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师资建设入手改革职业教育

2023-10-28黄心愉李家祥

职业时空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资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

黄心愉 李家祥

摘要: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职业教育在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我国近三年专题政策文件和相关政策文件,本文明确了职业教育要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主线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云南省师资建设政策以我国政策文件和本省职教发展境况为依据,体现出适切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特点。云南师资建设未来发展路径应注重四项内容:针对性培养理实兼具的职教师范生,构建各地特色专任教师发展方案,建设多元主体的师资队伍,提高经费投入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师资建设;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发展;“双师型”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類型教育,它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由职教大国迈向了职教强国。我国职业教育也进入提质培优、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近些年来,我国陆续发布多项职业教育“组合拳”政策,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说明职业教育迎来了政策红利期。云南省要抓住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为云南建设产业强省增值赋能。但目前云南省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需要职教界仁人志士们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笔者试图从师资建设入手,探讨云南省职教改革的发展路径,为云南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一、国家政策梳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职业教育1.0时代(1949—1991年)——奠基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2.0时代(1992—2013年)——规模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3.0时代(2014年至今)——内涵式发展阶段。“内涵”是指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从职业教育角度看,“内涵式发展”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形成“优品质、有特色、高效益”结构模式的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师资力量是真正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汇集一批优质师资,创新办学理念,完善学科建设,进而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笔者梳理近三年来有关职教师资的一系列政策,从中归纳出我国师资建设的路径。以下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职教师资专题政策文件,笔者选择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文件,即《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师资12条”);二是从其他职教政策文件中总结师资建设的相关内容,共涉及五个政策文件。

(一)专题政策文件

2019年10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职教师资12条”。从师资培训对象和保障措施角度,可以将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培养职教师范生。师范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后备军”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目前我国每年培养约2.4万名本科层次师范生,该数目还需进一步扩大。文件提出要构建多元培养培训格局,不仅加强职业技术师范(专业)院校建设,还应拓展培养途径,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和企业技术人员转化为职教师资,保证人数逐年递增。多元主体培训机构,亟须统一专业标准,文件首条提出要“建设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给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实践、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指明了方向。除了在校生专业化发展,还要推进“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聚焦职前“双师”素质提高,严格把关师资准入流程。第二部分,优化教师队伍。教育部统计我国“双师型”教师构成,其中中职占31.5%,高职占39.7%,这与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要超专任教师总数一半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文件从六个切入点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推动“双师”建设,包括“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双师型’导向的教师考评、国家工匠之师、‘1+X证书制度’全员培训、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企人员双向协作”,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突破难点,完善教师个体成长路径,提高教师从业获得感和满足感,提升职教吸引力,盘活职教生态圈。第三部分,保障措施。文件提出“落实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提升社会地位”,一方面要保障教师的应有权益,实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改变社会风气,在评职晋级、绩效工资标准核定等方面,实现职教教师与其他类别的教师享有同等待遇。第四部分,为激励教师引领技术创新,文件提出“校企合作、技术服务、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这就极大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彰显技术技能人才社会价值,进一步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二)相关政策文件

自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出台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形势。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提出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的重要指示。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相继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五项“组合拳”政策。笔者对上述五项政策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提炼(见表1)。

我国以培育“双师型”教师为主线,五项政策内容之间存在逻辑性、连续性、互补性。一是逻辑性,“职教20条”属于规范类文件,提出多举措打造“双师”队伍,勾勒出建设“双师”队伍科学、高效的蓝图,为另四份文件奠定基础。二是连续性,五份文件均强调“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 “创新教师业绩评价机制”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内容,这是打造“双师”队伍的具体化措施,表明我国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建设发展路径。三是渐进性,培育“双师”队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探明现实情况,不断发现问题,做出相应调整。例如,我国职教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各项标准升级,“双高计划”提出“培育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是在“职教20条”“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

二、云南省师资建设现状

师资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云南省各地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师资规模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笔者收集了2019—2020年云南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状况(中职见表2,高职见表3)以及有关州县具体数据,总体上分析云南省师资建设境况。

云南省师资发展既有优点又有不足。根据表2可知,云南省中职教师队伍在“专任教师数” “本科及以上学历” “高级职称” “‘双师’型教师”指标上均有提升,这表明队伍质量不断优化。根据统计,云南省师资也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专任教师数不达标问题突出,约有三成左右学校专任教师总数未达到“专任教师不少于60人”的标准要求,或生师比严重超过20∶1,近四成学校达不到“‘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的标准要求。例如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昆明冶专”)、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云交院”)等,这些名校都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昆明冶专有“双师型”教师608名、“云岭学者”1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云交院有“双师型”教师208名、“云岭名师”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根据红河州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全州28所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仅有641人,而昆明冶专一校就高达608名,这表明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云南省师资校际差异明显,优质教师资源都集中在省会城市,而偏远州县由于交通不便、条件简陋,难以留住教师。

根据表3可知,云南省高职队伍保持稳定发展,“专任教师” “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数量均有提升,这表明师资队伍规模提升。但由于目前高职实行“百万擴招”,高职院校在校生数增长了25.29%,尽管全省专任教师总数增长了11.01%,但还是无法匹配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随着未来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规模化、制度化地建设师资队伍将成为云南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此外,2020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55%,比例仍稍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上述内容,可对云南省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现状做以下总结。

(1)优势方面,云南省中职在“专任教师” “教职工数” “学校数量”上均在全国排名较前,分别排在第13位、第14位、第7位(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20》)。可以说云南省中职教育发展势头超过了高职,年培育技术技能人才达15万人次,专业涉及资源环境类、加工制造类、旅游服务类、石油化工类等,储备了大批后备人才,有力推动了云南省打造万亿级制造业。

(2)劣势方面,云南省中高职的“生师比” “双师比”在全国排名均靠后,相较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这表明云南省在人才引进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投入经费方面还需加强。此外云南省职教队伍各州县差异较大,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方案,支持各州县实施优秀教师流动轮岗制,帮扶基础薄弱地区改善教学条件,同时也可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教师选聘制度,从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选聘专任教师,共同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云南省政策梳理

云南省师资建设文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大政方针的指引下,立足于本土现状制定的。在分析了我国相关师资建设文件和云南省师资建设现状后,云南省教育厅出台了《云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见表4),根据现状进行以下梳理。

(一)适应性

《规划》的制定是一次不断研究判断的过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2020年4月28日召开全省编制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云南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组,对“十三五”规划进行了总结,开展了多次实地调研、基层走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先后征求了省发展改革委等18个省级相关部门、83所高等学校、16个州(市)教育体育局意见。经研判,予以采纳123条,未采纳35条,在充分吸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完善,于6月初形成《规划》送审稿,此后又经两次审议、两次会议研究。因此《规划》是符合云南省教育实情的政策文件,具有适应性。

(二)时代性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省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发布各地区新一轮五年计划,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云南省教育厅统筹兼顾、整体布局,出台了《规划》,部署云南省推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发展,转向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未来五年,将以“双师”为主线、持续深化内涵式发展新征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永恒的主题,多元化主体的师资培养,离不开各企业的大力支持。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开发了许多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方法和激励机制,例如校企共建“双师”培训和实践基地、企业技术人才兼职教师聘任、调整参加职教企业税收、校企合作创收纳入绩效工资等。云南省将持续完善保障体系,激发各主体动力,扩大覆盖面,营造校企协同育人的社会环境,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

(三)系统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项举措并行,相互配合。《规划》围绕师资建设提出了六大措施,即师资培训、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考核和晋升制度、人才引进、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工资绩效制度。这六大措施有着内在逻辑。要加强对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之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素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则为他们提供了培训场所,帮助其及时掌握现代企业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紧贴社会产业发展。考核和晋升制度有助于规范、激励教师发展,促进教师自身能力优化,提高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研能力。除了巩固现有师资力量,还要引进相关人才,组建教学创新团队,营造知识共享、经验交流的生态环境,提升校内教师整体水平。另外,也应当注重调整教师薪资结构,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生产、教学创新、项目大赛等活动,使教师具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增强主动性,成为以职教为傲的“职教人”。

四、云南省师资建设路径

有关数据显示,云南省高职毕业生当地就业率为60.82%,本地就业成为主流,职教人才促进了本区经济发展,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推动了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原特色农业发挥重要作用。云南省著名学者刘伟教授表示“职业教育是家门口的,是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因此一定要发掘和利用好职教人才资源,完善职教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资源,而今云南省教师数量和质量欠缺与学生人数和培养目标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亟须施行有效方案。

(一)有针对性地培养理实兼具的职教师范生

职业教育既需要一线教师,也需要理论研究者。从实践层面来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应以产业发展为标准。各省因资源环境不同衍生出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云南省聚焦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八大产业,因此师范、工科院校的学科布置、专业结构应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专业师资缺口的程度,培养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师范生。有条件的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还可以增设“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教学点,培养职教学术人才。要推动各院校之间开展研讨会、交流会,加强联系交流,在校生进行学术合作与沟通,前者提供职校教学实践经验,后者分享最新前沿理论。此外,要提高理实职教师范生的学历水平,加大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培养力度,完善职教体系,深入研究和探索云南省职教发展规律和趋势,构建理论框架,促进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学术地位。

(二)构建各地特色专任教师培育方案

专任教师是师資队伍的核心力量,鼓励专任教师形成专业发展意识,完善自身专业道德、知识、能力,有步骤分阶段逐级提升。云南省教育厅应根据各州县的产业布局、经济条件合理划分区域,不同区域形成特色“职教师资培训方案和培养基地”,在原有企业基础上招商引资,支持校企合作制定方案,每年委派专家组进行指导和核查,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师资培训。教育厅应组织专家考察各州县师资情况,专家团在了解各州县实际情况后,编写相应的“师资培训指导意见”。

(三)多元主体丰富师资队伍

著名学者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界的事情,还是企业界、社会界共同的事业,才能“为国家及世界生产力之准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丰富师资队伍的最重要方式。学校主动与企业深度合作,引进一批劳动模范、能工巧匠、企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引进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参与企业研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此外,部分企业优秀的一线技术工人退休后,可以加大返聘力度,即“银龄计划”,老师傅们有着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他们可以分享给年轻人自己的“技术密码”,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师徒传承”将生产工艺教授给新一代,同时,也应当使他们参与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现生产标准与教学标准、产业需求与专业设置相对接,提高人才质量和针对性,践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四)确保经费投入和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政府投入、研发生产、企业培训、校友资助等。要主动采用多种经费筹集方式,确保资金正常供给。政府要不断完善职教制度体系,加大职教投资倾斜力度,构建职教制度“生态圈”,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优势,吸引中高考生报考,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职教声誉。职校校长要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产业性,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研发生产产品,建立校办企业,创造价值,获取收益,可将部分收入用于师资培训,既提高了队伍素质,又可反哺校办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职校校长应当积极联系各个企业,加强校企联系,为企业员工学习进修提供场所和资源,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购买教学服务,学校可获取一定收益,企业也可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共赢局面。在师资力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毕业生质量也会随之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各行业的创业和就业,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部分校友十分愿意为母校未来发展做出贡献,这也表明了他们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愿意为职教发声。

结 语

为了加快推动云南建设成为产业强省,要发挥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特性。优化师资力量是建设职业教育强省的必然要求,云南省应当以提高师资水平为突破口,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主线,以提质培优为目标,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在建设师资队伍时,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培育理实兼具的师范生、构建各地特色专任教师培育方案、多元主体丰富师资队伍、确保经费投入和制度保障,带动建立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出数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云南建立产业强省增值赋能。

参考文献

[1] 肖称萍,郑会衡,卢建平.扩容提质背景下职教师资培训的现实审视与变革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12):104-109.

[2] 张世荣.试析高校职教师资基地培训体系的内涵与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6(12):34-37.

[3] 宋晶,周任重,李立轩.能力标准导向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开发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6):110-111.

[4] 陈晶晶.跨界协同的职教师资一体化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1):74-78.

[5] 刘武周,黄余波,朱飞.职教改革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川南J市的调查分析[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4):11-15.

[6] 唐慧,谢莉花.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专业设置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9):49-54.

[7]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评价》推介[J].职教通讯,2020(03):2.

猜你喜欢

师资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
关于强化区县公务员培训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转型时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中孝德文化的渗透与传导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