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数学图示作业设计探究
2023-10-28蔡燕清蔡凤梅
蔡燕清 蔡凤梅
摘要:图示指的是用图形来表示或说明数学概念、方法、过程等。图示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物、图形、图表、影像等来诠释数学世界的一种作业,它可使学生降低依赖文字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思维的发生,利用直观手段把数学思维引向深度和广度。图示作业可以从工具图示、文化图示、分层图示三个角度优化设计,从中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价目标。
关键词:图示作业;新课标;第三学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二、第三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间,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评价结果的运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在第三学段中,笔者尝试图示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将思维过程图示化,既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回归快乐的学习本源,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和自我个性的实现。
一、工具图示作业,让知识从表象走向深入
工具图示作业指的是教师根据考查知识特点,充分挖掘数学工具图(点子图、方格图等)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设计的一种具有延展性的作业。数学学科的发展过程表明,从抽象的数学结论中往往能找到相对直观的表征和解释。很多数学内容和数学概念都既有“数的特征”,又有“形的特征”,为此,教师要明晰一些重要图形工具的用途,如可以用方格图、点子图、笛卡尔坐标图等图形工具,寻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断运用工具图解读问题,探究知识,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由表象走向深入。
例如,在教学“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有这样的经验:学生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完成作业的正确率较低。在通过割补法和添补法,利用转化的思想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几个基本图形,然后根据面积和及面积差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学生对分割成哪几个已学过的基本图形感到困惑。为此,笔者尝试设计工具图示作业。
第1题,图1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请你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第2题,图2中相邻格点围成的最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3题,思考:经过图1和图2的面积计算,你能否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利用第2题得到的规律再去解决第1题,感受一下数学抽象的魅力。此处用“割补法”就有一定的困难,图1中因为在割补出基本图形的底长时出现不满一个的边长,部分学生就用添补法,用正方形的面积分别减去4个三角形的面积和2个梯形的面积:4×4-1×3÷2-1×2÷2-1×2÷2-1×2÷2-(3+1)×1÷2-(1+2)×2÷2=6.5(平方分米)。为了继续挖掘图与数的联系,教师可让学生在图2中继续探究其蕴含的数的规律。学生用 “割补法” 很快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后,教师追问:根据你用割补法求出的面积,观察这幅点子图,你能否发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跟正方形点阵图中格点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积极思考,得出:4+9÷2-1=7.5(平方厘米),与刚才的割补法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进而归纳推理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区域内部的格点数+区域边界上的格点数的一半-1。第3题让学生利用规律去解决图1的问题,学生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4+7÷2-1=6.5(平方分米)。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轉化成数格点数。
这样的探究式图示作业设计,需要教师熟悉各种工具图之间的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使知识的学习更加全面而富有探究性。
二、文字化图示作业,让知识从空洞走向生动
文字化图示作业,指的是以数学文化名题为载体,让学生展开想象,找到与其匹配的最佳图形来解决问题的趣味性作业。著名数学家柯郎在其论著的《数学是什么》中指出:“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为了让数学走出孤立主义的阴影,教师在设计 数学作业时可以挖掘数学文化名题,结合图示进行设计。这样设计,会让数学作业妙不可言,学生会用图示表征数学文化,通过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互换,培养严谨的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如下的图示作业:《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张丘建所著,它丰富了我国古典数学理论体系。书中有一道题:“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意思是:第1日织布5尺,以后每日依次减少, 最后1日织布1尺,一共织了30天,一共织了多少平方尺布?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内容,通过画一画,把这道古代数学趣题转化成图形来解答吗?
教师引导学生把纯文字的数学名题转译成几何图形的图示作业,给学生指引思考的方向:画什么图形,怎么画才既能与这道名题的意思相吻合,又能直观解决问题?因为学生刚学完梯形的面积,其思维马上会迁移到梯形上来,他们会尽力想办法把文字名题转译成一个图形题(见图3)。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学生很快就能算出: (5+1)×30÷2=90(平方尺)。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如何用其他几何图形来解答此题(见图4)?学生先画第一天的一段表示5尺,接着,在后面画第30天一小段表示1尺;如此循环画第二天的4尺和第29天的2尺,就会画出一个长(5+1=6)尺,宽是(30÷2=15)的长方形。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算出结果也是90平方尺,这也可以为初中等差数列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把图示作业与数学史相结合,展现知识的和谐、方法的巧妙、探究的乐趣、文化的魅力、能力的提升,彰显以德育人的功效。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梯形的面积应用能力,又能加强数学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走进经典数学名题,体验古今数学的对话,感悟丰厚的数学文化内涵。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有血有肉。
这样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数学史作出宏观的历史考查,还要在微观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文化底蕴,把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融入作业。这样,数学作业就会更加“平易近人”,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从而喜欢上数学作业,进而热爱数学。
三、分层图示作业,让作业从共性走向个性
经验图示作业要以生活为原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灵感启迪来构造数学对象,发现构筑数学作品,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思考图示作业所蕴含的数学意义和学习价值,贴切地、精准地指向概念本质,揭示概念的内涵,促进每个学生的数学理解。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其背后的价值。为此,教师要思考如何设计分层图示作业,可以结合考查的知识,以多种图示如实物、情境模型、图形等逐级呈现,实施弹性作业设计。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之后,为建构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认识的知识脉络,教师可这样设计分层图示作业。
(一)手切实物,提高兴趣
教师可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拿一根圆柱体的白萝卜切一切,同时将截面涂上颜色,彩印在纸上或将截面覆盖在纸上,描画出截面的平面图形,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学生在切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截面的形状,同时也可以直观地发现“切一刀增加两个完全一样的截面”。学生在彩印或描画截面时能清楚地知道“不同的切法,产生的截面不同”,如沿着平行底面切,截面是圆形的;沿着底面直径切,增加的截面是长方形的;不平行于底面而是斜着切,截面是椭圆形的;随意切截面是弓形的……这样的实物操作的图示作业,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做作业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愉快地学习。
(二)手连图形,直观感知
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如下页图5,将不同的圆柱切成两部分,切开后的截面各是什么形状?请连一连。
学生从上一题的实物图,抽象到本题的几何图形,通过想象,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圆柱体是通过切割产生图形的,感受到“圆柱体中实物和图形相联系”的道理。同时,通过连线,学生明白了:同一个圆柱被截后的截面形状与所截角度有关,角度不同,截面形状也会随之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图形的表象积累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三)实际运用,灵活解题
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一根圆柱体木料的底面半径是0.3米,长是2米。如图6所示,将它截成4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来木料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此题的设计目的是利用直观图让学生观察,学生能直接看到多出6个底面。同时,学生根据此图,联想到五年级时所学的“植树问题”的模型,发现截成4段需要截3次,每次多2个底面。根据植树问题模型,学生可以顺势延伸总结规律:如果截成n段,多的截面個数是2(n-1)个。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兼顾了与其他知识的整合,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模型思想。
(四)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明明过生日,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圆柱形蛋糕,蛋糕直径是40厘米,他沿蛋糕直径按十字形纵切(见图7),表面积增加了2400平方厘米 ,爱思考的你能帮明明算出这个蛋糕的高度是多少吗?(请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两种方法解答)这样的解题要求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学生通过想象得出,第一种解法沿蛋糕直径按十字形纵切,切两刀增加4个面,这4个面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底面直径40厘米,宽是圆柱的高,就能轻松得出高是2400÷4÷40=15厘米;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观察图形,发现增加8个面,这8个面也是长方形,只不过它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半径,宽还是相当于圆柱的高。第二种解法应运而生:2400÷8÷(40÷2)=15厘米。教师渗透这样多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再次感受:不同的思考角度,就有不同的解法。这样,培养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经过手切、彩印、描画、连线、想象、运用等这一系列层层递进图示作业的训练,多重体验,逐步感悟,建立面与体的联系,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寻找关系,深化了对圆柱表面积的理解,发展了空间观念。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图示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宗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生活资源、数学文化、图表资源等的潜在功能,设计有探究性、层次性、思考性、创新性的习题。这样既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技能,又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存丽,让数学思维过程“看得见”[J].人民教育,2014(15).
[2]刘焱南,于鹤丹,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实施数学专题讲座的实践思考[J].教书育人,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