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9-29陈志娟
陈志娟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利于促进肺功能恢复,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 PDCA循环管理模式; 治疗依从性; 肺功能; 家属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5-013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5.044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气道炎症,肺弹力组织发育差、支气管管腔狭窄、支气管纤毛运动差等因素均有可能成为其引发因素,患儿有长期咳痰、咳嗽、发热并伴有呼吸不畅等症状,是儿童住院常见原因之一,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2]。临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用药控制炎症和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手段,但因幼儿年纪小、对医护人员具有抵触心理,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影响病情康复[3]。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由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4个环节组成,是一种具有阶段性和反复循环的管理模式,可通过不断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使之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经过反复循环不断提升和完善临床护理质量,利于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性[4]。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觀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8.53±1.08)岁;病程1~7 d,平均(4.12±0.97)d;家属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1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35±1.06)岁;病程2~8 d,平均(4.22±0.87)d;家属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家属能够配合本次研究;(2) 符合《儿科学》(第九版)[5]中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并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3)存在发热、气促、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3)过敏性疾病史。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包括:(1)按照科室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各项检查操作。(2)检测患儿体温和肠鸣音等生理特征,指导患儿家属准备清淡且易消化的流食,补充蛋白质,增强患儿免疫力。(3)调节病房温度和定期通风,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每周采取紫外线消毒杀菌防止交叉感染。(4)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儿PDCA循环管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1)P(计划阶段):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查找常规护理模式中的不足,对护理人员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资料保存不当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知识储备;评估患儿身体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2)D(实施阶段):①健康教育。通过手册、视频等方式向患儿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耐心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②心理疏导。针对患儿平时喜好,通过在病房内张贴海报或播放儿歌、动画片等方式,分散患儿对疾病的注意力;采用轻拉双手、抚摸头发等方式获取患儿信任,从而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③强化基础护理。做好病房消毒工作,定期更换床单,严格无菌操作,各项治疗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叮嘱家属让患儿多休息,及时给患儿翻身。使患儿保持侧卧位,轻叩背部,保持5 min/次,2~3次/d。④呼吸功能训练。对患儿进行缩唇呼吸训练,10~15 min/次,2~3次/d;腹式呼吸训练,10~15 min/次,2~3次/d;吹气球训练:2 min/次,2~3次/d。⑤饮食护理。指导患儿家属准备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保证患儿每日饮水量在1 000~1 500 mL。⑥并发症预防。将患儿病床床头摇高15°~30°,避免患儿用力排便、哭闹,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控制输液速度在10~20滴/min,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3)C(检查阶段):护士长每日检查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并进行详细记录。(4)A(处理):每月定期召开1次小组会议,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发现的问题调整护理方案,并进入下一个循环,不断完善护理方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治疗过程中配合度较高,可自行配合完成检查、临床治疗及其他护理措施为依从性高;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抗拒情况,但在护理人员的干预下顺利完成治疗为依从性良好;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抗拒,在护理人员的干预下勉强完成临床治疗为依从性一般;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抗拒,在护理人员干预下治疗过程仍不顺利为依从性差,依从率=(依从性高+依从性良好)/总例数×100%。(2)肺功能:采用英国迈科公司生产的MicroIab肺功能仪对患儿肺功能进行检测,包括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肺活量(VC)、1秒呼气容积(FEV1)。(3)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2组症状消失以及住院时间,症状主要包括体温、咳嗽、哮鸣音及喘息。(4)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过程、护理效果和护理人员态度三个维度,共20个小项,满分100分,80~100分为十分满意,61~79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十分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该调查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73,重测效度为0.869。(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呼吸道堵塞、呼吸急促及面色青紫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2组肺功能比较 2组干预前肺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MVV、VC及FEV1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2组症状消失、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2.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2.5 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呼吸道堵塞、1例呼吸急促,对照组出现1例呼吸道堵塞、2例呼吸急促、2例面色紫青。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1.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2,P=0.237)。
3 讨论
病毒、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病菌等均有可能导致小儿支气管肺炎,且因患儿年纪小,呼吸道没有发育完全,在支气管受到病毒感染时容易造成痉挛,从而使患儿呼吸不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6]。因支气管肺炎患儿依从性较差、年龄小、病情发展快,治疗过程并不顺利。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尤为重要[7]。
常规护理多遵循医嘱、以疾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内容缺乏针对性,护理过程中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较少,忽略了患儿对口服和注射药物的恐惧心理,导致患儿依从性较差,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不配合,影响治疗效果[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护理模式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发热、咳嗽、哮鸣音、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分析原因在于,PDCA是一套以提高管理质量为目的的科学护理模式,能够结合患儿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每循环一次,可对干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通过实施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提升护理效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有关。PDCA共有4环节,计划阶段通过评估患儿身体情况制定全方位护理方案,护理工作由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通过评估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对护理措施进行不断改进,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依从性,促进肺功能康复[10]。实施阶段通过分析患儿性格,采取适宜的沟通手段,利于消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防备心理,提升治疗依从性;此外,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促使其主动加入护理过程中,利于安抚患儿不安心理,有效提升依从性。检查阶段通过成立管理小组,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实施阶段出现的问题,通过详细记录、分析和改进,避免后续护理工作中再次出现类似问题,有效促进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处理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处理阶段通过改正护理中发现的问题,重新制定新的护理方案,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四个环节彼此作用,紧密相连,符合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利于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利于改善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静,柯苗苗.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对其肺功能和治疗效果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165-166.
[2] 骆瑞红.整体性护理模式对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服药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8):1386-1387.
[3] 张瑞,支素芳,刘金广,等.小儿支气管肺炎病原菌分布及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診断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2):164-165,168.
[4] 王玉沐.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新建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水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1):78-80.
[5] 王卫平,孙锟,常礼文.儿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3-259.
[6] 王书玲,侯江红,陈团营,等.柴葛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湿热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0,42(1):85-88.
[7] 姚丹,李荣,汪霞,等.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7(7):979-981.
[8] 黄健,温伟溪,丘惠娴.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GF-Ⅱ、PCT水平变化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5):1050-1053.
[9] 朱杰,胡雪萍.视频宣教配合舒适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疗效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36-539.
[10] 赵颖.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2):1501-1503.
(收稿日期: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