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博物馆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2023-09-06杨孝军陈艳丽杨桂花
杨孝军 陈艳丽 杨桂花
摘要:村寨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发展新模式,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与传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文章选取贵州具有民族特色的著名村寨博物馆——西江苗寨为调查对象,对西江苗寨基本概况进行概述,就西江苗寨博物馆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剖析,总结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效和成功经验。笔者发现西江苗寨的博物馆具有“宏观+中观+微观”的总体特征,其发展思想是“从整体到局部,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遗产,同时苗寨“景村一体”,多重身份使西江苗寨具备良好发展潜力,成功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实现博物馆“造血”功能。
关键词:村寨博物馆;文化遗产;西江苗寨;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124-04 中国图书分类号:G269.27 文章标识码:A
自19世纪博物馆概念传入中国后,国家对博物馆建设重视程度增加,全国各地掀起建设博物馆热潮。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对文化振兴具有积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支持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推进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博物馆发展,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提升服务效能”[1]。贵州省是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多年来结合其地域特色,立足特有民族文化特征,努力探索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路径,建立不同层级和主题的博物馆不计其数,博物馆事业发展如火如荼。20世纪后期,为更高效保护贵州省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贵州省对“数量多、范围广”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政策,将极具乡土文化的村落建设成村寨博物馆,因地制宜探索出整体性、原生性保护的方式,对村落进行活态保护,这种新型博物馆的出现,对乡村文物、文化保护和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成为学界博物馆研究的新方向。村寨博物馆指将博物馆搬到村寨中,将整个村寨作为一个博物馆加以整体性保护,村寨中的文化习俗、生产生活、饮食、乡土建筑等都是博物馆中的“展品”,整个村寨博物馆是动态发展过程;然而,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博物在某些场合下与“活态博物馆”“村寨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等概念彼此通用[2]。贵州省第一座民族村寨博物馆是1987年建成开放的郎德上寨村寨博物馆,之后镇山村、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等村寨博物馆相继建立。学界对村寨博物馆的研究多从村寨旅游、遗产保护、村寨建筑、保护与开發、文化展示等角度入手。文章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探究其作为村寨博物馆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1 西江苗寨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
西江苗寨位于著名的雷公山麓,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境内的白水河沿岸,属清水江流域。苗寨所在的地势特征为河流山谷地带,四面青山环绕,植被丰富,梯田成片,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适合稻作,寨内一年四季冬暖夏凉,宜人居生活。
1.2 村寨历史
历史上,苗族经历五次大迁徙。黄帝时期,苗族先祖蚩尤在逐鹿之战战败,带领九黎部落退居长江中下游;尧舜禹时期,“三苗”部落因战争原因继续向南迁入今湖南、湖北、江西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多战乱,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楚国灭亡,苗族为躲避战乱向西和南迁到今湖南西北、湖北恩施、重庆东南、贵州黔东南一带,时称“五陵蛮、五溪蛮”;秦汉唐宋时期,中央封建王朝军事扩张,苗族被迫再次迁徙至广西都柳江一带,并逐渐进入西南的云贵川境内;元明清至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政治历史等原因,苗族迁徙到越南、老挝、美国等国。据西江老人讲述,苗族在西江苗寨的定居历史已有600多年,可追溯至明朝,而文献记载西江苗族父子连名的谱系有285代,其中第69代祖先引虎、莫虎、条虎三兄弟迁徙至西江定居,按15年一代推算,苗族定居西江的时间大约是西汉时期,到乾隆时,已经有1 900多年”[3]。
1.3 人文社会
西江苗寨有1 400多户,6 000多人,故称为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最大苗族聚居村落,苗族人口占比达99.5%以上[4]。西江苗寨历史悠久,形成多彩的民族文化,并拥有丰富文化资源。雷山县是苗族文化宝库,拥有苗族刺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等15项国家级非遗和13项省级非遗。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成功举办,西江苗寨凭借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被开发成为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景区,享有盛誉,成为贵州省村寨博物馆建设的典范之一。
2 西江苗寨博物馆发展历程及现状
西江苗寨从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转变成以旅游业为主的民族特色村寨,通过与外界交往交流交融,其村落空间、文化习俗、社会历史等在活态发展历程中发生变迁,总结为三个阶段。
2.1 村寨博物馆的出现
20世纪以来全球兴起遗产概念,这一概念传入中国后各地文化部门积极开展自然、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贵州省积极探索保护模式,西江苗寨村寨博物馆应运而生。
1992年,西江苗寨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全国各省积极跟进,西江苗寨在此期间被建成一个村寨性质的博物馆。在贵州文化政策引领下,雷山县全力推进文化遗产工作,申报一批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在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西江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名列榜上,西江苗寨因此声名鹊起。2005年,雷山县人民政府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在雷山县设立西江苗寨露天博物馆及雷山苗族文化研究中心[6],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西江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申遗成功,“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随即揭牌成立,馆名刻在西江苗寨一号风雨桥后石壁上。“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是一座以整体村落空间为展陈空间的“村寨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露天的博物馆,村民是博物馆“主体”,苗寨静态和活态文化事项是对外展出的主要内容。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苗寨馆主要特征是“地域+活态文化+村民”[4],“地域”指西江苗寨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范围,核心区域面积近5km2;“活态文化”指村寨呈现出的所有文化样态,包括吊脚楼建筑、村寨制度、生活场景、文化习俗等;“村民”是世居的一千多户原住居民,共同构成博物馆完整的文化系统。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的建立是中国文化遗产在地化保护的生动实践,将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成功纳入博物馆范围。
2.2 家庭博物馆的兴起
1982年,贵州省将西江苗寨列为“贵州東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后,西江苗寨逐渐从贫穷落后的边远村寨转变为旅游开放区对外开放,旅游业在西江萌芽。博物馆建立前,村民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一些外来商贩常到村寨收购具有历史价值的服饰、绣片、银饰、纺车和生活用具等老旧物件,导致大量文物外流,对地方文化遗产完整性造成严重破坏。尽管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状况,但该馆的保护范围是整个村落空间,兼顾每家每户存在不足,村民文化保护意识仍然薄弱。
2006年,中国民族博物馆专家和雷山县政府在西江苗寨选取32户条件成熟的家庭建立家庭博物馆,次年“苗年节”期间选出第一批家庭博物馆共24家[7]。根据评审标准,对展出文物保护较好的家庭给予资金奖励,6家家庭博物馆获得“一级家庭博物馆”荣誉称号。这一时期的家庭博物馆呈现“村民+民居+藏品”办馆特征,村民即博物馆主人,民居是展陈空间,自家老物件和工艺品成为藏品,博物馆运营靠村民文化自觉意识和政府的奖励政策支持。西江苗寨家庭博物馆模式不断更新和成熟,新的办馆模式强调“私人+展馆+藏品+非遗体验”,非遗体验让博物馆“造血”功能日益凸显,增加了办馆人的经济收益,不再依赖政府的补贴政策。家庭博物馆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西江苗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宏观和微观层面互补。
2.3 西江苗族博物馆的建成
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成功举办,预示该地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除政府政策支持外,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是西江苗寨旅游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博物馆从文化传播和展示角度对旅游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08年前西江苗寨博物馆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和家庭博物馆的建成让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持续增效,但相对同时期国内发展较成熟的黄果树瀑布、镇远古城等景区,西江苗寨知名度不高。村寨博物馆范围大、文化资源不集中,家庭博物馆也较为分散、板块化,在旅游中系统、活态地展示苗寨文化习俗和村寨历史发展仍有局限性。借助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举办的机遇,雷山县决定在苗寨中心位置建立一个可集中展示苗寨文化和社会发展历史的博物馆,选取原西江小学旧址[8],由政府出资将教学楼改建成今天的西江苗族博物馆,200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西江苗族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收藏、整理、保护与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具有“展陈空间+文化藏品+观众”的整体特点,建筑体量为四合院风格,上下两层,总面积超过1 500m2,设有前厅、历史厅等11个展厅。展览形式动静结合,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和影像等多元呈现苗寨和苗族历史文化。西江苗族博物馆的成功落成,完善了西江苗寨的博物馆体系,建构出“宏观+中观+微观”整体特征,让村寨博物馆更具地域特色、模式更加成熟。
3 村寨博物馆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成效
从村寨空间到村寨博物馆的转变,成功助推西江苗寨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助力苗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总结为以下几点。
3.1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乡土记忆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少地区存在过度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博物馆应当对社会进行正确的引导[9]。然而,西江苗寨在旅游开发中注重遗产保护和开发平衡。首先,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为村寨博物馆,西江苗寨特别注重文物保护。西江苗寨已被贵州省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每年将旅游收入的18%作为文物保护费,发放给每户村民,以促进村民对村寨建筑的保护。同时,家庭博物馆和西江苗族博物馆收藏大量的民族历史文物,包括古老的纺车、民族服饰、银饰、生产生活用具等物质文化遗产,使它们得到有效的保护。此外,这些文物还得到了创新性发展。例如,一些村寨的老建筑得到了保留,并且新建的吊脚楼采用“一砖两木”结构,使其在结构上更加安全和牢固;市面上的银饰和服饰款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更加多样和精致。其次,在非遗方面,旅游市场的进入为西江非遗保护和活化注入活力,当地掌握蜡染、刺绣、银饰等技艺的手艺人通过开设博物馆和非遗工坊,或在工坊工作,激发了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文化的“造血”功能,让非遗技艺在应用中得到创新和传播。村寨博物馆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保护了苗寨历史文化遗产,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2 促进文旅融合,助推经济发展
文旅融合是民族村寨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资本的重要路径[10]。西江苗寨村寨博物馆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一方面,博物馆为旅游发展提供文化支持,防止乡村历史文物和非遗被旅游浪潮淹没;另一方面,旅游活动使文化实现价值再生,为村寨带来经济效益,帮助村民获得致富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在旅游中,作为村寨博物馆的西江苗寨本身是对外传播的窗口,游客来到西江苗寨已经置身于博物馆中,西江苗族博物馆成为广大游客了解西江的第一站,各个家庭博物馆和陈列馆的合力,更为游客了解当地生活方式和体验民族文化提供渠道。此过程既是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是博物馆参观体验,生动展示文旅融合。多年来西江苗寨作为博物馆和景区带动该寨经济发展和周边多个村寨村民的就业,成为全县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如2021年第一季度,西江苗寨接待游客62.37万人次,占全县的39.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亿元,占全县的53.3%[4]。旅游开发后周边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村,仅在2021年,在西江苗寨上班的村民就有近2 000人,旅游开发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3.3 增强社区教育,建设文明村寨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作为服务大众的公共机构,博物馆具有教育功能。一方面,博物馆保留有村民集体记忆,青少年可通过博物馆收藏的乡村文物和展示场景等熟悉村寨历史文化,对本地村民具有文化教育、文化自觉培育、民族自豪感凝聚和文明乡风形成等重要作用,促进社区教育;另一方面,博物馆收藏的民俗文物是苗寨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者,成为全方位展示苗寨的资料中心,对外系统展示和宣传社区文化,助推苗寨乡风文明建设。
3.4 改善乡村生态,美化人居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江苗寨村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为生态保护注入活力。过去由于地处偏远,苗寨贫穷落后,脏乱一度成为边远民族地区村寨的通病。博物馆建设和旅游兴起后,一方面,苗寨的山水林田等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性保护;另一方面,苗寨知名度提升,高质量参观和旅游体验推动新的环境治理理念进入西江,西江村寨博物馆建设日渐完善,旅游红利越发明显,道路修建、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革、自然保护等得到有效治理与改善,村寨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如今的西江苗寨已经成为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乡村画卷,乡村生态治理得到有效改善。
4 村寨博物馆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探析
4.1 政府主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11]。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西江苗寨的博物馆建设成功,除自身文化优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领规划。例如,2005年,雷山县政府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以整个西江苗寨及其文化作为基础,建设“中国民族博物馆·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馆”,博物馆概念正式进入西江并在村民之间普及,期间政府还积极鼓励村民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博物馆,发动村民力量保护苗寨文物和文化,丰富了苗寨的博物馆数量,同时经常举办非遗文化活动以唤醒村民文化自觉。之后,西江苗寨的博物馆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由县镇政府引领、村“两委”和景区公司共同推动,例如,2008年,雷山县在西江苗寨投入200万元修建西江苗族博物馆,该馆由地方政府每年给予资金支持,保障了博物馆运行的可持续。
4.2 学者推动
作为社会的精英人群,学者往往有着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西江从建立博物馆到博物馆体系日渐完善,离不开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例如,村寨博物馆建立之初,一些学者对西江博物馆建设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例如,西江本土学者李天翼(2018)[12]将西江苗寨2008-2018年以来的发展总结为广为人知的“西江模式”。与西江苗寨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不断推陈出新,如在知网以西江苗寨为为主题进行检索,有300多条结果,相关研究涉及建筑、文化、村寨治理、博物馆等各方面,为西江苗寨的村寨博物馆与乡村发展提供很多指导性意见,学界对西江苗寨的研究关注仍呈上升趋势(见表1)。
4.3 旅游推进
2003年以来,博物馆为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008年以后,西江苗寨旅游业飞速发展,为博物馆提供新的机遇,博物馆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方面,村寨博物馆保护、展示、传承和传播地方历史文化,同时将村落的建筑、山、水、林、田等村落空间纳入保护范围,是对西江苗寨历史人文的整体性保护,为后期旅游的发展筑牢文化基础,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特色;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出现为西江苗寨的文化创造市场并带来文化消费群体,博物馆与旅游的合力激发了文化的经济价值,每年间接推动西江的旅游综合收入,助推产业兴旺,这是博物馆“造血”功能的体现,同时旅游市场为博物馆的维护和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可持续。
5 结束语
西江苗寨作为贵州省成功的村寨博物馆建设典例,多年来形成独特的博物馆模式,具有“宏观+中观+微观”的特征,其发展思想是“从整体到局部,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当地文化遗产,同时苗寨“景村一体”,多重身份使西江苗寨具备良好发展潜力,成功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实现博物馆“造血”功能,这种将村落作为博物馆的新形式是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实践,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成果。相对于传统博物馆,村寨博物馆的展示功能更齐全、内容更多样、发展更活态,更注重以人为本,村民主体共享发展红利。这是博物馆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支持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質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2-11-22)[2022-11-2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2/09/content_5730960.htm.
[2]安琪.博物馆民族志:中国西南地区的物象叙事与族群历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西江苗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
[4]李天翼.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西江千户苗寨的实践观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5]央视网.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EB/OL].(2004-07-07)[2004-07-07].https://www.cctv.com/folklore/20040707/102441.shtml.
[6]王军杰.程序、事件与过程分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7]吴帮雄.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1.
[8]倪亭.文化之镜:贵州西江苗族博物馆藏品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2.
[9]贾敏.新时代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探索与研究[J].客家文博,2020(01):63-68.
[10]黄燕玲,谢俊华,罗盛锋.文旅融合视域下广西民族村寨文化资源资本化转换路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2):49-57+116.
[1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EB/OL].(2016-11-11)[2016-11-11].http://cpc.people.com.cn/n1/2016/
1111/c64094-28852061.html.
[12]李天翼,麻勇斌,苍铭.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十年发展报告(2008-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