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策略探赜
2023-10-01叶巧
叶巧
摘要: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方向已从“技能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旨在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助力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文章从高职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基于人才培养展开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从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方法等不同的角度,明确教育管理工作的变化方向,提出要打造“双师”队伍、重构课程体系、设立实训教室、创建实习基地、设计“双创”竞赛、健全考核机制等,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管理;教育质量;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C961;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7-0009-04
教育管理指的是借助多种方法和手段,对现存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归纳,以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行为。通常情况下,教育管理的水平不仅关联着学校的办学质量,还会影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而以人才培养作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导向标,不仅能够为管理工作指明最终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践行育人理念、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觑。本文对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策略进行探讨,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基于人才培养开展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有助于践行高职育人理念
在国家和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和教学方向发生了变化,主要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宗旨、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基本方向,重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国家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储备人力资源。而以人才培养为基准,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融入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既能帮助学校相关领导、专业教师等找准教育和管理定位,也能让他们在实施管理计划、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准确了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明确课程教学、就业培训等工作的方向,进而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学生在市场上、行业内的竞争力,使他们顺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以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导向,有助于践行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育人理念[1]。
2.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谐、友爱和充满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载体,特别在“素养本位”的高职教育模式下,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基于新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管理工作,既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环境中品读人文精神,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为身心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高职院校从产教融合等角度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会积极对接企业的要求,深入了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作为教育管理的标准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质量自然能得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性、综合性也能得到不断提升。而从就业的角度来说,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其就业培训工作的水平也会有所提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2]。
4.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综合型人才是现阶段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以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标准作为教育管理的目标,不仅有助于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让他们在形式优化、内容丰富、目标精准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实现学习、成长的目标,并在优秀教育资源、良好教育环境的支持下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由此,学生既能习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强化与人交流、多元沟通的技能。可以说,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進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变化
1.教育环境的变化
教育环境是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平台,也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教育环境也应有所变化。在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学生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自然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学校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在学校内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而当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出时,高职院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良好环境,还要为学生创设仿真化和模拟化的实训环境,如实训教室等。另一方面,实用性和综合性是现阶段职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其中校企结合便是一种重要的举措。所以,高职教育管理不仅要在校内进行,还要在校外展开。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环境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其范围逐渐扩大[3]。
2.教育主体的变化
除了教育环境的变化之外,教育主体的变化也是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转变之一。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传统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动性不强,他们虽然能够在课堂中学习专业知识,却难以准确理解专业知识的内在规律,也很难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教育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实施教育和管理方案时,教师就会全面分析和解读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进而培养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综合性人才。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的主体由学校转变为“学校+企业+社会”。这其中,学校起着桥梁和支架的作用,它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转变为教育管理目标,并积极与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和企业需求的全能型人才。
3.教育方法的变化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始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端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人才培养展开教育管理工作,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转变教育方法,利用创新化的教育方法,开展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活动。一方面,可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以理论教学为主;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要以校内实训为主,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针对三年级学生,要以岗位实习为主,为学生提供进驻企业的机会。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专业教学或者就业培训等活动中,教师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广泛搜集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准确理解专业知识,沉浸在职业情境之中。
从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方法的变化中不难看出,当前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认清变化的方向,明确变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创建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机会。
三、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策略
1.打造“双师”队伍
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承担着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设计、实施和善后职责,他们的专业能力、师德素养、认知能力等,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只有教师的教育眼光放得长远、教育能力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随之增强[4]。为此,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的必要选择之一。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和自主发展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在学习和培训活动中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合理地融入日常教学和学校的常规教育活动中,从而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和管理质量。
一是“引进来”。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强调了“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在教学领域中亦是如此,当高职院校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时,才能增强教师队伍的创造性。所以,在打造“双师”队伍时,高职院校要围绕创新的宗旨,积极引进国内外重点高校的优秀人才,经过层层考核后将其纳入到教师队伍中,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中的“活水”,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新想法、新创意,进而强化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
二是“走出去”。终身学习是高职教师的内在要求,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他们要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职业道路更加长远和宽阔。为培养高职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让他们前往国内高校、优秀企业中进行学术研讨和专业调研等,了解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趋势和目标,明确现阶段社会上的人才缺口,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和管理规划。
2.重构课程体系
基于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实用型、综合型和专业型的人才。为达成如上目标,高职院校应重构课程体系,打破原本课程体系中的局限性,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融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既能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具备现代化人才的基本能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自身的定位[5]。
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了解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增删课程体系中的内容。例如,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计算机工程、电子商务,还是金融等专业,都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技能。鉴于社会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可重构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网络安全、计算机编程、新媒体运营等多项课程内容,以强化高职课程体系的完善性和时代性,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内接受互联网技术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3.设立实训教室
高职院校要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通过设立实训教室的方式,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锻炼专业技能、修炼自身素养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将课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日后的职业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设立实训教室时,高职院校要全面考量学生的专业要求、职业发展需求等,为各专业的学生建设独立的实训教室,让他们能够在实训教室中进行专项练习。如针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要以沙盘模拟、大数据系统等为实训教室的主要材料和资源,以契合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让他们在实训活动中熟练地掌握数据分析、数据整合的技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又如针对工艺制造专业,为增强学生工艺打磨、工艺设计的能力,教师可在实训教室中导入模拟化的切割、打磨等方面的技术模型,让学生以VR模拟的方式鍛炼工艺制造的技能,促使他们在反复的练习和琢磨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以实训教室为载体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改变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方式,还有助于打造教育品牌,为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助力,让他们在学习阶段不断精进自身的专业技能,以此契合岗位、职业乃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4.创建实习基地
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现代化的人才培养背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时俱进的素养等。由此可见,实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要重视实习,通过创建实习基地的方式,与社会中的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以校企合作模式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实践探索的平台,让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训技能等运用于真实的工作岗位中,以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为了凸显实习基地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负责人、教师等主体,要积极与社会上的优秀企业进行对接,从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选择最优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以顶岗实习、点对点培训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迁移和运用知识。针对各专业实习的情况,教师要组织专门的实习总结活动,鼓励学生以撰写实习报告、口述等不同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实习见闻,将自身的收获与不足展现出来,从而深化实习体验。在此过程中,高职学生的综合实力、职业素养会不断增强,也会逐渐向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标准迈进。
5.设计“双创”竞赛
创新创业是职业教育中的热点话题,既是当下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高职院校要围绕创新创业的目标,精心设计“双创”竞赛,以竞赛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行业发展要求等,展开创新创业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使他们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为增强“双创”竞赛的实际效果,高职院校可将“双创”竞赛与校企合作模式融为一体,邀请企业中的一线员工、管理人员等担任竞赛评委,为竞赛活动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服装设计专业的“双创”竞赛为例,高职院校可邀请知名服装设计师、服装企业的设计人员等担任竞赛评委,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结合时下的流行趋势和服装行业的销售情况,设计兼具实用、流行特征的服装。竞赛评委应从审美、实用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科学评价。这样,高职院校能真正了解学生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帮助学生弥补不足。
6.健全考核機制
考核是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水平,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为此,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要针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前发布教育管理的考核标准,并从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层面健全师生考核机制,明确教师、学生在不同环节中的实际表现。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环节为例,高职院校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制定考核标准。一方面,从是否采取跟踪式的实习指导方法、是否与学生进行密切沟通、是否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精准的建议等多个方面,考查教师的实习指导能力。另一方面,从是否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否具备幼师的职业道德、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幼师专业技能等角度,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并以健全的考核机制为载体,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顺应高职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要基于人才培养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高职院校要优化教育管理模式,以创新化的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为载体,为学生创造优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理论学习、实训活动和实习活动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成长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秋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教育管理创新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2(27):125-127.
[2]王栋.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改进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06):94-96.
[3]曾汀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现状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1):15-18.
[4]郭丽.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2):71-72+75.
[5]郑丽群.现代职教体系内涵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问题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4):48-49.
[6]许岩英.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03):67-68.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alent Cultivation
Ye Qiao
(Fujian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the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changed from "skill based" to "literacy based", aiming to cultivate more comprehensive talents and help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arrying out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 based on talent cultiv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subjects,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it clarifies the direction of changes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work. It proposes to create a "double teacher" team, restructure the curriculum system, establish training classrooms, create internship bases, design "double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and improve assessment mechanisms,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talentcultivation; education management;education quality;practice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