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釉陶俑的分析研究
2023-10-25刘贵斌贾延勤唐慧娟
刘贵斌?贾延勤?唐慧娟
摘要:为探究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釉陶俑的材料特征、制作工艺,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对不同颜色釉陶俑残片的胎体、釉层、胎釉结合层及断面进行微观形貌分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釉陶俑是低温铅釉陶,胎土富含铁,是以北方典型的易熔粘土作胎,胎、釉系一次性入窑在氧化气氛中烧造而成,釉面的颜色有以Fe为着色剂的红褐釉、黄褐釉、浅黄绿釉和以Cu为着色剂的绿釉,浅黄绿釉表面局部绿釉的出现与釉料不纯且含有一定量的Cu有关,在此基础上对北魏平城时期铅釉陶及复色釉陶制作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做了探讨。
关键词:司马金龙墓釉陶俑 铅釉陶 制作工艺 复色釉陶
Abstract: Aiming to explore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s of the glazed pottery figurines unearthed from the Sima Jinlongs tomb of the Northern Wei, the microscopic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body, glaze layer, tire-glaze bonding layer and cross-section of the glazed pottery figurines with different colors were analyzed by three-dimensional microscopic system with super depth of field and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analyzer (SEM-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pottery figures are low-temperature lead-glazed, the clay consists of more iron, and the typical fusible clay in northern China i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of its body. The body and glaze layer were fired one-time in kiln under an oxidizing atmosphere.The glaze colors include red-brown glaze, yellow-brown glaze, light yellow-green glaze with Fe as the colorant and green glaze with Cu as the colorant, the appearance of local green glaze on the surface of light yellow-green glaze is related to the impure material of glaze and containing a certain amount of Cu.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ead glazed pottery and multicolor glazed pottery in Pingcheng period of Northern Wei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
Keywords: Sima Jinlongs Tomb, glazed pottery figurine Lead glazed pott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ulti-color glazed pottery
釉陶在我國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釉陶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北魏建国后,北方的手工业逐渐复苏,陶瓷业包括釉陶开始发展起来。大同在北魏时称平城,公元398年,拓跋鲜卑在此建都,雄踞北方长达一个多世纪。1965年,在大同市石家寨村发现了司马金龙墓,它是有明确纪年的北魏早期墓,司马金龙承袭父爵,官至侍中、镇西大将军、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吏部尚书,死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康王”,其墓葬出土约360余件釉陶俑,包括武士俑、骑马武士俑、甲骑具装俑、风帽仪卫俑、伎乐俑等,釉陶俑阵是国内迄今为止北魏时期阵容最大的俑阵,这些釉陶俑记录着辉煌的平城时代,见证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然而这些器物长期埋藏于地下,出土后又暴露于空气中,受到环境中温湿度变化、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釉面失去光泽、釉面被污染甚至釉层脱落等现象。因此对器物的釉层及胎体进行分析研究,不仅为北魏平城时期釉陶的工艺发展提供依据,而且有利于釉陶的保存与保护。
本工作以司马金龙墓中无法复原的釉陶俑残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等无损及微损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颜色釉陶俑残片的胎体、釉层及截面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 实验样品和方法
(一) 样品的来源及其外观特征
研究所选样品均来自于山西大同地区的北魏司马金龙墓中无法修复或复原的釉陶俑残损的马腿或残片(图一),具体特征如表一所示。按釉色大致分为三类:红褐釉、黄褐釉;绿釉;浅黄绿釉。
(二) 实验方法及测试条件
超景深三维显微分析 采用日本基恩士VHX—5000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釉陶样品的釉层、胎体及断面的表面保存情况及病害种类,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相比,超景深可实现20倍以上的大景深观察,可以聚焦凹凸大的样品表面。样品的制备:用棉签蘸取二次水轻轻擦去釉陶表面的浮土,选取有代表性的釉层截成断面。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采用Tescan vega3扫描电子显微镜和Oxford X-act能谱分析仪(SEM-EDS),对样品进行显微组织形貌观察及微区成分分析,测试条件为:背散射(BSE)探头、高压15kv、低真空环境、束流强度为10、工作距离15mm。把样品用导电胶带固定在样品台上,放进样品仓进行分析,未對样品进行喷金或喷碳处理,利用样品台可旋转的功能,进行断面分析,未对断面样品进行包埋。
二、 结果和讨论
(一) 釉面超景深显微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样品残片可知褐釉残片保存较好,大部分釉色莹润明亮;绿釉保存情况较差,釉面缺乏光泽者居多;浅黄绿釉表面光泽感较弱,釉面可见凹坑。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超景深显微分析:图二,a、b分别是红褐釉、黄褐釉,釉面平整光滑,釉中闪黄,均有贯穿釉面的粗细不等的龟片状开裂裂纹,红褐釉表面局部被半透明物覆盖使其失去光泽,这可能是釉面受到大气的轻微腐蚀,在表面生成一层薄膜所致;黄褐釉釉质清亮,釉层中有亮白色的细小的石英晶体类固体颗粒物质;图二,c、d是绿色釉,釉层表面斑驳且不平整,釉色浓淡不一,图二,c可观察到绿釉表面有土黄色的锈蚀物,图二,d显示绿釉面被一层银白色片状物质所覆盖,这种物质俗称“银釉”,银釉作为一种历史记录一般不祛除,但保存时要注意防潮,防污染,否则病变到一定程度会导致釉层脱落;图二,e、f是浅黄绿釉,图二,e显示釉层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凹坑,较大的凹坑底部露出胎体部分,釉层沿着龟裂纹的方向以及胎釉结合的疏松处脱落,图二,f显示浅黄绿釉釉层表面局部被白色物腐蚀,腐蚀物与釉层结合不紧密,用手术刀可轻轻刮除,刮除后可看到较薄的釉面或胎体。
(二)断面超景深显微分析结果
超景深显微镜下,图三,a、c、d的胎体均为红色,图三,b的胎体为灰黑色,胎体中均有一些未熔的白色颗粒且胎质较粗,胎釉界面明显且结合紧密。图三,a、b黄褐釉釉层中黄色的颗粒,是褐釉闪黄的来源,利用显微系统自带测试软件进行测量可知,釉层厚度在118~136μm之间;图三,c红褐釉釉层玻化程度较高,胎釉结合界面相对清晰平整,釉层厚度在144~166μm之间;图三,d绿色釉釉层粗糙,釉质颜色深浅不一且釉层厚度不均匀;图三,e土黄胎胎体质地较疏松,胎釉界面清晰,浅黄绿釉透明度较高,釉质清亮富有光泽,釉层厚度从下往上逐渐递增,釉中残留很多大小不一的气泡,气泡直径在78~291μm之间,个别气泡破裂后形成的凹坑中被某种白色物质所填,釉泡是釉层在烧制过程中因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不能完全排出而形成的,易受摩擦而破裂,污染后形成疵点。三维景深成像分析浅黄绿釉表面白色腐蚀物厚薄不一,其突破样品表面的最高高度可达292.6μm(图三,f)。观察釉陶样品残片可知,釉层厚的部位容易造成釉片剥落,说明釉层厚度是影响釉陶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三) 釉面、腐蚀物及胎体的SEM-EDS分析结果
由图四和表二釉陶样品表面釉层的显微形貌和成分分析可以看出,红褐釉和黄褐釉(图四,a、b)釉面平整,Pb元素含量在45.2~53.19%之间,说明釉中采用Pb为助熔剂,显色元素均为Fe,其它的微量元素 Al、Ca、Cu、Mg、K、Na可能是由于所用矿石原料不纯引入的。在釉面龟裂纹处的缝隙中有一些颜色发暗的物质,在此处多次打点测试其成分发现,红褐釉裂纹一处Fe、O含量较高,另一处Ca、O、S含量较高,黄褐釉裂纹处Ca、O、S含量明显比釉面高,说明裂纹处有铁的氧化物和钙的硫氧化物。图四,c绿釉表面斑驳,有粗细不等的龟裂纹,较平整的是绿釉本体,覆盖在本体上的较致密的亮白色片状物是绿釉表面的腐蚀物,绿釉釉层Pb含量在40%左右,表明是铅釉,显色元素Cu的平均含量为3.45%,绿釉表面白色腐蚀物的成分分析表明,Pb含量明显比绿色釉层高,并出现了绿釉釉层本体中没有的P、Cl元素,说明腐蚀物中的P、Cl元素来源于出土前的埋藏环境。图四,d浅黄绿釉表面釉层的显微形貌显示,釉层表面分布着粗细不等的龟裂纹,并且有釉泡破裂后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凹坑,由表二知,浅黄绿釉也是铅釉,显色元素主要是Fe,釉中显色元素含量较少,因此外观颜色较浅,部分釉层表面被结构疏松的白色腐蚀物所覆盖,与浅黄绿釉相比,腐蚀物中出现了浅黄绿釉釉层本体中没有的P、Cl元素。浅黄绿釉气泡坑中白色物主要含Ca、C、O元素,推测是CaCO3,可能与墓葬中撒石灰的习俗有关。而浅黄绿釉表面局部出现的绿色釉来源于三件骑马俑的残马腿样品,并且绿色釉呈团状随机分布在浅黄绿釉表面,浅黄绿釉表面局部绿釉的出现与釉料不纯且含有一定量的Cu有关。
铅釉的釉色主要取决于釉中所含着色剂的成分、含量、杂质的存在及烧成气氛,着色元素为Fe时,在氧化气氛中呈现出赤、黄、褐、茶色,在还原气氛中呈青、黑色(含量高时),若着色元素为Cu,则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本次分析的样品中,釉色不外乎是以Fe为呈色元素的红褐、黄褐色、浅黄绿色和以Cu为呈色元素的绿色,说明其釉层都是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
在本次分析的样品中,绝大多数釉陶残片和残马腿的胎体都是砖红色,极个别的胎体是土黄色或者灰黑色,还有个别的胎体颜色不纯,砖红色的胎体中局部出现灰黑色,应是烧制环境不稳定,受热不均匀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浅黄绿釉陶的胎体均为土黄色。图五,a胎体的SEM图显示(不同颜色胎体的显微组织形貌图差别不大,选取有代表性的图像),胎体表面疏松多孔,胎体中有未熔融的大颗粒物,说明胎体的烧结程度较低。从胎体的元素能谱检测数据(表二)可知,区别于釉层均有较高含量的Pb元素,胎体主要以较高含量的Si、O、Fe、Al为主,这是以北方典型的易熔粘土作胎,釉层和胎体的组成成分不同,故胎釉结合界面明显(图五,b)。胎体富含Fe,并且胎色大多是砖红色,说明胎体也是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与釉的烧制环境相同,说明本次分析的样品皆为胎、釉一次性入窑烧造而成。对铅釉陶器的科技分析,可以获得传统考古学中无法定性、定量的资料,尤其是元素含量的差异所反映陶器产地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对传统考古学资料的补充和佐证。
(四) 北魏平城时期铅釉陶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低温釉陶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项重要的成果,铅釉陶是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大约在700℃左右开始熔融,这种含铅的釉料挂在陶坯上以后,在800~900℃的溫度下烧出玻璃质感很强的光泽釉。有一件残马身样品,观察发现其内壁有制作时留下的清晰的指纹,马背正面有一个闭合的对接缝,说明此马身是左右合模制成,然后粘接成型。从残鸡冠帽骑马俑的空心内部可清楚地看到俑头与俑身连接处的尖状榫头,说明俑头与俑身是分别制作,然后粘接成型。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俑在人物面部、服饰及马的铠甲上有红、白、黑色的彩绘。笔者推测其基本制作工序为:素胚成型并晾干—施釉—入窑焙烧成器—涂彩,彩绘的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铅釉陶表面施以彩绘,这在铅釉陶器物中很少见,彩绘与色釉相结合使得釉陶表面有多色装饰,这一技法体现了北魏工匠对美的表达和追求,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梳理资料发现有一匹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马,如图六所示,是深绿色、浅黄色的双色釉陶,且浅黄色釉面高于绿釉面,说明是在绿釉的底釉上施加了一层浅黄釉。复色釉陶是指在一件器物的不同部位分别施两种釉色,或是在单色底釉上施加另外一种或多种色釉后烧制而成的陶器,这种施釉技术与汉代的复色釉陶一脉相承,为后世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于我国铅釉陶的起源,普遍观点认为铅釉陶在我国最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后期,即公元前2世纪左右,且其一出现就呈现出繁荣的情况,而临淄战国齐墓出土的釉陶罍将铅釉陶技术的发明提前了至少200年以上,东汉后铅釉器在墓葬中逐渐消失,到北魏平城时期铅釉器在墓葬中开始大量出现,这是继东汉后铅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北魏平城时期的铅釉陶,其渊源可追溯到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出土的铅釉陶俑,北魏统一十六国后,沿用了关中地区铅釉产品明器的生产技术。
三、 结 论
通过对釉陶文物残片的釉层、胎釉结合层及胎体的组成、表面形貌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俑是低温铅釉陶,胎、釉一次性入窑烧成,胎土富含铁,这是以北方典型的易熔粘土作胎,胎质均为泥质红陶,个别由于火候的原因局部呈灰黑色或土黄色,釉面的颜色有以Fe为着色剂的红褐釉、黄褐釉、浅黄绿釉和以Cu为着色剂的绿釉,浅黄绿釉表面局部绿釉的出现与釉料不纯且含有一定量的Cu有关。其中司马金龙墓中双色釉陶马的出现,结合铅釉陶发展兴衰的历史背景,说明尽管东汉晚期社会动荡导致釉陶产量减少,但铅釉陶制作技术的传承并未中断,北魏平城时期的双色釉陶与汉代的复色釉陶一脉相承。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何秋菊、吕淑玲、裴亚静、李玉玲、赵瑞廷:《曹村窑青黄釉陶表面腐蚀物成分及形成原因初步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年第2期。
张福康、张志刚:《中国历代低温色釉研究》,《硅酸盐学报》1980年第8期。
于焱、王晓莲:《山东临淄战国墓出土铅釉陶器的检测与分析》,《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16年第8期。
赵作勇、成小林、崔剑峰:《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原因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年第3期。
郎剑峰、崔剑峰:《临淄战国齐墓出土釉陶罍的风格与产地——兼论我国铅釉陶的起源问题》,《华夏考古》2017年第2期。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叶喆民:《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浅说》,轻工业出版社,1982年。
王天艺:《汉代复色低温铅釉陶器初探》,《考古与文物》2018年第6期。
陈彦堂:《关于汉代低温铅釉陶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古代文明》(第四卷),文物出版社,2005年。
同[6]。
邱宁斌:《邺城、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出土铅釉器研究》,《美成在久》2019年第9期。
小林仁:《北齐铅釉器的定位和意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