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究

2015-09-21吕莉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

吕莉莉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普及城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教学是开展尚存不少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总结边远山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边远山区 义务教育阶段 信息技术课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76-02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以及经济后劲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欧美国家都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党的十七大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全局战略的角度对我国信息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信息化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普及城乡。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与城市相比,信息技术课程在边远山区的开展尚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以笔者所在地区为对象,通过分析总结边远山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硬件设施不完善

首先是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比如我校最初组建的计算机房,学生用计算机只有30台,与每班四十多人的学生数相差甚多。数量上不能达到学生每人一台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计算机房一般都是建在普通教室里,只是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再组建成网络。同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环境的原因,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

(二)学生能力不一致

我从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看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低年级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究其原因所在,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够,觉得计算机是神秘的东西,在操作上不够大胆,遇到一些很小的问题,便不知所措,不敢处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生怕会弄坏计算机。

(三)某些教学内容不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基本趋于完善,但某些教学内容仍不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的学习。例如:我们偏远山区的学生初中一开始接触电脑,就要求学生学习使用WORD或是制作动画等。

(四)信息技术师资配备不够合理

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非出身于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的专业,他们的信息技术意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信息技术教师相比稍逊一筹。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他们所具备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五)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是受传统观念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还不够深,他们也很少去关心其发展状况,致使很多学校虽然购买有一批昂贵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摆在实验室里,较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并非出身于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的专业,他们对这些设备的使用也不熟,甚至不懂,他们一般都把大部分时间耗在语文、数学、物理等主科上,对信息技术课程只是敷衍,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其它科或其它活动占用。对于学生,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可有可无。

(六)教学模式单一

较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都采用“粉笔+黑板+口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比较传统的、在信息技术社会不够发达时采用的教学模式,而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求。因为现在的学生最喜欢教师用计算机课件讲解,其次是用幻灯、投影、电视等手段上课,学生对教师用“粉笔+黑板+教材+口授”上课总体上不喜欢。在调查中,有比较多的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粉笔+黑板+口授”的教学方式,这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解决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电脑数量不足,必须加大设备经费投入

绝大部分边远山区初中计算机教室电脑数量不足,只有30台,而有的学校每班学生多达40多人,不够一人一机。部分学生只能两人共用一台电脑,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由于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动手操作,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三)教师要更新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依靠教育。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为边远山区培养人才提供了必要保证。然而,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边远山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如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认识不到位,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尽管有些学生很喜欢这门课,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考试科目让路。

(四)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早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就要求要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但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的医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调查时笔者发现,当教师使用“粉笔+黑板+口授”方式进行教学时,下面的学生大部分都不听,他们要么拿出其它主科的作业来做,要么在小声聊天,要么在睡觉,整个课堂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五)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大多是半路出家,很少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教师的水平跟不上,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是知识水平欠缺。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由于半路出家,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有些内容教学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一些本该细讲的内容就只能一笔带过,可想而知,如果教师都不十分明白的内容,学生又怎么能理解、掌握呢?其次是实际教育教学水平欠缺。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可算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起步晚,没有现成的经验、方法可以借鉴,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教师自己去捉摸,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需要教师苦苦思索。因此要多组织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素质。

(六)建立合理的政策支持机制,提高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以及师生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稳定和增长。为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等,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同时,教研室及学校可以专门组织教师去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和信息技术课实行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访学。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意识、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加强其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推动他们的积极性,对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始终参与,大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确实,在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如何更好开展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并实践!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