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技术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
2023-10-16张郁景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网络技术有助于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就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了基于网络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的教学优势,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并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策略,希望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切实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多维化课堂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中小学的日常教学活动已经引进了网络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程,对于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认识,熟练掌握不同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日常教学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无法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一现实情况下,如何以网络技术推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进行,切实发挥网络技术的重要价值,应当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都出生于2005年左右,他们成长于网络技术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大量的手机游戏、社交平台、短视频软件等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由于教育或引导不足,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仅限于娱乐、休闲等层面,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的一个休息机会。因此,大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时数量相对较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每周一个课时,在高一高二两年中要完成八十个课时左右的学习。在这八十个课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完成全部课程内容的讲授,还要组织学生顺利通过学业考试,对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另外,由于两节课往往会跨越一周,这也导致教师在推进教学进度、衔接不同教学内容方面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三)课堂教学枯燥无趣
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为主,这就导致本就对信息技术课程缺少足够重视的学生更难以调动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正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趣,致使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溜号、走神等现象,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基于网络技术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的教学优势
(一)推动学生持续学习
通过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多维化课堂,有助于推动学生持续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在家长也能够高效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支持和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线上教学平台等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学习。
(二)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尽管网络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仍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摆脱既有教学模式的影响。具体来说,他们习惯于将课文的知识照搬到多媒体课件中,没有真正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然而,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构建,能够真正改变当下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接触到更多样的教学思路,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
(三)丰富当前教学内容
将网络教学资源引进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以后,能够将信息技术教学从教材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之处。
三、基于网络技术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的理論基础和可行性
(一)理论基础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构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根据构建理论可以得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各类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另一方面,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可以得出,教学活动应当充分利用好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的科学技术,是教学领域的一次重要改革。可以说,现代教育理论是构建多维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支持和保障。
(二)可行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各类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出现了跨越式的更新换代,大多数高中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与此同时,网络在高中校园的普及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化和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丰富多样的软硬件设备也为网络技术在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的融入提供了一定可行性。
四、基于网络技术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一)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时,教师会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拓展,并着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除了教授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外,教师还应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需要出发,为他们介绍一些具有高度实用性的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
(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往往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等,使得教学活动超出纸质教材的范围。在利用PPT、音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教师也要注意转变以往的作业设计模式,鼓励他们回家借助笔记本电脑等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
(三)网络化的教学管理
由于高中学校大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每班学生的人数少则三十,多则七八十,这给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故而,在落实多维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好网络教室的优势,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测验完成情况等进行监控,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四)创新的评价体系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学评价活动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部分学校不重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甚至不进行教学评价活动,致使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流于表面。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仅在期末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并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多维化立体教学模式能够以更细致、全面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基于网络技术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做到有利有用
根据行为哲学可以发现,人的行为往往受到自身意识的影响,而意识是由“意向”和“认知”共同组成的。只有调动学生的认知欲望,才能够减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的现象。从动机诱因理论出发,对学生有利、有用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因此,教师可以以有利和有用为出发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从本质上来看,信息技术的不同学科相互融合渗透形成的产物,具有突出的理科特点。倘若单纯地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则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使用过的产品或设备出发,将其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筛选出来。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细致、全面的计算机元器件讲解视频,将其以大屏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针对理解难度较大的部分,教师也要及时放慢视频播放速度,详细地为学生介绍其在计算机运行中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微视频的作用,构建智慧课堂
所谓“微视频”,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其运行机制在于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各类云平台,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从而实现直播和重播的双重职能。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视频的作用,利用好校园的软硬件设备构建智慧课堂,推进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的贯彻落实。
例如,在学习与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将软件启动直至数据保存的整个过程都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微视频,学生能够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在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对如何操作数据库软件有基本的了解。另外,云平台中也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信息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或项目分享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鼓励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突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智慧化特点,也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利用有关教学平台,开展情境教学
在落实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有关教学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高度互动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智能化特点。
例如,在学习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假日出游”为主题进行情境构建。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市面上存在的教学平台,并对每一个平台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总结,利用课堂派、超星学习通等APP进行小程序的自主设计,以完成住宿预订、路线规划、地图分享等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登录上述平台,并按照一定顺序做出一系列操作,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其传输到教学平台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训练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实现了信息技术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特点,从而推动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应用网络学习软件,建构学习桥梁
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的构建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减少以往教学模式中時空条件对学生学习的制约,为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例如,在学习算法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个主题为“我的错误”的学习任务。通过在客户端平台上将上述任务发送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中登录客户端,接收学习任务并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尝试编写代码,真正感受到用编程来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生遇到一些无法处理的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视频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在对学生的编程基础进行分析把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性任务,如教授学生如何生成特定的二维码等。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五)加强学科融合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其他课程的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为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支持,减少学生的理解难度。为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构建多维化课堂的同时,可以加强学科融合教学,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由于受到硬件设备的影响,学生很难真正感受到实验的魅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相关软件的基本用法,引导他们利用各类软件实现对实验的模拟和再现。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有更真切的感受。以测量长度和时间为例,由于物理现象的发生十分迅速,这导致学生在观察时看到的结果不够清晰。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对上述物理现象进行倍速慢放,让他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既解决了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也为学生充分学习物理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同时,这一过程还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优化教学评价模式,进行精准反馈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学评价都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教学评价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加强教学评价模式的优化,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同时,也能够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精准的反馈。
一方面,教师应当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例如,除了要采取传统的评价模式以外,教师也要注意口头鼓励、眼神激励等评价方法,与学生建立更和谐的关系。同时,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应当融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对他们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比赛成绩、学习态度等做出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除了要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在互联网时代中,构建和谐的网络氛围十分重要,做一个高素质的网络公民是每一位高中生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网络文明规范,要求他们不在网络上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的不良影响。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网络手段加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为传统的教学活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更加应该借助网络的优势,做好多维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升级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这样一来,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减少难度。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张郁景 山东省郯城第二中学
参 考 文 献
[1]郭书金.云平台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创建[J].家长,2022(34):106-107+110.
[2]闵魁.高中信息技术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11):62-64.
[3]颉碧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J].山西教育(教学),2022(11):76-77.
[4]黄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2(33):191-193.
[5]王策.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方式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1,23(13):183-184.
[6]叶丽华.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评价[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