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的影响

2023-09-08张亚银李金霞蔡亚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粘多糖胞苷阿扎

张亚银 李金霞 蔡亚宁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332000

恶性血液病常见的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可引起出血、贫血、感染等多种症状,临床仍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阿扎胞苷为恶性血液病首选化疗药物,其具有较强刺激性,皮下注射后易出现硬结、红斑、疼痛等不良现象,不仅影响药效的吸收,还可给患者带来强烈不适感,甚至降低治疗依从性[1-2]。因此,如何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的不良反应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目前,常规注射部位湿敷虽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但整体效果有限,仍存在较高不良反应风险。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则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临床常用于静脉炎的防治,具有抗血栓形成、抗炎、促进结缔组织再生等多种作用[3-4]。目前关于该药在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的预防中应用较少,其具体效果还需深入研究方可明确。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9.45±5.22)岁;体质量指数(BMI)19~28kg/m2,平均BMI(24.38±1.52)kg/m2;疾病类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急性白血病8例,多发性骨髓瘤7例,其他3例;卡氏评分73~85分,平均卡氏评分(78.68±2.17)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0例,初中及以下2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51±5.25)岁;BMI 19~28kg/m2,平均BMI(24.42±1.54)kg/m2;疾病类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急性白血病9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其他4例;卡氏评分72~84分,平均卡氏评分(78.71±2.21)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9例,初中及以下2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经骨髓穿刺、血常规等确诊为恶性血液病;神志清晰,可配合检查;预计生存期≥6个月;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肾衰竭;伴有其他血液疾病;局部皮肤感染、破溃;对阿扎胞苷过敏;存在严重糖代谢异常。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阿扎胞苷(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280,规格:100mg)皮下注射治疗,用药剂量75mg/m2,注射前将药物等分成2份,于双侧部位注射,注射顺序为上臂→大腿→上臂→大腿,循环注射,保持距离旧的注射部位2.5cm以上,且需避开皮肤瘢痕、破损或存在色素沉着部位,每个疗程用药7d。对照组注射后局部湿敷:阿扎胞苷注射后,使用40℃湿毛巾湿敷注射部位,早、中、晚及睡前各1次,每次湿敷20min,并在湿敷过程中观察皮肤有无发红、水疱等。观察组注射后加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Mobilat Produktions GmbH,国药准字H20160601)涂抹,同对照组方法湿敷后,取适当的软膏涂抹于注射局部,并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轻微按摩,促进药物吸收,早、中、晚及睡前湿敷后各涂抹1次。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阿扎胞苷注射期间注射部位硬结、红斑、水疱等发生情况。(2)比较两组阿扎胞苷注射期间疼痛发生率,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3)注射72h后,以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两组舒适情况,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方面,共28项,每项分为1~4分,1分为非常同意,4分为非常不同意,其中社会文化和环境维度8项32分,心理维度8项32分,生理维度5项20分,精神维度7项28分,评分范围28~112分,分数与舒适度呈正相关。(4)患者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服从医护人员安排,配合换药等操作,且态度亲切;部分依从:患者需多次叮嘱才能服从医护人员安排,换药过程中存在不配合现象,需多次督促,且态度一般;不依从:患者不服从安排,换药不配合,且态度恶劣。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注射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 观察组注射部位硬结、红斑、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注射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对比[n(%)]

2.2 舒适度 观察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舒适度对比分)

2.3 依从性 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35<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阿扎胞苷作为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细胞毒性,皮下注射后可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作用,且作用于局部皮肤后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得注射部位常出现皮下硬结、红斑及疼痛等不良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局部感染等情况,进一步加重患者精神负担,甚至降低患者依从性,对后续阿扎胞苷治疗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5-6]。目前,预防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已成为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舒适度及就医体验的关键环节,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尤为重要。注射部位湿敷为临床最常用的预防措施之一,患者注射阿扎胞苷后,以40℃左右的温热毛巾进行局部湿敷,能够产生一定温热效应,提高局部血液流动速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皮下硬结、红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常规注射后局部湿敷效果有限,且干预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毛巾以维持湿敷温度,可能会降低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注射部位硬结、红斑、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且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多磺酸粘多糖在预防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廖巧芬等[7]研究显示,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的观察组注射后红斑、硬结、疼痛发生率低于单用局部湿敷的对照组,提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有效预防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本文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多磺酸粘多糖主要成分是从动物肝脏内提取而来的粘多糖肝素脂,将其涂抹于注射局部后,能够迅速渗透进入皮肤内部,作用于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低血液黏滞性,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降低硬结、红斑发生风险[8]。该药还能抑制多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影响前列腺素及补体系统代谢,起到一定抗炎作用,有助于减少注射后疼痛发生。此外,多磺酸粘多糖能加快间叶细胞的合成,增强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以促进结缔组织再生,加快损伤后修复[9-10]。在常规局部湿敷基础上联用多磺酸粘多糖可协同增效,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代谢速度,从而加快炎症、水肿等吸收,减少注射后皮下硬结、红斑及疼痛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

综上所述,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硬结、红斑及疼痛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粘多糖胞苷阿扎
Gilteritinib联合阿扎胞苷 vs. 单用阿扎胞苷治疗新诊断的FLT3mut+AML
阿扎胞苷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胞苷合成途径改造对大肠杆菌嘧啶核苷发酵的影响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阿扎的绘画
电磁波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静脉炎45例疗效观察
多磺酸粘多糖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
猪小肠肠粘膜/浆膜/肠衣中的粘多糖组成分析
快速诊断溶酶体缺陷引起的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