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研究
2023-09-06朱春花
朱春花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不仅是新增的就业方向,更是助力现代乡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调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瓶颈,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高校创业教育、社会创业环境、政府创业支撑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人力资本开发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返乡创业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05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7.38 文章标识码:A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题,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聚全社会的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1]。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3]。一些大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到农村基层一线,在促进農村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一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生力量。然而据《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18》显示,愿意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仍是少数,乡村依然遭遇“难以留住人才”的困扰。因此,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了解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提升农村对人才资源的可承载力,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义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4]。“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在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外流的大背景下,人才总量不足、技术技能欠缺、结构比例失衡、建设行动力偏低等问题仍然笔较突出,加之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乡村人才供求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竞争激烈的毕业生市场催生了许多社会不和谐。为此,引导广大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有利于利用所学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更是解决“就业难”、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此,部分大学生开始选择返乡创业,但由于农村现实条件、创业推动环境、大学生思想观念等诸多问题的影响,有些大学生依然对毕业后“是否返乡”态度不明、行为上犹豫不决,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产业发展依然路途漫漫。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调研
本次调研选择江苏省江苏、安徽、浙江等6个省份,覆盖27个市县,共计53个单位,其中,以江苏省农村为主要调研区域,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重点调研苏南的常州、无锡等地;苏中的南通、扬州等地;苏北的徐州、宿迁、连云港等地,并针对高校大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个别采访、观察走访等形式,设计了调研问卷,同时辅助个别采访设计了8个通用问题。
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有效收回787份,回收率为98.4%。样本构成中,女性占比为56.7%,男性占比为43.3%;学历层次上,专科占比为42.27%,本科占比为45.36%,硕士以及以上占比为12.37%;专业类别上,涉农专业占比为30.93%,非涉农专业占比为69.07%;人员来源上,农村籍户口占比为46.93%,城市户口占比为52.61%。采用Epidate302统计软件和SPSS 计量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将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调查所得结果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烈,但创业能力有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浪潮下,“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高校创新创业竞赛风起云涌,很多大学生创业意识强烈、创业兴趣浓厚。调研数据显示,虽然对创新创业课程或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比近64%,且有五分之一的学生经常参加各类比赛,但在返乡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仍存在自身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据调研显示,47.42%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过不同程度的创业经历,但其中67.3%的学生均以失败告终;而且在大学生返乡创业最大障碍的问卷调研中,“个人能力不足,缺乏指导”这一问题排在第二位,占比为49.48%,可见,创业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缺乏创业的耐心和信心,创业很难成功。
2.2 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不深,返乡创业意愿不强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和社会各级进行了多重多层次的宣传,在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中也积极教育大学生返乡创业,推动“引凤还乡”工程,但数据显示,虽然高校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或返乡创业不同程度地进行宣传,但只有49.4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在所在学校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有35.5%的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学校有相关的宣传。对于返乡创业的态度而言,大学生认为农村发展前景良好的占比仅为31.96%,约40%的大学生呈中立态度。而从“毕业后或未来几年内的打算”问卷显示,六成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后或未来几年内并不会选择返乡,49.48%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相关专业指导,缺乏社会关系。这也表明高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清晰地了解这项国家战略,同时,大学生返乡创业也缺乏一些专业的指导,导致高校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不强。
2.3 大学生对返乡政策满意度不高,创业政策推动不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地区陆续出台了包括保留学籍、政策咨询、风险评估、金融服务、税收优惠等多方面扶持政策。调查显示,大学生了解国家支持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关于创业资金支持和开展技能和知识培训中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税收减免,其中,只有37.1%的大学生认为国家给予足够的创业资金去支持自己返乡创业。可见,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政策满意度并不高。在谈论到“返乡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问题时,60.82%的大学生认为政府支持不够、创业服务不到位。对于“若家乡出台针对高校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优惠政策”这一问题时,四成以上大学生考虑会返乡,21.65%明确表示一定回家乡创业。这反映出,农村创业政策的落地生根是制约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大学生返乡创业基础条件薄弱,硬件设施不足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地区农村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治理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城乡二元化的结构一时很难彻底改变,尤其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调查阻碍大学生返乡工作原因,首选农村工作环境艰苦占比为74.23%,其次是职业发展机会少,还有41.24%的人认为农村地区的配套设备不足。农村创业硬件配套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创业的资金投入,这让处于创业阶段本就资金紧张的大学生更难以应对。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高校缺乏有力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和创业学科支撑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现在仍不完善,不少创业指导教师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创业教育方式老套、创业课程开发不系统、创业教育培育实效不足。从调查数据来看,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这一想法的启迪很多来自于在校期间就业创业课程的学习或是参加国家、省市和高校的创新创业类大赛或项目,他们对创业的理解或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真实付诸创业实践的现实需求的。江苏高校现对于创新创业类教育而言普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视度不够、也并未设置相应的创业类学科,尤其是创业实践性教育方面极不完善,难以给大学生实质性的创新创业指导,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学科理论薄弱、创业实践方面积累不足,创业成功率低。
3.2 大学生自身对于创业定位不清晰,创业素质储备不足
在创新创业类思潮的推动下,虽然很多大学生有了最初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想法,但是他们对于创业的理解不够、对创业工作的定位不准、对创业的身份角色模糊,他们认为创业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只要有好想法和好团队,创业就能成功。而且他们对于创业更多的不是科学的评估和实际的探索,而是想当然地依靠热情推动创业项目。其实,创业不仅仅需要创业的信心,更需要掌握有效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有力地整合各类资源,并对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和定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对于江苏地区,很多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创业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要求不高,加之缺乏系统专业的指导与支持,使得他们对创业危机估计不足,增高了创业的失败率。
3.3 政府创业支撑力度不够,创业环境有待优化
大学生考虑到农村条件艰苦、硬件设施不足、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难真正地“爱”上农村;加之返乡创业资金欠缺、专业不对口、技术条件有限等原因也让他们对创业止步不前;此外,他们更不甘心大材小用,也受传统“城市人”“农村人”的思想禁锢的影响,他们并不愿意回到农村。为此,必须让国家的大政策因时因地而落地生根,不仅在资金支持、财税保障、企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更要在社会环境、创业氛围、家庭观念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便利条件。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会支持
4.1 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教育支持体系
要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关键要解决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调研显示,大学生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很难系统地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学习,创业的实践体验机会更少,难以真正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创业能力方面的不足也间接影响了其自信心和耐心,因此,应从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教育支持体系入手。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强顶层设计,不仅要加强创新创业类学科建设、系统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提升,多途径、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市场、资本、人力并轨的创业实践教育[5]。
4.2 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增强人才吸引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有国家对于返乡创业的宏观调控,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出真招、见实招,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最大的福利保障和政策优惠。调查显示,能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首先是较好的福利政策,其次是较好的个人发展通道,因此,要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返乡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和更大的事业舞台。为此,地方政府不仅要给予创业资金扶持、公共事业服务、创业财税优惠等,更要增强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也应更多地与高校、科研所等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推动地方资源合理地转化成返乡创业项目,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4.3 完善农村社会环境,提升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
受自然环境条件、历史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仍存在资源匮乏、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吸纳能力,就必须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会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方面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卫生、医疗、教育、文化等的供给能力和质量,增强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软环境”方面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爱才敬才的舆论引导,加强媒体对返乡创业事迹和优秀创业人才的宣传,尊重知识和人才,增强返乡大学生的社会荣誉感和自豪感。
4.4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体系
政府、企业与个人是乡村振兴的治理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各地政府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需要政策层面倾斜和优惠,更需要最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多方力量,推动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多元“利益攸关体”,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完整的创业服务链,全力做好在政策、金融、商业运作、技术保障等方面服务。尤其针对金融体系薄弱的农村,要提供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量身定制金融服务,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中的各项资金问题。对于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商业运作不清的问题,要提供专业化的创业扶持,进行创业团队管理和商业开发,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感受现代创业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5 结束语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根本。大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互联网模式有高度融合性,更加符合乡村对于人才的客观需要。落实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汇聚乡村各类资源、引导大学生入乡落户、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释放青春创业之路、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战略,更是一种政治战略,对促进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18-02-04].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2]人民网.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治理者说)[EB/OL].(2022-01-17)[2022-01-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50-806096225660&wfr=spider&for=pc.
[3]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EB/OL].(2021-02-23)[2021-02-23].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1402.htm.
[4]央广网.习近平考察山东全记录[EB/OL].(2018-06-16)[2018-06-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3421220287745302&wfr=spider&for=pc.
[5]汪紅梅,薛建宏,赵帝焱.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479名学生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3):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