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展具设计原则与创新点

2023-10-30姜褚婧一成建兰朱陈建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创新点设计原则

姜褚婧一 成建兰 朱陈建

摘 要: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教材的撰写具有非常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本文立足于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展具设计,以及创新的具体实践研究,结合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教材的基本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点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立足于新的装配式展具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的科学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对于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展具而言,其实践设计中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效率提升原则以及功能拓展原则。在设计创新方面,可通过提升产品信息的设计吸引力、明确展具设计的结构侧重点、引入仿真软件,提升设计效果的可靠性为取得更好的展具设计效果提供支持。

关键词: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教材撰写;装配式展具;设计原则;创新点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89

0 引言

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展具,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多方面的实践优势。在现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新的辅助技术和工具的引入应用,也使得既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中的能力培养目标呈现出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趋势。立足于展示设计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对先进的创新性辅助设计工具的应用进行分析,有利于从实践应用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教材的学习价值。并且明确教材中一些新的知识点和实践教学能力要求提出的内在动因,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步锻炼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

1 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教材实现创新改革的内在动因

1.1 适应新课程标准下人才培养的宏观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成为现阶段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核心侧重点。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实践能力更是其能力提升和经验积累的核心侧重点。在本文探讨的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感受和体会创意性的展陈设计专业学习的要求和能力素质水平要求,也需要用扎实而具有创新性的理论知识,指导个人参与到学习实践过程中。而课程教学中教材创新改革,正是为了适应这一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从宏观上来讲,教材的改革适当加大了实践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力度,并且注重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专项性引入。促使学生能够在新的教材引导下获得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知识学习支持。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方面,获取更加充分的资源条件。

1.2 适应现阶段新的技术方法在专业实践中的有机融合

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获取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内容,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目前的实际出发来讲,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课程教材,对口的实践性岗位和人才培养需求都更加倾向于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软件系统完成具体的设计实践工作。因此,教材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也应当立足于适应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的应用需求,在教材的内容体系中融入一部分针对关键技术或常用的创新性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习章节。促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阶段就接触到一些先进技术方法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其应用原理和初步应用的方法,为学生进入实践学习环节后,运用更加具有先进性的技术和方法完成实践学习任务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中获得创新和优化的重要动力,只有与时俱进地进行教材知识点内容体系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发挥出学校教育阶段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和支持作用。

1.3 激发学生自主投入课程学习的主观兴趣

若在课程教学中严格按照既定的传统教学流程和理论知识体系结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则对于学生来说,固定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主观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上受到影响。因此,教材的改革也是适应现阶段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对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广泛接触。通过引入一些创新性的知识点内容和实践学习模块,促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学习与自身所接触到的日常生活所具备的紧密联系。感受到学校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和实践学习所产生的紧密联系。激发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主观认同感。对于学生来说,这种主观上的认同感能够激发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更进一步取得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良好实践学习效果。

2 可重复使用装配式展具设计模式的基本原则分析

2.1 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是指,在装配式展具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能够重复使用同种工具或原材料。因此,装配式展具在实践应用中对基础原材料具备非常典型的节约作用。另外,一些固定的展具还需要通过辅助原材料的应用进行黏合或油漆处理,这也会使得展具本身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对展会内环境以及展会参观者来说,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用装配式的展具,能够保证展具的拆卸和组装便捷性。另外,装配式展具所应用的连接件和模块组装都是标准化生产的结果,在展会结束后,此类材料可直接进行回收利用,在拆卸时也更加便捷有效,能够达到减少污染、提高应用有效性、降低实践应用中的人力资源成本的实际效果。从宏观上来讲,这种应用效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夠在保证绿色环保应用效果的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可重复装配式展具的设计应用要求。图1为用于教材中的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展具设计实拍图,从材质上来讲,这类展具是以木材为基础材料且衔接点就运用紧固螺丝进行紧固,因此在拆卸的便捷性上更强,另外木材本身也便于回收利用。同时根据不同的展陈需求,能同时充当展台、展架、展板、展柜等。实现可放置、可悬挂、可支撑。

2.2 效率提升原则

效率提升原则主要是指,在装配式展具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系统性的构建都是通过阶段性标准化的生产和制作完成的。因此,在装配式展具的基本架构上,一些细节构件都是以部件与接口相联动的方式发挥作用。无论是部件的连接设计还是部件的生产,都有非常标准化的流程。部件本身在实践应用中也便于组装和拆卸。另外,有了针对性的标准化生产模式,部件之间的连接口匹配度也会更进一步地提升。无论是实践应用中的安装拆卸,还是应用完成后需要拆卸运输搬离,都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完成。装配式展具具有自身自重相对更轻的特征,可通过部件结构的分解,达到为装配运输提供便利的效果。因此,应用这部分展具进行陈列设计,能够更好地完成陈列设计的任务。且在实践应用中装配和运输等环节的效率也会针对性地得到提升,这也是这类展具设计中所体现出的最为直接的优势。

2.3 功能多样化原则

装配式展具在实践应用中,也需要结合实际灵活有效的发挥其应用功能。从展具设计的角度上来说,设计者应当注重对细节零部件的设计,确保设计工作落实开展中,能够结合固定的空间对装配式展具的不同零部件进行灵活组合设计。以便在展厅空间内更加多元、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出其实践应用价值。在设计工作的落实开展中,需要对细节构建的应用灵活性进行充分考虑,有了装配式的展具应用,意味着展具通过细节零部件的多种类型的搭建方式、可形成不同角度的不同组合,同时,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在整体结构搭建的过程中也可实现一定程度的灵活替换。这都意味着实践应用中,这类展具的实践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实践应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灵活性也更强。在整个展会的场地区域内,这种灵活性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获得多元化的展示效果:只要设计者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对不同的展示要求进行解读和分析,并且灵活运用基础零部件,就能够发挥出装配式展具的多样化功能。从相关设计的课程教学上来说,追求创新性和灵活性,也是课程教学在理论教育阶段和实践教育阶段所追求的重点目标。

3 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展具设计创新要点分析

3.1 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设计效果的吸引力

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教材编写的实践目标中,预期学生在实践能力提升环节,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应用,因此教材知识点的创新改革也应当以技术先进性的保障为基本原则。在具体的装配式展具设计实践中,需要结合展具应用的实际需求,以及应用需求群體的主观意愿,在设计应用的环节,通过利用先进的软件系统对装配式展具的基础架构进行搭建。并参照产品和受众群体的主观差异化需求,用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展示方式的设计。同时,对于展示状态,也应当针对性地进行模拟。分别从静态展示效果和动态展示呈现效果两方面入手,进行展示设计工作的落实。结合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相关课程的教材知识点设计和规划的环节,就应当将可用的先进技术和软件的相关知识纳入教材的知识点体系中。通过技术与理论知识的相互匹配,为实践应用中体现出设计的创新性效果提供重要的支持。对于设计者来说,这也是其实践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重点能力。而由于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典型的差异,更要求设计人员通过先进软件系统的应用获取丰富多元的基础素材,为最终的设计效果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持。关于吸引力方面的问题,主要需要通过设计布局的巧妙来达到吸引力提升的效果。

3.2 结合实际确定展具结构的侧重点,提高结构设计有效性

结构设计的有效性,是展具应用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条件。在现阶段的可重复使用装配式展具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需要从外形特征和支撑功能两方面入手,对展具的结构进行合理的确认,确定展具结构的设计侧重点,并且选择适宜的结构特性和结构类型进行初步设计确认。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落实中,可应用AutoCAD软件对装配式展具的结构示意图进行绘制,通过绘制三视图和部件模型的方式,对装配式展具的连接模式和支撑作用发挥的原理进行针对性的确认。尤其是对起到衔接过渡作用的连接件,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通过绘制不同类型的连接方式模型图,来达到确保支撑结构支撑作用,提升结构设计的外形塑造合理性的作用。关于连接形式的具体类型,包括了夹片式、穿套式和卡槽式三种类型。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需结合不同类型的应用需求和连接紧固性要求,选择适当的模型进行构建和进一步地设计应用。从课程教学的角度上来说,这一细节环节的实践设计要求,也要求教材内容在理论知识内容体系方面融入一部分,对于连接构件的设计要求,提升连接件设计的合理性,并且从理论知识学习的角度,就为学生提供相关细节理论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依托理论知识的学习,找到实践学习的切入点。

3.3 引入仿真设计软件,提升设计效果的可靠性

仿真设计软件在实践应用中,能够通过仿真模型的构建对装配式展具的抗压能力、稳定性以及应用可靠性进行基于数据的一定程度的预测。通过对预测数据的预判和分析,尽可能识别设计材料、设计方法等对展具设计效果的影响。以便结合实际选取具有应用适宜性的设计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合理规避。另外,提前进行模拟设计,也有利于减少在实物设计环节可能出现的误差和问题,达到减少成本提升设计效果精确性的目标。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这也是体现出其设计能力和技术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在软件应用和建模的过程中,3Dmax软件也可依据细节的设计效果和构件设计要求进行软件的建模,以及色彩效果上的渲染。确保可装配置的实践应用条件得到充分的满足。另外,由于展具是为产品的展示和陈列提供服务的,因此,在具体的展示实践中,仿真软件可更好地对材料和肌理呈现效果、光泽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呈现出更加具有真实感的视觉效果,达到产品展示过程中受众群体的视觉欣赏要求。回归到教材的创新设计方面来讲,由于仿真软件和精确性技术性更强,一些建模软件的引入应用,可实现可重复使用装配式展具的设计精确性的提升。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阶段,也需要对先进的技术和软件方面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渗透,以便满足现阶段基于具体项目的展具设计要求。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创意展陈设计与实训教材创新改革的撰写过程中,需结合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展具设计工作开展原则,进行展具设计工作的落实执行。同时,展具设计工作也需要结合实际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软件作支撑,这也从侧面提示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一些具有先进性和实践性的技术与项目提升整体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基于具体的实践项目,明确设计创新的要点,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以及参与具体项目的能力提升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陶蓓蓓.模块化设计在会展空间中的可行性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11):113114.

[2]韩健,武君.会展项目视角下的制作类展具常见工艺简析[J].才智,2020,(07):234.

[3]祁尧.以构成导入为核心的展具设计基础教学实践[J].装饰,2020,(02):140141.

[4]尹杨坚.低碳经济下可循环商业展示设计的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20,36(01):218223.

猜你喜欢

创新点设计原则
高校动画专业就业率位于红色预警榜单的分析
案例项目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公安高职院校警务英语hMOOC教学模式及其创新点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竹子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研究
关于中学数学新教材创新点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