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2016-12-06张永林
张永林
【摘 要】不少教师在文本解读方面容易忽视语言品味的过程,在实际教学时缺乏必要的指导、引领,使学生的体悟有牵强、突兀之感。这就要求教师关注语言,带领学生发现文本的关键语言点,通过适宜的品味方式,拉近文本语言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使其真正内化于心。
【关键词】文本解读 语言品味 过程
近日读到三个课例的教学片段,这三个片段来自三位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场景实录,其文本解读之技巧常为一些观课评课者所称道,被奉为文本解读的范例,但在笔者读来,似与文本解读的本质有些距离,忽视了语言品味的过程。这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养成良好解读习惯容易产生不良影响。为此,笔者不揣浅陋就此作一分析,以正视听。
【片段一】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了哪些标点符号?
生:省略号,并且有五处。
师:你从这五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生:很明显,桑娜的内心是非常害怕的。她不知道如何向西蒙交代。
生:桑娜的内心是忐忑的,怕西蒙会责怪他。
生:桑娜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师:是的,你们透过这些省略号走进了桑娜的内心深处。那这段话中还有哪些标点呢?从这些标点你又能读出什么呢?
生:问号让我感觉桑娜心里非常矛盾,虽然她不断地问,但事实上她却非常坚定。
生:是的,从感叹号也能看出桑娜的决心,可见桑娜是非常善良的。她矛盾的是救了这些孩子会让西蒙更加操劳。
【分析】片段中教师问了三个问题,从学生回答来看,他们似乎已经领悟了标点符号的功用,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回答仅能显示学生的“已知”,并未真正地内化于心。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它是书面语的一部分,它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但要深刻体会其作用,还需要置于朗读揣摩之中,通过对句子语气、语调、停顿等的正确把握来展示。因此,这里应该把主人公桑娜的心理转化为口头语言,请多位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加以呈现、比较、体会,这样学生对“五个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的理解将会更透彻,体悟将会更深刻,真正做到外化于形(朗读),内化于心。
【片段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中“落”字的赏析。
师:你从一个“落”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珍珠鸟的雏儿已经不怕“我”了,很坦然地就落到了“我”的书桌上,有一种很亲昵的感觉。
生:我觉得小珍珠鸟非常调皮,丝毫不觉得害怕了。
生:我觉得珍珠鸟的雏儿有一种挑衅的架势:我就落在这儿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生:我觉得珍珠鸟想对作者示好。
师:嗯,大家很会读书,能从一个“落”字里体会出这么丰富的内涵。再想想,“落”字还能让你读出什么呢?
生:读出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渐渐产生的感情。
生:读出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友情。
生:读出了珍珠鸟与作者逐渐亲近的过程。
【分析】片段中对“落”字的赏析同样没有深谙其妙。该教师问了两个问题,即“你从一个‘落字中感受到什么?”“再想想,‘落字还能让你读出什么呢?”应该说,该教师抓这个“落”字很有道理,但仅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落”字之妙显然是有难度的,尽管学生的回答很到位,但显得牵强、突兀。笔者认为,该教师没有对“落”字进行充分发掘、演绎。《珍珠鸟》全文写鸟的动词很多,唯有“落”字,写了三次,“落在柜顶上”“落在我书桌上”“落到我的肩上”,写出了珍珠鸟与“我”的空间距离由远及近,空间距离的缩短折射出心理距离的拉近。另外,“落”字有从上而下往下降的意思,有瞻前顾后、试探的味道,真切地写出了鸟之情态、心态。不作以上探究分析,仅以提问让学生回答,学生很难真正感受“落”的韵味。
【片段三】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就是一朵白荷花,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然后交流)
生:(读)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读)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读)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上衣和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笑声)
生:(读)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你们谁也没有我美丽动人。
师:自信的荷花更引人注目。
生:(读)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的荷花了,欢迎游客来观赏我。”
师:将自己的美献给游客,你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分析】片段中教师为了让学生领悟作者观荷之后的感受,让学生展开想象,直接加以表达。学生的回答显现出他们已明白作者与笔下的荷花融为一体,但五位学生无一例外感悟到的仅是荷花之美,没有领悟到荷花(我)之趣、荷花(我)之乐。笔者认为,这里同样缺少语言品味过程,缺少认知体验中介。像这样的情形,在现今的语文课上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文本没有作深入剖析。作者观荷之后的感受从何而来,具体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细加分析,反复朗读玩味。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首先必须对荷花之美有画面感,有美的体验,没有先前的形象感受、情感体验,直接让学生进入表达环节,会让学生或无所适从,或不着边际。其次,对于课文作者的感受,我们可清晰地看到,这时的作者已然融入美丽荷花的情境之中,化为“花仙子”,微风吹来,翩翩起舞,微风吹过,与蜻蜓、鱼儿交流。这是典型的移情效应,作者对荷花进行审美欣赏,已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移注到了荷花之上,达到了物我一体之境,使荷花有了人的灵性和情感。教学时,我们必须让学生朗读、品味、领悟、内化作者的感受,由此结合自己的体验经历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来,甚至还可就这一写法联系学生熟悉的李白《独坐敬亭山》加以强化(诗人给本无生命、感情的云彩和敬亭山赋予了人的生命,诗人与山就像一对久别重逢的知音,彼此凝视,真切地写出了诗人的情趣和孤独)。
这三个课例片段存在的问题在现今语文课上比较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语言品味缺少应有的过程。没有对品味过程的解读,势必会让学生养成“蜻蜓点水读文本,脱离语言谈感受”的坏习惯,其危害很大。文本解读我们要关注语言,但怎么关注就得思考。在笔者看来,首先得引领学生发现值得玩味、品读的语言点。上述三个课例片段,品读之点基本上都能切中。其次要指导学生找到适宜的品味方法。上述三个课例片段,品味之法单一,仅是让学生谈感受,没有必要的指导、引领,似有强行牵引之嫌。其实在这里,作为教师要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理性判断文本中的语言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思考这个距离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加以缩小。不考虑学生认知状况的文本解读之法终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
(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