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思考

2017-04-17史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史明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改革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首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分析解读,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思。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 思考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当前教育领域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口号,是新时期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基础。构建并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是检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平稳顺利开展的重要体系保障。笔者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概述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和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这一研究成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修订、教学工作、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受到了诸多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

在这一研究成果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18个基本要点。[3]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思

1.评价内容从关注成绩到关注素养倾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以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中,长期普遍存在片面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现象,在评价体系中也着重关注成绩。这造成学校在课程安排中,依然招生考试政策的要求,将不必考的科目如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科学等学科安排极少或者不安排课堂学习时间,而对需要考试的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则安排大量的课堂时间,甚至挤占其他不必靠科目的课堂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本内容的讲解和知识技能的练习,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教导;家长在引导学生成长时,习惯性地拿“别人家孩子考了多少”这样的话语斥责孩子;学生在学习时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中,成长视野无法得到扩展,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这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成效。[4]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需要解决完善这一问题,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在评价内容上从关注学生成绩到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倾斜。需要注意的是,要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应当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招生考试制度,比如可以同时考虑学生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因素,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纳入到招生考试制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价,有效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施和发展。

2.评价标准从横向评价向纵向评价倾斜

当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的教学评价还是以统一的横向评价为主,也就是划定一个统一的“达标线”或者“及格线”,学生在考核中达到这一标准,则是达标;达不到这一标准,则是不达标,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评改学生的阅读理解答案时,按照标准答案进行评判,对学生独特的想法或思路予以否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张。这种评价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思维角度、特长爱好等,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评价。显然,从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方面出发,评价标準需要从横向评价向纵向评价倾斜。比如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结果统一纳入到评价中,把视角集中在学生的“纵向层面”,将学生当前的综合水平与学生上一阶段的综合水平进行比较,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水平的进步变化,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直观的了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过程中,真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3.评价方式从单一评价向多维评价倾斜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各有不同的优点和闪光点,比如有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特点突出,有的学生文化素养特点突出、有的学生自强自立有责任担当特点突出等等,不能用单一、片面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需要从单一评价向多维评价倾斜,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个表现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可以把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精神面貌、生活态度、学习质量、学习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将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完善,形成积极互动的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构建、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需要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突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个表现,把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从关注学生成绩到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倾斜、评价标准从横向统一评价向纵向深度评价倾斜、评价方式从单一片面评价向多维角度评价倾斜。

参考文献

[1]田一,郭立军.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研究的初步思考[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5-6.

[2]辛涛,姜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 人民教育,2015,07:26-30.

[3]黄小莲,魏晓婷.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改革构想[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9:23-28.

[4]罗应权. 创新评价推进课改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2.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失衡问题的现状分析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