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惠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探析

2023-10-28沈丹萍

职业时空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沈丹萍

摘要: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仅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针对当前高职校企合作面临的政府介入、合作效率、需求契合、资源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建立宏观化激励补偿机制、常态化对话协作机制、全方位利益平衡机制、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基于互惠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以期为高职校企合作的持续推进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高职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与产业升级速度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以服务现代化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1]高职人才培养具有典型的职业导向性,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和促进就业为目标,把握企业发展的新需求、新特点、新方向,联合企业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协同共育,深耕产学研用,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一项集复杂性、长期性与艰巨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高职校企合作要完成从浅入深、从单一到多元的层层递进,关键是要打破制度性瓶颈,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破解企业参与广度、深度及模式上的不足,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与内涵式发展。

一、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价值意蕴

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等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通过决策、利益平衡、法律保障、经费筹措等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各构成要素与要素结构处于优化状态,实现资源流动与深度融合,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2]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要求的必然选择

国家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18年,教育部联合其他五部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为规范、促进和保障校企合作提供了指导;2019年2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 2022年)》,再次强调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和标准。可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而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则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要求、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3]

(二)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

20世纪末,我国正式开始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学习国外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比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开始从规模、层次、类型等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但由于长期合作机制与深度交流沟通平台的缺失,高职教学与企业实践无法精准对接,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推进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已然成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

(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更好地生存、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专业性人才引培与资金支持,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为企业吸纳高素质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仅如此,通过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红利及税收优惠,达到减负发展的目的。人才与资金的双重支持有助于企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自身更好地融入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大潮注入无限活力。[4]

二、高职校企合作现状审视

(一)政府介入层面:主导不足,政策零散

从博弈论视角来看,高职校企合作实质上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政府作为其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负责通过政策支持、统筹协调,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政府主导职能不强、统筹不够,政策制度零散、缺乏系統性与可操作性等问题。一方面,政府对高职教育管理主体的统筹不足,很多时候只是教育部门的单独行动,缺乏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加之缺乏发挥主导作用的章程与经验,导致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难以形成;另一方面,高职校企合作面广量大,现行的地方性、零散性政策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影响了校企的深度合作及其协同育人效能的发挥。[5]

(二)合作效率层面:模式单一,层次粗浅

当前,高职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合作意愿不高、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层次粗浅等问题,反映了高职校企合作效率有待提升。一方面,校企合作过程中实习生因效率低下、技能不熟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大量研发经费均由企业负担,这使得部分短视、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的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功能观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除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与共建基地,企业鲜少参与其他教学活动。这导致合作内容流于表象,合作模式机械单一,加上多数专业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也多由学院主导,企业未能享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去制订其所认同的教育规范和培养标准,以致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偏见,不利于校企合作实现从浅到深、由低层级向高层级的发展。[6]

(三)需求契合层面:权责不清,利益失衡

利益是校企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源泉。通过理性审视当前高职校企合作现状不难发现,各利益方的责、权、利模糊,缺乏利益诉求的契合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借助外部资源服务各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因而更多地强调政府、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却鲜少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服务;而对于企业来说,其一切出发点都集中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方面,一旦合作培养人才的成本超出其能够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将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可见,校企双方在利益需求方面不甚契合,加上政策制度方面并未界定校企双方所需履行的义务及承担的责任,这势必导致校企合作秩序混乱。[7]

(四)资源保障层面:“双师”匮乏,资金紧缺

从资源保障层面来看,当前高职校企合作普遍面临着“双师型”师资人才匮乏、合作资金紧缺等问题。一方面,高职教师很多并未在企业工作过,即使部分教师有与所教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入职后缺乏与企业的定期沟通与亲身实践,因此无法紧跟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也难以精准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双师型”教学师资的缺乏不仅影响了校企合作工作的细化与落实,也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高职校企合作面广体量大,涉及招生、教学、就业等全过程,除了基础建设与师资建设以外,还包括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内容,因而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当前高职校企合作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企业投入为辅,虽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相对于职业教育的规模增长仍远远不够。[8]

三、基于互惠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完善政策载体,建立宏观化激励补偿机制

构建基于互惠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首先需要破解政府介入不足、主导作用发挥不力及政策零散的问题,通过法规建设与资源配置的介入形成宏观化的激励补偿机制,结合市场自行调节的治理机制,促使校企双方共享资源,充分发挥供求关系与竞争机制的作用,并以合作契约的方式形成互惠共赢的长效合作关系。一方面,政府需要立足高职校企合作中的关键性、全局性问题进行顶层规划,遵循“法规先行,服务跟进”的基本原则,既要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中的法律主体地位,并确定政府的责任,又要尽快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针对协同育人需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还要加快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等,将实习生纳入保险范围,利用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政府需要确定高职校企合作育人的任务清单,结合清单要求分别制订对应的激励补偿机制,包括鼓励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针对参与合作育人的行业、企业所设立的校企合作基金及经济补偿机制,以及针对校企合作的跟踪评价与监督问责机制等。[9]

(二)打造命运共同体,建立常态化对话协作机制

要解决校企合作意愿不高、合作层次粗浅、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关键是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校企合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建立常态化对话协作机制,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探索校企合作向更高层面、更深层次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目标共性导向,通过搭建校企合作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共享行业最新技术进展、行业技能人才供需变化,同时要推进定期例会制度、常态化对话协作机制的建设,使校企双方全面了解和把握各自的利益诉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要求、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高职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对接,促进校企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基础,以校企互惠共赢、融合共生为纽带,要求校企双方共同肩负起人才培养的责任,探索产业学院、企业学院、职教联盟等多元化合作模式,通过共同招工招生、组织教育教学、共建师资队伍等,使校企双方嵌入利益又超越利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识、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命运共同体。[10]

(三)明晰各方权责,建立全方位利益平衡机制

要破解校企合作中责、权、利不明及利益失衡所导致的需求不契合、合作秩序混乱等问题,关键是要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本质出发,把握校企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明晰二者责、权、利的根本,建立全方位的利益平衡机制,保障各利益方的协同合作。一方面,要加快创建校企合作产权制度,既要确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招收、培养和管理学徒的“培养产权”,提高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又要确立行业协会协调、指导校企合作,提供人才供求信息及质量培养标准信息反馈的“指导产权”,引导和约束校企双方行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校企合作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高职校企合作涉及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与合作发展四个方面,其中,合作育人属于准公共产品,这种“双异质性”决定了校企合作育人无法完全依赖市场调节,为了避免企业培养实习生所投入产出的收益外溢到别的企业,政府要列出购买清单、议定价格、纳入年度预算并确定支付流程,通过购买企业育人服务,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提高校企双方需求的契合性及合作的稳定性。[11]

(四)共建“双师”队伍,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针对“双师型”师资匮乏、资金紧缺等问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通过双方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协同共建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配合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的建设,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与稳步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要以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聘任企业精英作为兼职导师为辅,既要在招聘过程中考查应聘者是否满足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了解其在企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经历与专业技能水平,确保引进师资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对人才培养与就业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又要建立完善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标准,通过成立“双师型”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既有师资队伍深入企业实践或参加商战培训等,为教师转型提供平台,促进其专业成长。另一方面,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同时通过完善鼓励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投资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还要建设校企合作专项基金,以社会捐助、地方教育附加等多元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12]

结 语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精准衔接,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与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在政府的介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提升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总体而言,高职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深度有待拓展与提升,具体体现在理论探究、政策制定、实践探索、舆论导向、建设环境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阻梗。总结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及经验不难发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要完成层层推进与内涵跃迁,关键是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疏通校企合作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凝聚政、校、企等多方力量,以互惠共赢为共同目标,利用协同创新带来的政策、战略、资源及平台优势,持续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确保各方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双元制育人长效机制的研究——以庐江县人民医院实训基地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23):17-19.

[2] 张雪珂. Z技师学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

[3] 韩洁,胡晓素.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23):58-60.

[4] 赵晏鹤.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08):21-25.

[5] 冷令.新時代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20,19(02):47-50.

[6] 王迎春.如何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2):126-129.

[7] 吴建新,欧阳河.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7(10):18-28.

[8] 卢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究——基于协同创新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6(02):106-110.

[9] 陈海山.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析——以广东轻院合作企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4):236.

[10] 王刚,容州.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证研究——以陶瓷与设计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220-221.

[11] 吴建新,欧阳河,黄韬,陈凯.专家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的调查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05):74-84.

[12] 欧阳媛,张永敬.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30-32.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新视角下的高职酒店职业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