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农业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3-10-28田崇峰梁凯李国晓杨俊孙健

职业时空 2023年3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高职院校

田崇峰 梁凯 李国晓 杨俊 孙健

摘要:智慧农业已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撑,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非常迫切。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与现实的差距,探析了适配智慧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力求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智慧农业;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发展智慧农业是我国科技强农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对智慧农业进行了明确部署。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出,智慧农业是“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攻方向。智慧农业的发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民从整体上来说,文化素质、知识水平都相对不高,即便是在发达的江苏、浙江等地,职业农民也只占到了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5% 左右,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业生产者在农业劳动力中的比例也仅为3.1% 左右。[1]从业者普遍技术素养不高,难以适应智慧农业的发展要求,这已成为阻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在智慧农业背景下,培育符合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涉农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新型农民培育的路径,构建适用于智慧农业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平台,探索有效的培育方式,构建有效的培育体系,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

(一)智慧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现状

结合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国内的专家学者将智慧农业定义为:将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农业融合,建立一套先进的智能农业操作系统,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上进行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从而实现农业智能化,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2]

我国智慧农业起步稍晚,但及时地启动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启动面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行普惠性的云服务支持,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从能力扶持、金融普惠、搭建生态等多方面帮助、鼓励农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3]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2013 年《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新型职业农民定义为“长期居住在农村,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业从业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两会期间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因此,新型职业农民要有文化、有素质、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不仅要具有先进的现代思维,而且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对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的责任。[4]

(三)智慧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

智慧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两个方面。在农业生产方面,要求农民具有传统农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操作各种现代化生产机械,会使用各种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运维能力和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农产品经营方面,要求农民能够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农产品的经营,能够适应基地生产、网站推广、物流配送等一体化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能够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宣传和营销,服务于农业产业链。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现代农业装备的使用、信息化管理、网络销售都逐渐成为常态。

二、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重要地位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要瞄准数字乡村发展需求,引导高校合理设置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业等相关专业,积极开展农村创业、电商服务等领域的人才培训活动;鼓励涉农高校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动各地依托区域内高校、农业龙头企业等资源,培养实用型农村信息技术人才;积极开展农村创业、科技服务、生产经营、电商服务等领域的人才培训活动。高职院校培养的智慧农业人才将有力地充实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体,以促进就業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重要职责的教育类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5]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所有社会力量中,高职院校具备全面、充足的育训资源,可以通过对多个专业进行跨界整合,对师资进行合理配置,对资源进行有效调度,打造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因此,农业类高职院校是重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好其人才培养主体的功能,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现状调研

(一)现状调研设计与结果

笔者面向多所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的高校及培训机构的学员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面向镇江、扬州、徐州等地发放调查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96.97%。

1.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特征信息。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82.5%,女性占比17.5%,可见新型职业农民中男性占主体,这与男性能够干苦力活儿有很大关系。36~55岁的新型职业农民占比超过60%,可见青壮年占大部分。从学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超过70%。从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的职业情况来看,生产经营和专业技能型占主要部分。新型职业农民从业年限在5年以内的超过80%,说明新型职业农民迫切需要参与培训、培育等工作(详见表1)。

2.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培训现状。对是否愿意参加培训,选择“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的超过了95%。参加的培训以免费培训为主,参加付费培训的仅占到3.44%。在培训满意度方面,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超过了80%,但仍有15.63%的被调查者表示培训没有达到期望值。认为培训时间不适合的占到10%,认为培训内容不适合的占到12.5%。有20%的被调查者觉得不适应现有的培训方法。(详见表2)

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期望的培训场所,选择培训学校或机构的占46.88%,期望到农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的占27.19%,期望到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的占25.94%。在教学方式上,希望采用课堂集中讲解、互相讨论、到生产经营场所现场观摩等三种方式的分别占52.5%、16.25%、20%,希望进行网络教学的占比仅为11.25%(详见表3)。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民受教育层次偏低、年龄偏大,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程序软件等应用还不熟练,比如还不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或智能手机进行客户端或者“农技耘”等APP的操作。

从对培训知识的需求来看,需求最多的是葡萄、草莓、茶叶、水产等种植养殖技术,占比为57.19%,对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市场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知识、农业扶持政策与法规、网络销售知识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也颇为急切。从培训时间需求来看,希望在2~3天以内的占57.5%,希望在4~7天以内的占42.5%(详见表3)。

(二)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以来,专家学者、涉农院校、培训单位等相继开展了大量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制与机制、模式与路径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从文献梳理、新闻报道和调研结果等方面综合来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原有的培训模式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供给能力不强,政策落实力度不够。虽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但是在政策保障方面仍缺乏实效性和操作性,更不必谈创新性和前瞻性了。同时对国家政策内涵的理解不到位,政府部门没有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放在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缺少和乡村振兴工作对接的有效措施。目前,市、区、乡镇、村级部门只有意识,没有政策和方案,甚至有的地区只是单纯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拼凑农民组成培训团队,并未对培训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視,工作流于形式。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上,存在政府与农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民对职业教育培训的信息了解不多,对培训认知不到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获取。

目前,江苏省内以农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有3所,分别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涉农的高职院校有3所,分别是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总体而言,区域内的农业类高职院校缺乏、涉农中高职院校数量不多、相关培育机构数量也相对不足。同时,国家对涉农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也不能满足现有的培训、实训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间课堂等资源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培训内容单一,课程安排针对性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是“一人多角”“一专多能”的职业农民,不仅要“懂技术”,更要“爱农业”和“会经营”。

教育培训精准度不够。各级政府在农民培育培训过程中,分类、分层培训还不够精细化,对地区、类别、产业领域、培训需求及培训意愿等进行的梳理不够,导致农民想学却学不到,迫切需要提升教育培训的精准度。

课程设置有效性不高。以往培训的课程设置主要由供给侧提供,没有基于农民自身需求进行量身定制,课程与区域职业岗位融合度不高,教学内容有效性不高。

调研发现,目前镇江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侧重于草莓和葡萄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指导,偏向于传统农业,并未在设施园艺、水产物联网、农业电气自动化、物流管理、项目管理等具有天然劣势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严重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长期发展。

3.培训方式单一,满足农事的创新性低。以往的培训主要是安排农民到邻近地区参加集中培训,培训周期一般为5~7天,由农业院校、农广校、农场主、农技人员等进行培训。

在集中培训之后,培训机构未对培训效果进行实时调查,也未对农民提出的培训问题进行整理收集,培训有始无终,未形成闭环,流于形式。同时,对线上培训的方式没有足够的重视,未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网络的便捷性未得到有效发挥。

师资队伍结构不佳,“农民语言”用得不够好。现有的涉农高职院校中水平高、层次高的师资严重不足,特别是懂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装备技术、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的高质量师资更为欠缺。长期扎根农村基层或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接地气的“土专家”“田秀才”更是严重匮乏,部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甚至断层。虽然培训机构都邀请了领域内专业强、层次高的专家学者、农技人员来授课,但是在培训方法上,缺乏优秀的课程设计,理论实践比例、重点难点、导入总结、互动环节等的设计十分粗疏,导致课堂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将课堂内容转换成农民在农业实际生产经营方面的指导。

4.培训保障欠缺,体系建设及时性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征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有全局性的认识和缜密的顶层设计,这不是一个单位、部门能完成的,需要有健康的、完善的、可持续的培育制度。

目前,只有政府在摇旗呐喊,培育体系以政府出台的政策、制度等为主,缺乏农业职业院校、农广校、农科所、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有因地制宜的、有针对性的、合适的人力、财力和政策保障。

四、智慧农业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校地协同工作机制

政府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从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现实要求出发,提高对持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坚持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相统一,总体把握与动态调整相统一。[6]针对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建立地方政府、涉农中高职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做好市级或地区统筹,在中高职院校与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的帮扶对接政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制定更加有效、更易执行的制度,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产业面向,在深挖校内实训基地潜能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省内外优质现场教学资源,以点串线,形成了“东、西、北”三线的校外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可提供涵盖现代设施园艺、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校内外共享性实训基地79个。

(二)优化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农学交替教学内容

充分做好每期培训学员的学情分析工作,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和内容,因地制宜地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前,由学校联合地方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共同确定培训方案,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类型分项建班,构建培训模块、设置课程、选定培训内容、确定与之相匹配的专家教授进行备课与教学,做到“培育对象精准、培训内容精准、授课教师精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合理安排学员的培训时间。农忙时,学员回到农村进行农忙劳作、春耕夏种;农闲时,学员到校开展学习。依托学校在“草坪草、彩叶苗木、果蔬、茶叶、种业”等五大特色产业中的优势,通过科技服务、产业示范、项目推介、跟踪指导等方式,把产业送进村里,把科技送到农户,把良种送给农民,激励帮扶学员开展创业实践。针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等三类型高素质农民,根据区域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分别制订教育培训方案,做到分类施策,因材施教,促进参训学员的执行力、协作力、创新力、发展力四大能力提升。

(三)完善培训课程资源,建立虚实结合教学资源

为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下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案例分享研讨等教学内容,给予学员理论的引领、经验做法的分享;线上主要通过“云上智农”“农技耘”等平台,针对有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员定制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平台对学员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家远程问诊把脉,答疑解惑。依托设立在本校的国家级现代农林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服务基地等,开发草莓、葡萄等虚拟农场,结合VR、AR、AI等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沙盘推演、实践教学,建立丰富的虚实结合、数字孿生的教学资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田间课堂与室内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将培训课堂移到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走进农田、走上田埂,到果林茶场、农业企业等综合性强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让学员身临其境,动手操作实践,加深对农业政策、制度以及操作要求等理论的理解,提升技能。

此外,本校还紧贴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需求导向,形成培训项目的区域集群(培训项目包)。目前共推出青年农场主、动物疫病防治员等近30个培训项目包,每个项目包涵盖可自选组合的政策法规模块、基础知识应用模块、能力发展素质模块等模块化培训课程资源包。

(四)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立结构化师资团队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紧扣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要,动态充实完善培训师资库。联合高校院所、行业企业,将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有一定专长,致力于农民培育事业的“土专家”“田秀才”、企业精英等纳入师资库,形成了“名师名匠+乡土专家+技术骨干”的50余人组成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在培训过程中,实施“双班主任”管理制度,由学校、项目县分别遴选责任心强、业务能力扎实的人员担任班主任,全程负责参培学员在训期间的日程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集中培训结束后,校地双方组建跟踪服务团队,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与参训学员的职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给予学员发展的个性化指导,持续关注学员的个人成长。这样全流程的校地协同工作机制,提升了培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形成了培训合力。

(五)加强校培多方联动,建立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学校建有学校、地方、学员三方参与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按照部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绩效考评办法,从组织管理、任务完成、社会关注、培训效果等方面,对标对表,逐一自评赋分,并接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小组的现场考评。近几年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考核分数均在93分以上(满分100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也对我院农民培训的组织、后勤保障、学员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考评,年均好评率达95%以上。班级学员通过云上智慧农业系统对培训项目的后勤保障、授课内容精准性、授课教师教法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网评,近几年来,班级综合评价平均4.93分以上(满分5分)。这种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高效、精准实施。

结 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在智慧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应加速智慧农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支持。对认定为职业农民的群体要加大科创项目支持、税收减免、贷款利息减免、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保障力度。在加强普惠式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应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解决农业转型升级缺乏创业精英引领带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小建,齐芳.高职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优势、问题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5):108-113.

[2] 林少芸.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 2021(04):19-20.

[3] 贺婷.服务智慧农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0):57-60.

[4] 杨梅,孟凡江.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关于培育新型青年职业农民优化路径的研究[J]. 山西农经, 2020(22):22-23.

[5] 张韵轩.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化路径与发展策略——以广东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2,6(06):5-9.

[6] 周桂瑾,吴兆明.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实基础、瓶颈问题与优化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33):15-21.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金华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