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2016-11-03吴婧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指导。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涵、文化特征、文化的发展规律的阐释,多维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并对当今推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强国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内涵;文化特征;文化发展规律;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1-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更是确定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而中国的文化强国建设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推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类实践生产中的对象化。在实践活动中的一切产物,不管是现实产物还是思想产物,都必然蕴含着文化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另一方面,人同世界其它事物一样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人类正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在改造对象世界中确证了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而诞生的过程,实践活动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自己的本质,这种人的本质感觉,如精神感觉、意志感觉,都是人自身作用于对象生产出来的。所以说,文化是伴随着劳动形成的人类对世界改造的主体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特征
既然文化是人们在实践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其特征就是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体现,“不同文化时代具有不同性质”。
文化具有属人性。文化的属人性就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这种对现实的把握和理解,让文化成为人类特有的思想成果。
文化具有历史性。“历史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对文化的思考要以具体的时间进行衡量。文化是人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创造性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是人本质力量的反映。人的本质力量是在改造自然界和创造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中体现和发展的,“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这种生成过程必然是历史的,文化也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
文化具有多样性。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宗教、政治、艺术等。“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的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我们意识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产物要遵循其客观规律性,同时文化是为人类实践所服务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核心概念,具有自主、判断和改造的特征。
文化的自主实践表现在人在实践中有着自我认知,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才是我们需要的文化;文化的判断能力表现在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我们在实践中进行判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中继承;文化的改造特点表现在文化作为思想观念范畴,对实践有认知和思考,通过再认识去整合原有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先进文化。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垮、一推就倒,但是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行,那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垮、不推自倒。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观为指导,不断开辟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植根于生动的社会实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样性需求,坚持文化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第二,要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要推进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文化的创新力;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和渗透性。在全球化时代要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实现中国梦。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要做到“三个结合”,即文化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文化产品与文化会展相结合、文化消费与文明生活相结合。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文化消费和生活中,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修养,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洪振强.当前我国文化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汉学术,2013,(3)
作者简介:吴婧,女,硕士研究生,中共白云区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