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研究发展与热点分析
2023-09-01汪颖林迪
汪颖 林迪
摘 要: 为更好地了解设计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掌握设计研究过程的前沿热点,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Design Studies于2007—2021年发表的论文为例,利用文献计量法和VOSviewer可视化工具对发文国家、文献共被引、研究机构、高产作者、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研究领域发展脉络清晰,英国、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聚焦于设计实践方法、设计交互理念、设计成果评估与设计解决方案创新等方面;而设计方法开发、设计灵感来源及未来服务设计等主题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结合当前国内设计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中国学者需适当兼顾国际期刊发表规律,积极促进与设计过程相关的理论开发与应用,在该领域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关键词: 设计研究;期刊;文献计量;知识图谱;VOSviewer;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 TB47; G353.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23) 04-0227-09
Design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hotspot analysis: Taking literature
(2007—2021) of Design Studies as an example
WANG Ying, LIN Di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esign research field and grasp the frontier hotspots of design research process, we take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core journal Design Studies included i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during 2007 and 2021 as examples, and use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and VOSviewer visualization tool to analyze the countries of publication, literature co-cit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high-yield authors, high-frequency keywords,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research field has a clear lineage, with the UK and the US dominating.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 focus on design practice methods, design interaction concepts, design outcome evaluation and design solution innovation; while design method development, design inspiration sources and future service design have become the front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design research field, Chinese scholars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publication rules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design process, and make more "Chinese voices" in the field.
Key words: design research; journal; bibliometric analysis; knowledge map; VOSviewer; research hotspots
設计研究是指以设计为导向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在于理解设计的本质,并将凝练的知识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活动中[1]。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设计研究的边界不断地扩展,涵盖商业、服务、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为设计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当今的设计研究更注重设计架构与其完整价值体系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拓展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国外的设计研究领域兴起较早,且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其中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期刊分别是Design Studies(《设计研究》,下文简称DS)、Design Issues和Design Journal等。
Design Studies创刊于1979年,由英国Elsevier出版社出版。作为国际上较早出版的设计领域学术期刊,其致力于对设计过程的理解,研究范围包括应用领域的设计活动、实践、教育和产品设计、建筑城市设计、计算机制品和系统设计。DS在创刊当年被《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收录,于2007年获得《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现已成为设计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顶级期刊之一。近年来,随着DS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来自全球的学者为该期刊贡献诸多研究成果。相较于国外,华人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在该期刊的发文量相对较少。对设计研究发展的热点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者把握该领域研究重点和发展脉络,也利于拓展他们未来研究方向,了解国际期刊发表规律,在此领域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目前,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法的结合可以对海量论文进行大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分析法是一种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它利用研究性论文的发表规律来揭示某一特定研究领域的科学成果和研究趋势,现已广泛应用于多学科领域前沿的研究探索中[2]。鉴于此,本文选取有领域代表性的DS期刊,并以其2007—2021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使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对发文国家、文献共被引、研究机构、高产作者、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更好地反映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设计研究的热点及演化规律,探究国外设计研究的发展规律,为今后国内设计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数据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WOS)是全球学术信息的核心数据库,收录了全球众多权威、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包括三个不同领域的子数据: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其中本文研究数据源于科学引文索引,并以“Design Studies”为基本检索中的出版物名称,以最初收录时间2007年1月,截至2021年12月,检索该期刊15年中所有发文数据,并剔除会议通知、会议综述、征稿通知和更正信息等不相关文献后,共筛选出有效学术性文献485篇。
(二)研究方法
首先,用WOS数据库中的分析检索结果和创建引文报告功能,对DS期刊中的研究方向、文献类型、作者等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接着利用文献计量法,主要从发文国家、文献共被引、研究机构、高产作者、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文献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最后运用VOSviewer软件描绘出相关知识图谱,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
二、基础文献计量与分析
(一)文献空间分布
期刊文献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研究者快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群体和视角[3]。统计结果表明,此刊的485篇论文来自42个国家(均以第一作者的单位所属国别进行分类),但作者来源区域存在不均衡性,且符合帕累托定律(“二八定律”),即有80%论文发表来自20%的国家/地区[4]。本文依据2007—2021年DS发文情况,绘制出相应文献国家分布比例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英国和美国在设计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美国发文124篇(25.6%),英国紧随其后,发文94篇(19.4%),澳大利亚位居第三,发文39篇(8.2%)。此外,中国5年间仅发文26篇(5.4%),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发表13篇,中国港澳台地区发表13篇。由此可见,我国相较美国、英国在设计研究领域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设计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亟待提高。
(二)重点发文机构
运用VOSviewer统计485篇文献的重点发文机构,设置Organization(机构)字段进行分析,发现15年间共有383个发文机构,进一步对DS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与排名前3的中国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并分别按照全球排名和各国国内排名进行排序(含并列排名),得到国内外重点发文机构分布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得知,前10所发文机构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其中3所机构来自美国。此外,DS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其发文总数占15年间期刊发文总量的40.6%,可以看出这些机构对设计研究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其余371个机构发文数虽相对均衡,但大多依旧来自美国院校,这体现美国近年来对设计研究的贡献显著,这与前沿热点的把握密不可分。目前,中国排名靠前的发文研究机构集中于沿海地区,存在一定的区域倾向。与国外机构相比,中国机构发文间隔时间长,研究主题较为分散,在该领域的发声较弱,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三)高被引文献情况
科学期刊引文分析通过不同文献的连结去发现该学科领域的新方法、观点、试验和结果,有利于揭示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脉络和热点演化[5]。国际上也常以刊物论文发表后被同行的引用情况作为衡量该研究论文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2007—2021年间DS中被引频次前10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共有10篇文献的被引频次高于130次以上。其中,Dorst在2011年发表的The core of “design thinking” and its application一文,被引次数最高,共计593次(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2月),该文主要提出设计实践库的框架创建,以此作为设计学科特有的核心内容,并探索该设计框架如何应用于设计组织的交互之中。此外,2008年与2009年是DS高被引文献重要发表时段,在研究内容上大部分学者主要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提出了工程设计研究新见解,对先前的设计思想和实践方法进行再评估,并提出了设计过程中的新度量策略和标准。
中国学者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由台湾大学唐玄辉于2011年发表的Comparing collaborative co-located and distributed design processes in digital and traditional sketching environments: A protocol study using the function-behaviour-structure coding scheme《數字和传统草图环境中协同共址和分布式设计过程的比较:使用功能-行为-结构编码方案的协议研究》一文,共被引77次,该文对设计师在不同环境下的设计实践进行检验,从而探究设计师的创作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对于设计实践新方法的研究更易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对设计研究领域发展的帮助贡献不容忽视。
(四)高产作者情况
DS在15年间发表的485篇论文共涉及778位作者,大多数作者背景来源均为于大学机构。此外,为更好地了解高产作者在此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本文对发文大于5篇的作者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根据表3可以看出,高产作者来自于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是Cash(16篇),其次是Crilly(12篇)。其中,Cash是DS编辑委员会的成员,同时在丹麦技术大学担任教职,他主要致力于将科学方法融入设计理论研究中,如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围绕设计理论发展及其价值的争议[6]。来自剑桥大学的Crilly也是DS的编委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是剑桥大学工程设计实践中心的负责人。他主要研究关于设计方法的创新与传播,并多采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产品与系统服务的设计开发方式。通过统计发现,其余发文量靠前的作者多来自于英国和美国,这正与15年间期刊的发文量国家分布情况相符,但也导致说明国际设计研究论文来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产生。值得注意的是,高产作者大多来自于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与高产作者互相促进,为设计研究领域创造更多的研究成果。
三、设计研究内容分析
(一)关键词词云与变化分析
关键词是对论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对期刊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有助于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及热点[7]。利用VOSviewer软件将485个样本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并设置All Keywords(全关键词)字段进行统计。为得出较为清晰的关键词描述,手动筛选出语义不明的单词(如article、difference和aspect等),最后选取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得出高频关键词词云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实践(practice)的出现频次最高,共计107次,表明15年间的设计研究中心话题依然以实践为导向,其余高频热点关键词包含解决方案(solution)、想法(idea)、交互(interaction)、创造力(creativity)、技术(technology)、团队(team)等,它们的内容方向凸显出该刊物的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此外,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对应年份的统计呈现,也可以更清晰地反映研究脉络。
与此同时,本文利用VOSviewer软件分别对历年样本All Keywords(全关键词)字段进行统计,最终合并得出在历年设计研究中排名前3的高频关键词的变化(2007—2021年),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2008年中心话题实践(practice)开始高频出现,在2012年出现频次最高,共计12次。从热点走势来看,设计实践在15年间一直贯穿于设计研究的各个发展阶段,从而使该方向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和热议。2016年创造力(creativity)一词开始高频出现,可以看出该词与设计研究有着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少学者发文的研究方向。其余也有不少热点词“风靡一时”,如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信息(information)、案例研究(case study)等,说明该刊的设计研究方向与行业热点变化关联性强,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有助于国内学者把握设计研究脉络,做出更多的创新与突破。
(二)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利用VOSviewer软件制作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首先从WOS核心数据库中采集2007—2021年DS中的文献数据。为保证客观、科學地体现研究热点,设定阈值为10,合并同义关键词及剔除无关信息后,共筛选出60个高频热点关系词,并设定为关键词共现聚类视图,如图4所示。在该视图中,不同方框划分出其所属聚类,图中形成4个聚类。节点表示关键词,其大小反映该关键词出现的总频次,节点越大,频次越高。连线长短可以反映出不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线条越短,联系性越强;反之亦然。
根据图4可知:a)关键词聚合程度相对分散,表明设计研究领域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性较大。b)多个关键词形成不同聚类,综合后划分出4个主题类群,分别为以设计思维方法论为依托的设计实践研究(类群A)、设计理念在不同人机方面的交互应用研究(类群B)、采用多维度评估方法对设计可供性成果研究(类群C)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的创新性拓展研究(类群D)。
类群A:以设计思维方法论为依托的设计实践研究。
实践(practice)是该类群共现频次最高的中心词,其围绕余的高频关键词还包括观点(perspective)35次、设计调查(design research)31次、技术(technology)30次、创新(innovation)27次等。实践在设计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面对不同的用户人群时,如何在设计研究中加入实践参与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相关研究成果中,在实践中使用设计方法对陌生设计领域的理解和论证给予了设计研究更多的机遇。Schnheyder等[8]发现通过访谈、观察和文件审查方法调查专业设计公司,并引入循环评估模型来评估和设计实践中的设计方法,它旨在为设计实践研究提供更多机会。Fischer等[9]基于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方法,将设计实践研究渗入老龄群体,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入多重设计概念,旨在探究如何提高老年人参与设计的积极性,更好为设计者提供更多有效参与配置。除此之外,跨学科方法能否帮助设计师更好理解及指导设计实践也逐渐成为焦点。Oak[10]以微观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通过符号互动主义和对话分析(社会心理学方法)帮助描绘交互细节与影响设计实践的对象。同时,创新设计实践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如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手段,更好地分享、记录和促进实践研究发展。Bowen等[11]通过On the Precipice项目,证明设计师的创新实践在复杂协作中的价值,并探究这种创意设计实践是如何在学术界与行业的协作中产生收益。由此可见,对国内外学者来说,设计实践的探索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当设计研究方法、理论不断地发展,也会为相应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目标。此外,设计实践研究主题中的参与式设计与未来发展是相关的前沿热点,这将在下一部分进行论述。
类群B:设计理念在不同人机方面的交互应用研究。
该类群的高频关键词为交互(interaction),共出现40次。其他主要关键词包括:设计团队(design team)30次、访谈(interview)25次、模式(pattern)24次、原型(prototype)20次等。在15年间的样本中,设计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者聚焦于设计产品间的交互方式和用户与设计团队的互动开发,而另一方面是其他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对于设计研究领域发展和对设计现象理解的互动促进作用。Woodbury等[12]在研究中构建相应交互产品原型,对设计进行评估,为新研究提供更多用户交互界面的探索。Luck[13]立足于用户与设计师间的互动行为,提出汇报对话的建议,以帮助设计师提取用户信息和更好地了解用户。随着交互式研究的深入,Cash等[14]从设计团队的流程互动模式中发现动态模式会影响设计工作中共享知识的发展。此外也有学者主张对于团队合作中产生的分歧提出相关原理,并提出建议的框架,用于理解设计中不统一的团队流程。这也揭示出该领域更强调总结范式,且需不断拓展自身互动设计下的系统性研究以及提高与其他领域协作互动的效益。
类群C:采用多维度评估方法对设计可供性成果研究。
设计评估研究类群的元素是所有聚类中最少的,仅有5种元素。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依次为评估(evaluation)24次、发展(evolution)17次、观察研究(empirical study)17次、设计方法(design method)15次、有效(effectiveness)13次。评估实验在设计研究的发展中必不可少,且评估效果已印证可驱动设计方法的研究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Assessing methods for effect-driven design: Evaluation of a social design method《效果驱动设计的评估方法:社会设计方法的评估》一文通过多案例研究,发现优秀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设计性能,且有助于提升其与设计实践的契合度[15]。基于现有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指标,一些作者对其进行数理化的评估,Verhaegen等[16]基于度量标准来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及完善对多样性指标的评估。此外,除一般人工制品的评估外,学者们运用评估方式来研究和分析灵感来源对设计的创造力产生的效果。
类群D:设计解决方案的创新性拓展研究。
解决(solution)为该类群的高频关键词,共出现53次。其余关键词包括:创造性(creativity)37次、时代(generation)36次、实验(experiment)31次、思维(idea)23次等。许多研究都开始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案,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众包灵感成为设计师的新选择,使用更多人产生的灵感刺激来支持设计师的构想[17]。在新时代,采用新技术来解决设计问题的方式也增多,但却很少涉及如何从新技术解决方案开始并确定问题的设计解决过程。Lee等[18]通过解决方案映射的过程,对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师进行定性访谈,以此确定解决方案映射中的阶段和认知。一些研究在解决方案的创新性上进行探索,Wiltschnig等[19]和Moreno等[20]对诸如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协同进化、类比推理、思维模拟等设计解决方式有新的创造。而设计团队的不同人员配置,也对设计解决方案提供新思路,如Kokotovich等[21]研究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设计团队中的表现,并对其抽象行为的创建提供信息,以协助开发设计过程。在此研究主题中,学者们通过各种设计解决方案對设计方法的开发是一个关键的、与众不同的研究方面,这也成为知识生产、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之间形成了重要的桥梁。此外,设计解决方案研究中激励是其前沿研究热点之一,这将在下一部分进行论述。
(三)国内外设计研究前沿热点情况分析
高频关键词能够展现设计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根据各聚类中的某些低频关键词也可能预示着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图4所示,用方框圈出的关键词为设计研究领域近年的前沿热点词:设计方法(design method)、灵感(inspiration)、服务(service)、未来(future)。综合四个前沿热点关键词的分析,未来设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前沿热点一是设计研究下设计方法的新开发。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设计师需不断发展自身能力,以应对现代设计问题对其职业所提出的要求,而转变新的设计方法策略以指导更好的专业知识架构,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22]。对研究者来说,构建新的设计方法理论框架和模型,对于新时代设计研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通过该期刊发表自身研究成果的新渠道。
前沿热点二是探讨设计研究中的设计灵感来源。创意生成作为创造性问题过程解决的关键,对其研究有助于设计师可以尽可能明确地解决初始问题[23]。因此,有些学者运用跨学科方法对潜在的灵感来源的特征进行总结并预测其新颖性,旨在为产生的灵感进行价值性的重新审视[24]。而众包灵感作为网络发展背景下激发设计师灵感的新方式,希望凭借多人群产生的构想,成功为设计者提供新思路。
前沿热点三是对未来的服务设计的展望。学者们在不同方面进行研究突破,以实现服务的未来创新,如Wetter-Edman等[25]借鉴经典的实用主义,并利用服务为主导的逻辑,帮助参与群体打破固有审美概念,更有意识地促进服务创新。不少学者认为教育是服务设计和创新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领域,尽管中外教育服务模式有一定差距,但教育活动的重新定义能够丰富一些关键领域的思考,以更广泛的生产服务促进设计的分析和演进,也是未来服务创新的又一趋势。
通过对国际设计研究领域发展热点的追溯,发现国内目前在该期刊的发文方向上大多拘泥于对现有设计方法的评估,尤其在把握住设计热点趋势上存在滞后现象。与国外相比,国内在该领域上缺乏设计实践创新意识,存在忽视设计过程中跟进新设计认知的情况,这也成为了我国在设计研究中发展的阻力。15年间我国在DS期刊上发表过著作论文的学者甚少,且发文机构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反映出区域研究资源的不平衡性。总体来看,国内学者需要积极地开拓研究新视野,与国际学者组成新团队,取长补短,适当地掌握国际期刊发表规律与研究热点,未来以“中国特色”引领新设计研究课题,提升我国在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四、结 论
DS作为设计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期刊,其凝聚着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以该期刊2007—2021年的文献为数据源,从发文国家、文献共被引、研究机构、高产作者、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利用文献计量法和VOSviewer工具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此进一步阐释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前沿热点以及研究趋势。
研究发现:英国和美国在设计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相较于中国,他们的研究者更注重构建新设计方法和研究范式,以此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汲取设计灵感,并解决相关设计问题。同时,15年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以设计思维方法论为依托的设计实践研究、设计理念在不同人机方面的交互应用研究、采用多维度评估方法对设计可供性的成果研究、设计解决方案的创新性拓展研究。随着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方法开发、设计灵感来源及未来服务设计的发展成为该领域的前沿话题。相较于国外,中国学者需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在设计研究方面把握研究热点,兼顾国际期刊发表规律以提升中国设计研究的国际显示度。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发扬设计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以此为设计研究领域开拓更多的想象,取得新突破。
由于受到一定程度上期刊征稿傾向的影响,本文仅从一个较聚焦的视角于一本期刊分析了设计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热点变化。因此后续需要从设计研究的多个领域展开更广泛、更系统的调查,并进行相应数据分析,以完善单一期刊分析带来的研究不足,为国内设计研究者带来更多启示。
参考文献:
[1]赵江洪,赵丹华,顾方舟. 设计研究:回顾与反思[J]. 装饰,2019(10): 24-28.
[2]李贺,袁翠敏,李亚峰. 基于文献计量的大数据研究综述[J]. 情报科学,2014,32(6): 148-155.
[3]赵红,孙倬,张莎,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社交商务研究脉络与热点演化[J]. 管理学报,2019,16(6): 923-931.
[4]陈积银,刘颖琪. 国外新媒体研究16年发展脉络分析:基于SSCI期刊《New media & society》1999年至2014年的实证研究[J]. 新闻大学,2015(6): 120-128.
[5]陈悦, 刘则渊,陈劲,等.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J]. 科学学研究,2008,26(3): 449-460.
[6]Cash P. Where next for design research?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mpact and theory building[J]. Design Studies, 2020, 68: 113-141.
[7]汪颖,史倩.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 人类工效学,2019,25(5): 81-86.
[8]Schnheyder J F, Nordby K. The use and evolution of design methods in professional design practice[J]. Design Studies, 2018, 58: 36-62.
[9]Fischer B, stlund B, Peine A. Design multiple: How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participation matter in design practice[J]. Design Studies, 2021, 74: 101016.
[10]Oak A. What can talk tell us about design?: Analyzing conversation to understand practice[J]. Design Studies, 2011, 32(3): 211-234.
[11]Bowen S, Durrant A, Nissen B, et al. The value of designers′ creative practice within complex collaborations[J]. Design Studies, 2016, 46: 174-198.
[12]Woodbury R, Mohiuddin A, Cichy M, et al. Interactive design galleries: A general approach to interacting with design alternatives[J]. Design Studies, 2017, 52: 40-72.
[13]Luck R. Kinds of seeing and spatial reasoning: Examining user participation at an architectural design event[J]. Design Studies, 2012, 33(6): 557-588.
[14]Cash P, Dekoninck E, Ahmed-Kristensen S. Work with the beat: How dynamic patterns in team processes affect shared understanding[J]. Design Studies, 2020, 69: 100943.
[15]Tromp N, Hekkert P. Assessing methods for effect-driven design: Evaluation of a social design method[J]. Design Studies, 2016, 43: 24-47.
[16]Verhaegen P A, Vandevenne D, Peeters J, et al. Refinements to the variety metric for idea evaluation[J]. Design Studies, 2013, 34(2): 243-263.
[17]Goucher-Lambert K, Cagan J. Crowdsourcing inspiration: Using crowd generated inspirational stimuli to support designer ideation[J]. Design Studies, 2019, 61: 1-29.
[18]Lee J W, Daly S R, Huang-Saad A, et al. Cognitive strategies in solution mapping: How engineering designers identify problems for technological solutions[J]. Design Studies, 2020, 71: 100967.
[19]Wiltschnig S, Christensen B T, Ball L J. Collaborative problem-solution co-evolution in creative design[J]. Design Studies, 2013, 34(5): 515-542.
[20]Moreno D P, Hernndez A A, Yang M C, et al. Fundamental studies in Design-by-Analogy: A focus on domain-knowledge experts and applications to transactional design problems[J]. Design Studies, 2014, 35(3): 232-272.
[21]Kokotovich V, Dorst K. The art of "stepping back": Studying levels of abstraction in a diverse design team[J]. Design Studies, 2016, 46: 79-94.
[22]Tan S. Toward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researching design expertise[J]. Design Studies, 2021, 74: 101017.
[23]Sun Y, Münster S, Khler T,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industrial designer′s self-perception of ide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2020, 8(4): 240-271.
[24]Chan J, Dow S P, Schunn C D. Do the best design ideas (really) come from conceptually distant sources of inspiration?[J]. Design Studies, 2015, 36: 31-58.
[25]Wetter-Edman K, Vink J, Blomkvist J. Staging aesthetic disruption through design methods for service innovation[J]. Design Studies, 2018, 55: 5-26.
(責任编辑:雷彩虹)
收稿日期:2022-06-09网络出版日期:2023-02-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RK025)
作者简介:汪 颖(1980— ),女,杭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通用设计、交互设计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