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的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多元化立体式构建研究

2023-10-30蒋传健杨巧梅吴亚兰韩书甲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蒋传健 杨巧梅 吴亚兰 韩书甲

摘 要:在“大思政”和“新工科”背景下,将“课程思政”应用到工科专业课程实际教学中,以德、法、技、文、素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构建一套基于OBE理念下的多元化立体式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于OBE理念对工科专业课程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全方位进行课程思政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OBE;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87

0 引言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总要求。高校教育要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干线的作用,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们搭建起一个坚固的桥梁,促进学习的有序进行,最终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工科专业教育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为核心理念的“毕业要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强力支撑,其要求不仅仅包含工程专业的领域要求,还覆盖了与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等相关的健康、环境、安全、社会、法律、文化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要求。在育人过程中,不管是专业技术方面还是非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毕业的要求,这与“课程思政”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鉴于“大思政”的出台,构建一种基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模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关键性挑战。

1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以学生为核心,以实际成果为导向,并且不断改进,以满足毕业要求。工科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难度。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缺乏从教授专业知识到教授思想政治内容的自然完美的融合;在讲授思想政治内容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传授知识是重点,这完全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难以实现,未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升华为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进一步优化。

另外,“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集中在单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中,而鲜有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层面的“课程思政”体系及顶层设计,缺少将“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相融合的一体化设计与一体化实施策略。由于工科专业课程的理性思维特点与思政的感性思维特点不一样,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观点和方法与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加强对学生的工程道德教育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大国工匠精神,让他们具有科技精神,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一目标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努力,以便让“课程思政”的理念深深扎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2 基于OBE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要求

要做好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育人,首先要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思政元素的设计与教学内容设计统一,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要符合以OBE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内容学习目标和思想政治育人目标。

工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由行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毕业要求和学科特点共同决定的。其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建立和持续改进应由教师、专业负责人、督导和应届毕业生组成的校内综合评价结果,以及用人单位、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和往届毕业生组成的校外评价结果相结合。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评价总体关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在工科专业课程建设中,根据专业思政总体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學内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从课前导入、课中讲授、课后作业、考核与反馈等各环节都要找到准思政元素切入点,在“学中做”和“做中学”都要力求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针对不同主题的思政目标,创新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研究导向、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应用,打破沉默课堂,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师生、生生互动;采取以典型课程为先导,再全面推广至所有课程的两步走策略,全面实施“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入。

3 基于OBE的工科专业课程教育目标

工科专业课程教育包含传授专业知识目标、培养专业技能目标、塑造精神目标3个方面,3个目标要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图2为工科专业课程教育总体目标结构图。

(1)工科专业课程教育要传授专业知识。

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知识,更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从而发掘出问题的本质,并有效地解决它们。此外,教师也应该充当学生的合作伙伴、开拓者,帮助他们了解学科的历史,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不仅要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特征,而且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准确的预测。因此,工科专业传授专业知识的目标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认知推理、学科历史、学科未来几部分内容。

(2)工科专业的课程教育应学以致用。

当专业能力不能为知识提供服务时,知识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除了传授专业技术外,老师也需要努力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掌握的技术,并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复杂的工程任务。此外,老师也需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意愿,并且具备良好的洞察力,从而更有效地将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之中。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技术,需要让学生具备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技巧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因此,工科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索、研究、实践以及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3)工科专业的课程教育要塑造精神。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虑,还要解决学生对人生道路和方向选择的疑虑。大学生正处于3个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将精神塑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有助于教师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四个方面:思维模式、政治意识、道义准则以及专业技能,应该通过这些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世界的美好,并且能够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此外,我们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并让他们能够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之中,并且在科技的探索中实现个人的成长。

首先,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并帮助学生所在的专业的发展情况。

其次,要恰当发表政治观点,带领学生审视专业学科从衰落到繁盛的光辉历程,坚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引导学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牢记科学技术创新是国家的利器,从而激发学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再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坚持爱国、遵纪、尊重、诚实、团结、和谐、努力、独立、无私的精神。

最后,我们必须发扬奉献敬业、诚实友善、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工科专业塑造精神目标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职业素养几部分内容。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把握学科的方向和问题。在解决专业知识的同时,他们还需要探索其他相关领域或不相关领域的知识,运用跨学科知识,综合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知识的积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它更是一种精神的培养,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让人们拥有更加丰富的思想,拥有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获得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拥有充足的知识,才能够激发出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样,学生能力的提高也会使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学科问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以此工科专业课课程教育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的传递和能力培养里面,使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精神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三者的关系见图3。

4 构建一套以点、线、面、体的立体式的工科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为点;以德、法、技、文、素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线;以软件开发类课程、电子设计类课程、大数据分析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媒体技术类课程等课程群形成课程思政教学面。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工科类专业群为例,构建构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体系结构见图4。从而构建一套以点、线、面、体的立体式的工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形成以老教师指导、中年教师主导、青年教师参与实施的课程思政研究教学团队,并从工科类专业选取了一批课程作为示范课程建设。从而实现人人参与建设、门门有思政、堂堂有案例,使课程思政教学从量到质的飞跃。

5 结语

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基于OBE的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工科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元素”融合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并进行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既要有前沿的教学内容,又要学习自主性,这有利于引入思政元素,平衡知识转移、价值引导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应用型大学的教学与研究一体化和跨学科融合。

参考文献

[1]谢辉.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治理之道)[N].人民日报,20190909.

[2]郭涛,李晓宁,李贵洋,等.OBE理念下工科“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130132.

[3]张学钦,贾媚媚.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01):6063.

[4]朱俊.OBE理念下,新工科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23):100102.

[5]屈秦沁,黄诚胤.高校体育課程思政教学的现实困囿与改革路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02):127:132.

[6]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N].求实,20200901.

猜你喜欢

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