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述评

2023-09-01杨鑫邓显超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研究述评红色文化

杨鑫 邓显超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掌握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现状,促进这一研究走向深化,采取文献研究法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系列成果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学界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基本特征、传承弘扬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展现出了多维化与纵深化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整体研究与部分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特点;同时也存在研究内容分布不均、研究学科视角不广以及研究思路缺乏问题意识等不足。今后学界可以从拓展研究领域、优化研究方法、强化问题意识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提供学理支撑,以提升国家红色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1673-3851 (2023) 04-0166-09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in recent

years

YANG  Xin, DENG  Xianchao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grasp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nd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logic with history to investigate the series of achievements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in recent year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research on the generation logic, essence,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and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showing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ing multi-dimensional and vertical deepening, combining historical research with practical research, and combining overall research with partial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content, lack of broad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disciplines, and lack of problem awareness of research ideas. In the futur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study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from the aspects of expanding research fields, optimiz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strengthening problem awareness, so as to provide academic support for the CPC′s governance practice, enhance China′s red culture soft power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spiritual pedigree; red culture; revolutionary spirit; research review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仅是矢志不渝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勇担使命的英勇奋斗史,也是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成长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宏伟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形成了一系列展现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坚贞品格和价值追求的伟大精神。这些具体的精神特征鲜明、内涵丰富,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风貌,筑牢了民族复兴伟业的根和魂。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面临曲解与污蔑,革命历史遭受歪曲和篡改,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遭遇戏谑与诋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可以发现,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幌子,以“重新评价历史”“还原历史”“反思历史”之名肆意混淆、模糊、淡化甚至篡改革命历史事实,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传承创新造成了严重阻碍。为此,学界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多个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成果丰硕。但该领域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研究内容同质化、研究视野不广以及研究思路缺乏问题意识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现状,促进这一研究走向深入,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内容、研究趋势等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发展,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提供强大的精神武器。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概况

一般而言,从整体上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成果,都可以视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成果。纵览学界现有成果可知,早在1993年就有研究者从整体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2],指出中国共产党在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创造了一系列体现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历史精神,这些历史精神概括起来可以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此后较长时间,学界对该主题的研究一直较为零散,相关著作成果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马新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李小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引领时代前行的永恒动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杨少华,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等。直至2016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首次作为学术话语在陈晋的文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解读》中出现以后,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规模有所扩大,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对该主题的相关研究。

为了更聚焦、深入地掌握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概况,本文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搜索引擎来源数据库,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篇名,以2016年8月—2022年8月为发表起止时间,以“模糊”为选项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427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合计51篇,报纸论文74篇,博硕士学位论文2篇。由分析检索结果发现:自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这一概念以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迅速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短期内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成果,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大概研究状况如下:

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思想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人民论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期刊推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专栏专刊,成为了该问题研究的重要阵地;佘双好、王广义、王炳林、刘晓哲、颜晓峰、王易、陈晋等一大批研究者从自己长期从事领域的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与阐释,成为了该问题研究的前沿力量。除此之外,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不断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高质量成果,成为了该问题研究的学术重镇。

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者们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具体来讲,研究者们一般从领导人的系列讲话出发,寻找与该主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并加以凝练总结,最后再将之上升至理论维度加以诠释。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以如下方式呈现: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发展过程等基本内容进行阐述;然后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精髓要义、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研究者们往往会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联系,系统地分析和论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和实践路径。

在学术交流方面,全国各级研究机构积极联合各个高校搭建学术平台,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推动了该命题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会议有:2021年6月11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讨会,2021年7月9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2021年4月23日在天津大学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理论研讨会,2022年7月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等。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总体来看,近年来国内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基本特征、时代价值以及传承弘扬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阐释,取得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研究

任何意识范畴的出现,都要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孕育生成,也有其特定的时代条件和实践根据。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大部分研究者从理论、历史、实践和价值等多个维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彭冰冰[3]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伟大精神图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相互推进的结果,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濮艳[4]从三个维度分析了其生成逻辑: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回應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课题。邓显超等[5]同样从三个维度对该问题展开了论述:解决两大社会矛盾与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孕育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少部分研究者则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产生的单向逻辑出发,重点论述某一具体逻辑对其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刘国瑞[6]侧重于阐述这一精神系统形成发展的文化基础,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其精神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精神底蕴,革命文化是其主要源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精神主体。2021年7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正式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以后,众多研究者开始转向探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的精神来源问题。如康来云[7]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奠定了文化根基、思想之魂、价值追求、党性特征,两者形成源与流的关系。蔡文成[8]强调,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精神内容、时间脉络和内在关系等方面集中体现着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继承和演绎。赵凤欣[9]则直接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神之源,两者贯穿党的百年非凡征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奋斗实践中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余研究者的观点在归纳的维度与内容方面与以上研究者们的观点存在重复和交叉。

综上可知,近年来研究者们从多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深化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但是,学界对其生成逻辑的研究,多倾向于分析中国国内的历史、理论、实践及价值逻辑,以大历史的视野剖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逻辑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例如,还没有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近代以来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等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发展产生影响的维度进行研究。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研究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具有薪火相传、相互贯通的精髓要义。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研究,研究者们从多个维度出发进行讨论。

其一,崇高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灵魂,也是当前学界探讨该命题研究的热点。大部分研究者从价值定位的角度出发,阐述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李海容[10]认为,理想信念是这一庞大精神系统的思想内核,在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发展壮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魏巍等[11]同样指出,理想信念是“魂”,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蕴含的思想内核。

其二,坚定的人民立场。部分研究者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筑的百年历程,提出坚定的人民立场是这一精神系统的精髓要义。邓纯东[12]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实践中树立了党的精神丰碑,这些伟大精神包含着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和本质属性。王易[13]指出,不同时期的各个具体精神连缀起了党的百年非凡征程,从始至终都凸显着为民情怀的鲜亮底色。

其三,进取的创业传统。有研究者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赓续的视角来看,认为进取的创业传统是其继承发展的精神基因。赵晓莹[14]指出,进取的创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图谱赓续发展的动力支撑,也是其内在特质和精髓要义。王炳林[15]同样指出,不同时期的伟大精神有其独特的精神意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艰苦奋斗的创业传统作为其核心要义,始终贯穿于整个精神谱系之中。

其四,坚贞的意志品格。部分研究者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赓续不断的红色基因为视角,解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朱勤虎[16]指出,赤胆忠心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因密码,体现着党贯穿百年征程的崇高风范。焦金波[17]强调,崇高的精神品格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核心要素,是其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为其形成发展起到了宏观统领、奠定底色的作用。

学界的几种观点虽具有差异,但在内核表达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均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所铸就的精神谱系是一个内涵丰富、跨越百年的系统整体,学界仍有必要继续从多维度、多领域对其核心要义加以总结提炼。

(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其鲜明的基本特征反映了精神谱系的内在特质和一般规律。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部分研究者认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刘海飞[18]从外在形态、内在特质、价值选择三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明特质,阐释了这一精神系统光彩夺目、极具价值的基本原因。高振岗等[19]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俞婷[20]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之中,历时性与共时性体现了其基本向度,多样性与整体性体现了其哲学意蕴,传承性与创新性则是其根本遵循。林燕喜等[21]则从总体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包含的伟大精神具有数量大、种类多、跨度长的特点。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体系庞大,至少包括四重特征。如王炳林等[22]强调,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蕴含着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和科学性,这些共性特征体现着一系列精神形态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紧密联系。李梦云[23]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个体性与群体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互统一的鲜明特征,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魅力和精神品格。

此外,还有研究者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构筑历程分成了四个阶段,概括出了其在不同时期的精神特征。王德[24]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内容特点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进行考察:革命时期的精神特点表现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设时期的精神特点表现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以后的精神特点表现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神特点表现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肖祥[25]同样对四个阶段的伟大精神做了分析,认为革命斗争、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强国奋进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不同阶段展现出的鲜明特征。

可以发现,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研究,学界观点多样,还处于争鸣阶段。因此,进一步概括总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探寻中国共产党不断取胜的精神密码,仍是学术界需要进一步发力的方向。

(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研究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作为科学的精神体系,其提出的主要目的就是凝聚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当代價值。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王晓霞[26]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等重大历史命题。在陈佳琪[27]看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价值引领、“四史教育”的生动素材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神载体。刘国瑞[6]则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文化定位出发,强调了其在立党强党、国家治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等方面的重要文化功能。赵中华等[28]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能够强化爱国主义信念、保持党的生机活力、增强文化自信、保持良好社会风尚。

理论最终要运用于指导实践,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实践价值,研究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见解。佘双好等[29]从精神谱系对青少年工作的角度出发梳理其现实价值,认为精神谱系中一系列伟大品格和优秀品质能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冯思淇[30]从国家治理的维度做出阐释,认为这一精神系统在国家的治理体系中发挥着定向与聚力的作用。王冠等[31]认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和治理工具,在实践中有着三大政治功用:创造政治记忆、整合意识形态、提升动员效能。王霞[32]则立足新时代整体实际,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不仅能够破解一系列现代性精神危机,而且能够有力推动新型现代性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和民族复兴伟业。

此外,还有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价值。白杨等[33]认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境界、打造高校思政课“金课”的新契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新路径。马杰[34]认为,精神谱系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塑造挺拔灵魂、激荡青春力量、筑牢价值基石、铸就青春底色。付胜南[35]提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能够彰显其具有的导向价值、赋能价值以及铸魂价值等一系列现实价值。

不难发现,目前学界无论是在其理论价值还是实践价值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也要注意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研究既是理论问题,又是现实问题。既有成果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国内价值,但缺乏对其世界价值的探讨,制约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守正创新的深度研究。

(五)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弘扬研究

当前,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探索,关涉的不仅限于其本身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基本特征以及当代价值等基本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关注到了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

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必须要倾听时代之声,把握时代脉搏,满足时代要求。李海容[10]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赓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必须要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继承性与发展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融通、统一和协调。吴桐等[36]同样指出,整体把握与重点研究、固本培元与创新发展、党员主体学习与全民学习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和相互统一是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必须满足的时代要求。林燕喜等[21]则从新时代的育人视角出发,提出了精神谱系教育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即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坚持传承性与时空性相结合、坚持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近年来,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弘扬,学界对该领域进行了一定研究。王冠等[31]立足新时代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四条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赓续发展的建议,即加强精神谱系的建设、体现新时代特色和时代价值、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的“框架效果”。肖剑忠等[37]认为,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必须概括好、体验好、传播好党的伟大精神,挖掘好伟大精神背后的感人故事,保护利用好众多蕴含伟大精神的文物。邓国军[38]则从思想、理想、舆论以及行动四个方面阐释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必须要高度重视、科学认识、广泛宣传、深入践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继承与弘扬。张军成等[39]也提出了四条新时代赓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弘扬路径:第一,始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动摇;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三,加强党的百年精神谱系宣传教育;第四,植根奋进新征程的广泛实践。

另外,针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育人功能,研究者们对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也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李丹等[40]认为,可以通过深耕教材内容、巧用融媒体教学、突出地方特色以及提升教师素质等方式增强精神谱系与“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融合发展。王易[41]指出,挖掘思想资源、把握时代特征、汲取精神力量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思政课的融合,进而实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发展。王晓霞[26]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在宏观层面要注重视角聚焦;在中观层面要注重章节融合;在微观层面要注重概念解析。胡恒钊[42]认为,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继承转化,可以将其分别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与教学体系、校园文化与党团建设以及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教育之中。纵览近年来学界对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们倾向于从宏观层面、整体角度探讨相应的时代要求及实践策略,对微观层面的具体实践路径的探析相对缺乏。因此,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及各行业特点,深度挖掘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赓续发展的实践路径,是未来研究需要浓墨重彩加以着力之处。

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基本评价

综上所述,学界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基本特征、时代价值以及实践弘扬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与薄弱的地方,需要学界不断推动该命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成就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热度持续上涨,研究者们在该命题涉及的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一,现有研究展现出一定的研究体系。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解读,对其科学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加强大众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其次,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发展基础、核心要义特征进行系统阐释,呈现出其逻辑体系,加深大众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再次,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进行论证,使得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得以彰显,突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弘扬进行探讨,为这一庞大精神系统的丰富与发展提供现实支撑。这一研究体系的形成,为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走向深入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其二,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论述某一问题的切入点和立场都各有不同,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例如,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逻辑的研究中,研究成果总体可以概括为历史、理论与实践三大生成逻辑,即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再如,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理想信念、为民情怀、艰苦奋斗、使命担当以及爱国爱党等优秀特质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共性要义。

其三,学界在明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当代价值以后,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实践弘扬做出了初步探索,从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要求、实践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为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智慧启迪。尤其是在发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育人功能方面,众多研究者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业特色以及现实问题,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堂的重大议题,从思政课的教材、主体、客体、载体以及环境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分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特征

伴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党的精神系统也备受理论界高度关注。

其一,多维化与纵深化相结合。从现有成果来看,研究者们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深入讨论,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多个核心要素。具体来讲,部分研究者从价值定位、构筑历程、基因密码等多个维度着手,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也有研究者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多方解读,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部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这一命题研究的多维化特征。同时,自2021年“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正式提出以来,国内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快速升温,研究成果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研究者们开始从阐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共性特征等基本问题转向对其当代价值、实践路径等重难点问题的深入探讨,体现了这一命题研究的纵深化特征。

其二,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是在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不断总结党的百年非凡征程、奋斗实践而构筑的强大精神系统。研究者们在把握该命题研究时,多从历史的维度进行回顾,阐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发展丰富的历史依据、历史条件,为传承创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提供历史支撑。同时,学界的研究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际,明确了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价值、实践要求,提出相应的弘扬路径,更好地体现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之声、回答时代之问的研究取向。

其三,整体研究与部分研究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相统一的精神集合体,不同时期的各个精神形态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意蕴。学界在对该命题研究时,注意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例如,在探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的历史逻辑时,研究者们既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出进行系统梳理,也会将其划分为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具体分析。在概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与共同特征时,研究者们既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归纳,也充分重视各个具体精神形态之间的差异。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进行观照,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图谱的具体构造和发展理路,进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论探索及实践传承。

(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局限

既有研究把握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一些基本问题,为这一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学理参考和价值考量。但同时也应看到,该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完善的地方。

其一,研究的内容分布不均。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相关内容不断丰富,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出现了研究内容趋易避难、盲目跟风的情况。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整体研究中,阐释其生成逻辑、精髓要义、共性特征的成果较多,探讨其构筑的具体形式、历史规律的成果较少。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研究中,探讨其之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当代意义的成果较多,阐释其之于世界政党乃至人类社会积极作用的成果较少等。

其二,研究的学科视角不广。当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的学科视角不够开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党史党建学科对这一命题研究的运用和分析,其他学科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成果很少,甚至很多学科尚未产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成果,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研究结论极具单向性和重复性。例如,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逻辑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学科的角度出发,集中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一精神系统形成过程的影响,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导致这一命题研究无法体现多学科的理论视野。

其三,研究的思路缺乏問题意识。当前研究该领域现实问题的文献相对缺乏,多数研究者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当代价值之后,直接提出了实施路径,使得研究对象、现存问题和实践进路之间存在“脱节”,最终导致所提出的实践路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另外,现有成果多是侧重于对国家领导人相关发言、会议、报告内容的宏观复述,聚焦具体实践问题的成果很少,微观层面的措施建议尤为缺乏。例如,众多研究者在未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的情况之下,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却未能说明如何推进;提出要大力传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却未能提出要如何进行传播;提出要深入践行伟大精神,却未能阐明如何践行等。

(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的展望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会就此止步,党和人民仍将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基于学界目前研究成果的现状与不足,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研究工作。

其一,拓展研究领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精神系统,学界对其研究的重点领域也要不断进行深化和扩展。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基本问题做出清晰界定,最大限度地减少该领域研究存在的思想误区与模糊认识。例如,进一步挖掘一系列极具价值的精神资源,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产生的历史因素、实践基础进行探索,对其精髓要义、共性特征再度凝练等。另一方面,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政党建设的高度出发,深化对该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避免出现热点问题难以推陈出新、冷门问题难以突破瓶颈的现象。如加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构建形式及构建缘由研究,推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走向世界的当代价值及实践路径的研究等。

其二,优化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看,学界应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尤其是加强比较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一方面,要更多地采用对比研究法,加强该领域的对比研究。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一系列伟大精神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伟大精神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共同特质和时空差异,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弘扬路径时,可以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精神文化传播的主要做法,探索出既符合中国实际,又符合世界文化文明交流趋势的策略与路径。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采用多学科交叉法,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不能仅囿于一至两门学科。不同学科的研究者要进行深入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多学科研究视角。如以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该命题,能够较大程度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广泛传播,进而实现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该命题,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党和人民进行精神创造时的心路历程,进而实现其符合人类心理接受特征的继承和赓续。

其三,强化问题意识。一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坚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强调问题与对策式研究,多从现实困境出发,从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并能随实践的不断发展作出调整和完善。另一方面,对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现存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发现问题”,还应深挖问题的成因、梳理问题线索,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避免同一问题重复研究,影响这一命题研究的后续工作。如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面临传播方式单一滞后的现实问题,只有基于问题意识来梳理问题线索才能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传播能力和传播体系建设不完善、不健全,进而针对问题根源提出诸如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和传播体系建设,创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传播方式等具有实操性的战略举措。

四、结 语

学界目前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基本特征及传承弘扬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展现出了一定的研究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弘扬等问题还需加强系统研究。总体来看,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探讨恰逢其时。学界可从大历史观的视角出发,拓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视野,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行多维研究和理论构建,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为提高国家红色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J].中共党史研究,2013(9):5-9.

[2]王锦侠.试论中国共产党精神[J].学术论坛,1993, 16(2):86-90.

[3]彭冰冰.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2):14-22.

[4]濮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的三重逻辑[J].沈阳干部学刊,2022,24(1):15-17.

[5]邓显超,杨鑫.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与时代价值[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6):1-10.

[6]刘国瑞.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文化向度[J].理论导刊,2022(2):110-116.

[7]康来云.从建党精神到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源与流[J].学习论坛,2022, 38(1):37-42.

[8]蔡文成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N].光明日报,2021-07-09(11).

[9]赵凤欣.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1(8):25-31.

[10]李海容.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21(6):79-82.

[11]魏巍,刘晓哲.学习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三个着力点[J].党建,2021(5):31-33.

[12]邓纯东.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核心理念[J].人民论坛,2021(15):20-25.

[13]王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流变、精髓要义及赓续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5):23-33.

[14]赵晓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2):16-21.

[15]王炳林.深刻領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N]. 光明日报,2021-06-30(16).

[16]朱勤虎.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扎实推进市场监管工作[N]. 中国质量报,2021-09-02(01).

[17]焦金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架构问题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2):18-23.

[18]刘海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形成原因、特征表现及现实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2):31-40.

[19]高振岗,王廷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筑的逻辑理路、共性特征及经验总结[J].理论导刊,2022(4):41-46.

[20]俞婷.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生特质的三重维度[J].北方论丛,2022(3):21-26.

[21]林燕喜,叶丽芬.育人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样态分类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55-60.

[22]王炳林,张雨.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探析[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5):19-30.

[23]李梦云.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4):92-100.

[24]王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容特点和价值意蕴[J].红旗文稿,2021(20):12-15.

[25]肖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建构、伦理逻辑与时代品格[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2, 15(2):27-37.

[26]王晓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纲要”课教学刍议[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2):112-120.

[27]陈佳琪.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及时代价值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2:47-50.

[28]赵中华,林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时代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8):76-78.

[29]佘双好,王弢.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弘扬[J].青年探索,2021(4):62-69.

[30]冯思淇.定向与聚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赋能国家治理的实践理路[J].探索,2022(1):15-28.

[31]王冠,李雪勤.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解视角、政治功用与发展建议[J].领导科学,2021(18):4-7.

[32]王霞.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论意涵、鲜明特质与时代价值[J].中州学刊,2021(11):1-8.

[33]白杨,杨慧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5):606-612.

[34]马杰.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22(9):38-40.

[35]付胜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理与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5):96-102.

[36]吴桐,陈宪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赓续、核心特质和时代要求[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12(1):5-10.

[37]肖剑忠,王嘉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特征与传承路径[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276-281.

[38]邓国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发展、核心要义与传承弘扬[J].理论建设,2021,37(5):1-8.

[39]张军成,周竞.认知逻辑·鲜明特质·赓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三维诠释[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22(1):24-28.

[40]李丹,徐晓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2):110-116.

[41]王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J].教学与研究,2022(5):13-18.

[42]胡恒钊.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8):69-71.

(责任编辑:何淑燕)

收稿日期:2022-08-17网络出版日期:2022-12-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KS088);江西省青马工程项目(22QM22)

作者简介:杨 鑫(1998— ),男,云南普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邓显超,E-mail:xcdeng2001@aliyun.com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研究述评红色文化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传承革命先辈精神 创小班化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