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优化进路
2023-10-26贾巍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3.14.065
摘 要 混合式教学和线上学习已成为当前外语学习的重要形式,剖析外语数字化资源建设困境,基于智能化学习环境构建仿真语言情境,提高资源的交互性、有效性和生成性是外语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新诉求。优化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需要建立有效机制,众创资源内容、做好评估和精准推送,构建资源中台,强化师生提升信息素养的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外语教学;智慧学习环境;在线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14-0065-04
Optimiz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Digital Lear-
ning Resources in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
ment//JIA Wei
0 引言
隨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演变,信息技术已融入教育的诸多场景,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其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关注。
以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课程)为代表的在线学习为外语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多元化的外语教学空间构建到虚实结合的外语交际情境创设,从新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互到外语数字化学习的动态评估,数字化学习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外语学习的重要依托。
然而,现阶段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效果却参差不齐。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智慧学习环境下外语学习的新特征,对外语语言知识表征和外语数字资源视觉呈现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充分发展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往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1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外语学习资源
1.1 智慧学习环境概述
学习环境是学习发生的场所,为学习者建构知识和能力生成提供外部条件,学习者利用其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目前学界对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较多,研究方向和内容较为分散,如Chin[2]认为智慧学习环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围绕学习者适应其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可以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支持;李军等[3]从人类科技发展的角度对学习环境的变迁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提出了5G赋能AI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策略;黄荣怀等[4]对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的变革和趋势进行了探讨,强调了线上与线下融合和促进有效学习是智慧学习环境的显著特征;祝智庭等[5]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了智慧学习环境在空间联通、情境感知、交互体验、精准适配、过程记录、整合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指出其最终目的是学习者智慧能力的发展和智慧行为的产生。
在全面认识智慧学习环境时,一方面要着重认识智慧学习环境技术的智能性,没有技术的智能性就没有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通过技术和工具感知学习情境,适应学习者特征,自动适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全面记录学习行为并评测学习成果;另一方面要着重认识智慧学习环境的教育性,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智慧学习环境构建,强调数据支撑作用下的教学系统设计,将多元评价理念和精准教学相结合,服务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和智慧成长。
1.2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外语学习资源建设诉求
信息技术在引发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在重构外语教学范式,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为构建与学习者需求和多元发展相适应的外语数字化资源和虚拟仿真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构建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语言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开发符合外语学习者认知负荷和专业基础的,能供给和促进学习者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语言习得环境和学习资源,服务外语学习者自主化和差异化学习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外语数字化资源仍以在线网络课程为主,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展示,缺乏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在线学习评估指导[6]。外语数字化资源在内容建设方面存在更新不及时,语境不鲜活,语用资料不实用,以视频讲授为主的资源多,外语学习缺乏活动设计和互动参与,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缺乏有效的跟踪、监测和评估等问题,不利于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达成。由此,基于智慧学习环境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面临新的建设诉求和挑战。
1.2.1 构建真实的外语学习和交际情境
语言学习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学习过程重视元认知,强调人际互动和合作交往,认知过程与具体情境密切关联。外语学习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知,涉及相关语言地区及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这就对学习资源的领域宽度和深度提出了要求,高效便捷智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有利于呈现给学习者更自然、更原生态的语言习得和实践场域。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学习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语言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外语语言实践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支撑不够。近年来,AR/VR技术、全息技术等的发展为构建沉浸式的仿真外语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多可能,结合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多元化知识表征工具,可以构建虚实融合的、真实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让学习者在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学习场景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7]。例如,在外语国家文化或者行业外语的资源设计中,依托仿真实验中心等载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创设仿真的语言交际语境,根据学习者的经验和偏好,模拟真实的文化场景和行业活动,适时调整资源的词汇量、难度等,开展语言应用实践。
1.2.2 考虑外语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自主发展
罗杰斯认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这是与增强自我有关的事务时,他们才会努力地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者的自身经历、需求和兴趣对学习动机的保持、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有意义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步成为主流,学生对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进度等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高。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在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进行探索,外语学习环境建设理应为学生提供自由、便捷、舒适的学习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信任和理解,在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支撑下,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鼓励他们根据自身需求和既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和模式,完成学习效果的自主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助学者”“导学者”“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干预会减少,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责,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发展。
1.2.3 便利和提高资源的交互性
外语学习是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包括学习者与教师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者与资源环境的互动。传统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多以文本、图像及视频为主,注重知识的传递,在进行资源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者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在参与学习,较难真实地融入情境。在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外语在线学习中,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互动较少,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思维互动和交际体验等方面都不甚理想。这不利于学习者生成性知识的获取,也不利于语言技能训练和实践应用,再加上互动的时效性无法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更加困难。外语学习资源的设计既要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学习环境支撑,满足他们自主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又要强化学习的活动设计,为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提供工具。所以,在外语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元素和技术工具,强化学习活动设计,尽力提升资源的交互性和基于“临近发展区”之上的资源,让学习者融入具体的智能化学习情境之中,感受帮助和指导、形成碰撞和交互,从而实现有效协作,提高学习成效。
1.2.4 评估和反馈资源的有效性
外语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有效的语言输入,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外语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进度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匹配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提供足量的、适用的、有趣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完成特定情境下的外语语言知识的建构。目前很多外语数字化资源还停留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复制和补充方面,内容更新和新知识的形成不及时,资源组织和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在激发学习者兴趣和吸引注意力方面表现欠佳,资源的有效性较为欠缺。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外语数字化资源应该基于人类学思想建立知识结构和资源管理,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媒体手段以贴近生活、融于情境、生动互动的方式内化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资源的适切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增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激发和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探究欲望及合作学习能力。在资源的设计中尽可能为师生互动和反馈提供便利,通过跟踪记录学习者使用资源的行为和数据,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督促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又通过学习效果反馈学习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1.2.5 注重资源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外语学习资源需要满足现代学习方式,为自主性、探究性、个性化、碎片化外语学习提供更多可能。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不断演进,语言学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外语数字化资源内容建设需要维护和促进教育的开放性,是一个持续迭代的生成过程。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数字资源的持续更新与优化提供了更多素材、渠道和技术手段,学习者面对数字资源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可以依照自己的认知基础、需求、兴趣制定学习目标与策略,选择学习方式,获取学习资源,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融入学习和探究过程,尽可能地参与互动,在交往中完成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自我发展。
5G+人工智能使得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更加安全、高效、方便,也体现了智能互联网的核心价
值[8],全球化和社群学习加速演变,行业外语不断发展变化,外语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也必须随时跟进和完善,细化资源分类与设计,充分利用智能学习环境,形成多层次、全角度、动态化的资源体系。
2 智慧学习环境下外语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
进路
创新教育服务业态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破解教育信息化孤岛的重要手段。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形式日渐丰富,外语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了解学习者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学习风格的变化和诉求,就需要对学情进行精细分析,这也对数字化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和使用等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优化外语学习资源是当前外语教学改革取得实效的必然选擇,也是促进学生外语学习创新的重要抓手。
2.1 做好多方协同,众创资源内容
数字学习资源的开发是一个跨界协作、多元参与的过程,仅仅依靠个别学校、个别教师,或者个别技术团队比较困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整合政府、市场、学校、师生、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建立有效的机制,明确数字化资源研发的技术路线。
1)政府层面或者教育管理部门要统筹协调,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建立相应的数字学习资源服务体系,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条件环境保障,共同推动外语学习大资源开发共享。
2)推动学校与企业跨界合作,企业是外语数字资源的主要研发力量,市场是外语数字资源的主要集散场所,一方面要避免零起点重复研发;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教育专家与企业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合理权衡各自的关注点和利益,完善购买、外包优质教育资源的形式[9]。
3)引导和鼓励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外语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往的外语优质资源沉淀以学校和教师的贡献居多,但作为数字化“原住民”的学生对新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具有天然的喜好和适应性,他们乐于与技术合作,乐于探索,乐于奉献,在作为资源的消费者的同时可以扮演资源的生
产者。
2.2 服务过程评估,完成智能推送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数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外语教师和学习者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如何评估和选择优质资源的压力,同时资源质量的优劣、资源内容与学习目标的贴合程度、资源使用的便捷性等都影响着资源使用的效率。外语数字化资源除满足国家标准之外,在内容方面更应该按主题活动进行适当分类,呈现具体情境的清晰学习内容。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善于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智能化学习环境,不断创新资源内容和表现形式,促进学习目标达成。
技术的进步为外语数字资源提供了超越传统内容的可能,但更应该凸显个体的针对性,满足当下外语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以可能的定制化推送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目前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大多能提供足够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在服务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的表现一般,无法完全根据学习者的风格进行定制化服务和精准推送,也容易忽视学习者重体验、好交际、善合作、技术敏感的特征,造成学习资源利用不佳。因此,未来的外语学习资源建设应基于智能环境,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化推送,利用好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探索资源服务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2.3 细化应用场景,构建资源中台
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环境的要素和结构不断更迭,并且在外语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及学习资源加速流动,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探究学习能力、协作意识等被进一步增强。以学校为主要阵地的外语学习环境建设离不开智慧校园的统筹规划,各种教学资源系统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角度构建校级学习资源中台,利用数据中心门户对校内各教学资源系统中的音频、视频、文档、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统一计算、统一发布,为外语学习提供更多条件和流媒体支撑,以实现相关教学和学习数据的有效使用与共享,规范资源采集、资源传输、处理使用、开放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活动。
资源中台在为非结构化数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同时,从资源的产生到精准快速定位,再到最后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外语数字资源“存、找、用”三个核心问题,将资源数据的收集、整合、治理、存储、常态化监控和开放融为一体,给师生提供便捷的按需浏览和检索课程资源通道,给管理者提供多维度的课程资源统计分析通道,建立外语课程资源归集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资源的上传,并最终沉淀为精品资源。通过API(Application Pro-
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智慧校园其他应用系统对接,做好资源的归集、标准化和内容挖掘,为教学过程行为数据挖掘和校本资源池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支撑。
2.4 提升信息素养,促进学习创新
技术服务于数字资源建设不只是为学习者提供便捷有效的资源内容,还应该关注学习者的感受和心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不应因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习而产生持续的技术焦虑和不安情绪。“信息化生产工具”的投入要跟上信息化时代的脚步[10],智慧学习环境下,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师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鼓励师生以主动姿态参与外语数字化资源建设也要依赖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
态度会影响行为的实施,持有主动态度的师生对新技术、新事物更加包容,表现出更积极的接纳态度,更愿意对新技术环境和外语数字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接触;持观望和被动态度的师生心态较为保守,在智慧学习环境和技术的学习与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加大对信息化教育的引导和培训,组织相应的团队对师生的智慧教学进行牵引,提高广大师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将智能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外语学习过程相融合,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和以往经验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模式,转变自身角色定位,最大程度地开发和挖掘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和自主创新意识,也为教师的多元动态监督提供方便,共同促进学习创新。
3 结束语
在线学习是智能时代外语学习的重要形式,外语数字化资源则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外语学习由课堂延伸到网络,围绕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外语在线课程建设,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就成为必然选择。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个性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智能化学习环境,不断推动外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需要持续优化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引导和鼓励师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众创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线上空间开展学习活動,探索个性化外语学习的有效路径。
4 参考文献
[1] 吴砥,邢单霞,蒋龙艳.走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之
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三[J].电化教
育研究,2018,39(6):32-34.
[2] Chin K W.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for
secondary schools in malaysia: an overview[EB/OL].
(2011-10-10)[2011-10-11].http://www.apdip.net./
projects/seminars/itpolicy/cn/resources/kangwaic
hin/smartlearn?ing-mimos.ppt.
[3] 李军,杨滨.指数型(ET)智慧学习环境多模态构建路
向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7):68-74.
[4]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
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
18(1):75-84.
[5] 祝智庭,彭红超.技术赋能智慧教育之实践路径[J].中
国教育学刊,2020(10):1-8.
[6] 刘清堂,朱珂.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4,182.
[7] Yang Xiaozhe, Lin Lin, Cheng PeiYu, et al. Which
EEG feedback works better for creativity perfor-
mance i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The reminder
or encouraging feedback? [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9,99(10):345-351.
[8] 項立刚.5G时代:什么是5G,它将如何改变世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9] 任友群,郑旭东,卢蓓蓉.政府购买教育信息化资源服
务的内涵、方式、案例及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8,39(5):109-125,2.
[10] 尚俊杰,张优良.在线教育与中国教育的未来[J].人
民教育,2020(6):50-52.
项目来源: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项目“智能技术驱动的重庆高校外语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研究”
(基金编号:2021-JZ-001);四川外国语大学2020年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非通用语智慧学习空间研究”(基金编号:sisu202046)。
作者简介:贾巍,高级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