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2022年某院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

2023-09-26翁丽玲陈继涢施婷婷叶岩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阿普苯二氮精神药品

翁丽玲 陈继涢 施婷婷 叶岩荣

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药剂科,福建厦门 361000;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

第二类精神药品是临床广泛使用的特殊管理药品,例如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类、苯二氮衍生物药物以及非苯二氮类药物、中枢兴奋剂咖啡因等。该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具有潜在的依赖性和耐受性,长期使用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用药时需慎重[1]。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精神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导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量越来越大[2]。为了促进某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3]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4],统计和分析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我院)住院药房2020—2022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我院药品信息HIS 管理系统中检索出2020—2022 年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相关使用数据,包括药品的通用名、规格、剂型、用量、总金额等信息,采用Excel 统计以下内容。

1.2 方法

采用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法[5-6],分别对我院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和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DDDs=某药年销售总量(mg)/该药DDD,DDDs 越大,表示该药临床选用频次高,患者选用倾向大;DDC=某药年消耗金额(元)/该药的DDDs 值,DDC 值代表药品售价的高低,值越大表明该药的使用成本越高;B/A=销售额排序/DDDs 排序,主要反映药品价格水平,DDC 值越小,经济负担相对越小。B/A 的数值代表了药品的销量和使用数量之间的同步关系,这个比率越接近1.0,说明其同步性能越好,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比值大于1.0,说明药品价格相对较低,使用频率较高;B/A 的值小于1.0,表示药品价格高,经济负担繁重,使用频次低[7-8]。

2 结果

2.1 药品销售情况

2020—2022 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品种、消耗数量及销售金额等情况见表1~2。共计13 个品规,其中片剂6 种、注射液7 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总金额,2021 年比2020 年增长93.33%,2022 年比2021 年增长36.33%。三年来,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总销售金额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表1 2020—2022年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药品销售总金额、占比以及增长率

表2 2020—2022年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及排序

2.2 DDDs、DDC和B/A

2020—2021年,唑吡坦片DDDs值稳居排列首位,艾司唑仑DDDs 值稳居第四。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DDC 值排后三位,从中可以了解到这三种药物使用成本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比较小。2020年,地佐辛注射液、注射用苯巴比妥钠、咪达唑仑注射液、DDC 值排前三位,这三种药品相对患者来说经济负担较重。2021 年,采购新增三种药品后的DDC 值排列有所影响,这三种药品DDC 值排列取代2020 年的前三位。2022 年,新增的药品中其中两种药品依旧靠前三位,可见新增的三种药品价格相对较高,经济负担较重。唑吡坦片、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的B/A均大于1.0,说明这三种药品单价比较低,使用频率比较高。氯硝西泮片、地西泮片的B/A 接近1.0,说明该药品同步性好,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见表3。

表3 2020—2022年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DDC和B/A

3 讨论

3.1 地佐辛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分析

地佐辛对阿片受体具有混合激动-拮抗的作用,于2009 年在我国获批上市,是一种阿片类镇痛药,适用于各种疼痛[9]。其与芬太尼相比较,地佐辛具有镇痛作用更持久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拔管时不易引起呛咳等优点,在术中得到广泛使用;同时其比吗啡更有效,药物不良反应更少[10],成瘾性也相对更小。根据手术药房SURGEY 系统显示需手术患者越来越多,收治日间肿瘤的患者也持续增长,这些患者非常需要这类止痛药,故其销售金额在我院稳居一二。从DDC 值可以看出地佐辛使用成本较高,其DDDs 也处于较高水平。2020 年,地佐辛注射液占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总金额的70%,可能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应引起重视。为此,我院积极开展对地佐辛注射液的处方专项点评,结合其使用情况分析,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截至2022 年,其销售额占比下降近28%,临床干预效果明显。布托啡诺注射液对μ-阿片受体具有低内在活性的混合激动-拮抗剂,与地佐辛注射液有类似作用,主要是激动k1 受体,它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这些受体相互作用间接发挥其药理作用,包括镇痛作用。长期、连续使用布托啡诺注射液可能导致身体依赖性或耐受性,而且布托啡诺能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导致药物滥用的发生,因此我院通过筛选患者、控制剂量,限制处方、用药指导和频繁的监测等一系列手段,使得2022 年的使用量比2021 年减少了50%,成效显著。

3.2 苯二氮䓬类、巴比妥类以及苯二氮䓬衍生物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3.2.1 咪达唑仑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及注射用苯巴比妥钠的使用情况分析 这三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的治疗[11]。其中,苯巴比妥是肝药酶诱导剂,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容易形成依赖性。咪达唑仑是新一代苯二氮䓬类的药物,无蓄积中毒征兆,无耐药性,可以通过适当调节药品剂量而达到相应的镇静水平,具有后顺行遗忘作用,非常适用于需要短期镇静的患者。咪达唑仑对呼吸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也不发生低氧血症,但可以降低脑代谢。地西泮属于长效苯二氮䓬类药,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的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12]。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医师应谨慎开具处方,药师发放该药品时应加强对处方的审核。2020—2022 年,我院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注射剂中咪达唑仑注射剂的销售金额、DDDs 和DDC 的排名均居前列,B/A 的数值波动比较大,价格相对不稳定,但用量相对稳定;相比之下地西泮注射剂、注射用苯巴比妥位销售金额居后,地西泮和苯巴比妥的DDDs 值较低,可以看出这两种药物临床使用频率较低,符合目前用药趋势。

3.2.2 苯磺酸瑞马唑仑的使用情况分析 苯磺酸瑞马唑仑属于一种超短效静脉注射苯二氮䓬衍生物药物,镇静作为短效咪达唑仑的替代品,常用于常规胃镜检查。其于2020 年7 月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无痛诊疗镇静、全身麻醉、ICU 镇静以及局麻镇静等领域,此药的上市打破了国内外临床镇静药物领域近30 年无创新药上市的局面[13]。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2021—2022 年在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总金额呈现上涨趋势,销售量居前,该药品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DDDs 大,临床选用频次高,可能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加大临床用药监测及点评力度。

3.2.3 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及氯硝西泮的使用情况分析 这三种药物均属于中效型苯二氮䓬类药物,该类药物疗效确定、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戒断症状较轻,患者对这类药物的选择倾向性大。氯硝西泮适用于抑制各种类型的癫痫,对戊四唑所致的阵挛性惊厥模型对抗作用尤佳,对最大电休克惊厥、士的宁和印防己毒素惊厥等均有较强的对抗作用[14],氯硝西泮也用于顽固性失眠的治疗[15],但可能引起依赖性。从氯硝西泮的B/A比值可以看出,数值接近1.0,同步性好,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DDC 值持续不变,价格相对稳定,所以近三年使用频率在逐渐提高。艾司唑仑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作、抗惊厥、松弛骨骼肌松弛作用[16]。阿普唑仑主要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或焦虑的辅助用药[17]。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在口服镇静催眠药中占很大比例,需警惕过量用药。从表2 可以看到氯硝西泮的使用量仅有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片的1/2,而DDC 值比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片高,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片的单价相对较低,是临床常用于短暂性失眠、焦虑治疗的首选。因此,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很容易受价格的影响。面对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生活,患上焦虑和失眠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艾司唑仑片和阿普唑仑片的使用量可能还会继续增加。所以医师在开药方时需详细诊断,确有临床应用指征方可开具使用该类药品。同时,药师应加强监控,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拒绝调配,使耐受性与成瘾性降低。

3.3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使用分析

酒石酸唑吡坦片为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可选择性地结合中枢神经系统中的W1-受体亚型,发挥药效。其可以缩短入睡所需的时间,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增加总的睡眠持续时间并改善睡眠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睡眠节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5],次日早上不会出现“宿醉”的现象[18],适用于偶发性失眠和暂时性失眠的治疗。2020—2022 年,唑吡坦片的销售额逐渐增加,DDDs 排序稳居第一,B/A 比值远大于1,在临床选用频次非常高,患者接受程度也较高。此外,对于急性脑卒中后引起的失眠治疗中,酒石酸唑吡坦片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且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18]。右佐匹克隆片是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之一,是一种典型的三代安眠药,它是一种环吡咯酮类的衍生物,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立体同构体,具有镇静作用,对于焦虑、惊厥、肌肉痉挛也有治疗作用;长期服用该药,戒断反应、反跳性失眠、生理依赖等不良反应也不会产生[19-20]。右佐匹克隆的使用量逐年增长,其DDDs 值也是逐年增长,说明患者对这药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B/A 比值大于1,但与唑吡坦的价格相比较高,另外唑吡坦的使用量是右佐匹克隆的2~3 倍,从数据可以分析到价格对于同种药物的选择影响甚大。

4 小结

2020—2022 年,我院住院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量及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其中苯二氮䓬类起主要镇静催眠作用,与目前市面第二类精神药品发展局势相符,同时第二类精神药品在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规范,防止长时间服用导致的药物依赖,需要强化个性化用药,保证用药安全合理。综上所述可以分析到地佐辛注射液与苯磺酸瑞马唑仑价格较高,且销售金额占比较大;艾司唑仑片与阿普唑仑片价格低廉,但用量较大,这4 种药物可能存在过量使用现象,医师开具处方时要明确用药指征,同时评估其耐受、滥用和成瘾的风险,同时临床药师要加强相应专项点评,及时干预不合理处方,保障药品的合理应用,防止流弊现象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须加强对相关指导原则的学习,规范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同时加强对二类精神药品合理使用的培训,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在药学服务方面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阿普苯二氮精神药品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怀念哑巴阿普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门诊100例患者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分析
阿普唑仑撤药致腹痛1例
2010-2012年某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09-2012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