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

2023-10-30高诗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高职院校

高诗佳

摘 要:宝玉石加工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综合技能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打破传统纸质教材框架,采用“模块化活页式”教材设计,在纸质教材中并联视频、音频、习题等数字资源,并将数字资源整合于教学资源数据库,在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课程间数字化共建和专业信息化建设,保障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数字资源;宝玉石加工课程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92

1 研究背景

2015年3月,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互联网+”行动计划被提出,中国教育历经第一代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以辅导和案例为主要表现,开始向第四代教育以学生为核心迈进,教育部开始积极推动信息化教学。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努力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大资源观。在此背景下,全国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教学改革,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构建在线课程资源库,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形成新形态的智慧课堂。

教材是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2019年3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教材。教材建设成了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数字化的基石,也是智慧课程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1月,教育行业标准《教师数字素养》发布实施,标准要求教师对教学拥有数字化意识,掌握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应用数字化教学设计和数字化教学实施。数字素养成为教师的基础要求和评价标准,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数字化改革和教材数字化改革。

2 宝玉石加工课程教材现状

目前,宝玉石加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宝玉石的工艺性能、宝玉石的加工工艺及设备、弧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等几部分,教材仍为纸质教材,多存在内容有限、形式单一、可学性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1 教材內容有限,形式单一

由于纸质教材的版面和呈现形式限制,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的介绍对宝玉石款式、宝玉石的光学特性、加工工艺流程等知识进行了解,这种教材内容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例如,学生必须通过二维图片对宝玉石款式进行想象,自主回忆宝玉石相关光学特性与加工要求进行联系,琢磨加工设备只能看到全景图片和细节图片,图片连续性不强。单独的纸质教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教具和实践课堂的演示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清晰和深入的学习。

2.2 教材不利用于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可学性差

对于宝玉石加工课程,独立的教材学习效果差,不利用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点和实操技能的掌握,教学通常搭配教师讲解、教具展示、实践演示等环节。这些手段受限性大,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和实训室进行学习,预习成果较差,复习难以实施。除此之外,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领会能力不同,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难点也不同,以上教学手段无法实现不同学生对象的课上重复和课下复习。以上问题都成了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3 教材使用不便

宝玉石加工课程教材中涵盖不同宝石款式的加工工艺,学生可按照教材中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数据参数进行宝石琢磨。由于传统纸质教材装订成册,无法拆分,学生无法将图纸页独立取出,在实训室操作机器上仍需要翻看整本教材。琢磨机器空间有限,无法提供整本教材开展放置和书页固定的空间和装置,既不利用学生及时对照查看图纸数据,也不利用教材的保存和保护。

2.4 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

传统纸质教材一经出版使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更换更新,一些高职院校教材的使用时间甚至超过10年。宝玉石加工课程是一门与实践结合极为紧密的课程,新的琢磨加工技术、新的仪器设备、新的款式设计以及市场的最新动态均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

宝玉石加工课程涉及宝玉石材料的选取、加工设备的使用、宝石款式的设计等各方面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的宝玉石材料层出不穷,不断被开发使用,学生应对新开发的宝玉石材料的基本性质有所认识和了解;开料机、圈形机、角度琢磨机、八角手、磨盘、抛光盘、抛光粉等琢磨加工设备和工具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学生应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而对于宝玉石材料的深入研究和设备的升级促使更多更新更复杂的宝石款式设计发明,这些设计款式均有独到的优势,对于学生日后的款式设计有很大的参考和启发意义,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宝玉石交易市场的走向、购买者的喜好以及时尚潮流均对宝玉石加工款式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款式的琢磨加工,也要熟悉市场对宝石设计款式的需求,顺应市场需要,紧跟时尚潮流。

宝玉石加工课程内容可对应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宝石琢磨工赛项,每届比赛的赛项要求都会有所更新。而传统纸质教材不能随比赛更新,难以与比赛直接对标,学生无法从教材中直接了解到行业内的新规范和新要求,不利于更新学习方向。

高校教材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也要贯彻思想教育。教材内容应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紧跟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传统纸质教材无法及时更新政治思想动态,难以保持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3 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思路

3.1 教材编写团队建设

为保证新形态教材的质量,教材编写团队应广纳贤才,充分发挥每一位专任教师、企业教师、实训室管理员、行业专家等人员的自身优势。

专任教师对于教学和学生状态最为了解,对于教材的编写也最为熟悉,应做好学生情况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教材内容,优化教材的编写方式,使得教材更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

企业教师对于市场动态更为敏感,可以发掘行业最新技术、最新设计以及市场走向,定期更新对应的教材模块内容,使得教材始终保持常用常新的状态。

实训室管理员对于实训室设备仪器最为熟悉,对琢磨加工机器和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有着更独到的见解,在教材中加工工艺的具体流程部分可以提出更细致、更巧妙、更有启发性的想法,使得教材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具有创造性。

行业专家对教材具有高度的编审能力,与国家层面接轨,着眼于行业层面,可以对教材的方向进行精准把控,同时从全局对教材进行编审,使教材从内容上和思想上均保持正确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

教龄较长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能更好地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分析学生情况,较年轻的教师对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化、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更加熟练,双方专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仅确保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工作顺利完成,也能使团队总体素质稳步提高。

3.2 纸质教材设计创新

结合宝玉石加工课程的实际情况,新形态教材更适合“模块化活页式”教材。

宝玉石材料特性板块内容可分段分点对应二维码或网址链接,与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宝石学、玉石学等课程知识点进行联结,使学生将不同课程地知识进行串联,融会贯通,能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宝玉石款式介绍板块内容可将不同宝玉石款式对应二维码或网址链接,与款式三维立体图像、动画和讲解视频进行联结,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更加清晰地对宝玉石款式进行认知,而不是通过简单的二维图片进行想象。

宝玉石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流程介绍板块内容可将不同设备对应二维码或网址链接,与设备介绍视频和设备使用方法视频进行连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视频,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实训室中的实践环节。在实践操作中也可以跟随视频进行模仿,随时暂定,学生遇到的难点也可重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同时与纸质教材内容进行对照,加深学习认知。

借鉴工作手册,将宝石款式设计图纸设为“功能插页”,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拆分,学生可以将单独的图纸页放置于琢磨加工机器旁,方便及时对照图纸数据,确认加工流程的正确和准确。图纸页可留有侧边栏供学生记录微调数据信息,或记录学生进行加工实践时的创意想法。

行业最新动向和思政教育板块可设为“补充活页式”教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内容应随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赛项说明、宝玉石材料的发掘探索、仪器设备的发明升级、宝石款式的设计创新、珠宝市场的流行趋势以及党中央的指导思想、教育部的指导方针等内容的实时变化进行更新添加。

3.3 数字资源开发建设

与纸质教材相配套的图片、视频、音频、习题等数字资源应同步上线,与纸质教材配合使用,构成完整的新形态教材。教师应尽快完成相关资源的制作,将资源在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MOOC等途径进行整合,实现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宝玉石款式介绍部分应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动画和视频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对宝玉石款式进行讲解。宝玉石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流程介绍部分内容配有完整讲解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线上师父”,尽可能运用多机位、大特写等摄像方法,将操作流程清晰、全面地展示介绍。

每项知识点配有相应的习题,习题不应拘泥于文字形式,应运用数字化手段,借助VR等技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学习进行检验;抑或者将习题游戏化,将答题转化为闯关竞赛,累计积分,设置班级或专业排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需定期更新的内容,如行业标准、企业需要、新兴技术设备、流行款式设计等以及国家政策、指导方针等,设置独立板块进行发布,学生可订阅提醒,以及时接受行业最新动向。

学生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或者查询网址链接,获取数字资源,进行线上学习,随时随地“进课堂”,或者通过电脑端查询网址链接,同样可以进行学习。

3.4 网络互联平台搭建

当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编写完成,相应的数字资源库也应建设完毕。借助微信公众号、超星尔雅课程、学银在线、智慧职教等网络资源平台将不同课程的数字资源进行互联整合,实现不同课程间的资源融合交汇。

对于“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宝玉石加工课程与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等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全专业课程的完整数字化,是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重要基础。

4 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仍存在诸如研究范例少、编写标准不清、开发技术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經费保障等问题。

4.1 新形态教材研究范例少

我国新形态教材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已出版的新形态教材较少,不足5%,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相关课程新形态教材出版占比更低。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在编写设计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学科差异和教学形式的不同,较难从已出版的新形态教材中进行借鉴,编写团队始终在尝试探索中推进工作,且许多新颖的设计想法无法进行实践验证,使得编写决策讨论过长,难以定论。例如,对于“活页式”教材的形式选择,是采取传统装订方式与“活页式”手册相结合还是统一设置为“模块化活页式”,仍需进一步地讨论调查研究。

4.2 新形态教材尚无编写标准

我国目前尚未设立新形态教材的国家或行业编写标准,已出版的新形态教材形式各异,没有系统的板式和设计规范。且由于新形态教材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标准的定制与发布可能仍需较长的时间。

4.3 新形态教材开发技术能力不足

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不仅仅是教材的编写,教材出版印制、配套数字资源制作、网络平台搭建等一系列工作需要陆续开展。

传统出版社现行的出版方式与新形态教材的要求不符,传统的教材装订方式不能满足“活页式”教材的设计要求,同时传统的出版发行和版权管理办法无法保证新形态教材的实时更新需求。

教学视频的教学状态与线下传统教学形式有很大不同,教学应具有标准性、可推广性。视频制作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从拍摄开始的摄像设备、收音设备,到后期的视频编辑剪辑、音频及字幕搭配,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数字资源的质量。绝大多数的专任教师教学视频拍摄和制作经验不足,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及行政工作的压力,无法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数字资源的制作上。

教学资源数据库和网络课程平台的搭建则需要学校、企业、国家多层面支持共建,编写团队无法独立完成。

4.4 新形态教材建设缺乏经费保障

新形态教材建设对于编写团队的任何一类成员都是巨大的工作量,需要编写团队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编写团队的工作量需要经费予以保障。数字资源的制作最好聘请专业的视频制作团队,以保证高质量高效率产出资源,也需要经费的支持。教学资源数据库与网络课程平台需学校层面与相关机构签订协议,支持新形态教材的建设。

5 结语

高职院校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跟随国家“互联网+”行动,响应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體现,是教师对于自身《教师数字素养》的要求。

宝玉石加工课程新形态教材宜采用“模块化活页式”教材设计,在纸质教材中并联数字资源,并将数字资源整合于教学资源数据库,在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课程间数字化共建和专业信息化建设,保障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秀花.智慧课堂背景下的高校新形态教材建设初探[J].科教文汇,2019,(7).

[2]付艳芳.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基本要求与实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3).

[3]刘钊.“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

[4]熊建平.高职院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建设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7).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高职院校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图书馆员新角色
建立中文DOI标识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