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恒”补精神之钙的文化内涵与启示

2023-09-15高心怡魏拓拓王剑福白金

华章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人才培养

高心怡 魏拓拓 王剑福 白金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持续深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恒”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四个自信”并育人的生动实践。“恒”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得到了新的阐释,它早已熔铸在了知信行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起到了补精神之“钙”的作用,对当下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内涵;精神钙质;人才培养

“恒”者,常也,久也。自《周易·恒卦》借天地自然之理,阐发恒久之道以后,“恒”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而“恒”,正是作为这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代代相传至今的。进入新时代,它起到了补精神之钙、强化理想信念、促进笃行致远的作用。

无论是党员干部、教师队伍、青年学生,还是各行各业人才,理想信念都是精神之“钙”。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共同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精神之钙要足,理想信念要坚,就必须做到坚守恒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因此,“恒”是补足精神之钙的生命线,尤其对于当代青年与大学生而言,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

一、“恒”的文化内涵阐释

从字义上来说,《周易·序卦传》曰:“恒者,久也”,《说文》曰:“恒,常也”,给出了“恒”最基本的解释。“恒”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又通“亘”,指绵延、延续,象征月高悬于天地之间,引申出长久、持久的意思——“无恒安处”,进一步引申为恒心或表示行为动作的经常性,如“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人恒过,然后能改”等。

溯古追今,“恒”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所代表的持之以恒、言行专一的品质历来备受人们推崇,成为修身、治学乃至治国等各个方面的行为准则或理想追求。在先秦文化典籍中,无论是儒家的恒德融合观念,还是道家对自然万物终极价值的探索,都体现出“恒”字所蕴藏的丰厚价值和古人大道至简的精神追求。《周易下经·家人卦》中的“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论语》中的“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韩非子·说林下》中的“洁哉,民性有恒”等典故所体现的“恒”更加具体,直接对应于坚持的意义。到了明清,胡居仁以“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一联自勉,曾国藩更是视“恒”为人生之一“诀”,教导后辈,涵泳家风……由此观之,“恒”字有着典型的教育意义,于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而言,它都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教育论述中,继承了古人所秉持的有“恒”精神,并着眼于教育强国战略、文化育人功能,昭示了“恒”的新时代精神内涵。一是阐发“恒心”的重要性,他经常用“恒心”一词来教育全黨,勉励同志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做到坚持不懈,善作善成。二是强调“持之以恒”的态度,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他要求全党同志“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1];在2014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明“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2]三是彰显“久久为功”的意义,“恒”经过时间的累积,于是有了“久”的状态,而“久”的最终效果便是“功”——青年要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在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舞台上绽放绚丽之花;“一带一路”建设要久久为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都体现了积小胜为大成、积跬步至千里的有“恒”精神。此外,他善于用典育人,以文化人,依托对古代典籍的征引和化用,来阐发“恒”的内涵。“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名句信手拈来,传达了守恒心、笃恒行的教育意义,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了“恒”的精神内涵。

由此可见,“恒”字文化内涵的新时代阐释,侧重于“恒心、持久”的精神品质,对补精神之“钙”大有裨益[3]。

二、“恒”作为精神“钙质”的意义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为精神之“钙”,若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得“软骨病”。其实不仅是党的建设,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勤补精神之钙也显得同等重要,“恒”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钙质”。作为精神钙质的“恒”,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既有益于个人加强品德修养、增长本领见识、养成健康人格,也是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利器,有利于走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道路。

一方面,“恒”之“钙质”可进一步阐发为“守恒心、笃恒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中国古代教育对人的培养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而在修身之前更有“格物致知”和“诚心正意”做基础。上至安邦定国、革故鼎新,下至读书治学、立世为人,都讲求表里如一、志向远大,需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决心态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等名篇名句都在论证“恒心”对人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恒心”代表着“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信念,有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魄力。当今,还有不少共产党员丧失理想信念、思想滑坡、坠入深渊,“缺钙”之症甚至蔓延年轻一代,仍有高校大学生等不够自律、出现“精神危机”“信仰危机”……需要以“恒心”勉励他们,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只有“恒心”还不够,若想真正将观念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还需要每个人以行践“恒”,将所学所得积极地运用到实践中,转化为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的物质力量[4]。

另一方面,作为精神钙质之“恒”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易传》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强不息”中就包含着不畏艰难、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等内容,而立志有“恒”、恒心实干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方面。这种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道路上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如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它们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中国文化历史的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炎黄子孙的幸福生活都与这个民族群体持之以恒、千万年来坚持劳动创造的精神密不可分。弘扬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勉励青少年不断贯彻持之以恒、学贵有恒的精神,为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学校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靠的是“坚持”二字,作为精神钙质的“恒”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5]。

三、当代青年如何以“恒”补精神之钙

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青年一代也是继承创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关键一代,当代中国教育需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精神成人”,不能在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健康心理等方面“缺钙”,否则必然会旁逸斜出、生长畸形。诚然,立足于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恒”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是高校文化育人所必须铺好的精神底色[6]。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需要以“恒”补精神之钙,注重在道德修养、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恒”的品质,并坚持恒常与创新的统一,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第一,广大青年要注重以“恒”养德。“德”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德贵有恒,只有融入恒心,进行道德实践并一以贯之,才能造就真正的品德。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德育实践需要从“恒”字下功夫,让德文化进头脑、养精神,做“言忠信,行笃敬”的有德之人。大学生要多走进广阔的社会实践课堂,如参与红色研学实践、大思政课堂、校史党史宣讲等活动,锻炼本领,提升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在主题教育中根植红色基因,持续践行“恒德”观念。自觉而持续地砥砺和修养德行是颇具挑戰的,但唯其艰难方显宝贵,不断地经受住考验,就能向着德才兼备的美好愿望更进一步。

第二,广大青年要坚持以“恒”促学。“德”“才”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如《资治通鉴》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句,生动阐释了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恒”字则贯穿在实现德和才的路径中,通过德育践“恒”、学贵有“恒”,达成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第三,广大青年要学会以“恒”破“恒”。红色基因的根植、学习理念的贯彻、民族精神的践行等,这些传承是一种守恒常之道的体现,种种举措皆遵循了教育成才的规律。然而,遵循并非因循,常规不可固守,在保持恒常之道的同时,也要根据情况适时地打破常规、创新发展:“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苟日”“日日”“又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守住内心、持之以恒才能实现,而在这“恒”的坐标轴里,变量是创新,最终还是要达到恒中求新之目的。唯“守正”方能“创新”,只有综合把握守恒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使得“恒”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近年来国内高校对“书院制”的探索便是一个范例,在融入中国古代书院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既赓续文脉、承续道统,又打破学院制单一的学科导向,充分激发教育事业的生机活力;又如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39所试点高校以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为标准选拔人才,既坚守了服务基础学科、注重科学性与公平性的恒常规律,又大胆地进行变革和试验,贯通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形成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合力……在创新性的培养模式下,青年学子们更要注重在专业领域内肯下功夫、勤加锻炼,提高硬本领和软实力,并培养自己的跨学科能力、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以“恒”破“恒”,做到学、思、践、悟相统一,树立文化自觉,坚守文化自信,提升自身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恒”补精神之钙对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青年成长而言,都是一项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教育论述中,对“恒”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新时代阐释,契合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关切的相互融通。同时,“恒”作为精神“钙质”,对个人发展和教育事业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当代青年尤其要做到以“恒”养德、以“恒”促学、以“恒”破恒,将“恒”的精神钙质滋养进自己的灵魂,应用到实际,做时代新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J].中国民族教育,2014(Z1):2-3.

[2]崔波注译.周易[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唐敬杲选注;赵学清校订.韩非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20.

[6]郑军.文化育人为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J].人民论坛.2016(36):110-111.

[7]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民族教育,2013(06):2-4.刘向著.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高心怡(2002— ),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魏拓拓(2001— ),男,汉族,陕西宝鸡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王剑福(2002— ),男,汉族,云南曲靖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白金(1980— ),男,回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文献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文化自信语境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论述用典探析(项目编号:202210475016)。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人才培养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