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5-19张岭段彩丽焦伟伟
张岭+段彩丽+焦伟伟
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贯彻实施,国民创业热情日渐高涨。农业类院校大学生由于优惠政策支持、自身技术优势等原因逐渐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中流砥柱,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仍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成功率。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风潮。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一代优秀接班人,是创业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返乡因创业成本较小、门槛较低,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大学生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逐渐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中流砥柱。
一、农业类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
1.缓解就业压力,开辟就业新途径
最新消息显示,预计今年将有100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岗位,而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新增就业岗位较往年少之又少,就业形式十分严峻,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为当地农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大大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2.减轻农村人才压力,推动现代化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的关注焦点,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优秀学子走进大城市求学,农民工外出务工,大量人才外流。改变农村发展困境,推动现代化农村发展面临人才短缺瓶颈。高等农业类院校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技术返乡创业,为农村注入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推动先进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加快基础设施兴建,推动经济、文化繁荣,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方法、注入新活力。
3.展示专业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我国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开始,大学教育逐渐成为为全民教育。高等农业类学校学生毕业后竞争优势小,竞争压力大,毕业后工资低;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或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等的工作机会较少;90后不受束缚、大胆、张扬的性格特点;证明自己,利用专业知识,造福家乡,实现人生价值等因素影响,返乡创业成为大学生毕业生的首要选择。在对河北农业大学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80%以上学生认为返乡创业是利用专业技能为家乡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性因素
1.政策不完善,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我国虽针对大学生创业推出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各地市也有相应针对性政策,但由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群体的特殊性、地域的差别性及创业项目的多样性,优惠方针政策不能普遍应用于返乡的学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案例进行仿照,一般都是死板的按规定办事,大学生无法真正得到优惠。部分优惠政策申请程序过于繁琐,执行过程存在问题,无法达到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的效果。
2.政府服务意识差,宣传力度小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层次低,并未认清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在服务过程中存在态度差、不耐烦、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等问题。农业类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申请农业用地、申请贷款等一系列事项需与政府工作人员接触,由于“出师不利”,严重打击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返乡创业大学生虽然了解无息小额贷款、大学生初创企业几年内免税等优惠政策,但由于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只是以文件的方式下发,并未实施大范围宣传、推广工作,因而对具体的优惠政策及申请方式、流程并不清楚。
3.融资渠道少,大学生融资困难
大学生创业初期由于风险大、投资收益小,成功吸引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小,且因无资产进行抵押保障,无法申请大额度贷款,一般以自筹方式为主。但返乡创业的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经济条件一般较差,无法自筹开创企业所需大量资金。某些特殊行业公司创立初期便需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在公司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更多的资金资源。资金不足、融资难是当今阻碍农业类院校大学生回乡创业的重要阻碍因素。
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传统观念困扰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中西部边缘山区由于经济水平差、地貌限制、费用高难度大等原因,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商品流通与价值实现,严重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着高等农业类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由于教育与生活地域限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就业思想仍是某些地区的主流思想。高等农业类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尤其是从事“在地里刨吃的”的第一产业,将首先遭到父母及家人的反对,被同村人认为是没出息的表现,受到大家背后议论。
5.创业者能力不足,素质低下
2014年,我国山东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调查显示:67.12%应届毕业生有农村创业意愿,付诸于实践者仅有6.85%,成功者更是不足5%。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要想成功返乡创业,不仅需要充足的有利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返乡创业大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创业素质能力。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但某些高校并未开设创业课程或只作为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一部分,授课老师多为行政或管理教师,由于教师大多无创业、管理经历,因而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需要。作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相关知识、能力素质停留在课本层面,实践经验匮乏;抗压能力小,心理素质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创业所需的管理、协调、抗压能力等不足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1.完善政府政策,增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力度
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供真正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帮助的创业用地、税收减免、提供扶持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政策制定后,政府应增强政策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监督体系,严禁刁难大学生、优惠政策无法使大学生受益等现象的出现。
2.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优惠政策宣传力度
当地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增强责任意识,加强为人民服务型政府建设。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立专业的服务部门,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简化办证手续与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真正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政府应拓宽优惠政策的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方式。当完善的优惠政策制定、颁布后,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宣讲、下发到院校宣传等宣传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便于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时利用优惠政策成功创业。
3.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
资金问题是阻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增强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财政支持,提高无息贷款上限;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吸引大量商业银行、国家四大行等在当地农村设点;加快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银行贷款上限、降低贷款利率,放宽金融抵押物范围;通过对创业项目进行考察、调研,对可实施性强、利润空间大的优秀项目提供政府担保来帮助其吸引风险投资。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村传统思想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将农村产品转换为商品,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必要准备。国家应加大农村电力、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应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相应产业来建厂,转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转变农民传统思想是提高大学生回乡创业积极性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应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方式加大“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等思想的传播,加大高等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宣讲工作,转变农民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减小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
5.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者个人能力
开设创业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必备能力,是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的重要环节。高等农业院校可采用一系列措施提高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如:开设创业所需课程,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聘用与农业院校有合作关系公司管理者讲授创业课程及创业注意事项;组织大学生假期到农业院校合作公司实习、调研,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组织“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创业比赛,提高大学生组织、沟通、协调、把握全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桂芬.“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3.
[2]黄江泉,陈应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府支持研究[J].湘潮,2015.12.
[3]董卫强.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4.
[4]胡葆华.返乡创业:基于新型农民培育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路径[D].福建农林大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