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环壕聚落

2023-10-25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文物季刊 2023年3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摘要:2020-202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依托的沁水八里坪遗址开展了连续的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通过钻探、清理断面、分段试掘,确定了遗址最兴盛期即规划了三重环壕、内壕沟内有一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对壕沟的解剖,基本明确了其使用和废弃年代,确定了聚落形态演变过程。

关键词:八里坪遗址 环壕 堆积性质 庙底沟二期

Abstract: From 2020 to 2023, a joint archaeological team from the Shanxi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the Jincheng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Research Centre conducted continuous survey, exploration and excavation work at the Baliping site in Qinshui, which is a site of the “Archaeology China—An Study of Civilization Process in the Central Plains” project. Through archaeological prospecting, sectional cleaning and excavating, it was confirmed that a triple rings of moats were planned during its most prosperous period and a group of large rammed earth buildings within the site. The anatomy of the moats has largely clarified the chronology of their use and abandonment, and identified the evolution of the settlement pattern.

Keywords: Baliping site Moats Natures of Accumulations Second Phase of Miaodigou Culture

一、遺址概况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西距沁水县城约25公里。遗址地处沁河东岸台地上,西、南为沁河环绕,东北部至庙坡村西,东南以沁河支流水泉沟为界,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图一)。遗址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过复查。

2020年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对遗址进行系统勘察、发掘与研究。在确认遗址面积和分布范围后,根据遗址地形地貌,划分为I~V五个区以便长期开展工作。通过钻探、清理断面、局部解剖,确认遗址有内外三重环壕(图二)。

二、工作概况

2020年,在勘查遗址西北部断面时发现沟状遗迹的剖面,南北纵向“井”字形钻探过程中发现疑似壕沟遗迹,2021年大规模分区勘探过程中确定了壕沟的走向和范围。为确定壕沟的时代,选择局部进行探沟解剖。其中:

2021年,在遗址第II区中部进行发掘,发现部分内壕(G2)、中壕(G1)遗迹,随后在中壕的西、东两面布设2条探沟TG1、TG2。2022年沿着2021年在Ⅱ区发现G2处向东发掘,进一步了解G2的结构和年代,再次确认内壕沟的存在,且在内壕沟内发现一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并在V区清理外壕沟的断面。2023年在外壕的西、北、南三面布设3条探沟TG3、TG4、TG5。

通过解剖确认遗址第一期即有内外三重环壕。环壕主要为人工挖成,局部区域利用自然冲沟,围合成环壕聚落。

三、壕沟形制与堆积

(一)内壕

编号为G2,沟内面积约1万平方米,口部宽约4~6米,地表距沟底深度约1.1~2.5米。平面呈半圆角长方形,两侧沟壁斜收,内侧沟壁坡度较陡峭,外侧沟壁坡度稍缓,底部较平。G2发掘范围较广,横跨21QBⅡT1、T6~T10,以及22QBⅡT16、T17、T41~T43,发掘面积约174 平方米。

出土器物有陶器、玉石器、骨器,分为生产生活用具和装饰品两大类。生产生活用具包括陶斝、陶罐、陶盆、石铲、石刀、石镞、骨锥等;装饰品包括玉环、陶环、骨簪、牙饰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其次是泥质陶,陶色以灰陶为主,其次是黑陶和褐陶。纹饰主要为绳纹、素面、磨光、篮纹,部分附加堆纹、弦纹、线纹,少量戳印纹、锥刺纹、刻划纹、方格纹、彩绘。器形有釜灶、斝、甑、瓮、罐、簋等。

1.地层堆积

21QBⅡG2西-东向(北壁)剖面(图三)。

第1层:耕土层,水平状堆积,浅灰褐色,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炭屑、植物根系,厚12~25厘米。出土陶片、瓷片和砖块。

第2层:明清时期文化层,水平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炭屑、红烧土颗粒、草木灰,厚10~22厘米。出土陶片、瓷片。G2、H13叠压在该层下。

21QBⅡG2①:凹镜状堆积,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厚0~55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盆、缸等。

21QBⅡG2②:坡状堆积,浅灰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炭屑、红烧土颗粒、草木灰,厚0~144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罐、甑、豆。

21QBⅡG2③:水平状堆积,为红胶泥和黄色生土块淤积而成,土质致密,厚0~128厘米。出土部分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罐、豆。

H13发掘面积较小,无出土物,暂不介绍。

2.遗物

内壕沟内出土遗物丰富,以下按堆积层位介绍部分典型器物。

石斧 G2①:6,白云质灰岩,黑色,斧体正视呈长方形,通体打磨光滑,顶部残损,双面刃。長17.4、刃宽6厘米(图四,1)。

玉环 G2①:20,大理岩,白色,肉呈窄条状(图五,20)。

陶环 残器2件。G2①:26,泥质褐胎黑陶,肉一面中部出棱一周,横截面呈侧置“凸”字形(图五,19)。G2①:27,夹砂灰陶,肉一面中部出棱一周,横截面呈侧置“凸”字形(图四,8)。

陶斝 G2①:28,夹砂褐胎灰陶,直口,方唇,平沿,微束颈,浅腹锐折,圜底,三袋足位于折腹处,与腹相连,袋足微鼓,足尖内收。沿面有三周凹弦纹,颈部磨光,腹饰长圆点纹,袋足饰绳纹。内壁附有一层均匀的水垢。口径24、通高21厘米(图四,3;图六)。

陶碗 G2①:29,泥质灰陶,敞口,尖唇,斜腹,平底。内壁素面磨光,口沿下及近底部各有一周凹弦纹,腹饰绳纹。口径13.4、底径7.5、高4.68厘米(图五,6)。

陶罐 3件。G2①:30,夹砂灰陶,口微侈,直领,鼓腹,平底内凹。领部素面,腹饰竖绳纹,领腹处饰一桥形耳。口径7、底径6.1、高11.79厘米(图四,7)。G2①:31,夹砂灰陶。口微侈,圆唇,窄平沿,深弧腹,平底。上腹素面磨光,下腹饰绳纹。口径11.5、底径7.8、高15.7厘米(图四,2)。G2①:34,夹砂灰陶,侈口,圆唇,高领,腹微鼓,平底。领部绳纹被抹消,领腹连接处有一周不连续的刮削痕,腹饰绳纹,内底有绳纹。口径8.6、底径6.2、高13.3厘米(图四,4)。

陶盆 2件。G2①:32,夹砂褐胎黑陶,敞口,口部加厚,方唇,斜腹,平底。口沿外有一周附加堆纹,腹饰竖绳纹。口径28、底径11、高6.8厘米(图五,15)。G2①:33,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斜腹,平底。内壁素面磨光,器表绳纹被抹消。口径30.4、底径12、高11厘米(图五,14)。

陶釜灶 4件。G2②:3,口部残片,夹砂灰陶,侈口,方唇,灶壁近直,釜壁弧收。灶外壁素面磨光,釜灶连接处灶外壁局部可见灶孔,釜外饰绳纹,釜外敷泥。口径31.6,残高11.2厘米(图五,1)。G2②:4,腰部残片,夹砂灰陶,圜底。器表饰绳纹,釜灶连接处上侧置鋬(图四,5)。G2②:5,腰部残片,夹砂灰陶,腹近直。器表饰绳纹,腹部置鋬(图五,5)。G2②:6,口部残片,夹砂褐胎灰陶,口近直,方唇,灶外撇。器表饰绳纹。口径30、残高8.8厘米(图五,10)。

陶罐 5件,皆口部残片。G2②:2,泥质褐胎灰陶,侈口,方唇,折沿,鼓腹。器表磨光,沿面及上腹部各有两周凹弦纹。口径18、残高8.4厘米(图五,12)。G2②:8,泥质褐胎灰陶,侈口,圆唇,矮领,鼓腹,素面磨光。口径24、残高10厘米(图五,11)。G2②:9,夹砂灰陶,侈口,尖唇,唇上有一周凹槽,矮领,鼓腹,器表饰绳纹。口径16、残高18厘米(图四,6)。G2②:10,泥质褐胎灰陶,侈口,方唇,高领,领部有三周凹弦纹。口径38、残高10.4(图五,7)。G2②:11,夹砂灰陶,圆唇,侈沿,口沿外有一周附加堆纹,器表饰绳纹。口径27.6、残高10.8厘米(图五,13)。

陶瓮 G2②:7,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方唇,斜腹,上腹部置鋬,通体饰绳纹。口径30、残高9.2厘米(图五,9)。

三足器 G2②:12,夹砂褐陶,上部不明,下部为圜底,底部附三扁足,扁足已残,器表饰绳纹(图五,8)。

器座 G2②:13 ,夹砂褐胎黑陶。侈口,唇残,亚腰,底方唇。外壁磨光,口下有一周水平状泥条,腰部两周刻划纹之间有波浪状刻划纹及戳印纹。口径36、底径35.2、高16.3厘米(图五,16)。

陶豆 G2③:1,豆盘残片,夹砂灰陶,敞口,折沿,圆唇,浅盘。素面,内壁磨光。口径21、残高8.6厘米(图五,18)。

陶罐 3件,皆口部残片。G2③:2,夹砂灰陶,敛口,方唇,壁近直。外壁口与上腹部有两周附加堆纹,器表饰绳纹。残高11.4厘米(图五,17)。G2③:3,夹砂灰陶,敛口,方唇,壁近直,通体饰绳纹。口径34、残高11厘米(图五,4)。G2③:4,夹砂褐胎黑陶,侈口,圆唇,斜领,束颈,领部饰浅隐绳纹。口径34、残高9厘米(图五,2)。

陶灶 G2③:5,腹部残片,夹砂褐陶,折腹,上腹素面磨光,中间有一周凹弦纹,其下饰绳纹(图五,3)。

(二)中壕

编号为G1,沟内面积5.5万平方米,口部宽约13~19米,地表距沟底深度约1.6~3.8米。平面呈长方形,两侧沟壁斜收,外侧沟壁坡度较陡峭,内侧沟壁坡度稍缓,底部凹凸不平。G1发掘面积约41平方米,后为进一步确定其结构及年代,又在遗址内布设探沟2条TG1、TG2,发掘面积分别为26米×2米、16米×2米。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基本为生产生活用具。包括陶斝、陶罐、陶豆、陶杯、石锛、石斧、石铲、石刀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陶,陶色以灰陶和黑陶为主,其次是褐陶。纹饰主要有绳纹、素面,部分磨光、篮纹、附加堆纹,少量戳印纹、锥刺纹、刻划纹、方格纹、彩绘。器形主要有釜灶、斝、罐、盆等。以下逐个介绍TG1、TG2、G1内发掘情况。

1.地层堆积

21QBⅢTG1东-西向(南壁)剖面(图七)。

第1层:耕土层,水平状堆积,浅灰色,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炭屑、植物根系、草木灰等,厚13~26厘米。出土陶片、瓷片、瓦片、砖块。

第2层:明清时期文化层,水平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炭屑、红烧土颗粒,厚15~26厘米。出土陶片、瓷片、瓦片、砖块。

第3层:根据土质、土色的不同,可分为四个亚层,该层为龙山文化层。

第3a层:近水平状堆积,浅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草木灰等,厚10~21厘米。出土零星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

第3b层:近水平状堆積,浅黄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厚25~55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盆。H1、H2叠压在该层下。

第3c层:近水平状堆积,浅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草木灰,厚0~37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罐等。F2叠压在该层下。

第3d层:近水平状堆积,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草木灰等,厚0~56厘米。出土部分陶片、兽骨、石块,可辨器形有釜灶、斝、鬲、罐等。G1叠压在该层下。

21QBⅢTG1G1①:波状堆积,深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草木灰等,厚0~109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瓮等。

21QBⅢTG1G1②:波状堆积,为红胶泥和黄色生土块淤积而成,土质致密,厚0~153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罐等。

H1:位于探沟东北角,叠压于3b下,打破生土。仅发掘探沟内。平面呈椭圆形,直壁,平底,长1.56、宽0.86、深约0.8~0.9米。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草木灰、烧土。出土少量陶片、石块,无可辨器形。

H2:位于探沟东南角,叠压于第3b层下,被G1、H1打破,打破生土。仅发掘探沟内,平面呈不规则形,斜壁,圜底,长5.56、宽2、深0.3~0.7米。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草木灰。零星陶片,可辨器形仅罐。

F2:位于探沟西部,叠压于第3c层下,打破生土。平面呈吕字形,由前室、过道和后室组成,方向126°。前室平面呈圆角方形,直壁,居住面抹一层草拌泥,上铺白灰面,南北长3、东西残宽3、存深0.3米。前室中部有一圆角方形灶,边长0.78米,有一周宽0.08米的黑色灶圈。过道位于前室西侧,与后室相连,平面呈长方形,宽0.65、进深0.4、存深0.25米。后室平面呈圆角方形,弧壁圜底,南北长2.36、东西宽1.9、存深0.1~0.15米。后室中部有一柱洞。前室废弃堆积为黄褐色土,后室废弃堆积为红褐色,出土零星陶片,可辨器形仅罐,具体情况将另文介绍。

21QBⅡTG2东-西向(南壁)剖面(图八)。

第1层:耕土层,水平状堆积,浅灰褐色,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炭屑、植物根系,厚13~29厘米,出土陶片、瓷片。

第2层:明清时期文化层,水平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炭屑、植物根系,厚0~16厘米。出土陶片、瓷片。G1、G2叠压在该层下

21QBⅡTG2G1①:凹镜状堆积,黄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厚0~82厘米。无出土物。

21QBⅡTG2G1②:凹镜状堆积,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草木灰、烧土块,厚0~36厘米。出土少量陶片、石块。可辨器形有罐、盆、豆、碗等。

21QBⅡTG2G1③:坡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厚0~48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罐、盆。

21QBⅡTG2G1④:波状堆积,为红胶泥和黄色生土块淤积而成,土质致密,厚0~100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罐、豆。

21QBⅡG1北-南向(西壁)剖面(图九)。

第1层:耕土层,水平状堆积,浅灰褐色,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炭屑、植物根系,厚10~23厘米。出土陶片、瓷片和砖块。

第2层:明清时期文化层,坡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炭屑、红烧土颗粒、草木灰,厚35~103厘米。出土陶片、瓷片。G1、G2叠压在该层下。

21QBⅡG1①:坡状堆积,浅灰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厚34~67厘米。出土陶片、兽骨、石块。可辨器形有釜灶、瓮、斝、盆、碗等。

21QBⅡG1②:波状堆积,灰色土,土质较疏松,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厚0~100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灶、斝、罐、盆、豆。

21QBⅡG1③:近水平状堆积,为红胶泥和黄色生土块淤积而成,土质致密,厚0~47厘米。出土零星陶片,无可辨器形。

2.遗物

中壕出土器物丰富,以下按堆积层位介绍典型器物。

2021QBⅢTG1出土器物

陶罐 TG1③a:1,口部残片,泥质灰陶,侈口,圆唇,腹部稍有弧度。上腹饰有两周弦纹,器表饰绳纹。残高9.4厘米(图一〇,14)。

陶盆 TG1③b:2,口部残片,夹砂褐胎黑陶,敛口,圆唇,斜折沿,折沿处出凸棱,腹部弧收,器表素面磨光。残高8厘米(图一〇,8)。

陶鬲 TG1③b:3,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斜方唇,侈领,口沿下附有鋬手,通体饰绳纹。残高4厘米(图一〇,5)。

陶斝 TG1③c:1,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圆唇,折沿,束颈,腹微鼓,腹上部磨光,其下有弦纹一周,器表饰绳纹。口径14.4、残高4厘米(图一〇,3)。

陶罐 3件,皆口部残片。TG1③c:2,夹砂灰陶,口微侈,圆唇,尖圆唇,高领,圆肩,领及肩饰有绳纹。残高8.7厘米(图一〇,9)。TG1③c:3,泥质灰陶,圆唇,侈口,卷沿,束领,素面。残高3.2厘米(图一〇,18)。TG1③c:4,夹砂灰陶,敛口,平唇,口外贴塑有泥条一周,通体饰绳纹。残高7.4厘米(图一〇,11)。

陶釜灶 TG1③c:5,口部残片,夹砂褐胎黑陶,敛口,腹壁外张,上腹素面磨光,下腹饰有绳纹,釜、灶连接处有泥条加固。残高12厘米(图一〇,16)。

石镞 TG1③d:1,黑色,燧石,扁平薄片,两侧出弧刃,锋刃锐利,压琢有许多细密的小锯齿,一端残,残长6、宽2.3、厚0.5厘米(图一〇,17)。

陶碗 2件,均为泥质灰陶,敞口,尖圆唇,腹壁弧收,平底,底周略凸出,呈假圈足状。TG1③d:7,器表饰浅隐绳纹。口径13.2、底径6.5、高5.2厘米(图一〇,4)。TG1③d:8,素面。口径10.8、底径4.8、高4厘米(图一〇,7)。

陶罐 4件,皆口部残片。TG1③d:9,口部残片,夹砂灰陶,直口,平唇,口下贴塑泥片一周并饰有绳纹。残高8.6厘米(图一〇,10)。TG1③d:19,泥质黑陶,敛口,圆唇,唇部有一周凹槽,侈沿,矮领,领部饰绳纹,口下一周绳纹被抹消。口径30.4、残高6.5厘米(图一〇,1)。TG1③d:20,夹砂褐胎灰陶,侈口,方唇,矮领,素面。口径25.4、残高7.9厘米(图一〇,2)。TG1③d:25,泥质灰陶,敛口,圆唇,器腹略鼓,腹部饰绳纹又经抹消。口径8.2、残高7.4厘米(图一〇,12)。

陶鬲 TG1③d:14,口部残片,夹砂灰陶,侈口,圆唇,矮领,双鋬置于袋足上端,腹部饰绳纹。口径17.3、残高7.9厘米(图一〇,13)。

陶斝 TG1③d:16,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圆唇,肩部饰凹弦纹三周,弦纹之间形成三道甚高的凸棱,肩、腹间折棱凸出,肩以下腹壁急收并饰绳纹。残高5.4厘米(图一〇,6)。

陶豆 TG1③d:28,豆盘残片,泥质灰陶,敛口,折沿,盘壁弧收,内外壁磨光。残高4.6(图一〇,15)。

石凿 TG1G1①:1,闪长玢岩,黑灰色,凿体正视呈长条形,顶部残损,中部略鼓,双面刃,刃部宽度窄于凿体,通体磨制。残长9.5、宽2.8、厚2.4厘米(图一一,7)。

石斧 TG1G1①:2,闪长岩,青绿色间乳白色,楔体近似柱状,双面弧刃,通体琢修,刃磨光。长9.9、宽5.3、厚3.8厘米(图一一,13)。

陶网坠 TG1G1①:7,夹砂灰陶,呈中空圆柱状,两端各有一竖向凹槽,器体表面有刻划纹,形体较小,有残损。残长6.3、残宽3、孔径1.1厘米(图一一,8)。

陶釜灶 TG1G1①:18,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敞口,圆唇,平沿,腹壁弧收。上腹磨光,下腹饰绳纹。残高11厘米(图一一,1)。

陶罐 4件,皆口部残片。TG1G1①:19,夹砂灰陶,直口微敛,平唇,口沿下置鋬,唇部及腹部饰绳纹。残高7.6厘米(图一一,11)。TG1G1①:20,夹砂灰陶,口微敛,平唇。口沿下有一周附加堆纹,器表饰绳纹。口径23.4、残高7.2厘米(图一一,14)。TG1G1①:21,泥质褐胎灰陶,侈口,圆唇,高领,折肩,腹壁弧收。上腹部素面,下腹部饰绳纹,并有弦纹四周。口径15.9、残高20.32厘米(图一一,16)。TG1G1①:23,夹砂灰陶,口微侈,圆唇,唇部有一周凹槽,器表饰绳纹。残高8.4厘米(图一一,12)。

陶盆 2件,皆口部残片。TG1G1①:24,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敞口,圆唇,腹壁斜收。内壁磨光,外壁饰绳纹,上部绳纹被抹消。残高6.6厘米(图一一,9)。TG1G1①:25,泥质灰陶,敞口,圆唇,腹壁斜收,外壁饰篮纹。残高5.6厘米(图一一,3)。

陶盆 TG1G1②:3,夹砂灰陶,敞口,圆唇,平底,腹壁稍有弧度,器表饰绳纹。口径27.9、底径18.8、高7.2厘米(图一一,4)。

陶瓮 TG1G1②:4,底部残片,夹砂灰陶,器表有泥条一周,圜底,器表饰绳纹。残高9.6厘米(图一一,17)。

陶罐 4件,皆口部残片。TG1G1②:5,夹砂灰陶,直口微敛,平唇,口沿下附有鋬手,口外贴塑有泥条一周,通体饰绳纹。口径26.4、残高6.4厘米(图一一,6)。TG1G1②:7,夹砂灰陶,侈口,圆唇,矮领,器表饰绳纹,领部绳纹被抹消。口径16.4、残高7厘米(图一一,18)。TG1G1②:8,泥質灰陶,敞口,斜方唇,侈沿,高领,领部饰有两周凹弦纹与菱形纹。口径25.9、残高9.8厘米(图一一,10)。TG1G1②:9,夹砂灰陶,侈口,圆唇,高领,素面。残高9.7厘米(图一一,2)。

陶斝 2件,皆口部残片。TG1G1②:6,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折沿,沿面有两周凹槽,矮领,束颈。口径25.6、残高5.3厘米(图一一,5)。TG1G1②:10,夹砂灰胎黑陶,圆唇,侈沿,沿面微凹,腹部内曲,素面,内壁附水垢。口径23.6、残高8.8厘米(图一一,15)。

2021QBIITG2出土器物

陶碗 TG2G1②:1,泥质灰陶,敞口,腹壁斜收,平底,素面。口径14.7、底径7.8、高4.9厘米(图一二,2)。

陶盆 TG2G1②:3,口部残片,泥质褐胎灰陶,敞口,圆唇,侈沿较宽,腹壁斜收,内外壁素面磨光。残高4.9厘米(图一二,1)。

陶罐 2件,皆为口部残片。TG2G1②:2,夹砂灰陶,直口微侈,方唇,通体饰绳纹。残高10厘米(图一二,12)。TG2G1②:4,泥质灰陶,侈口,圆唇,高领,弧肩,素面。残高6.7厘米(图一二,11)。

陶盆 3件,皆为口部残片。TG2G1③:3,夹砂灰陶,敞口,窄折沿,尖圆唇,上腹近斜直,素面。残高6.4厘米(图一二,4)。TG2G1③:6,泥质灰陶,敞口,圆唇,平折沿,腹壁稍有弧度,素面。口径24.8、残高6.4厘米(图一二,8)。TG2G1③:7,泥质灰陶,圆唇,敞口,折沿下垂,素面,内壁磨光。口径40、残高4厘米(图一二,5)。

陶罐 2件,皆为口部残片。TG2G1③:4,夹砂灰陶,侈口,圆唇,口沿下有一圈弦纹,腹部饰绳纹。残高3厘米(图一二,13)。TG2G1③:5,夹砂灰陶,口微敛,方唇。口部贴塑有泥条一周,其下置鋬,器表饰绳纹。口径35.2、残高11厘米(图一二,10)。

陶盆 TG2G1④:2,口部残片,泥质灰陶,敞口,尖圆唇,唇部用泥片加厚,腹壁斜收。内壁磨光,外壁饰有绳纹,口沿下一周绳纹被抹消。残高5.2厘米(图一二,6)。

陶釜灶 TG2G1④:3,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平唇,釜、灶连接部位器表饰剔刺纹一周。残高6厘米(图一二,7)。

陶罐 2件,皆为口部残片。TG2G1④:4,夹砂黑陶,侈口,尖圆唇,折沿,束颈,腹略鼓。器表饰绳纹,颈部绳纹被抹消。口径10.5、残高4厘米(图一二,9)。TG2G1④:5,泥质褐陶,侈口,圆唇,矮领,素面。残高5.4厘米(图一二,3)。

21QBⅡG1出土器物

石锛 G1①:1,闪长岩,黑色,正视呈梯形,刃略宽于锛体,单面刃,通体磨制。长7、宽4.4厘米(图一三,12)。

石凿 G1①:2,闪长玢岩,灰绿色,凿体正视呈长条形,中部略鼓,刃部残损,通体磨光,磨蚀痕迹明显。残长6.7、宽2.5、厚1.7厘米(图一三,13)。

石镞 G1①:4,黑色,燧石,扁平薄片,两侧出弧刃,锋刃锐利,压琢有许多细密的小锯齿,刃后斜收成关,关后出薄片铤,铤部较短,后锋不甚明显。长4.7、宽2、厚0.5厘米(图一四,5)。

陶罐 5件,18~20为口部残片。G1①:7,夹砂褐胎黑陶,直口,方唇,直领,上腹微鼓,下腹弧收,平底。领及上腹部磨光,下腹部饰绳纹,上腹置双鋬。口径30.6、底径18.9、高55.5厘米(图一四,2;图一五)。G1①:9,夹砂灰陶,口微敛,方唇,腹近直,口沿下置鋬,通体饰绳纹。口径29.2、残高12.8厘米(图一三,10)。G1①:14,夹砂灰陶,侈口,尖唇,窄折沿,腹微斜,器表置鋬,素面。口径21.6、残高10.8厘米(图一三,3)。G1①:18,夹砂褐陶。侈口,圆唇,高领,领外饰绳纹。口径15、残高8厘米(图一三,11)。G1①:19,泥质褐胎灰陶,侈口,圆唇,矮领,折肩,弧腹。肩部素面磨光,腹饰竖绳纹,绳纹上有一圆形泥饼。口径30.3、残高31.2厘米(图一四,9)。G1①:20,夹砂灰陶,侈口,圆唇,矮领,圆鼓腹,口沿及领根各有一周凹弦纹,腹中部有两周凹弦纹。口径14、残高10厘米(图一四,11)。

陶盆 3件,15、16为口部残片。G1①:8,夹砂褐胎灰陶,敞口,圆唇,沿微折,深腹,弧腹内收,平底。器表素面磨光,腹中部饰两周凹弦纹。口径28.4、底径13.2、高21.8厘米(图一四,7;图一六)。G1①:15,夹砂褐陶,敞口,方唇,折沿,斜腹,素面,口径34、残高4.8厘米(图一三,5)。G1①:16,夹砂褐胎灰陶,敞口,圆唇,斜腹。器表饰绳纹,内壁磨光。口径42、残高7.6厘米(图一四,3)。

陶杯 G1①:10,夹砂褐胎黑陶,直口,圆唇,直腹,平底,底部有一穿孔,素面。口径5.9、底径6.2、高6.9厘米(图一四,10)。

陶釜灶 2件,皆为口部残片。G1①:11,夹砂褐胎灰陶,侈口,方唇,壁近直,器表饰绳纹,口沿下置横桥耳,横桥耳下贴塑两周附加堆纹。口径30、残高14.4厘米(图一四,1)。G1①:12,侈口,圆唇,器表饰绳纹,釜灶连接处贴塑一周附加堆纹。口径8.3、残高11.4厘米(图一三,7)

陶灶 G1①:13,泥质褐胎灰陶,敛口,方唇,折腹,上腹有一圆形钻孔,器表素面磨光。残高11.8厘米(图一四,8)。

陶斝 G1①:17,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圆唇,沿面有三周凹槽,素面。残高5.6厘米(图一三,2)。

陶罐 3件,皆为口部残片。G1②:1,夹砂灰陶。口微敛,方唇,直腹。器表饰绳纹,唇外贴塑一周附加堆纹,堆纹上置鋬。口径35.8、残高8厘米(图一四,6)。G1②:2,夹砂灰陶,口微敛,方唇,直腹。器表饰绳纹,局部绳纹被抹消。口径32.6、残高9.5厘米(图一三,9)。G1②:3,夹砂褐陶。侈口,圆唇,高领,鼓腹。腹饰绳纹,领部繩纹被抹消。残高13.4厘米(图一四,4)。

陶盆 3件,皆口部残片。G1②:4,泥质褐胎灰陶。敞口,圆唇,弧腹,素面。残高7.4厘米(图一三,4)。G1②:5,敞口,圆唇,上腹部稍有弧度,下腹部急收,素面。口径14、残高6.4厘米(图一三,1)。G1②:6,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斜腹。腹饰竖绳纹,口沿内外及内壁磨光。残高8.8厘米(图一三,6)。

陶豆 G1②:7,豆盘残片,泥质褐胎灰陶,敞口,圆唇,折沿,斜腹。腹饰绳纹,口沿外绳纹被抹消。口径21、残高2.4厘米(图一三,8)。

(三)外壕

编号为G3,沟内面积(不包括环壕)约46万平方米,口部宽10~18米,地表距沟底深度约1.7~3.8米。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两侧沟壁斜收,外侧沟壁坡度较陡峭,内侧沟壁坡度稍缓,底部凹凸不平。共布设探沟3条,分别为TG3、TG4、TG5,发掘面积为16.5米×2米、10米×2米、20米×2米。外壕沟内出土器物有陶器、玉石器、骨器,分为生产生活用具和装饰品两大类。生产生活用具包括陶斝、陶罐、陶盆、石铲、石刀、石镞、骨锥等;装饰品包括玉环、陶环、骨簪、牙饰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陶,纹饰以绳纹、素面为主,部分弦纹、篮纹,少量附加堆纹、刻划纹、方格纹等,器形主要有釜灶、鬲、罐、盆等 。以下逐个介绍TG3、TG4、TG5内发掘情况。

1.地层堆积

23QBⅢTG3西-东向(北壁)剖面(图一七)。

第1层:耕土层,水平状堆积,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植物根系,厚12~27厘米。出土少量陶片、瓷片。

第2层:明清时期文化层,水平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少量的料礓石、炭屑,厚6~21厘米。出土有陶片、瓷片、瓦片、砖块。

第3层:龙山文化层,波状堆积,深灰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白灰皮、沙石块和蚌壳碎屑,厚15~162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盆、杯等。其下叠压G3。

23QBⅢTG3G3①:近水平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烧土块、沙石块,厚0~123厘米。出土少量陶片、蚌壳,可辨器形有罐、杯等。

23QBⅢTG3G3②:坡状堆积,黄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草木灰、红烧土颗粒、沙石块,厚0~79厘米。出土零星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盆。

2023QBVTG4南-北向(西壁)剖面(图一八)。

第1层:耕土层,水平状堆积,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植物根系。厚8~22厘米。出土少量陶片、瓷片、兽骨。

第2层:垫土层,波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炭屑,厚7~112厘米。出土陶片、瓷片、兽骨、石块。

第3层:东周文化层,坡状堆积,浅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烧土块、炭屑,厚28~88厘米。出土陶片、兽骨、蚌壳,可辨器形有鬲、罐、豆、盆等。H3、H5、H6、G3叠压在该层下。

23QBVTG4G3①:波状堆积,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厚0~35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甗、罐等。

23QBVTG4G3②:凹镜状堆积,浅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厚0~47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

23QBVTG4G3③:凹镜状堆积,红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厚0~78厘米。出土少量陶片、兽骨、石块,可辨器形有罐、杯。

23QBVTG4G3④:近水平状堆积,浅黄褐色土,土质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厚0~112厘米。出土零星陶片,无可辨器形。

H3:位于探沟南部,叠压于第③层下,打破G3。仅发掘探沟内,平面呈半椭圆形,长2.1、宽0.55、深1米。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大量料礓石、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出土有陶片、兽骨、石块,可辨器形有罐、鬲、斝、盆等。

H5:位于探沟南部,叠压于第③层下,被G3打破,打破生土。仅发掘探沟内,平面呈不规则形,直壁,平底,长1.6、宽0.3、深0.58米。浅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无出土物。

H6:位于探沟南部,叠压于第③层下,打破生土。仅发掘探沟内,平面呈半椭圆形,弧形圜底,长2、宽0.6、深0.9米。浅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无出土物。

2023QBITG5北-南向(东壁)剖面(图一九)。

第1层:耕土层,波状堆积,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植物根系、碎石块,厚11~22厘米。出土瓷片、瓦片、砖块。

第2层:明清时期文化层,近水平状堆积,浅黄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厚35~167厘米。出土瓷片、瓦片、砖块。其下叠压G3。

23QBITG5G3①:近水平状堆积,浅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料礓石、白灰皮、烧土块。厚0~79厘米。出土大量陶片,少量兽骨、石块,可辨器形有斝、甑、釜灶、鬲等。

23QBITG5G3②:近水平状堆积,灰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白灰皮,厚0~73厘米。出土较多陶片,零星兽骨、石块等,陶片可辨器形有斝、罐、碗等。

23QBITG5G3③:近水平状堆积,红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内含料礓石、红烧土颗粒,厚0~50厘米。出土少量陶片,零星兽骨、石块,可辨器形有鼎、罐。

2.遗物

外壕沟出土器物丰富,以下按堆积层位介绍部分典型器物。

23QBⅢTG3出土器物

陶杯 TG3③:2,泥质红陶,敞口,圆唇,腹壁弧收,腹中部外折呈凸棱,耳设于口旁与中腹之间,平底,素面。底径3.4、高6.2厘米(图二〇,9)。

陶鬲 2件,皆为口部残片。TG3③:3,夹砂灰陶,侈口,斜方唇,矮领。领部有一周凹弦纹,器表饰绳纹,口部绳纹被抹消。口径20.6、残高5.2厘米(图二〇,3)。TG3③:4,夹砂灰陶,侈口,口沿外贴塑有泥条一周形成厚斜唇,高领。领部有三周凹弦纹,器表饰绳纹。残高8.4厘米(图二〇,5)。

陶罐 5件,皆为口部残片。TG3③:5,泥质灰陶,敛口,折沿,沿面微内凹,折沿处出凸棱,腹部有一周凹弦纹。残高4.8厘米(图二〇,6)。TG3③:6,泥质灰陶,侈口,圆唇,矮领,领部饰有绳纹。口径34.4、残高6.8厘米(图二〇,2)。TG3③:7,泥质褐陶,敛口,尖唇,折沿,腹壁稍有弧度。腹部有两周弦纹,其下饰绳纹。残高4.6厘米(图二〇,13)。

骨锥 TG3①:1,乳黄色,横剖面呈椭圆形,磨制精细,锥锋尖锐。长6.4厘米(图二〇,12)。

陶罐 4件,其中5~7为口部残片。TG3G3①:4,泥质灰陶,敞口,圆唇,鼓腹,平底,腹中部有三周凹弦纹。口径12、底径5、高7.4厘米(图二〇,4)。TG3G3①:5,泥質褐陶,侈口,圆唇,折沿,素面。口径17、残高4厘米(图二〇,14)。TG3G3①:6,夹砂灰陶,侈口,方唇,折沿,腹壁稍有弧度,腹部饰绳纹。残高8.6厘米(图二〇,10)。TG3G3①:7,夹砂灰陶,敛口,尖圆唇,折沿,腹壁稍有弧度,腹部饰绳纹。口径9.6、残高4.4厘米(图二〇,7)。

陶壶 TG3G3①:8,泥质灰陶,侈口,圆唇,高领,领部有一周凹弦纹。口径10、残高6.8厘米(图二〇,1)。

陶罐 TG3G3②:1,口部残片,夹砂褐胎黑陶,直口,平唇,口下贴泥片一周,器表饰绳纹。残高4.8厘米(图二〇,11)。

陶盆 TG3G3②:2,口部残片,泥质灰陶,敛口,圆唇,卷沿,素面。口径13.8、残高5.8厘米(图二〇,8)。

23QBⅤTG4出土器物

石刀 TG4③:1,粉砂岩,浅灰色。正视刀体呈长方形,双面刃微弧,中部有一钻孔,通体磨制。长14.8、宽4.8厘米(图二一,4)。

陶豆 TG4③:6,泥质灰陶,口微侈,盘壁圆折,细矮柄,圈足,素面。口径16、底径7.2、高9.4厘米(图二一,7)。

陶鬲 2件,皆为口部残片。TG4③:7 ,夹砂灰陶,尖圆唇,折沿近平,耸肩方折,折肩处绳纹被抹平。口径18.6、残高7.4厘米(图二一,1)。TG4③:8,夹砂灰陶,尖圆唇,窄折沿,沿面内凹,器表饰绳纹。口径30、残高5.2厘米(图二一,3)。

陶罐 TG4③:9,口部残片,泥质灰陶,矮侈领,器表饰绳纹。口径12.8、残高6.8厘米(图二一,6)。

陶盆 2件,皆为口部残片。TG4③:10,泥质灰陶,平折沿,沿面内凹,折腹,上腹稍有弧度,下腹急收,素面。口径26.8、残高4.8厘米(图二一,5)。TG4③:11,泥质灰陶,平折沿,沿面内凹,腹部稍有弧度,器表施绳纹又经抹消。口径34、残高7.2厘米(图二一,2)。

玉凿 TG4G3①:1,石英岩质玉,青绿色。凿体正视呈梯形,一面略隆起,一面平直,单面直刃,通体磨制,中部有一半穿孔,保存完整,可能由其他玉器改制而成。长2.6、刃宽1.8厘米(图二二,12)。

陶甗 TG4G3①:3,夹砂褐陶,侈口,尖圆唇,鼓腹,腹间置双鋬,束腰,下接三袋足,袋足略外张,腹部有3周凹弦纹,器表饰绳纹。口径24、通高36.2厘米(图二二,15)。

陶盆 TG4G3①:4,泥质褐胎黑陶,敞口,圆唇,卷沿,腹壁斜收,平底,素面磨光。残高6厘米(图二二,5)。

陶杯 3件。TG4G3①:5,泥质灰陶,敞口,圆唇,腹壁弧收,平底,口部设有鋬,腹部及底部饰绳纹。口径15.2、底径6、高4厘米(图二二,8)。TG4G3①:6,泥质灰陶,圆唇,腹壁弧收,腹中部残留有耳痕迹,底微内凹,上腹部有两周凹弦纹。口径12、底径5、高6厘米(图二二,9)。TG4G3①:7,泥质灰陶,敞口,圆唇,腹壁弧收,腹中部外折呈凸棱,耳设于口旁与中腹之间,素面。口径12.2、底径6.2、高7.2厘米(图二二,7)。

陶盘 2件。TG4G3①:8,泥质灰陶,直口,平唇,腹壁较直,平底,素面磨光。口径12.6、底径12.2、高2厘米(图二二,16)。TG4G3①:12,口部残片,泥质黑陶,敞口,方唇,折沿,浅腹,素面磨光。高2厘米(图二二,14)。

陶斝 TG4G3①:9,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圆唇,折沿,束颈,腹微鼓。上腹部磨光,下腹饰绳纹。残高3.6厘米(图二二,13)。

陶罐 5件,皆为口部残片。TG4G3①:10,泥质灰陶,圆唇,宽折沿,折沿处出凸棱,腹部稍有弧度,素面磨光。残高5.2厘米(图二二,10)。TG4G3①:13,夹砂灰陶,侈口,尖圆唇,束领,溜肩,素面。口径16.4、残高7厘米(图二二,4)。TG4G3①:14 ,夹砂灰陶,直口微敛,平唇,口沿下置鋬,器表饰绳纹。残高6.6厘米(圖二二,6)。TG4G3①:16,侈口,圆唇,翻沿,束颈。颈部有一周附加堆纹,领下饰绳纹。口径56、残高6.8厘米(图二二,1)。TG4G3①:17,夹砂灰陶,侈口,圆唇,口部贴泥片形成矮领,腹部饰绳纹。残高5.6厘米(图二二,11)。

陶瓮 TG4G3①:11,口部残片,泥质黑陶,敛口,圆唇,折肩。口沿外饰凹弦纹两周,器表饰篮纹。残高5.4厘米(图二二,2)。

陶鬲 TG4G3①:15 ,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斜方唇,侈领,领部贴塑泥条一周,其下置鋬,唇部施斜向绳纹,器表饰绳纹。残高5.6厘米(图二二,3)。

陶鬲 TG4G3②:2,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斜方唇,口沿下置鋬,高侈领。领部有两周凹弦纹,器表饰绳纹。残高5.8厘米(图二三,2)。

陶罐 4件,皆为口部残片。TG4G3②:3,泥质灰陶,侈口,圆唇,矮领,素面磨光。残高4.8厘米(图二三,1)。TG4G3②:4,夹砂灰陶,侈口,折沿,圆唇,矮领,素面。口径11.6、残高5.4厘米(图二三,3)。TG4G3②:5,泥质灰陶,直口,圆唇,矮领,素面磨光。口径15.6、残高5.6厘米(图二三,5)。TG4G3②:6,夹砂灰陶,尖圆唇,折沿,腹部微鼓,素面。口径9.6、残高4.8厘米(图二三,4)。

陶罐 2件,皆为口部残片。TG4G3③:1,夹砂灰陶,直口微敛,平唇,口沿外贴塑有泥条一周,通体饰绳纹。残高11.8厘米(图二三,8)。TG4G3③:2,夹砂黑陶,侈口,方唇,沿外贴塑附加堆文两周,腹部有一周凹弦纹,器表饰绳纹。残高10厘米(图二三,7)。

陶杯TG4G3③:3,口部残片,直口,尖圆唇,腹壁较直,耳设于口旁与中腹之间,素面。残高6.6厘米(图二三,6)。

骨锥TG4H3:2,黄褐色,直而细,顶部残损,磨制而成。残长4.9、粗0.3厘米(图二四,11)。

骨镞TG4H3:3,暗褐色,镞身正视呈三棱形,圆锥形铤,铤与镞无明显分界,锋尖稍残。通长6、镞身长3.7、最宽处0.6厘米(图二四,12)。

陶鬲 4件。TG4H3:5,夹砂褐陶,侈口,尖圆唇,口外贴塑有泥条一周,高领,尖角裆,袋足较肥硕,一鋬手安装在鬲足正面,另一鋬手安装在与其对称的另外两只鬲足之间,通体饰绳纹。口径24.8、通高47.4厘米(图二四,3;图二五)。TG4H3:6,夹砂灰陶,侈口,圆唇,束领,双鋬置于袋足上端,平裆,器身最大径位于中部偏下位置,通体饰绳纹。口径28.8、通高40.8厘米(图二四,2;图二六)。TG4H3:7,夹砂灰陶,侈口,口外贴塑有泥条一周,高领,双鋬置于领部,领部饰凹弦纹三周,器表饰绳纹。口径20、复原高度27.2厘米(图二四,4;图二七)。TG4H3:8,夹砂灰陶,侈口,斜方唇,口外贴塑有泥条一周,矮领,袋足肥硕,通体饰绳纹。口径35.4、复原高度52.8厘米(图二四,1;图二八)。

陶碗TG4H3:9,夹砂褐陶,敞口,尖圆唇,腹壁弧收,平底,器表饰绳纹。口径12.2、底径7.8、高6.4厘米(图二四,7)。

陶盆 2件,皆口部残片。TG4H3:10,泥质灰陶,子母口,腹壁稍有弧度,素面。口径28、残高8.4厘米(图二四,6)。TG4H3:11,夹砂灰陶,敞口,平唇,器表饰两周弦纹与绳纹。口径25.6、残高12厘米(图二四,5)。

陶罐 2件,皆口部残片。TG4H3:12,泥质褐胎灰陶,侈口,圆唇,矮领,素面磨光。口径28.4、残高6.4厘米(图二四,8)。TG4H3:13,泥质褐陶,侈口,圆唇,矮领,束颈,圆肩,肩部磨光,腹部饰篮纹。口径15.2、残高13.6厘米(图二四,9)。

陶斝 TG4H3:14,口部残片,夹砂灰陶,敛口,圆唇,折沿,束颈,腹微鼓,腹上部磨光,下部饰弦纹与绳纹。口径13.2、残高5.6(图二四,10)。

23QBⅠTG5出土器物

陶抹 TG5G3①:8,一端残,残存平面呈方形,正面壁面光滑,背面有浅隐X纹,推测为贴塑泥条脱落残留痕迹。残长8.2、宽7.4、厚1厘米(图二九,13)。

陶斝 TG5G3①:9,口部残片,夹砂灰陶,口微敛,圆唇,折沿,沿面内凹,素面。残高3.6厘米(图二九,18)。

陶罐 3件,皆为口部残片。TG5G3①:10,夹砂灰陶,敞口,方唇,折沿,鼓腹,腹部施绳纹并有凹弦纹两周。口径33.6、残高14.4厘米(图二九,4)。TG5G3①:11,夹砂灰陶,侈口,圆唇,高领,素面磨光。口径22.4、残高9.2厘米(图二九,1)。TG5G3①:12,夹砂灰陶,敞口,尖圆唇,折沿,领部有两道凸棱,素面磨光。残高7.2厘米(图二九,10)。

陶甑 TG5G3①:13,仅存甑底,夹砂褐胎黑陶,腹部饰绳纹,底部有箅孔。底径10.8、残高4.6、孔径0.5厘米(图二九,15)

陶斝 TG5G3①:14,仅存锥状足,泥质灰陶,设有耳,素面。残高3.4厘米(图二九,16)。

玉刀 TG5G3②:1,大理岩,乳白色间黄色。正视刀体呈长方形,双面刃略弧,通体磨制,一侧残断,尚存二孔。残长5、宽4.6厘米(图二九,8;图三〇)。

陶罐 3件,皆为口部残片。TG5G3②:2,夹砂灰陶,口略直,平唇,口外贴塑有泥条一周,通体饰绳纹。口径34、残高13厘米(图二九,9)。TG5G3②:3,口部残片,泥质灰陶,敛口,圆唇,折沿,高侈领,素面。口径38.4、残高6.4厘米(图二九,2)。TG5G3②:4,夹砂褐陶,侈口,尖圆唇,直领,腹部微鼓,腹部饰浅隐绳纹。口径9.6、残高8厘米(图二九,11)。

陶斝 TG5G3②:5,口部残片,夹砂灰陶,侈口,方唇,腹壁稍有弧度,设横耳,下腹饰绳纹。残宽8.4、残高7厘米(图二九,12)。

陶盆 TG5G3②:6,口部残片,夹砂褐陶,敞口,圆唇,素面。残高2.4厘米(图二九,14)。

石铲 TG5G3①:1,白云质灰岩,青灰色。正视呈梯形,刃部宽于顶端,弧形双面刃,通体磨制。长14.4、刃宽6.6厘米(图二九,17)。

陶碗 TG5G3③:2,夹砂灰陶,敞口,圆唇,腹壁斜收,平底,素面。口径14、底径5、高4.4厘米(图二九,5)。

陶罐 3件,皆为口部残片。TG5G3③:3,夹砂灰陶,直口,平唇,口外贴塑有泥条一周,其上置鋬,器表饰绳纹。口径35.6、残高7.6厘米(图二九,3)。TG5G3③:4,夹砂灰陶,侈口,圆唇,矮领,素面。残高5.6厘米(图二九,6)。TG5G3③:5,夹砂褐陶,口微敛,圆唇,矮领。器表饰绳纹,领部绳纹被抹消。残高6.4厘米(图二九,7)。

四、结 语

八里坪遗址环壕主要为人工挖成,局部区域利用自然冲沟,围合成环壕聚落,显示出很强的规划性和严整的秩序性。八里坪遗址2020-2023年的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明晰了三重环壕的形制结构及其文化堆积,确认了壕沟内包含廟底沟二期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中内壕G2和中壕G1内的主体堆积属于庙底沟二期,外壕G3内堆积分为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文化两个阶段。

(一)分期与年代

壕沟内出土的遗存可分为两期。

第一期以G2、G1以及TG3G3②、TG4G3③、TG4G3④、TG5G3②、TG5G3③为代表。出土器物基本为庙二最晚阶段的典型器物,如釜灶、折腹斝、釜形斝、浅斜腹盆、深腹罐、单耳罐,部分器物上施有白、红彩绘或斜篮纹,基本器类组合中不见鬲、甗,还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发掘过程中选择21IIITG1、21IIG1、21IITG2底部出土动物骨骼送往BETA实验室进行了测年,结果为BC2300左右。

第二期以TG3G3①、TG4G3①、TG4G3②、TG5G3①为代表。出土物中包含鬲、甗,且新出现一些龙山晚期文化因素。如具有陶寺文化晚期因素的圈足罐,后岗二期文化因素的甗、罐式斝,王湾三期文化因素的鼓腹篮纹罐等,因此该期的年代属于龙山晚期。

通过连续四年的工作,我们对八里坪遗址的历时性演变形成了初步认识。

壕沟内最底部堆积,为最初使用时淤积或填埋所致,出土器物可以看作是壕沟修建和最初使用的遗存,至最上层时,壕沟已彻底淤平,失去使用功能。内壕、中壕的建造年代应不晚于庙二晚期。外壕的建造年代同样不晚于庙二晚期,使用年代为庙二晚期、龙山时期,至龙山晚期彻底废弃淤平。

(二)特点

1.环壕将聚落分为内、外不同部分,聚落内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分区。遗址内重要的建筑基址圈围在内壕沟内,周围发现其他遗存极少,与其他功能区明显分割开来,显示出其核心地位。

2.壕沟呈贯通状态,两侧沟壁斜收,外侧沟壁坡度较陡峭,内侧沟壁坡度稍缓,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三重环壕将聚落内防御功能进一步提高,也是防御意识增强的表现。

3.八里坪遗址虽然选择在台地上,依然无法避免洪水的威胁,挖掘壕沟可以削弱洪水的破坏力,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先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沁水八里坪遗址是沁河及南太行区域中心聚落,庙二晚期即遗址最兴盛的阶段规划了内外三重环壕,2022年在内壕沟内北部发现一组三连间夯土建筑基址,这些发现为认识晋东南地区与晋西南、豫北、冀南等区域考古学文化的互动、交流,以及文明演进模式提供了新线索。

附记:项目负责人为赵辉。参加发掘的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赵辉、杨严严、李全贵、张宏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刘洋、吕晶、李张弛,太原师范学院2018级本科生田雨佳等6名学生,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张清洋,沁水县文物保护中心焦江峰、窦进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陈雪香、赵永生、董豫、王华、靳桂云等教授全程参与指导多学科取样及分析鉴定工作。资料整理由杨严严负责,白朔菱、杨敏、吕晶参与完成。线图由畅红霞、刘泽鹏、梁孝完成。

执笔:赵辉、杨严严、张清洋

宋建忠、石金鸣、杨林中:《晋东南阳城、沁水二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文物季刊》1996年第2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古城东关》,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5年。

宋建忠、石卫国、杨林中:《长治小常乡小神遗址》,《考古学报》1996年第1期。杨宝成、徐广德:《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韩建业、杨新改:《王湾三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