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三个维度”

2023-08-10陈秀茵福建师范大学泉港实验小学

西藏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三个维度

陈秀茵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实验小学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作业内容“减负”硕果累累,作业功能“增效”却不是很理想,甚至一度陷入困境。2022 年4 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称“2022 年版课标”)为化解这一困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1]48可见,精心设计高质量、高水平的作业,不仅是教师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也是实现“减负增效”最重要的支撑。在笔者看来,高质量、高水平的小学语文作业,既要体现“双减”政策与新课改精神,强化育人本位与素养本位,突出语文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者”的培养,又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做到少而精、精而准,充满创意且不拘于常态。基于这一认识,笔者通过调研、梳理、反思,发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达成上述目标,需要高度关注“三个维度”:“效度”“温度”和“高度”。

一、“效度”:着眼作业设计多元化

小学语文作业最大的忌讳是数量过多、内容单薄、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偏难繁怪、超越课标、随意加码等。这样的作业形式,既不能凸显教学目标,缺乏与教学的关联,又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厌烦心理,产生倦怠感。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要以辅学、诊断评估、巩固拓展等作业功能为指向,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超市型”作业、“菜单式”作业和“自助餐”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谋求作业功能最大化”。[2]

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 课“慈母情深”是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创作的一篇讲述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的文章。教学时,可以依据2022 年版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向,为学生设计一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和不同方法完成的多元化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一)筑牢基础,聚焦运用

1.潜心推敲,选词入境

依照课文内容或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心神不定,极度惊慌)__________。

(2)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废衰败,破败)__________。

(3)在自己对自己的(鼓励,撺掇别人去做某事)________之下,我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

2.制作导图,理清脉络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你学习了“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后,或许会有自己独到、与众不同的见解,请你用关键词和图像制作一幅有情感、有温度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整合能力。】

(二)进阶演练,提升素养

1.聆听音乐,叙说感悟

播放经典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用心聆听,说一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2.品读美文,感悟亲情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在享受被父母爱的同时,也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就把她对母亲的无尽深情和爱融入到她所创作的《纸船——寄母亲》一诗中。让我们轻轻读一读冰心的小诗和梁晓声《母亲》一书中的原文片段,请你从中选择一个与同学交流。

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母亲》节选——梁晓声当我是婴儿的时候,母亲为我托起我的整个世界,让我感受所有的温柔。当我长大一点的时候,母亲为我引开一条蹒跚的小路,让我沿着小路去寻找生命里的自由。当我开始读书的时候,母亲把我送入广阔的海洋,让我在里面恣意地生长。在每个母亲眼里,儿女就像春天里放飞的风筝。风筝在天空里自由地飞翔,母亲永远在另一头守望。母亲的手紧紧抓住那根纤细的绳,因为那上面能承载所有的爱,传达所有的关怀。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鉴赏和阅读链接,训练学生的阅读力、表达力和概括能力,促使学生“说”的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拓展应用,凝聚笔端

1.读一读。将文中描写母亲的辛劳、体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作者对母亲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的句子、片段找出来,运用读书方法朗读给母亲听,体会母子情深。

2.做一做。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母亲的艰辛与劳累,懂得珍惜母亲的劳动成果。

3.抄一抄。自古至今,母爱一直被世人赞颂。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并摘抄描写母爱的优美词、句、段落,与同学分享。

4.写一写。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特殊的日子,亲手为母亲制作祝福小礼物,或者给母亲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母亲深沉的爱。

5.聊一聊。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有欢乐的事,有新鲜的事,有感人的事……,并且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事,请你和母亲聊─聊彼此之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岁月正好,品茗相聚。沟通让两代人深情满怀地表达爱,交流使两代人之间的爱拔节成长。爱,就在脚下。

从以上五个内容中,任选一个感兴趣的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做一做、抄一抄、写一写、聊一聊等环节设计,感受母亲给予孩子无尽的关爱和无尽的奉献,再次体会本单元人文主题——舐犊之情,流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二、“温度”:体现作业设计生活化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善于将更多的生活化元素融入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学会用语文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认知、对情感的体验”[3],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学习的温度和知识的温度。

(一)融入情感体验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将语文作业的作用形象地比喻为“好像开一扇门,让学生自己走进去”。“让学生自己走进去”就是要求学生基于自身的学习经验、学习方式和生活阅历,以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思想、理解课文、获得感悟、掌握技能、升华知识、绽放智慧、彰显个性、发展自我,从而在完成语文作业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所带来的生活乐趣。

例如,每逢“教师节”,可以通过开展“老师,谢谢您”为主题的教师节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送上祝福、自制贺卡、创编诗歌、文艺表演、互动游戏、主题班会等,表达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感恩教师的辛勤付出,并以教师为榜样,学做一个如春蚕般拥有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之人。又如,每逢“重阳节”,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重阳节”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为老爷爷老奶奶做件事,制作“重阳节福袋”送给老人们,给爷爷、奶奶写感恩信,陪老爷爷老奶奶聊聊天……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埋下一颗懂得珍惜、理解关爱、学会感恩的种子。

(二)加强学科整合

“2022年版课标”对语文跨学科学习极为重视,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6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要打破学科“壁垒”,冲破语文“围城”,使语文作业在融入其他学科元素后,其“触角”伸得更长更远,“让学生在跨学科作业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实现作业全面育人目标”。[4]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创作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以清新流畅之笔描绘了奇特幽美、别具洞天的“鸟的天堂”的画卷。在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后,布置一道主题作业:“在《鸟的天堂》里,大榕树为什么可以“独木成林”长得如此茂盛呢?”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生活化情境,归纳总结出其原因:一是树枝能够向下生出许多气生根;二是大多数气生根形成支柱根;三是一棵大榕树的支柱根可多达4300 多条。这一作业设计,既让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深层理解,又使学生增加了有关榕树的科学知识,实现了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巧妙整合。

(三)重视社会实践

“2022 年版课标”指出:“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1]45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作业成为乐趣和创新源泉。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尤其要注重生活化,它要么是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要么是现实层面的“问题”。这种设计旨在把作业放之于生活,让课堂与生活、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成就学生语文学业质量与幸福童年双赢。

例如,以春节为主题的实践性作业,可以进行系列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对联觅趣”活动,让学生透过对联这个窗口,感受审美的情趣,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组织学生开展猜灯谜、自己动手制作花灯,写灯谜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活动中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要求学生围绕“家规家训家风”主题创作手抄报,引导学生用心传递家规、家训、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有条件的学生开展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活动,了解家乡传统习俗、文化遗产、风土人情、名人文化、土特产品、饮食文化、庭院住所等,并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的手与脑动起来,更让他们的心动起来,“在广阔天地中快乐向前”。[5]

三、“高度”:注重作业设计整体化

基于对“2022年版课标”的学习理解,认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不仅要对学生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更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使之在立德树人与语文学习之间搭建直接的桥梁,真正做到“站得高看得远”。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可以按“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进行作业设计。课前,多媒体课件出示猫的图片、母鸡下蛋的声音、猜谜语(白鹅)、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图片和播放乡下白鹅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征特点,并让学生描述其见过的猫、母鸡、白鹅。同时,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长辈朋友请教、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找等方式搜集有关体现这些小动物外型、生活习性和本领等资料。课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讨论,交流、分享各自搜集的资料和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课后,要求学生将课前与课中习得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将其运用到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中去。这一过程,既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及获取信息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进一步认识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从而更加喜欢这些小动物,以及如何保护和饲养这些小动物。

又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是我国现代作家许地山创作的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散文。教学时,应着重围绕“父亲与作者的对话”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用”“体面”的基本含义及辩证关系,明白做人的道理。进入作业环节时,可以这样设计:“现实社会里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尽管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看似都很普通,但他们在这些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职责和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带来的服务‘红利’。例如,保洁工、修理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超市收银员等,他们是默默推动社会进步,让别人生活更美好而辛勤奉献的人。请你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吧。”这道作业题不仅不是一封简单的表扬信,更不是传统的书面练习,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促使他们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再如,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专题进行编排的,共有四篇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在完成单元教学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单元作业题:观看长征题材影视剧和《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经典红色电影,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思考“现在的中国盛世繁华、国泰民安,作为新时代小学生,如何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掌握建设现代化的知识和本领,将来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作业设计中,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更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自觉铸就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思想品质。

四、结语

作业无小事,它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课标”的内涵和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创新与优化作业设计”[6],使设计出来的作业具有“效度”“温度”和“高度”,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翅膀。

猜你喜欢

三个维度
以人为本视角下县级公立医院问题、出路的思考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阈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三个维度
小学数学复习课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
认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施行意义的三个维度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把握“两学一做”三个维度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吸引力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课堂容量问题的案例研究
以《武陵春》为例谈如何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试论确立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的三个维度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