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域“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模式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2023-09-20杨瑞松赫维辛于志强孙晶汲淼周惠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问题的提出

杨瑞松 赫维辛 于志强 孙晶 汲淼 周惠

摘要:“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是促进区域或学校教研体系构建,基于目标、问题和问题解决的精准施策的一种教研新思想、新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构建市级教研为主导,区县教研为主体,学校为基地的三级教研联动机制。搭建课堂教学展示、基地研究引领、网络教研共享、团队教研研修、主题教研交流五大平台,以期全面提高全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靶向教研;一心三层五平台;教研协同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管理决策。各级教研工作都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研方式、运行机制、教研内容等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快节奏、多路径的教学需求,这就需要教研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教研工作模式势在必行。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哈尔滨市下辖九区九县,具有鲜明的大城市大农村特征,一半以上的教师和学生在县镇农村。调研发现,这些地区名优教师缺乏,学科发展不均衡,教学质量监控指导不到位,城乡间、校际间差距大[1],存在着如下问题。

教研差异。传统的教研方式陈旧,教研呈现出碎片化、随意性的特点。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市区(县)校教研缺少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区县教研水平差异较大,市区(县)校三级教研尚未形成合力,亟待优化。

教师能力差异。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新形势,部分教师理念不新,专业素养不高,方法与手段陈旧,区域间、城乡间教师能力差异较大,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亟待完善。

课堂教学质量差异。“知识本位”现象严重,重结果轻过程,落实核心素养的意识淡漠;“教师本位”现象突出,重教法轻学法,学生主体地位未能真正落实,导致教学质量差异较大,课堂教学亟需改革。

教学资源差异。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能力差距较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微小学校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弱、教学资源少,资源运用影响备课和教学质量,缺少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教学资源亟需丰富,资源运用亟需指导。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模式是以医学靶向治疗理论、优化理论和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驱动任务,通过建立市区校三级教研协同联动机制,发挥五大教研平台服务功能,系统化、专业化、精准化开展三级教研活动,从而探索破解上述四个方面现实差异问题和教学中关键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推动全市的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解决问题的过程

此教研模式是把实际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理论概括和提升,总结、构建符合本市各层面、各区域学校实际的教研模式,形成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的教研实施体系。

2012年开始探索“五位一体”教研新模式,注重市级统筹,通过五大类活动开展教研,也就是本模式的雏形。

2015年建立“三级多元”教研模式,注重市区校联合教研,发挥区县级教研主体作用,提高教研效率。通过统筹优化三级教研,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本模式。

2018年形成了“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模式(见图1),以教研联盟的形式形成三级联动机制,以聚焦问题精准施策为核心,结合五平台支撑的靶向教研促进区域教研发展,使教研专业化、体系化和常态化。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构建三级联动的教研联盟机制,形成教研合力,促进教研质量整体提升

教研模式改革突出以学科发展为主线,以卓越教研团队为核心力量,以学年推进为手段的“教研联盟”项目,即“联”集体之智,“盟”众家之力,从而“合”全市教育大发展之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区域教研高质量发展。

教研联盟组建体现横纵交互原则。横向联动,城乡联盟18个区县分6组即6个学年;校际联盟,同区域校际联盟发挥名校引领作用,跨区域学校联盟进行同质互动共研。纵向贯通,以学科为纵线形成市、区、校(组)三级联动,依托市区校教研队伍开展教研活动,依托专家、卓越骨干教研团队进行主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通过“研讨与培训”“交流与反思”“线上与线下”“示范与诊断”等形式开展联盟教研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推动我市教育均衡发展。

2.以五大平台为载体,强化问题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展示平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锤炼教师教学技能;通过团队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推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基地教研平台探索校本研修路径,实现典型示范引领;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保障线上教学远程指导的常态化和教研活动的参与度;通过主题教研平台开展专项主题研究,破解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难题。五大平台共同承载着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

搭建课堂教学展示平台,强化教学研究,为常规的教研活动注入新的生机。深入开展聚焦问题靶向施策的课例研究,通过烛光杯、奋进杯、青年教师比赛、双师同堂、素养大赛、乡村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等“聚焦核心问题,提升专业能力”课堂教学与技能展示的主题教研活动,组织学科核心素养课例观摩100余场次,展示课例1000余节,形成《哈尔滨市小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案例及评价标准》,实现了三级教研联动、以展促培、依展研修。解决课堂优化方案,形成“四位一体育人课堂”教学新样态,推广有效学习方式。

建设教师团队研修平台,助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通过调研找准各层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需求和问题,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的靶向培训。对学科工作室、学科教研团队建设、农村和青年教师的专项培训等,设计和提供基础性、提高性、卓越性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市学科工作室指导全市名师学科工作室的教研,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以问题研究为载体,引领学习、实践研讨、搭建平台、提升能力。

夯实基地建设引领平台,推进校本研修典型引路。基地建设引领平台主要通过搭建小学全学科教研基地学校、农村帮扶基地学校和单一学科教研基地的形式展开。从2012年至今,分三批建立了全学科教研基地学校、农村帮扶基地学校和单一学科教研基地共32所。教研基地校围绕“确定一个主题、破解一类难题、建立一支团队、培养一批名师、练就一项真功”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年均开展市级教研活动6次。2015年,召开了第一批基地校总结会,全市有100余所学校,300余位教师参会;2018年,召开了第二批基地校总结会,创新校本教研策略,促进基地学校的学科内涵发展;建立10所农村帮扶点校,开展教研赋能牵手城乡教研活动。

搭设网络教研共享平台,放大辐射作用,提升参与效能。本市的网络教研做到了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态化,区域教研共享化,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2]。教研员每年定期组织主题活动月和专题周,开展经验介绍、专题讲座、教学录播、集体备课、说课、课例分析、主题汇报、团队研讨等活动。每年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百余次,参与教师超过1.5万人次,尤其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网络教研解决突发事件成果显著。2020年春至今,提供线上教材辅导视频讲座240讲、视频课程2800节、教学设计68册2000份、课件1500个、习题1000套,相关资源推送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网络教研放大了教研功效,解决了教学教研资源不足、共享不畅等问题。

创设主题教研交流平台,攻坚克难实现精准教研。主题教研注重“育人导向”“素养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教研,解决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等热点难点问题。首先是基于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的主题教研———构建新课堂,如:数学学科的“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针对核心素养落实不力、数学学业质量下滑的原因,提出素养导向的教学与评价策略。通过系列活动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构建了小学数学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梳理了丰富、典型的活动案例,为一线教师开展素养导向的活动教学提供了范例。第二是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教研———探寻核心素养落地新路径,如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实践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构建一至五年级的小学数学学科基于教材单元重构的实践课程和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跨学科实践课程,探索并构建一套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第三是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观察与评价的主题教研———运用新技术开展实证教研,如运用弗兰德斯课堂观察系统进行课堂观察,通过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实现听评课的指标量化,并通过课堂教学大数据分析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學生课堂学习方式,实现精准教学。第四是基于自媒体开展“研学践行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的主题教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并推送学课标(读原文)、研课标(对比解读了解变化)、谈课标(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课标学习体会)、用课标(通过对一节课的备课、上课、议课凸显对课标的理解和落实)等培训内容,其中数学28讲、语文10讲、英语4讲、科学2讲、道德与法治2讲、劳动课程8讲,线上点击学习人数达2万余人次。

此外,围绕“零起点教学”“‘双减的作业设计”“学科故事开发与应用”、幼小衔接、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学科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的构建习作教学内容序列、语文学科要素落实等热点问题都进行了主题研究活动。

三、成果主要内容

“一心三层五平台”教研模式是实现靶向教研的具体路径:“一心”即聚焦问题、精准施策、课堂提质、师生发展为中心;“三层”即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三轨同步、三力合一;“五平台”即课堂教学展示平台、基地研究引领平台、网络教研共享平台、团队教研研修平台、主题教研交流平台等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是促进区域或学校教研体系构建,基于目标、问题和问题解决的精准施策的一种教研新思想、新模式。

靶向教研基本流程:1.根据工作任务职责和调研发现的问题确定目标;2.选择路径(平台);3.具体实施;4.总结提炼;5.评价反馈;6.反思改进。形成闭环式靶向教研活动基本流程。

(一)形成了“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模式,推动了本土化教研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

经过10年的研究,哈尔滨市小学各学科均已经形成了“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并通过实践探索靶向教研的策略与方法,梳理经验,固化为教研模式。实现了“市级统领———区域实施———校本落实”的自上而下的教研合力,达到教研“横到边、纵到底”的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教研效果。

(二)构建了“四位一体”育人课堂教学新样态,丰富了学科全程全方位育人经验

构建本市小学“四位一体”育人课堂新样态。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任务,以“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教研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学科育人的路径与方法,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提出了“育德”“育学”“育思”“育术”的“四育”课堂,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育人课堂新样态,开展“聚焦‘新时代、新教材、新教研、新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初步形成了理论框架、实践策略和方法,并在全市小学进行推广。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形成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成果

积极探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与策略,形成本市小学“三学、两反思、一提升”的学习模式,营造“学习”课堂,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互学、积极反思、交流提升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和过程。

(四)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教学教研

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本教研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态化、区域教研共享化。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研,充分利用腾迅课堂、钉钉、CCTalk等平台开展主题教研、区域联盟教研、教材解析、辅导答疑和资源推送等活动。

(五)通过三级联动、五平台推进,实现教育教学教研均衡发展

“一心三层五平台”教研新模式在全市推广,促进强校与弱校、城乡教育教学教研均衡发展,初步形成“常规教学———问题提出———主题探究———引领备课———课堂实践———问题交流———教研反思———总结提高”的基本教研流程;初步建立起“专家引领———骨干牵头———同伴互助———个人实践———共同反思”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模式;搭建成“基点学校为点、区域学校为线、全体学校为面”的联盟式教研平台;确立了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方向。

四、效果与反思

(一)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模式历经10年的研究和实践,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高度认可,先后在本市召开了50场专题会议和主题活动,推广应用该成果。

(二)有效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此成果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教研模式研究,通过教研模式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提高教师群体教学和教研水平。10年来,本市先后召开名师教学风格研讨会、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基地学校展示交流会等,多学科多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展评活动中成绩优异,10位教研员进行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专题讲座100余场,培训教师超6万人次。对全省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研工作和学科教学、学科教研起到推动作用,对我省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指导意义。

(三)精准施策的靶向教研迎战疫情做突出贡献

在2019-2020年度线上教学期间,为全省各个学段学生云端学习提供2800节专业的课程,开展活动66次、观摩研讨课123节、讲座86个,网上参与教师达3万余人次。不仅为哈尔滨市云平台资源建设填补了空白,还有力保障了我省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成果在多层面进行了多次教研经验交流分享,影响大、反响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教研方案。2019年,在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年度工作会议中做《实施靶向推进研培工作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2020年7月26日,在“中国好老师论坛”———学科育人黑龙江分会场做主题发言,2万人线上观摩。项目主持人撰写的《构建小学数学“四育”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2020年12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小数会学术年会中进行交流。2021年,在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年度工作会议中做《五个精准让云课堂落地》经验交流。2021年,《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期间小学阶段线上教学第一周情况分析报告》荣获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黑龙江教育》(小学版)曾连续六年开设“烛光杯”“青年教师教学展示”等七个专栏,共刊发200余篇文章,新晚报、新华网、东北网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四)研究成果被教育行政部门、全国同行及部分高校采纳并应用

研究成果立足市域教研模式改革,可以为省内外类似情况的市域教研部门提供经验和借鉴,多地多次邀请课题组成员分享成果及应用经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徐长春、全国知名专家刘芳,参加我市成果展示交流会,哈尔滨市电视台都市零距离进行新闻报道。教研模式和教研效果受到省市区的高度认可,为其他省市提供了很好的教研模式与操作模版,并进行推广与应用。

(五)开发了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并应用于县域及乡村学校

各教研基地学校形成了教学资源共享共研共建机制,开发学科基础性资源,建立学科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形成发展性资源,包括优秀课例集、案例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常规指导手册,用于部分学科新教师教学技能系列培训课程。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为主要培训方式,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教师培训信息化模式[3]。促进市域乡村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本项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要进一步形成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的有效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区县级教研的主体作用,五个平台间的融合度还须加强,还应进一步发挥相互间的促进作用。本成果虽然在城乡教师全员参與教研上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部分教师尤其是乡村学校、微小学校教师尚处在被动接受、被动参与的层面,要加强靶向教研的跟踪问效,进一步发挥研培一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瑞松.构建教研联盟有效机制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4).

[2] 杨瑞松.实施靶向教研,推进区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J].当代教研论丛,2020(6).

[3] 仝志贤,张继勇.关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11).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一心三层五平台靶向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JJB1318017);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构建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研联盟机制实践研究”(202223012103B)

编辑/王波

猜你喜欢

问题的提出
酒店专业实习生的角色冲突研究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职高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
沧州市中小学独生子女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