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

2023-08-10唐珍丁丽丽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唐珍 丁丽丽

【摘要】本文从守正与创新两方面探讨水利专业职业教育的问题,提出要在传承技术精髓、强化水利基础知识教育等方面守正,从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学科交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以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水利技术与管理人才。

【关键词】水利职业教育 守正与创新 实践教学 学科交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5-0029-04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对水利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给水利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水利职业教育不能为了追求培养数量而忽略质量,要保持守正与创新的平衡,传承水利专业技能的精髓,并开发新的课程内容、进行学科交叉培养、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较高素质的水利人才。本文主要对水利职业教育的守正与创新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水利人才培养质量。

一、水利职业教育中的守正

水利职业教育是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守正是保证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要深入理解水利职业教育中的守正本质,保持水利职业教育守正。

(一)传承技术精髓

水利工程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它涉及水资源的开发、治理、利用和保护等。传承技术精髓是水利职业教育的重点之一。通过传承技术精髓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实用的水利技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水利事业的重要性,从而能更好地为未来的水利事业做出贡献。传承技术精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传统水利工程的研究和学习。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与水治理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明了许多实用的水利技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建设了许多至今还保持完好的水利工程,比如大运河、都江堰、灵渠等。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设计思想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辉,其设计和施工技术至今还为世界称赞。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等为了解决岷江水患并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问题,将渠首枢纽设计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鱼嘴即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江心。其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其东边叫内江,为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并提供生活用水。飞沙堰全称叫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用于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飞沙堰是都江堰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每过一定时间就得用竹笼卵石重新堆砌一次。受这种设计思想启发,现代人已改用混凝土浇筑,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宝瓶口是人工凿成的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起“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这些设计和施工技术至今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古老的水利工程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精神,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次,我们还需要注重对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学习和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建设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比如,现代水利工程中使用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都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将之应用到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建设了许多世界有名的水利工程,比如三门峡水库、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天生桥水库、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等,这些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都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技术中的精髓,我们要学习好、传承好这些技术。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对地方水利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水利文化,比如黄河流域的水利文化、长江流域的水利文化、江南水乡的水利文化、沿海地区的水利文化,等等。我们对这些地方水利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水利学科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我们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我们要注重传统水利技术的传承与研究,注重现代水利技术的学习与探索,注重对地方水利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从而使水利事业永放光芒。

(二)强化水利基础知识教育

基础知识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水利基础知识是水利职业教育首要传授的知识。它涉及工程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也涉及诸如经济学、计算机操作、项目管理等知识。学生只有牢固工程学科和基础课程的知识基础,才能学好专业技术,从而将来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成为优秀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

首先,数学和物理是水利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数学和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技术,更好地理解水利工程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技术工艺、施工工序等。因此学校要加强数学和物理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比如,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基础模型,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那么就很难理解工程设计模型,很难理解工程建设要求,更不会根据水利建设工程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其次,信息技术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的辅助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建设工程领域。它使工程设计脱离了人工绘图时代、人工预算时代。无论是施工图纸设计,还是工程预算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的技术挑战和变化。

最后,人文素质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等,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那么他们很难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将来也很难承担社会责任,很难建设一流的水利工程。因此学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学习水利工程建设中优秀人物的学习态度、科学思想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好人”与“好术”结合,才能运用好的水利技术服务于社会。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技术精髓,并将之应用于未来的实践中。

总之,强化基础教育是水利职业教育的重点之一。学校要加强数学、物理、信息技术以及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水利职业教育中的创新

(一)课程内容创新

课程内容创新是促进水利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要求水利职业教育适时调整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创新,为学生提供新的、实用的知识。

其一,创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水利建设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水利职业教育要根据当下亟待解决的公共水利问题,将重心放在农业水利建设方面,放在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区域水文、水资源、水文旅游等方面,放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的方面,等等。比如,近年来的农业水利建设,它的重心不只是放在农业水库维护及其安全保障上,还要放在“引水上山”工程建设上,并延伸到“引水入户”的民生工程中,给水利赋予更多的功能。又比如,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预防夏季洪涝等引起的水文灾害。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的水利课题,也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水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加入与这些变化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从更广的视角看待和了解水利建设事业。

其二,增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内容。在现代社会,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工程项目的设计、预算、建模,还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技术监控,或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进行的模拟实验,抑或工地上進行的远程工作交流,等等,都离不开网络。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学校要根据技术发展的需求,把水利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增加信息技术知识,例如,与水利工程有关的专业应用软件,比如水利常用的AutoCAD软件、工程预算软件等;与日常工程有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比如电子图、表制作,简单的文字排版和PPT制作,等等。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不断地运用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以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增强学生的水程工程软件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创新

在水利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

第一,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内容的创新应该着重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学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室模拟实践课。学校要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更新或改造原有的实验装配,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下,实验、实践内容可不限于传统的以实物性实验、实践为主的实际动手操作内容,引入电子模拟实验与实践内容,创新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数字模拟实验、实践内容系统。例如,针对大型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管理等实践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模拟项目,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模拟实践,使之在没有进入真实的施工现场之前就先掌握好基本的实践技术,减少学生与现场的距离感,为其实地进行实践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增加与水利工程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有关的实践内容。比如,在水文、水资源、水利枢纽等建设工程中,电子模拟技术与电子监控技术的应用知识,水利工程中的工程测量、土建、水利机械等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知识。教师要适时地增加新内容,使学生学到的专业技术与实际建设中运用的技术一致,缩短学校与工地的距离,使学生在毕业之前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储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在实验室设置水利工程模拟场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水利工程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验,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并在模拟实验中解决一个又一个模拟难题,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模拟解决以往各种水利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第二,加重实践课程。水利专业课程门类较多,在有限的课时里无法安排较多的实践课程。学校应该把实践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并增加实践课时。实践课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模拟实践课,二是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的现场实践课。第二种实践课更重要。“实践出真知”。学生学得再多的理论,在实验室中进行再多的实验,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那么学来的并非真知,因此学校要特别注重第二种实践。学校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到水利工程现场,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地区大力兴修水利,进行基本农田改造。学校可以与各地政府联系,要求派遣学生到农村参加农田水利、农田灌溉和农田改造项目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参加具体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带到学校来,在学校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求真意识。

第三,加强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习课是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理论知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它是在学生毕业前进行的一次总“检阅”。因此学校要想办法把毕业实习生安排到农业水利建设项目中,让他们在工程项目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让他们到现场指导工人,解决工人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学会在工作中边学习边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三)学科交叉教育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水利学科已经与其他许多学科例如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等发生了交叉。这些学科的交叉教育创新对水利职业教育来说不可忽视。

首先,要加强与水环境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与教学。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水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水利领域要与环境科学领域相融合,把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相融合,加强这两个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教师要根据水利专业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的自然环境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意识,使水利建设与生态平衡、环境治理相辅相成,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其次,要注重与经济管理和法律领域的交叉研究与教学。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经济和法律是重要的内容,因此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知识、法律知识。比如,公共财政、公共管理、土地法、水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等知识。最后,要加强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与教学。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方面,数学、物理、地理等知识在水利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物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水利工程的构造,数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水利工程造价知识,地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水利工程中的设计理念,等等。学生要学习地理、物理、数学、气象等知识。水利职业教育的学科交叉创新需要从水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入手。这种交叉创新可以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为未来的水利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水利职业教育要借鉴其他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是引入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水利职业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开放式的课程设定、创新型的教学方式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利行业的需求。水利工程建设是全球性发展项目,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改造水资源,以更好地为本国的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学校要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引入国外先进的水利建设与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水利人才。例如,开设国际合作课程、派遣学生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水利工程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跨國水利服务能力和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水利工作。

二是开展探究性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比如管涌问题,教师根据管涌的特点,提供几种不同的管涌模拟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管涌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一般通过分组搜集资料、讨论、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写实验报告,然后让各小组分享结论、答疑、评分。教师还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科学对待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探讨,从自己的角度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一般没有唯一性的答案,有时也无法比较属好属坏,只能说哪种更适合解决某种特殊情况下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使之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问题。

三是开展线上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线上教学视频,以模块化的方式将知识与技术上传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学习。特别是一些理论性比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与实验操作内容,以视频或动画等方式呈现,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练习,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创新是水利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要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理念、国际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入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培养具有跨领域能力的水利技术与管理人才。

水利职业教育是培养水利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守正传承技术精髓,强化学生的基础教育,而且要注重实践教学并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随着国家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的水利行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因此,水利职业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创新力度,适应这一变革趋势。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水利建设需要跨学科创新,只有不断拓宽水利技术与管理人才的视野,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水利人才。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就能培养出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具有高技能的水利人才,为国家的水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肖贵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9(3).

[2]叶洲.守正与创新:论人工智能视阈下的职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

[3]黄彩霞,张恒嘉,赵霞,等.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水利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1(262).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3433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GXGZJG2021A02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珍(1978— ),广西容县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丁丽丽(1985— ),通讯作者,广西全州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