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慢》文本解读的多维视角

2023-10-15李凌莹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还原法文本解读

李凌莹

摘要:文本是語言文字所组成的一套代码,文本解读则是对这一套代码的构成要素和意义系统进行感知和理解。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唯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读出其“字中意”和“字外意”,挖掘文本中恰当的、新颖的亮点,才能有效突破浅显的、千遍一律又枯燥乏味的教学。本文以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扬州慢》为例,从多维视角进行文本解读。

关键词:文本解读 矛盾法 还原法

当下大多数课堂的古诗词教学侧重应试层面的知识技巧讲解,层次浅显,内容枯燥,教师讲着无趣,学生听着乏味。要想打破课堂教学的这种枯燥和乏味,就需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新颖的共鸣点。从外在的语言特点来看,古诗词根据节奏,分行排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本样式;从内在的情感特点来看,古诗词有独特的意象和意境,与外在的语言形式相融合,以此来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使读者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对古代诗歌的文本解读既要关注音韵、格律等外在的语言特征,还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情感和意蕴。因着这两大特征,我对《扬州慢》进行了以下多维视角解读。

一、对比法解读诗韵

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深入解读的切入口。很多时候中学语文教师为了让课堂更出彩,于是费尽心机在课堂上玩出很多花样,但没有懂经典,挖掘不出经典文本原有的丰富价值,其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在备课时,习惯性孤立地读经典,不能在众多的文本当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差异中找到分析的切入口。

对于古诗词而言,不同的韵律、节奏以及句式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而令读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把握经典文本之间不同韵律的对比是一个关键。从词的音乐性质来看,《扬州慢》属于慢词,慢词的节奏舒缓低沉,怨调居多,适合表达诗人曲折婉转的复杂情感。仔细观察这首词的韵脚,不难发现《扬州慢》压ing、eng韵,韵脚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这些词的读音皆是后鼻韵、阻塞音,换而言之,这些词在发音的时候要通过鼻腔,因此会产生一种明显的嗡音,并且韵尾比较长,所以读起来气脉阻滞,哽咽哀婉,给人带来一种低沉,冷寂的感觉,这是我们初读这首词之后的第一印象。但是不少学生对后鼻韵能够表达哀叹情感的这种认知并不清晰,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诗词外在语言形式和情感的密切关系,我把同一单元的《望海潮》与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朗读。《望海潮》是北宋著名诗人柳永所写的一首词,主要描写了北宋时期杭州城物阜民丰的一派热闹景象,流露的是一种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细观这首词的韵脚我们就会发现,《望海潮》押ua韵,韵脚是华、花、娃、霞、夸。这些字都是开口音,读的时候口型是张开的,而且音节短促,节奏明快,声调昂扬,给人一种明朗、激扬的感觉,传达了一种百姓生活安乐幸福的喜悦之情。这跟朗读《扬州慢》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朗读,学生能够马上感知其中的差异。

通过诗韵对比深入感知,相对于通过背景大致把握情感,在此基础上再去验证诗词情感的正确性,前者则少了一份先入为主、生搬硬套之嫌,多了一份激趣和热情,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积极地调动想象参与其中,更能够深入地理解《扬州慢》这首诗所抒发的凄切伤感的情感。

二、还原法解读意象

还原法是深入解读古诗词的重要突破口。所谓还原法就是不把对象和艺术形象的一致性作为出发点,重点在把未经作者加工处理的对象解读出来,然后和艺术形象形成对比,从而揭示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寻找矛盾所在,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古诗词的文本中,这个“未加工的对象”和“艺术形象”就集中体现为“意象”。就其本质而言,意象是由诗人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相结合而成的艺术形象,解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象的还原,有了艺术形象和原生对象之间的差异,才有了分析的切入口。

通过前面的诗韵分析,我们已经初步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悲哀伤感的,那么到底是否如此呢,我们透过意象还原来进一步解读。《扬州慢》这首词的诗眼是“空城”,所谓“空”就是荒无人烟、极其萧条、破败。为了突出扬州城的“空城”形象,作者经过情感的过滤尽收眼底的意象有:“荠麦”“废池”“乔木”“清角”“冷月”“红药”等。“荠麦”最先引入眼帘的意象,作者姜夔一踏进扬州城,就看到了一大片青青的荠麦,即野生的荠菜和杂生的荞麦。野草重生,说明庄稼少得可怜。扬州地属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一带的农作物以麦子和水稻为主,此时正值寒冬季节,耕田里应该种植的是麦子,而荞麦只是一种耐寒的作物,一般是冬小麦因干旱或者误时没法生长或种植,才进行的补种作物。从后文我们知道,城中清角吹寒,说明是战争导致了扬州这一带的农事给耽误了,难怪引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青青的荠麦”。“青青”一词可见此地的荒芜,足以让我们窥见作者姜夔的悲伤之情。

此处还有残存的乔木,姜夔为什么在一片荒芜中看到了高大的树木?是因为乔木高大显眼吗?其实不然,乔木意象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江淹的《别赋》中写道“视乔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颜延年在《还至梁城》提及“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元好问在《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所写“故都乔木他年怀故国”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乔木在这些诗作中有一个共同的寓意和指向,就是故国家园的神圣标志。难怪古人认为“亡宗灭庙,望乔木而可悲”,现代的学者也总结道“可谓遭遇变故的旧朝遗民与背井离乡难民的信念风标”,这样就能理解为何诗中出现乔木了。回到《扬州慢》的写作背景,此时的南宋朝廷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满目疮痍,诗人满怀哀时伤乱的情感,所以眼目所及必定是这些乔木类的触景生情之物。

另外诗人还看到了废弃的城池,听到了凄凉的号角声,城池是用来起到防护作用的,现在已经荒废,号角声是战场上才能听到的,现在居然飘荡在扬州城的上空,说明战乱尚未平息,这一切所见所闻都在说明此处俨然成了一个毫无人间烟火气息的空城。

接下來出现了孤独的二十四桥、荡漾的波纹、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花。这座二十四桥曾经见证过扬州24位美人吹箫的热闹场景,现在人去桥空;今晚的明月也曾目睹扬州的繁华气象,如今却是冷清凄凉,倒映在寒冷的江水中,冷寂无言;最是无情桥边红药,仍旧绚烂无比。“红药”正是当时扬州闻名天下的芍药花,此花在春天绽放,绚丽多姿,因而总会引来无数名人雅士驻足观赏,但眼下正值“淳熙丙申至日”,即寒冷的冬至日,并不是此花盛开之时,可见这是作者的想象和虚写,纵使冬去春来,再也无人来欣赏此花的娇艳美丽,不过徒增物是人非的伤感。显然这些意象的出现,让整首诗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悲切之感。

纵观这些意象:荠麦是青青的,城池是废弃的,乔木是残存的,号角是凄凉的,二十四桥是孤独的,波纹是荡漾的,冷月是无声的,芍药是无情的,他们无一不在轻声控诉着扬州城的荒芜和冷寂。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这些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这种巨大的张力,使得这些经过诗人情感过滤的客观景物都带上了强烈的悲叹色彩,集中体现突出了扬州的荒芜破败,即“空城”的特点。

三、矛盾法解读情感

矛盾法是指从古诗词文本的外显异常和内隐深意寻找矛盾,以此达到深入解读古诗词教学文本的目的。借助矛盾法可以挖掘解读古诗词的独特视角,使文本解读更具趣味性与逻辑性。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外在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明确了《扬州慢》低沉哀婉的情感基调,我们继续用矛盾法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意脉。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扬州慢》是一首慢词,曲调舒缓低沉,怨调居多。而扬州自古是文人笔下繁华富庶的代名词,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而且扬州城从唐至宋甚至元明清,几乎所有关于扬州的名作都为颂歌。而精通音乐的作者姜夔面对曾经繁华富庶、歌舞升平的都城扬州,竟然一改“依声填词”的传统,采用一种低沉舒缓的曲调来吟唱,为什么呢?标题《扬州慢》已隐然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落差,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前去一探究竟。

有人说这首词写的是两个诗人的两座城,一个是杜牧眼中的“淮左名都”,另一个是姜夔眼前的“空城”,两者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杜牧出生在盛唐时期,那个时候的扬州可谓是盛极一时。而姜夔生活在南宋时期,作为一名诗人,他早已在历史的书卷中以及文人的笔墨中风闻扬州城的绝世风貌,他心心念念那个被所有文人青睐的地方,但此时的扬州城已经遭受了两次战争的洗劫,只剩下一片萧条和废墟,早已不是曾经的“淮左名都”。所以当只身漂泊的他走进扬州城的时候,姜夔看到的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冷月无声”“二十四桥”“波心荡”,听到的是“清角吹寒”,想到的是“杜郎重到须惊”,在作者的笔下扬州城俨然一座“空城”。曾经的“淮左名都”是多么的令人向往,今天的“空城”就多么地令人失望,历史和现实的交织,巨大的心理落差,竟让年仅20几岁的姜夔感慨万千,悲叹不已。曾经的繁华富庶和如今的荒芜冷清,正是《扬州慢》的标题隐然形成的这种矛盾,让姜夔抚今追昔,发出深沉的悲叹之情,寄托了对扬州城昔日繁华的无限怀念以及对今日山河破碎的无限哀思,同时也融入了一介孤寒之士的流离之悲。从姜夔的《扬州慢》中,我们窥见了那个时代落魄文人的家国情怀,也看到了一代文人的悲与愁,情与志。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结构跳跃,对学生而言理解难度比较大,唯有通过深入解读来挖掘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和精神的共鸣。通过以上对比法、还原法、矛盾法等三个独特的视角解读《扬州慢》,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停留于浅显的感知层面,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明显更加地主动。可见深入解读古诗词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费劲,反而会创设一个更吸引他们的语境,课堂会变得更有趣味性和逻辑性。

参考文献:

[1]杨晓芹.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2]关方方.高中语文教师古典诗词文本解读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5.

[3]王立.中国古代黍离文学主题及惯常意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03)第20卷第1期.

[4]周晶.孙绍振文本解读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甘肃省礼县M中学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5]孙绍振.扬州衰败的悲歌——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J].语文建设,2022(6).

[6]袁曦临,戴琦.文学经典原著及其简读本的本文阅读比较——以《巴黎圣母院》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0(03).

猜你喜欢

还原法文本解读
电化学氧化还原法降解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还原法:文本分析的有效抓手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复杂性理论视角
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