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为例
2023-10-08王军利
王军利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承载着党的理想信念,既是“双新”理念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也是助益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有序推进、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一线教师亟须探索议题式教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扮演思想政治学科的角色,为人才发展搭阶梯、开良方,倾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统编版必修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为例,分析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路径。
一、选取有效的议题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在议题式教学中,选用什么样的议题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议题开发与设计决定了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效果。议题的选取需要考虑四个因素。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
按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能把握教学议题的大方向,为教师选取议题提供可靠素材,保证议题的宏观方向,使设计的议题不离题、不跑题。如,统编版必修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是“如何从收入分配中品味获得感”,教师可以抓住收入分配和获得感两个关键词,围绕该议题,进一步确定贴近学生生活与时政热点的分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材重点难点和问题探究
解决议题式教学中议题开发这个“拦路虎”,可以仔细研读教材,从中选取议题。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中设置了五个探究与分享,诸如,探究与分享一:“某村的个人收入分配”材料,设置了“该村实行了什么样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的看法。教师就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探究与分享及其设置的问题中提取出合理的议题。
3.参照教材综合探究中设置的议题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可以参考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中的议题“怎样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为议题开发的灵感或思路,从中思考与学生认知链接困难的地方,或者是把具有可议性的问题作为议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议题背后的深刻意蕴。此外,综合探究活动包含探究活动的目标、建议和路径参考,这些极具思辨性与新颖性的问题均可作为议题选取的素材,促使议题式教学正常展开。
4.体现社会关切,聚焦学生发展
议题选取既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时政热点,又要突出价值导向,议题背后是否蕴含价值指引对高中生“三观”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在一些争议性议题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一课中,议题采用“不可能打工男子周立齐公开道歉”的素材,抓住学生眼球,引导学生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到底都来自劳动,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二、进行切合实际的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习事半功倍。预习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型课程,具有可议性、实践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良性互动。进行切合实际的预习对改变部分学生的“懒学”“怠学”、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等被动懒散的不良学习习惯,向热衷思考、合作探究转变,调动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实效性不可或缺。
在对我校高一年级77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有52.98%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政治课程预习,有39.35%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预习任务,还有7.66%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预习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分析教材、合理处理,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课内预习,在教师调控下自主预习,规范预习行为,养成良好习惯,避免这一部分学生充当课堂的看客与观众,要做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与探索者。在预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不同情境辨别不同类型的收入分配途径,明确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意义,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坚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自信,在导学案中加入相应知识引导,辅助学生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方式。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预习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与学习主题的理解,明确自己的“知之”与“不知”,带着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听课,对于预习中未弄懂的问题会更加专心地听,求知欲更强,增加学习的获得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持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开展合理的议题活动
1.创设合理的议题情境
“教育即生活”。议题式教学中的情境需要以现实为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将学生带入政治课堂的学习之中,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探寻议题背后的学科真谛。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教师采取让学生课下了解家人及亲朋好友,在哪里工作、属于哪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收入多少,思考属于哪种收入分配方式,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更易激发学生的热情。以活动为路径的议题式教学,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融入生活,在实践中加深对议题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实施议题式教学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会促使学生在议题活动中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另一方面,调整上课空间布局。教室课桌布置为扇形、弧形或方形等形状,便于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交流。
3.根据目标,灵活开展议题式教学
达成目标,设置合理议题相关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体会议题所蕴含的专业知识和价值素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处理“收入分配方式和途径”时,将学生分组,探究如何先富起来,畅想未来自己的职业,梳理不同的致富道路,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先富带动后富,让每一组学生思考致富之后如何为共同富裕作出贡献,从而归纳出“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
四、采取多元评价机制
议题式教学需要客观、有效、多维的评价机制,帮助教师及时查找教学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改进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度,提高课堂实效性。一方面完善评价主体,促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师生都是议题式教学的参与者,应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的合力,一起致力于议题式教学评价,推动议题式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改进评价方法,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既要注重学生取得的学习结果,又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过程性评价,坚持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并重原则。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议题式教学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方式,需要教师选取恰当有效的议题,合理组织议题式教学,让课堂灵动起来,汲取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