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
2016-07-07易茁罗春梅
易茁++罗春梅
【摘 要】云南临沧勐准傣族面是傣族面具文化的继承,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通过田野调查,本文忠实记录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展现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傣族;面具;制作工艺;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48-04
傣族面具造型多样、内涵丰富、做工精良、色彩斑斓,一直被傣族人民运用于娱乐、舞蹈、戏剧、祭祀等各种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傣族面具也显示了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云南临沧傣族面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面具的材质主要有竹质面具和纸质面具,傣族面具通常应用在傣族传统舞蹈和宗教节庆仪式上。勐准村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西北2公里处,距临沧市22公里,该村以傣族、汉族为主,是傣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傣族786人,拉祜族236人。笔者从2008年起长期对勐准村的面具艺术进行实地调查。勐准村群众将面具称为“潘”(pǎn),勐准傣族面具的样式为半套头覆盖式,从材质、制作方法上看可以称为泥塑脱胎纸壳面具[1](p60),从形制和制作材料上看,与临沧其他傣族面具有较大区别。勐准傣族面具和临沧其他地区的傣族面具平时都深藏于缅寺中,只有在泼水节时才会被请出来,出现在消灾驱邪、祈福纳吉的宗教节庆仪式上。勐准傣族面具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充分体现了临沧地方文化的多元特色,是与临沧其他傣族面具相关而又有较大区别的、自成一体的傣族面具。
一、勐准傣族面具的起源与发展
明正统六年,明廷三征麓川(勐卯)思氏,德宏等地的傣族南迁逃难,一部分迁入临翔区、双江、耿马及普洱市景谷一带。傣族面具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勐准傣族也是此时迁徙并定居下来的,由勐缅长官司统辖,需承担相应的夫役、劳役、物役,所以勐准村现所在的博尚镇历史上也被称为“勐准拨”、“拨上”,调拨差役、物资之地的意思。[2](p55)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断,660多年前,随着德宏等地的傣族迁入临沧,也将南传上座部佛教带入了本地,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而来的应还有面具。至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对临翔区执行“改土归流”政策,撤勐缅长官司置缅宁厅,隶属顺宁(今凤庆)府。此后,临翔区门户渐开,参军、经商、采矿、游艺、逃难的汉人不断进入本区,在改变居民成分的同时也改变了本区的文化结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本区的主流文化。移民进入移居地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向母体社会看齐,以母体社会为标准进行重建;另一种是为尽快获得土著的认同——“土著化”,融入移居地、融入当地社会。至于是“坚持”,还是“妥协”,往往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傣族在发生变化,在其原有文化中加入了很多新的、外来的文化因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环境造就该村的文化边缘效应,勐准傣族文化表现为在傣族主体文化下呈现多元复合型的特点。当然,文化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极强的兼容性和适应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吸收、选择而融合其他族群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调适”,使移民在主体文化中保有自己的“母文化”因子。早期进入临沧的汉人显然人数并不是太多,所以移居乡村的汉人大多都被“夷化”了。勐准全村182户、721人,一共有18个姓氏。俸、杜、陶、叶为大族。俸氏77户,202人,来自勐卯(德宏);陶姓17户,74人,祖上从江外(澜沧江)逃难来归,为景东陶氏后裔;杜姓27户,116人,叶姓9户,43人,两姓原籍都为江西,因娶傣族女子为妻,后代现皆为傣族。甚至有马姓傣族,先祖为回民。[2](p75)在傣汉民族的交往中,勐准傣族的面具出现了汉化,特别是当汉文化成为临沧地区的主流文化后,虽然面具的制作、有关的仪式和展演还是由缅寺来主持和组织,但其展演从此具有了极其浓厚的汉地“傩”色彩,现阶段面具人物造型更是有浓重的汉传佛教造像的特点。总而言之,从勐准傣族面具中我们不难窥见民族融和、文化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
勐准傣族面具的长50—60厘米,宽40—50厘米,周长80—90厘米。作为用于岁时驱傩的宗教用具,为营造一种神秘而狂热的气氛,使参加仪式的群众产生一种恐惧而痴迷的幻觉,增加驱傩的威力,面具的造型极为夸张,硕大的眼睛、红色的大口、粗大的门牙、不合理的人物面部五官比例、浓烈的色彩,无不给人以狰狞恐怖和威力无比之感。博尚镇盛产高岭土,这一自然物产使勐准傣族面具在塑形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使用竹子,而是选择了更便于造型和雕塑的粘性高岭土作为塑形原料。勐准傣族面具便突破了临沧其他傣族面具制作的传统,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效果,从而传承、发展了临沧傣族的面具文化。
(一)制作材料和工具
1.主要材料
勐准傣族面具制作的主要材料为高岭土、纸张、颜料、漆、布料、竹片等。高岭土用来塑制胎模,纸张用来裱糊在胎膜上制成无色面具,颜料、漆用来在无色面具上着色,布料、竹片是作为附件使用。现在的制作材料较之传统的制作材料在材质上有了一定的变化,比如颜料、纸张、布等,过去使用的颜料比较单一,通常是用石灰和墨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制作者多数使用新式的化学颜料;纸张方面,过去使用的是孟定芒团白棉纸,现在多使用报纸;面具后面的覆布过去用的是佛幡,现在则可以随便使用任何布料。
2.制作工具
勐准傣族面具制作所需要的工具大致分为这样几种:(1)取土、和土工具。取土工具主要有锄头、撬杆、竹箩,和土工具主要使用薄而干净的木板、水瓢、盆等。(2)塑制胎模和装裱面具的工具。制作胎模和贴布白坯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尖刀、剪刀。(3)着色工具。面具着色的工具主要是画笔、排笔、排刷,盛装颜料的碗和盘子等。(4)安装附件工具。安装附件则需要动物的皮毛、针、棉线等。
(二)制作工艺
勐准傣族面具制作的工艺有三个关键步骤,其制作流程如下:
1.塑制胎模。塑制胎模是制作面具的关键步骤,因为泥土制成胎模后就不做再修改,所以胎模制作的好坏决定着面具能否成形以及效果。塑制胎模的基本工序如下:
(1)备泥。塑制胎模需要先准备好高岭土作为原材料,高岭土的土质细腻,有白度高、质软、可塑性好、高粘结性等特点。临翔勐准傣族制作面具时要到村外2、3公里处的碗窑村去挖取高岭土。取土是比较费力的事情,要把表层的含沙土层去掉,用钢钎挖取地层深处的高岭土。取回的高岭土用刀子、铲子细细剁碎,然后放在干净的薄木板上加水搅拌、和土,一直和到软硬适中、易于塑型的程度,然后就可以开始塑型了。
(2)塑泥胎。制作者直接在和好的高岭土上捏制一个实心的泥胎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一次性捏制、塑造出自己所需要的脸庞形状。塑好的泥胎决定了面具最终的成形,所以艺人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捏制和修改,直到面具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这个过程是面具艺人展现自己精湛技艺与艺术个性的时候,每个艺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独特的“潘”(pǎn)形象。
(3)晾晒胎模。胎模做好后需要把它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晾晒中要不时观察,防止出现大的裂纹,晾晒到干而不燥的状态就可以了。完成上述三个步骤一般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2.裱糊脱模。胎模晾晒好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装裱了。这一道工序对制作者最大的要求便是有耐心,因为在这个步骤中要将白纸一层一层地裱糊在胎膜上,而且中间还要防止纸张损坏以及注意纸张与纸张间的紧密贴合,最后才能得到面具需要的胎壳。完成装裱、脱模、晾晒的工序后,胎壳的厚度大约在0.5—1厘米左右。该工序的四个步骤一共需要5—10天左右的时间(主要由天气情况决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浆糊。过去艺人在制作面具时,一般用糯米面(或麦面)加魔芋粉在火上调制成浆糊,添加魔芋粉的主要目的据说是为了防虫。现在人们制作面具时,不再自制麻烦又费时的浆糊,而是直接从商店中购买白乳胶或是胶水,既经济又省时省力。(2)裱糊纸张。浆糊准备好后就可以进行裱糊了。裱糊的纸张,传统面具制作选用的是白棉纸,白棉纸以孟定傣族手工制的芒团纸最佳,这种纸张的韧度比较好,在裱糊过程中不易破损,而且用这样的纸张处理眼睛、鼻子、嘴等细节处时也较容易抚平整,但现在大家一般选用较为廉价易得的报纸。裱糊时须注意眼线、鼻梁、唇部、耳际等部位,要将各部位的线条粘贴出来,细微之处一点都不能马虎。每个面具裱糊的纸张需要20—30层以上,每裱糊完一层都需要放置在通风处吹干,要彻底吹干后才能裱糊下一层,这需要制作者具备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3)脱模。裱糊好的面具胎壳吹干后,就要开始进行脱模了。脱模工序比较简单但很费力,用刀子一点点地挖出胎泥,眼、鼻、耳、口等五官部位结合较紧处需要细致、小心。(4)再次晾晒。脱模后已具备基本的外形,此时面具壳还要再次晾晒,防止纸张发生霉变,影响面具艺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只要天气晴朗,便可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在暴晒过程中一般也会有人看守,以避免天气骤变,下雨淋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面具着色。面具着色是面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这一步骤中先要在硬壳上打白色的底色,待白底色完全晒干后再进行对五官着色。着色时一般使用黑色和红色,通常都是黑色的眼睛、鼻子,红色的嘴,露出的牙齿要用黄色。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面具看上去更加“威风”。女性角色则用红色涂抹两颊表示腮红,突显女性的性别特征。文、武官员角色主要用眉毛和眼睛的形状来区分,文官的额头上部有大量的皱纹,呈现儒雅的特征,武官一般为黑色双眼圆瞪的形象,以此来显示武将的勇武、威猛。最后,为使面具更生动传神,制作者还会根据角色需要给面具贴上胡须或是毛发等物。另外,为了增强面具的神秘感,还要在面具的背面装上一块覆布,完全遮蔽佩戴者的头部。
三、勐准傣族面具的文化特征
(一)勐准傣族面具的禁忌
勐准傣族面具的禁忌主要体现在面具制作过程中的禁忌。第一,制作者的选择。制作面具的人要有“古根”。(“古根”一词被反复提及,由于语言的限制,笔者问报告人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也说不上来,也无法用汉语来表达。)笔者通过翻译讲述时的语境来理解,“古根”在这里是与佛教、命理有关系,要求制作者身体强壮,八字较硬,能抵挡面具的神秘力量。选择面具制作者的必要条件并不是他制作面具的技术有多高超,而是需要发挥他在原始宗教与佛教中的媒介作用,能很好的和解两种不同的宗教。勐准村在制作新面具时,由缅寺中的佛爷来选择具备“古根”的面具制作人。第二,制作时间的选取。面具制作的时间也需要缅寺中的佛爷选择吉利的日子来确定,通常会选取属虎日、属猪日开始制作面具。因为他们认为这两种属相命硬,在这两种属相的日子里制作出的面具较之其他日子制作出的面具更具“威力”,更能达到祈福纳吉、驱鬼逐疫的目的。第三,制作地点。制作面具的地点一般是选择在“个地佬”的密林里或是缅寺中,由佛爷选定的制作者一个人独立完成。面具制作过程中不允许他人观看,都是在比较秘密的状态下完成的。面具制作好后要藏在缅寺里,直到泼水节时才被请出来。
(二)浓厚的宗教色彩
四月,在插花节前的几天里,缅寺里的佛爷就要计算日子,选定一个属“马”的日子到村子后边的山上祭竜坛,祭竜坛实际是祭几棵大树。祭竜坛的仪式是插花节的开端,在仪式进行前,佛爷带着全村的男子、小孩去祭龙坛,在祭竜坛活动中献上的祭品有鸡、芭蕉、蜡条、鲜花、米花等,佛爷要念经,要请出“潘”面具保佑全村老小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平平安安。这一仪式严禁女性参加,当小女孩年满16岁就不能再参加祭龙坛活动了。
迎接面具的仪式非常隆重、热闹。迎接面具的人要准备好蜡条一对、鲜花一大插、谷花几颗,最好是在蜡条的中间夹点钱,钱的数量没有严格规定。迎接面具的队伍的顺序是:年轻男子组成的乐队在最前边,一路上敲打着傣族音乐,之后是村里的群众加入迎接面具的队伍中来,音乐停后,在缅寺大门两边放鞭炮。鞭炮过后,傣族音乐又响起,迎接出“潘”的队伍开始绕村表演,之后到缅寺前广场上围绕着一棵树进行表演。在缅寺表演的场边,有两个年轻的母亲背着小孩子请“潘”,给小孩摸顶祈福,“潘”的嘴里是祈福消灾的祝词,“潘”完成祝词后,小孩的母亲给“潘”递了七块钱。在整个过程中,不时有围观的老老少少加入到“潘”表演的队伍里,此时,整个表演达到了高潮。这之后“潘”又带头离开了广场向着勐准村旁的大山走去,“潘”在接到堆沙和插花的老人后,表演结束。“潘”向缅寺走去,进入缅寺,在佛爷的念经声中,“潘”从表演者的头上取下,被佛爷收藏到缅寺内悬挂起来。等到第二天重复上面的表演,表演的时空发生变化,就要到另外四个地方进行了,分别是细嘎、幕布、信房、白塔。这样的表演总共是5天,代表的是采花采五方,祈求五面四方的鬼和疫都被驱逐,为勐准村带来全年的平安、丰收、幸福。在每年五天的表演后“潘”就会被佛爷请回去,将“潘”悬挂在佛寺内。新的一年,同样的时间,这样的表演仪式被一次次延续。
勐准傣族面具是勐准傣族文化符号,它呈现出的特色是受到地域、气候、生活习惯、傣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勐准傣族面具长期以来保持着傣族面具的基本特点,风格鲜明、形象生动,但不拘于传统竹子材质的选择,不论是造型还是色彩的运用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面具形象多与佛教相关,兼有世俗情节。长期浸淫在佛教文化的环境中,佛教文化造就了勐准傣族面具的血肉之驱。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到的,面具从造型(特别是人物造型)、制作到仪式前的准备,再到仪式展演,个中无不渗透着佛教对其生活、信仰的巨大影响,在勐准傣族面具中,原始宗教信仰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及汉传佛教都取得了和解。
(三)多元的民族文化特色
临沧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独特而多彩的地域文化是勐准傣族面具得以成长的沃土。博尚镇是勐准村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之一,不仅有繁忙的商品交易,更是多样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勐准傣族面具的泥塑脱胎纸壳的制作方法与藏族的贴布脱胎面具的制作流程与方法基本相同,在造型、材质的选择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制作勐准傣族面具的高岭土取自相隔不远的碗窑村,它是一个汉族聚居的村子,历史上就是以制作土陶用品为生的。勐准傣族群众制作动物造型面具的原型常常选择马鹿,他们对马鹿如此情有独钟,是因为它是傣族、拉祜族等民族迁徙的“引导兽”[3](p132)。传说中是傣族英雄叭阿拉武带领头人和百姓追赶一只受伤的金马鹿才发现了勐泐(在今西双版纳);拉祜族先民在迁徙的途中,正是因为追赶马鹿才发现了“牡缅密缅”(今临翔),并在此地安家定居了下来。
这些都能证明勐准傣族面具所呈现的多元文化特征,不但有傣族文化的滋养,也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它是多民族文化长期交流和碰撞的结果。
四、结语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程序和禁忌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特色,是傣族人民长期面对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适应性调适的结果。勐准傣族面具能在今天仍以鲜活的形态存活于勐准村中,是它植根于傣族文化沃土的结果,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勐准傣族面具成为吸取众多民族文化养分的相对独立的傣族面具。勐准傣族面具所承载的民族历史,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傣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杨嘉铭.藏族贴布脱胎面具制作的传统工艺流程与技法[J].西藏研究,2004,(1):60.
[2]博尚镇人民政府编.博尚镇志[M].临沧:博尚镇人民政府,2007,(10):55-75.
[3]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32.
[4]顾朴光.中国面具史[M].贵阳:广州民族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易 茁(1978-),女,云南普洱人,彝族,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图书馆管理;
罗春梅(1978-),女,壮族,云南蒙自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