行动17项举措,签订《电力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合作意向协议》,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国网力量”。立足电网企业服务定位和专业优势,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委举办首届“电力助力乡村振兴”论坛,诚邀社会各界开展乡村振兴专业研讨。华能集团结合“双碳”落地探讨《“渔光互补”生态惠民》、山阳镇聚焦全电民宿分享《网红打卡地的虹效应》、枫泾九丰农业作为行业标杆介绍《现代智慧农业发展的机遇》,助力以“片区”理念形成优势、功能互补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集群效应。

3.3.2 打造“1+5+X”品牌文化实践矩阵,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坚持“美好生活服务者”的定位,以做优本职服务、做实延伸服务、做深志愿服务为重点,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1+5+X”文化实践矩阵。建强一个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平台。通过“我心中的红色印记”寻访活动,将乡村振兴实践根植金山供电60年“精神图谱”,厚植为民服务情怀。拓展5个营业站点为民服务功能。突出“为民善行”的价值导向,推进3个“一”站融合:即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讲好“一”个善行故事、做实“一”项电力服务。延伸X项文明实践活动。以“明灯”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主体,实施人居环境优化空中线缆治理、交通文明示范路段志愿服务、“电力岛”畅游式科普体验课程助力“双减”落地。

3.3.3 落实党总支“兼职委员”模式,以项目化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业务承载和文化驱动相结合,将文化认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形成乡村振兴“合伙人”的共建共治共享观念。加强典型引领示范。会同区委组织部遴选3名基层支部书记,担任乡村振兴示范村党总支“兼职委员”,持续完善农村用电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兼职委员”项目实践。结合各乡村振兴示范村资源禀赋和特点,在规划落地实施、乡风文明实践、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有力推动了《“电力爱心超市”引领文明乡风(百家村)》、《电融于景的“一村一规划”落地(水库村)》、《赋能乡村振兴的电力指数体系设计(星火村)》等3个“兼职委员”项目落地,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双碳”服务目标,以电网企业推动乡村电力服务为切入点,探索构建了以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服务模式,充分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有效支撑国家“双碳”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通过构建农村电网新形态,全面增强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乡村电网灵活性、供电可靠性和绿色化;通过推动农业用能电气化,全面推进乡村电力服务模式更新,促进乡村能源生产和消费升级,实现农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通过创建党建联建示范带,为乡村振兴提供“金电方案”,助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集群。

4.2 研究展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为此,供电企业需要立足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结合金山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情况,围绕升级“农村电网形态创新”“乡村用电赋能提速”“党建联建引领示范”三大行动举措,继续深化电力赋能乡村振兴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的质量和实效,为金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展现电力担当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凯.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2.

[2]马明军.服务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J].农村电工,2022,30(03):78.

[3]杨光玉.农村电气化与节约用电对乡村振兴的作用——评《农村电气化与节约用电》[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8):106+154.

猜你喜欢

双碳乡村振兴
“双碳”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转型金融路径探索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
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