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劳动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2023-09-19赵雪楠杨淑萍

文教资料 2023年9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赵雪楠 杨淑萍

摘 要:教育部于2022年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此劳动教育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和配合。在新课程标准下家庭劳动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如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家长自身缺乏劳动经验等。对此,家长应该在理解劳动教育丰富内涵的基础上,配合学校,优化家庭劳动教育,助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家庭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标准

作为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带来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实施,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劳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成为一门独立课程。2022年5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开设劳动教育本科专业,这是劳动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一、劳动及劳动教育

劳动的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认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1]这一定义认为劳动教育是指导人们参与物质改造与互动,偏重体力劳动。《文史哲百科辞典》提出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人们使用工具自然物以适合自己的需要,这一过程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这一定义揭露了劳动的智力属性,打破了传统的体力劳动属性。

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劳动教育归于德育的内容之下,认为劳动教育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3] 《辞海》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4]。根据最新发布的《课程标准》的定义,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新课标之下的劳动教育是借助体力劳动过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巧,树立合理的劳动观念,形成科学的劳动精神,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当下家庭劳动教育现状的审视

由劳动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掌握劳动技能,而是要培养劳动精神,所以仅靠学校教育资源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需要家庭的配合。有学者指出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为劳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尤其会对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长重智轻劳的教育倾向

对读书的崇尚是我国逐渐形成的文化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深入人心,我国家庭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存在重智轻劳的倾向。

一是对劳动教育的误解和错误定位,错误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旨在教孩子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学习成就毫无教育意义,从而否定劳动教育的积极意义,无视劳动教育对孩子品德素养、价值观念的培育作用。二是歧视体力劳动,教育部教材局有关负责人曾就劳动教育予以回应,认为今天不少学生对体力劳动轻视,甚至不尊重体力劳动者,这一点我们要重点关注。不少家长认为读书不好的孩子才会迫于生计去从事体力劳动,并且社会地位低下,爱劳动之人都是所谓的“没有出息”的孩子。三是轻视劳动成果,不亲身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就难以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对孩子平时生活中的浪费、不尊重劳动者等行为不给予及时纠正,重点关心孩子在智力发展上取得的成绩。从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调查的结果看,1至14岁阶段的独生子女家庭,37.1%的家长“总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床铺或收拾书包等”,34.6%的家长“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而“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的家长则高达52.5%。[6]

(二)家长自身劳动教育经验的不足

在劳动教育内容中,日常生活劳动板块的四大任务群的实现尤其需要家长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而这也成为家庭劳动教育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家长多是“90后”,他们生长在物质资料较为丰富的时代,且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生活劳动的简化,例如在家务烹饪方面,中国饭店协会联合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90后”已经成为最大的外卖消费群体,占比超过50%。新生代父母自身就很少进行家庭劳动活动,何谈教子女如何去做。另一方面,教育知识的不足是家长自身劳动经验不足的重要体现。劳动教育的施行需要必要的教育学知识,一些家长不懂得合理运用教育方法,缺乏指导的耐心和技巧,认为教孩子做还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从而剥夺了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同时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内容的理解不足,不知道教给孩子哪些劳动知识,更谈不上对孩子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的培养。有学者以安徽省淮南市的中小学学生和家长为调查对象,收集了万份调查样本数据,发现不少家长未能充分发挥家庭劳动的教育价值,甚至存在“学生就是要学习好,闲事少干”之类的错误观点。[7]此外,劳动教育经验的不足使得部分家长将劳动教育异化,甚至把“打扫卫生、洗碗拖地”作为文化课学习成绩退步的惩罚。家务劳动成为孩子文化课学习的奖惩机制,这就使得孩子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丧失了劳动教育的自身价值。

(三)家庭劳动教育支持系统的不足

相较于学校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支持系统尚存在不足之处。空间方面,《课程标准》提出可借助家庭的阳台、庭院进行劳动教育,但在“寸土寸金”的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空间难以保证。另外,生活生产条件也在改变,农业生产的高度機械化、家务劳动的智能化直接或间接减少了劳动机会。人工智能在家居生活中的应用,使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为可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劳动积极性的培养。时间方面,一方面,部分学校过于重视量化测评指标,过于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布置了过多的作业。学生回到家只能埋头于做家庭作业,压缩了家庭劳动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课程标准》指出由家长督促、鼓励学生在家练习部分烹饪、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活动,并营造保证安全的条件,然而在现实情形下部分家长碍于工作压力、家庭琐事等,缺乏必要的时间来指导孩子进行劳动实践活动。

三、新课标对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视

相较于之前,新课标更加重视家庭劳动教育的配合,在劳动教育的内容、评价方面对家庭教育均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一)划分日常生活劳动板块,实践性增强

《课程标准》将劳动教育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其中日常生活板块包含四大任务群: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新课标下的劳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大众所理解的农业生产劳动和简单的家庭家务劳动,还强调学生自我生存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价值观念的培育。以家用器具的使用与维护任务群内容为例,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家用常用电器的操作方法,如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这些都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存技能,该项教育内容的落实无疑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劳动教育施行的教育场所方面,《课程标准》指出家庭可以利用家庭庭院空间来进行植物种植的劳动教育,明确指出家庭是施行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场所。

(二)厘清教育目标,重视家庭劳动教育评价

《课程标准》特别提到了劳动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具体包含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旨在通过劳动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除了精神素养不可量化、不可视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还对各学段教育目标进行了细致划分,十大任务群对劳动技能进行了建议和规定,如“垃圾分类”“家用器具的使用”“制作家常餐”等。曾一度备受热议的教育部要求五六年级学生学会西红柿炒鸡蛋便是《课程标准》提到的各學段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按年级和学习层次划分明晰的教育目标后,家庭劳动教育评价也十分重要,提出针对不同内容的劳动教育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如对日常生活劳动内容的评价,建议家长监督孩子劳动过程后如实填写劳动清单,并将清单作为该板块评价的主要依据。

四、基于新课标下家庭劳动教育的可为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尚处于心智发展期,因此家庭劳动教育的改善更多需要家长自身的积极参与,观念层面上,家长应该全面理解劳动教育,了解劳动教育对孩子全面发展、自我生存的重要意义;实践层面上,家长要以身作则,增长劳动教育经验,配合学校做好家庭劳动教育评价。

(一)理解劳动教育概念,重视劳动课程

由上文对劳动教育概念的梳理可知,劳动教育的实施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家长应该全面理解劳动教育的概念,即劳动教育不等于洗衣做饭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也不等于种地养家禽等农业体力活动,更不同于职业教育。除了要满足人类自身存在的物质财富基础,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劳动价值观念、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创造精神,让劳动成为学生追求美好生活而自觉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劳动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还要引导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形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这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8]文化课的学习固然重要,劳动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劳动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劳动课程的认可,首先体现在正确对待劳动教育作业上。对孩子的劳动实践作业,家长应该将其放在和文化课程同样重要的位置,不能直接替代孩子完成,而是耐心指导孩子,培养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其次抓住家庭劳动的教育过程,明确劳动教育的实施重点在“育”而不在“劳”,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劳动的辛苦与乐趣,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劳动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深刻理解劳动教育意义,树立全面发展意识

劳动教育重在“育”,和德、智、体、美相辅相成,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当理解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劳动教育。在技能学习上,劳动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生存技能技巧,具备自我生存生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问题;在道德养成上,劳动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养成勤奋踏实、积极向上的人生品格,劳动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孩子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果实,促进道德品质的提高;最终科学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孩子养成勤俭奋斗的习惯,从而更好地投入智育学习中。同时,作为有机联结的“五育”之一,劳动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实施劳动教育,能使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9]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智力发展中劳动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才智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反映出来,即从书本所学的“智”只有通过与客观世界的实践互动才能最终呈现。尚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可以使身体的各部分得以锻炼,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都不会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孩子必要的自我生存能力。

(三)明晰劳动教育目标,积极参与劳动教育评价

《课程标准》中的十大任务群分别对各学段学生劳动教育在内容要求、素养表现和活动建议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劳动教育的活动方面,如一二年级开展简单的清洁劳动,如拖地、清洗碗筷等,三四年级学会凉拌黄瓜、煮水饺等简单的烹饪,五六年级掌握洗衣机、电风扇等家庭常用电器的使用。类似这样的可视化培养目标在《课程标准》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家长应该增强对教育目标的了解,明确清楚孩子在各学段各方面的劳动技能的学习,并通过家庭劳动实践学习来逐渐培养孩子的劳动素养。[10]同时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的平时表现评价,《课程标准》中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让家庭成为实施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场所,同时《课程标准》也提出课程评价的系统性原则,即除学校外应该兼顾家庭劳动实践评价,如“家庭劳动清单”的填制需要家长根据孩子家庭劳动的真实表现予以客观及时地记录,所以家长必须具有劳动教育的主动意识,配合学校,参与学生的劳动课程评价。

(四)自我劳动学习,发挥家长以身作则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对父母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当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的行为举止。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普遍认同儿童品德发展存在关键敏感期,尤其是0—9岁阶段,包含动作、语言、感官发展的敏感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儿童家庭依赖性最高的年龄段,因此应当重视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物质条件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造就了生活的便利,也相应减少了家长亲身实践的机会,如家政服务和外卖行业的发展使得基本的家庭劳务活动量减少,当前部分“90后”家长存在自身缺乏必要勞动技能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为孩子提供帮助与示范。[11]一方面,家长应当进行自我学习,掌握必要的日常家务技能,以身作则,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劳动中,同时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各项劳动活动,发现劳动之美,建立积极的劳动情感,提高劳动素养。另一方面,坚持育人导向,家长掌握必要的教育基础,注重发挥劳动实践在育人树德、强体增智方面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3] 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447,425.

[2] 高清海.文史哲百科辞典[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340.

[4]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83-384.

[5] 何云峰.论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J].劳动教育评论,2020(2):30-41.

[6] 裘晓兰.成才与成人:青少年家务参与状况折射出的教育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5(5):19-24.

[7] 罗娜,董从勋,夏胜先.青少年家庭劳动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108-110.

[8] 汤妮.家庭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途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3(1):53-55.

[9] 陈辉.新时代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育人价值及其利用探析[J].劳动哲学研究,2022(2):169-177.

[10] 孙宏艳,耿雅倩.新时代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启示[J].中华家教,2022(6):46-50.

[11] 李佳叶,李蒴.青少年家庭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学园,2022(35):78-80.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阶段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职业素养培育浅论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